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59章

作者:天子

朱浩没问朱四干嘛去了,管你干嘛呢,跟我读书以及在王府潜伏,等将来从龙有关系吗?

“朱浩,听说外面有个说书的场子,可热闹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听书,今天中午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好像就在王府西边……”

连朱三都听说了书场的盛况。

京泓一怔,他本想说,其实那书场是朱浩开的,但话到嘴边忍住了,这种事由朱浩去说比较好,如果朱浩不想说自己多嘴多舌,朱浩对他不满意,以后不带他出去听书如何是好?

“喂,我现在可不是外面随便疯跑的野孩子,而是在王府里给你当伴读……如果我擅自带你出王府的话,罪过可就大了,或许袁先生生气了直接把我撵走都说不一定。”

朱浩当然不会答应朱三的请求。

朱三板着脸:“你怎这般胆小怕事?亏我还觉得你有英雄气概呢。”

胆小怕事?

英雄气概?

不好意思,激将法对我无效。

京泓道:“其实不用去听……”

他本来想说的是,外面书场的说本都是朱浩写的,让朱浩讲不就完了?可话说出口后他又后悔了,出卖朱浩绝对不是什么好选择。

“什么意思?”

朱三瞄着存在感不强的京泓,“难道你让我把说书的请回来,给我单独讲?我有那么大的面子吗?”

京泓下意识看了朱浩一眼,好似在说,有个现成的说书先生在这儿坐着呢,你找他不就完了?

但他这次很识相,直接转身回到自己的位置,拿起书本摇头晃脑地读起来,就像没听到朱三的问题一样。

朱浩没好气地道:“小京子的意思是说其实我对外面书场讲的评书,全都知道,不用出王府,听我讲故事就行。”

京泓双目圆瞪,不可置信地打量朱浩,好似在说,你怎么也叫我“小京子”?

“真的?”

朱三两只眼睛眯成了月牙,喜滋滋地望着朱浩。

“假的。”朱浩道。

朱三眯起的眼睛,上弦瞬间变成了下弦:“耍我?”

“呵呵呵呵……”

京泓顾不得朱浩称呼上的改变,掩口偷着乐。

朱浩道:“想听故事也行,但上午必须认真温书,中午时我会进行一次考试,通过的话就给你们讲。”

……

……

有故事听,这对朱三来说是学习上的巨大动力,以她的聪明才智,只要用心,潜力是无穷的。

连同京泓都想继续听《说岳》的故事,尤其是把那些他没听全的部分补上,二人掀起的学习氛围,把陆炳都给带动了,陆炳这小家伙居然也拿本书在那儿背《论语》,似模似样的,只有朱浩一个人坐在窗口位置继续写写画画。

“朱先生,你教的,我们都学会了,考试吧。”

临近中午时,朱三信心十足地站到朱浩面前,就像学生在老师面前等候考校。

朱浩点头道:“看你们用心的样子,今天不用考了,坐下来吧……你们不去吃饭?”

朱三道:“吃什么呀?拿故事当饭吃就行。”

“嗯嗯。”陆炳跟着点头。

连京泓似乎都觉得,听故事比吃饭重要得多。

三个“好学生”都把自己的蒲团挪过来,坐下等着听故事,朱浩道:“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话说那北宋年间……”

京泓一上来就打断朱浩的话:“不是南宋吗?”

朱浩道:“你们想听南宋的?那好吧,我就给你们讲一个南宋的故事,话说那是南宋末年……”

“搞错了吧?是南宋初年……要不你还是从北宋末年开始讲吧。”京泓又出言纠正。

这下朱三不满了,瞪着京泓道:“到底是你讲还是他讲?小京子,你废话怎么那么多?听故事!”

京泓这才意识到,今天自己只是配角,作为一个听众,没资格指点朱浩这个说书人。

朱浩笑道:“我给你们讲的,并不是岳家军的故事,而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话说那南宋宁宗年间,在江南一处叫牛家庄的地方,有两户人家隐居在此,一户姓郭,一户姓杨……”

朱浩既然要给孩子讲故事,当然不能讲《说岳》,那是针对听书老油子开的说本,而吸引孩子的故事,当然还是江湖侠客的故事最佳。

三个孩子都瞪大眼睛听着,这个故事的开场就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能一下子抓住他们的心。

正是《射雕》。

“丘处机乃是江湖一等一的高手,他是全真七子之中武功最高的存在,未来也是全真教的掌教,当他得知两家人被害后,马不停蹄回到牛家庄,可惜为时已晚……”

朱三一脸凄哀:“怎么会这样?朱浩,你这个故事不好,为什么上来就要让人家家破人亡呢?”

“那个……能不能不要打扰朱浩?我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京泓悠然神往,浑然忘记朱三的身份。

朱浩道:“故事的主角,可不是这一代人,而是下一代,我要说的,是两家人的孩子,他们各自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一个跟随母亲,被骗改嫁给了那个害他们家破人亡的金国六王子完颜洪烈,而另一个则在草原上出生,他们按照亡父所约定,一个起名为康,但因为母亲改嫁,他只能叫完颜康,而另一个则叫郭靖……”

……

……

故事还在继续。

不知觉已经过了正午,朱三和陆炳没回内院吃饭,陆松便过来查看情况。

但见几个孩子坐在那儿,听朱浩讲故事,陆松皱眉问道:“你们……不回去吗?”

朱三没有回头,抬手打断陆松的话:“陆典仗,别打扰朱浩讲故事,他讲的故事可好听了……朱浩,那个华筝是不是很喜欢郭靖?可郭靖那么笨的榆木疙瘩,怎么会讨人喜欢呢?”

陆松听了很无语。

什么跟什么嘛?

朱浩没理会朱三的追问,起身问道:“陆典仗,是通知我们可以出王府了吗?”

“暂时还不能。”

陆松好言相劝,“世子、小炳,你们该回内院用饭了,朱少爷和京少爷也得抓紧时间去食堂,迟了可没午饭……”

朱三噘嘴道:“饿一顿又不会死……朱浩,你快讲啊。”

朱浩没继续讲,而是打量陆松。

陆松看到朱三那热衷的样子,一阵无语,转头看儿子时,发现儿子也直勾勾地盯着朱浩,脸上满是狂热。

最后他干脆坐在一边等候,他想知道,朱浩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居然能让几个孩子不去吃午饭?

莫不是那些老掉牙的民间故事,这也能吸引孩子几乎到痴狂的地步?

可当陆松自己也听了一段后,这才发现,原来这个故事……

真的很吸引人。

连他这样的成年人,都不由代入其中,进入那个跌宕起伏的武侠世界。

陆炳是武人,本来就对武人的故事感兴趣,再加上故事的跌宕起伏深谙武侠小说精髓,以至于听了半晌后,陆松也忘了自己来是干嘛的。

“……转眼十八年过去,郭靖已经成长为十八岁的大小伙子,他与江南七怪……”

“是六怪,不是死了一个吗?”

朱三脑袋瓜灵活,立即出言纠正。

京泓道:“七怪是一个称呼,他们是一个整体,你知道死一个就行……听朱浩讲。”

朱三瘪嘴瞪京泓一眼,顾不上犟嘴,继续听故事。

“郭靖奉师命,先一步南下,这也是郭靖第一次出远门,没什么经验,觉得各处都很新鲜,尤其是中原的繁华令他惊叹,就在此时,他遇到了一个小乞丐,这小乞丐虽然衣衫褴褛,但唇红齿白……”

第71章 过节

陆松和几个孩子一起听朱浩说书,连时间都忘了。

先是陆炳忍不住,捂着肚子道:“爹,我饿了。”

陆松听得那叫一个意犹未尽,此时门口传来脚步声,乃是陆松的手下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明明陆松只是进来催促朱三和陆炳回内院吃饭,怎么进去之后就没动静了?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等中秋回来再讲吧。”朱浩有些口干舌燥,不想再继续讲下去。

朱三抗议道:“不行不行!我还没听够,你们都走吧,我留下来继续听。”

此时的朱三,正沉浸于小乞丐戏弄憨小子的快乐中,仿佛把自己代入到角色里,听得正过瘾,哪里肯善罢甘休?

连京泓都不由看了她一眼,似想起自己之前对朱浩所讲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故事的纠结,估摸着这位跟他一样,都对朱浩讲的故事走火入魔了。

“世子,请立即回内院,不然没法对王爷和袁长史交待。”

陆松义正词严地说道。

先前还跟孩子们一起听故事,现在成年人的思维重新占据上风,迅速便从武侠世界里挣脱出来。

朱三听陆松用父亲和老师的名头压自己,顿时灰心丧气,嘟囔着跟陆松走了。

……

……

“你可真厉害,这些故事你是怎么记住的?”京泓在陆松、陆炳和朱三走了后,带着几分敬佩望向朱浩。

朱浩道:“听多了,不就记住了?”

京泓眼神中带着热切,问道:“是谁给你讲的故事?”

“呵呵。”

朱浩笑而不语了。

没有先生在,朱三和陆炳都走了,再留在学舍也没意思,朱浩收拾好书本,准备回西院吃点东西就出王府。

“现在是上课时间吧?出王府怕是不那么方便。”京泓带着几分担心。

朱浩道:“明天就是中秋节,现在谁还有心思学习?再说谁来管我们学不学?”

京泓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自从进王府之后,名义上有先生有同学,但其实平时的课业基本都是靠自觉,没人管。

要说管的话,只有朱浩负起责任成为朱先生时,会督促他们一下,但平时这家伙只顾忙自己手头的事情。

回到西院,侍卫们正在搬抬东西,大箱小箱的。

“几位侍卫大哥,用不用帮忙?这都什么啊?”朱浩笑嘻嘻过去问道。

姓连的侍卫回答:“过节用的……王府家大业大,你以为过节发的东西会少?过来搭把手。”

有免费劳力,当然要用。

正巧此时王府仪卫副骆胜带人过来巡查,厉声喝道:“赶紧干活,不得耽搁!”

骆胜在王府仪卫司的地位比起陆松来还要高,陆松只是王府仪卫司六个典仗之一,之所以得到器重,主要是他妻子是世子的乳娘,夫凭妻贵,平时负责外院的安保工作,以及出行仪仗等。

骆胜作为仪卫副,乃是仪卫司二把手,平时多在王府于城外的田庄长驻,很少回来。

骆胜羽林卫正千户出身,如今年过花甲,精神还算矍铄,历史上他在正德十六年过世后,儿子骆安继承了他的职务,而骆安正是朱厚熜入继大统后第二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一代锦衣卫指挥使朱宸,如今为兴王府仪卫正。

这群侍卫本想让朱浩当免费劳动力,但见到骆胜,一个个噤若寒蝉,闷头干活,骆胜打量朱浩一眼,没有任何表示便带人往内院去了。

瞧这阵仗,多半是因为中秋降临,王府高层聚齐。

食堂那边午饭早就撤了。

回房后朱浩拿出点心,交给京泓,京泓摇头谢绝。

“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要离开王府,你饿着肚子回家,晚上你是多吃还是少吃?多吃让家里人以为你在王府日子过得不好,少吃的话……你不饿吗?我们是朋友,垫垫肚子吧。”

朱浩的话,有理有据。

京泓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中午光顾着听故事,没仔细想不吃饭回家后会怎样,作为一个孝子,他当然不能让家里人担心。

“那谢谢你。”

京泓没以前那么拘束,两个人吃了点心,喝了水,又一起回到学舍。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