锦衣状元 第632章

作者:天子

就你杨介夫会打官腔?

论在朝的时间,我孙志同比你短了还是怎的?

杨廷和将名单收了回去,满含深意地看了孙交一眼,道:“无论志同兄知否在意,这件事,我已经做出决定了。”

孙交笑道:“介夫啊,你还是直言不讳吧……既然拿出一副要帮助老夫的样子,总要说个子丑寅卯吧?是不是想让老夫出面,帮你向陛下提请,把敬道调回朝,换个新知府去永平府?”

杨廷和眯眼打量孙交:“在志同兄眼中,我便是这般阴险市侩之人?一个区区的永平府知府,值得我亲自来跟志同兄商议?”

孙交一想,也是。

永平府知府这个职位,说重要吧,也就那么回事,再说现在皇帝已明确说了,永平府铁矿交给户部管理,而不是交给永平府府衙,朱浩之所以能以知府的身份打理铁矿,是因为他是孙交点名要的人,早铺好了道路让其回朝出任户部郎中。

再说了,作为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格局应该很大,照理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而折腰。

那是为什么?

孙交属于那种不懂就问的性格,这时他也不藏着掖着,反正他不想在杨廷和面前维持什么面子,于是问道:“那……介夫你的目的是什么?为先前西山煤矿之事?还是劝阻陛下造火车?”

杨廷和摇头道:“志同兄,我跟你说这些,不是为了从你这里得到什么,只希望你将来不要过多干预朝事,尤其是在我致仕之后。”

“哈哈。”

孙交笑着摆摆手,“这你就多虑了,老朽年老体迈,估计退得比你还要早。最近我又上疏请辞,你不知道吗?或许陛下此番就应允了也说不定,毕竟近来我做了不少忤逆陛下意愿之事,陛下怕是再也容不下我了吧……”

杨廷和道:“那志同兄是否答应我呢?”

杨廷和意志坚定,才不会管你说什么呢,他又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来,孙交就是被皇帝强行推出来跟他分庭抗礼的,若他真退下去了,孙交能干涉的朝事远比现在多得多。

孙交想了想,突然就明白了杨廷和的用意。

杨廷和只是为了撤换永平府知府,换个他的人上去?为了西山煤矿和修造火车、铁路之事?还是为了让他以后不过分干涉朝事?

都不是。

杨廷和的意思其实是……我全都要!

这才叫格局。

我提拔你的人,换你的势力在朝茁壮成长,当然你有什么能回报我的也要一并还回来,用得着跟你一样一样讨价还价?

你真以为堂堂首辅有那么多闲工夫跟你扯皮呢?这次来找你,是给你面子,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不然为什么这份名单不是由吏部公布,而是由我拿给你看?这就说明,只要你不做出等价交换,回头就可以说这份名单作废,并无此事。

孙交沉默半晌后,冷冷道:“敬道回朝,老夫同意,但要按之前说的,任命他为户部郎中,你不能再当他是你的门生,就此与你无关。”

杨廷和微笑点头。

“至于矿场,老夫可以再跟陛下谈谈,既然敬道都回朝了,既然永平府的铁矿交给他打理,那西山煤矿自然也可以,甚至以后朝廷再要开矿,也一律要经过户部审批,不能再由内府单独决定,就算是开矿经费,户部也可以出一部分,总之……事情要经过朝堂商议,而不能任由陛下近佞自行决定。”

杨廷和觉得眼前的小老头挺上道。

知道我不是跟你交换一样利益,而是全都要,所以条件开完一个又一个。

孙交再道:“至于你说的,让老夫不要干涉朝政,老夫本来也懒得管那些闲事,这么说吧,你要离朝,老夫一定会请旨,走得比你还要早,但那些曾经跟老夫有过交集的朝官,他们可不全都是老夫的门生故旧,若只是因为不合你杨介夫心意,就要排挤他们……老夫绝对不会答应!”

杨廷和笑道:“志同兄放宽心,同殿为臣,自不会分那亲疏远近,他们以后在朝前途一定不会比现在差!”

第832章 牵线搭桥

永平府,岳家。

这几天永平府各大家族都在忙着找乔夫人跟知府衙门商议开矿之事,以至于岳家现在被各家杯葛,作为岳家家主的岳亭安,心里憋着一口气,一连几日都不出府宅一步。

岳亭安正妻,姓宋,出身本地书香世家,其父乃举人,在京城国子监当过几年助教,今年四十二岁,风韵犹存,这会儿端着杯参茶过来劝慰丈夫。

“……老爷还是想开些吧,你也知道家里二房媳妇背景深厚,不如让她写封信到京城,帮忙说和一二?”

岳宋氏有一些智计,在她看来,现在岳家跟府衙有了矛盾,先不论是化解矛盾还是说想办法把这个新知府给压制住,都需要四处活动,打点关系,而不是待在家里自怨自艾,等着天上掉馅饼。

岳亭安道:“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你知道那知府什么来头?他是前一科状元,湖广安陆州人氏,跟当今圣上乃同乡,还是杨阁老得意门生,岳父更是当朝户部尚书孙志同。这样的身份和背景,找什么关系能说通?”

岳宋氏道:“就是因为其背景雄厚,所以瞻前顾后的地方反而更多……我可是听说,当今圣上跟首辅杨阁老矛盾重重,他这样的年轻人,既跟皇帝是同乡,又是杨阁老门生,如何能顾全好两边关系?二房媳妇的舅舅乃工部童侍郎,为何不请他出面打个招呼呢?”

岳宋氏所说之人乃工部左侍郎童瑞。

各地豪门大户基本都会跟当世名儒联姻,关系可谓盘根错节,或多或少都有人在朝中做官,不过能做到侍郎级别也算高官了,这样的关系非常“硬”,毕竟童瑞未来还有当尚书的可能。

岳亭安道:“那就让人去信说说,不求别的,只要这位朱知府在开矿方面能照顾一下我岳家,就算送点银子也是可以的。”

“好,那妾身便去说了。”

说干就干,岳宋氏马上去内院,找到自己的儿媳妇,让她往京城去信,帮岳家运作。

……

……

一天过去,岳家这边连信都未必送出,岳宋氏又急匆匆来找丈夫。

岳亭安此时正在跟家人商议本地货栈生意,打压那些不听他号令的家族,断掉这些人的进货渠道。

“老爷,您出来一下。”

岳宋氏立在正堂门口打招呼。

岳亭安瞥了一眼,脸上满是不悦之色。

家里管事的都是男子,妇人通常都待在后宅,而自己的妻子却跑到正堂来,显得很没有规矩。

“你们先下去吧!”

岳亭安把人屏退,这才气呼呼望向妻子:“这是作何?有什么事不能等我忙完再说?”

岳宋氏走进屋来,到了岳亭安跟前才说道:“老爷,是这样的,有自称锦衣卫的人,请见老爷……目前我本家侄儿正在家中接待,您见还是不见?”

“锦衣卫?”

岳亭安不由皱眉。

岳宋氏看了看左右,小声道:“对方好像来头不小,身边有十多个随从,其中有个跟班被叫做百户,看样子为首者至少是个副千户。不是说,负责本地开矿的那个锦衣卫管事才是个千户?会不会就是他?”

岳亭安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有些紧张地问道:“锦衣卫的人想见我?这是作何?”

岳宋氏道:“我看,锦衣卫一定得知老爷跟新知府不和,这才找上门来,想让我们给府衙找麻烦。很多时候,锦衣卫自己不方便出面……老爷,咱见还是不见?”

岳亭安用怪异的目光打量妻子,在此之前他从来不知道妻子主意这么多,同榻共寝二十年,竟不知妻子居然也懂政治?

“若是见的话,等于是把府衙给开罪了,以后开矿之事,彻底跟我岳家无缘了。”岳亭安很不想趟浑水。

锦衣卫想在本地找人当枪使,岳家若是听从,那以后不但跟知府衙门作对,还会跟各大家族作对,岳家要在本地存续下去,犯众怒的事情显然不能做。

岳宋氏道:“老爷,就算您不想应允,是不是也该去见见这位锦衣卫头领?若是他开出的条件,真的很好呢?”

“你……”

岳亭安本想开口训斥,但想到昨日妻子劝说他找京城的关系来缓和跟府衙的矛盾,再到今天跟锦衣卫的人连上线,至少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他好。

岳亭安苦于找不到应对之策,毕竟有关本地开矿之事,现在全部是乔夫人在主持,双方谈崩了,以乔夫人之前对他的怨恨,自然不可能再容忍他,而且就算双方关系缓和下来,他岳亭安愿意给一个曾经自己瞧不起的女人打下手?

“好,那就见见吧。”

岳亭安思前想后,终于做出决定。

权当死马当活马医了。

……

……

岳亭安没有在府上见锦衣卫使者,而是在岳宋氏侄子宋聆引领下,前去宋家一处宅院,于后院见到听朱浩令而来的骆安。

骆安正在花坛边赏花,岳亭安走了过去,一脸恭维之色:“鄙人岳亭安,不知有贵客到来,有失远迎。一点薄礼,还望笑纳。”

见锦衣卫的官员,不管事谈成与否,至少礼数要尽到。

难得有厂卫高官路过本地,还记得拜访岳家,算是给足了他面子,而他心意尽到就不怕对方回头找岳家的麻烦。

骆安道:“你就是岳家如今的当家人岳亭安?”

“正是。”

岳亭安笑着拱手,“不知贵客您是哪位?”

骆安没马上回答,而是望向一旁的宋聆和跟随岳亭安一起前来的岳家下人,岳亭安马上会意,一摆手:“你们都到月门外等候,不得靠近。”

“是。”

众人离开。

等岳亭安回过头,发现骆安并没有屏退手下。

对方都是锦衣卫,而岳亭安作为一个本地家族的族长,单独接见,心里多少有些紧张,生怕被强行扣下,受人要挟。

骆安道:“本人乃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骆安。”

“啊?”

这身份把岳亭安吓了一大跳。

北镇抚司镇抚使?

那相当于皇帝身边特务组织的三号人物,一号人物自然是东厂督公,二号则是锦衣卫指挥使,三号便是北镇抚司镇抚使。

这样的大人物,居然会出现在永平府,还纡尊降贵来“求见”他?

不会是骗子吧?

岳亭安心中冒出这个念头,随即就认定对方十有八九是江湖骗子,知道岳家因开矿之事跟知府衙门闹掰,所以才上门来行骗。

骆安一抬手,马上过来一人,拿出一方腰牌,正是锦衣卫的腰牌。

但光靠腰牌,无法确定身份,毕竟这东西可以造假。

骆安道:“本人来到永平府,先在滦州见过宋承业,他曾在湖广都司任职,与我有过几面之缘,此番就是他向我引荐,让宋家晚辈带我来见你。你不信的话,把你内侄叫来一问便是……喏,这是引荐信。”

岳亭安一听,瞬间嗅出些门道。

那宋承业乃岳亭安妻子岳宋氏堂叔,举人出身,辗转各地为官,主要是给各地都指挥使司、卫所做属官,官品多为八九品,也因此认识一些官员,尤其当年曾在湖广为官,跟兴王府有过接触。

宋承业如今赋闲归乡,却不在府城居住,而是避居滦州乡野的田庄中。

岳亭安看过信函,惊喜地道:“原来您就是骆大人?久仰久仰,您怎会亲自到永平府来?”

岳亭安态度瞬间改观,不再疑虑,毕竟对方持有腰牌,还能准确说出宋承业之事,以及拿出引荐信。

身份可以作假,但关系却做不了假,岳亭安马上一脸恭维,在他看来,这个北镇抚司镇抚使,可比地方知府的地位高多了。

毕竟眼前这人管着诏狱事,似乎随时都可以把当前的永平府知府朱浩拿下法办。

……

……

双方在花园凉亭里落座。

岳亭安显得很拘谨。

骆安直接把自己的来意说明。

“……奉上命,着本地矿山交由永平府知府打理,并派户部和工部各一名主事督办,此事有损我锦衣卫之威严及利益……上头让我等以不公开的方式,在本地招募人手,阻止矿山交接事宜。”

岳亭安不解地问道:“那意思就是……锦衣卫不会把矿交出去?”

“可以这么说。”

骆安道,“但上命已下达,最后该交接还是会交接。不知岳当家,是否愿意协助我锦衣卫办事?”

岳亭安一听,果然如妻子分析的那般,锦衣卫来找他,就是为了让岳家当出头鸟。

他自然不想答应。

你们锦衣卫要是说这矿最后交接不成,以后还会找我帮忙打理,那我或许还会考虑一下,现在你都直接说明了,这矿山最终还是要交接,只是单纯给府衙找麻烦,那我们岳家能得到什么好处?

做事怎么都得危险与机遇并存才行,现在只看到危险,却看不到丝毫利益,谁干?

骆安道:“我知道岳当家为难,毕竟与官府作对,不符合地方世家大族生存之道。但我这么说吧,我到来前,朝廷已开始运作,将本地知府进行更迭,换个人来担任知府。”

“啊?换知府?他……朱知府不是才上任一个月,这就换了?”岳亭安一听,朝廷还能这样干?

骆安道:“上任多久不重要,此人目前为户部孙部堂点名要求返京,回朝后将出任户部郎中,已得圣上首肯。一旦换掉知府,本地矿山经营或许会选择跟地方士绅合作,且会交给本地士绅干股分红,以息京中之议。”

第833章 谁是元凶?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