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631章

作者:天子

对于各家代表来说,简直是狗咬狗。

我们才懒得管谁来当牵头人,总之利益最重要,要不你们先打一架,谁获胜就听谁的?

“诸位,衙门来人了!”

这边正相持不下,有人进来通禀。

“谁?”

岳亭安火冒三丈。

衙门?

哪个衙门?

要知道光是永平府城,就有府、县两级衙门。

还没人回答,外面就传来牟大志尖锐嗓音发出的声音:“哟呵,正商量大事呢?那赶紧啊,知府大人正催着呢。”

说着,牟大志在众人凝视下进来,牟大志身后跟着知府衙门几名典吏和十多名衙差。

岳亭安赶紧迎上前,道:“这不是牟大人吗?我等正商议有关出钱出力之事,正推举领头人……”

岳亭安觉得自己跟牟大志很熟悉,对方既然到来,肯定会偏向他。

牟大志伸手打断岳亭安的话,笑道:“岳老爷,不是本官不给你面子,府衙那位米先生知会过了,以后有关开矿之事,一律找乔夫人便可……先前没把话说清楚吗?乔夫人,米先生那边催得紧,你们赶紧把事谈好,本官也好回去交差,万万拖不得。”

众人一看,牟大志原来不是来给岳家站台,而是为乔夫人撑腰。

这下众人知道该怎么站队了。

岳亭安急道:“牟大人,您不会如此忘恩负义吧?先前您驾临鄙府,在下可是好生款待过……”

言下之意是我可是送了你大把银子的。

牟大志笑着摇头:“没用的,现在知府大人正在养病,府衙上下之事,尤其涉及到矿窑,一律由米先生做主,本官也就是个跑腿的!岳老爷有事的话,只管去请示米先生。乔夫人,本官先到外面等候,尽快哈,中午前就把结果报过去!”

……

……

牟大志一出门。

在场人等纷纷跑去巴结乔夫人。

岳亭安在旁边站着,有心跟上去说两句软话,却怕被人耻笑,但若就此拂袖而去,似也不妥,站在那儿左右为难。

乔夫人却宽宏大量一般,笑着打招呼:“岳当家,不知你们岳家要出多少人,多少银子?既然你们岳家乃本地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出钱出力方面,可不能落于人后啊。”

本来岳亭安就很恼火,闻言拂袖便往门口去了,恶狠狠地撂下两句话:“老子今天一文钱都不出,迟早你们要来求我!本地事非要由我岳家出面主持不可!”

人出去后,人群里便有人非议开了:“什么毛病?有利可图,居然甩脸色?”

“乔当家的,我们赵家出六百两银子……你们都别跟我抢,人我们出一百,按最高规格来。”

……

……

娄素珍在蒋山同和乔夫人等人相助下,很快把事谈妥。

随后娄素珍亲自赶往矿场。

先期带了不到一百人前往,当娄素珍到地方时,朱浩刚回来,身旁跟着关敬、陆炳和公孙衣等人,此时他们头上都戴了顶奇怪的帽子,有说有笑。

“米先生,你怎么来了?”

朱浩笑着说了一句,随后对公孙衣等人招呼一下,让他们先去吃饭,而朱浩则与娄素珍进了工棚。

娄素珍道:“看公子模样,一点都不像是一地知府。”

朱浩笑问:“知府应该是什么样子?一身官服,走到哪儿都鸣锣开道,吹吹打打,如此才有威仪?我本就是少年郎,没那派头,也就不去装那样子,没意义。”

娄素珍一脸赞许之色:“公子不在意钱、名、利等身外物,实在难得。今日在下前来,是按照您的吩咐,把府城各官绅家族联合开矿之事谈妥,各家都积极参与……这是详细名册。”

说着,娄素珍把一份整理好的各家出钱出力的明细册子,交给朱浩。

朱浩大致扫了一眼,放下后问道:“这一万四千两银子,是怎么回事?”

娄素珍道:“在下用了乔家妇人出面,以其发动城内官绅出人出力,但此妇自作主张,说是要筹集一笔银子作为股本。这笔银子尚未筹措完毕,未有公子吩咐,在下不会让人往这边运。”

“呵呵,一万多两银子,能做什么大事?咱又不缺这一点,反倒容易落人口实!”朱浩笑着摇头。

娄素珍问道:“那……在下回去就让乔家妇人把银两物归原主?”

“嗯。”

朱浩并非口是心非,他是真不需要本地官绅出银子,最大的问题是,朱浩不想分出干股给这群官绅,除非是……

娄素珍问道:“我带了一百多号人来,不知作何安排?直接带进矿场来吗?”

朱浩道:“带进矿场是必须的,但不是这边,是新矿场那儿。”

“嗯!?”

娄素珍多少有些不解。

朱浩道:“米先生怎么忘了?我找本地官绅,是让他们跟我一起开新矿,谁说要把锦衣卫开拓的旧矿的利益分给他们?如果新开的矿有了成效,自然会给他们一定分红,但若是没成效的话……也没让他们亏本,最多是他们雇请来的人,浪费了一些粮食……我这边可不负责发放工钱。”

娄素珍听到这里,不由抿嘴直乐。

朱浩就是朱浩,吃亏的事从来不做。

最初娄素珍也觉得奇怪,为何朱浩不要银子,专要人?现在终于知道,所谓本地官绅出人,就是让他们组织人手一起开新矿……至于谁来牵头,真没半点意义,或许岳家置身事外还是好事呢,至少回头开矿失败了,不用承担骂名。

娄素珍道:“在下回去后就跟各家人说清楚。还有,现在府衙和县衙的人,正商议找大夫为您诊病,听说已将前太医吴杰给联系好,随时会到府衙。”

朱浩叹道:“所以说……米先生不该来这儿啊……”

娄素珍一脸惭愧。

朱浩的确让她坐镇永平府府衙,没让她来矿山这边,但有关开矿和府衙中很多事,娄素珍觉得还是要亲自跟朱浩汇报比较好。

府衙那么多事,可不单纯只涉及开矿一项。

光是夏粮征收,府衙上下就很头疼,因为张璁在卸任前为了让政绩好看,把府库内很多账目都给抹平了,其实就是做了亏空处理,等着这一年夏粮征收上来以后弥补。

官场的套路,就是给下一任甚至是下下任挖坑。

当然下一任还可以继续往后挖坑,就是这么一代挖上好几代,最后就成了谁上任就要面对个烂摊子,尤其涉及税赋等问题,最是纠缠不清。

朱浩道:“这样,今晚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骆安到矿场来,我跟他把事说完,明日一早,让他跟你一起回府城。”

“公子让骆镇抚使……跟在下一起进城?”娄素珍有些担心。

朱浩笑道:“你放宽心,他不会问你的身份,其实你的事在锦衣卫高层中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因是陛下亲自督办之事,绝对不会有人乱说话。回去后,正好让他帮你做点事,把本地局势给稳定下来。”

娄素珍虽然不知朱浩要做什么,但还是恭敬领命:“是。”

……

……

骆安当晚到了矿场。

抵达后他直接去见过朱浩,传达了朱四的意思。

“……陛下希望先生能早些完结永平府的事情,回京师到户部履职,陛下先前已跟孙老部堂商议好,让您回京后领户部郎中职。”

朱浩摇头道:“这边太忙了,实在抽不开身,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再说了,我就这么离开,这边怎么办?户部和工部来督办矿场的主事都还没来呢,我到永平府总共还不到一个月。”

骆安叹道:“先生劳苦功高,再就是您智计非凡,朝中很多事都需要您协助陛下完成。”

朱浩颇为无奈,沉默一会儿才点点头:“好吧,我尽快把这边的事情搞定,但也要朝廷把正式调令发过来,明日你跟米先生去一趟永平府府城,挑唆一些人,到矿场这边来捣乱,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加入锦衣卫一方!”

“先生,这……”

骆安不明白这么做的用意。

朱浩道:“要开矿嘛,必然面临各种麻烦,先是府衙的人到锦衣卫的矿场闹事,现在矿场马上要给府衙接手,本地官绅因利益分配不均,再派人到府衙所开矿场捣乱……这才符合百官心目中的地方乱象。正好我也趁此机会,在本地官绅中立立威。”

第831章 让首辅做选择题?

京师。

杨慎这天将余承勋和叶桂章二人叫来,这也是多日来他第一次跟翰林院中两个老朋友相见。

邀约相聚之处乃台基厂街一家酒肆,距离翰林院不远,很快饭菜上桌,余承勋却没有动筷子的念头。

杨慎道:“懋功,以往参加这种聚会,你总是抢着给人添酒,怎么今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余承勋笑道:“不知怎的,最近喜欢上吃那种叫火锅的东西了,今天好不容易订到位子,正准备跟少峨一起去好好享受一番,就被你叫到这里来……看着这些了无新意的菜肴,就没胃口……”

杨慎皱眉:“火锅?是否敬道开的那些食肆?”

“啊?京城开设的那些火锅店都是他的产业吗?我隐约记得,好像敬道家里做生意,但不知是否是这个。”

余承勋眼前一亮,嘴角含笑,若真是朱浩开的火锅店,那以后他前去惠顾,岂不是能打折?

杨慎叹道:“先前我只是隐约听他提过,没有详细询问……如今他在永平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能回京师了吧。”

突然提及朱浩,余承勋收起脸上的笑容,叶桂章也严肃打量二人。

显然有关朱浩的事,都是“正经事”,杨慎无端说请他们吃饭,很可能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商议。

余承勋沉吟道:“我听说,敬道现在已隶属户部,那是否要换个永平府知府去,接管开矿之事?”

杨慎皱眉:“你怎么能如此想?”

“呵呵。”

余承勋笑了笑,不再多说。

现在余承勋算是把准了杨廷和父子的脉,做事向来追求利益最大化,先前孙交出面保举朱浩,让皇帝同意把锦衣卫在永平府的矿场交给朱浩打理,其实变相是赋予了永平府知府衙门管辖权,名义上户部和工部会各抽调一名主事前往监理,其实并不能干涉太多。

如此一来,杨廷和要想把永平府矿山的经营权拿到手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朱浩这个知府给撤换掉,因为现在朱浩已经不算是杨廷和的人。

叶桂章苦笑着摇了摇头:“若真如此,只怕陛下那边……不好交待。”

杨慎白了余承勋一眼,道:“看看少峨,连他都明白其中关节……敬道回朝后,估计会迁户部郎中职,永平府的矿还是要交给他来打理。”

余承勋不解地问道:“若真如此的话,那让敬道继续留在永平府就是了,为什么要调他回京,如此大费周章呢?其实……还是想安排个新知府过去,如此也能确保地方某种平衡吧?”

这下连杨慎都不知该怎么反驳了。

其实现在杨廷和有意让朱浩卸任永平府知府,就是考虑到朱浩已经没必要再当这个差事,换个杨廷和派系的人去,效果肯定更好。

至于说矿山,名义上还是朱浩打理,但既然朱浩回朝履任户部郎中,那就注定了做事不能亲力亲为,多数事情还是要由新知府带领当地官绅来负责,这不就等于把朱浩给架空了么?

余承勋其实不需要得到杨慎的答复,叹息道:“朱浩才去永平府一个月时间,事情便有了如此巨大的变故……要说这时间过得可真快,他不在京城,有时想找人说话解解闷都做不到。”

叶桂章没好气地道:“是你身边没朋友,还是说在下这些人没法跟你交心?”

余承勋哈哈大笑:“只是如此一说,怎还往心里去了?罢了罢了,咱还是喝酒,等中午吃完了用修这一顿,晚上再跟我到火锅店那边再吃一顿,今天咱一定要把肚子给撑破了才算数。”

……

……

杨廷和想更换永平府知府,此事他没有对外宣扬。

一旦永平府知府换人,哪怕朱浩仍旧负责打理永平府铁矿场,明眼人还是能觉察出,杨廷和就是变着法想要把主持矿山的权力拿到手中,所以这件事一定不能是杨廷和出面,连杨慎都要远远避开。

较差的选择是让吏部去提,最优选则是让孙交去提。

这日散朝后,杨廷和主动找到孙交,与之一起出宫门,二人就在承天门下驻足做短暂商议。

孙交指了指长安左门,道:“老朽要早些回户部办理堂事。”

杨廷和道:“不急。”

随后将一份简单的官员任用名单,交到孙交手里。

孙交看完后,皱眉不已:“介夫,你这是何意?”

杨廷和道:“我知道,从去年开始,南方整饬吏治,被法办的人中,有志同兄的门生故旧,或让你觉得,我是在刻意针对。其实不然,南方整饬吏治,本身也是出自陛下授意,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志同兄你应该明白。”

孙交听了简直想骂人。

我明白个鬼啊!

你杨介夫打得好一手官腔,居然直接倒打一耙,说这都是新皇的意思?当时要不是我那女婿出面帮我保全这些人,怕是他们中很多都要落罪,就算这样,到现在大多数都被革职回乡不再录用,有的还得靠赎刑才能保全己身。

杨廷和继续道:“所以,这次吏部考核,我也有意让吏部关照志同兄你的人。”

孙交嗤笑一下,道:“介夫,你这话可说错了,我孙某人虽然也念旧,但绝对不是为一己之私,便罔顾朝廷法度之人,规矩该怎样就怎样,他们考核成绩如何,应该调遣至什么官职,我一概不想过问。”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