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393章

作者:天子

朱浩道:“苏东主,你还记得之前我跟你说过,我这里有一种可以治疗心病,也就是胸痹的药?”

苏熙贵伸出手拍了自己脑门儿一下:“我就说嘛,事情不会那么邪门,感情是有对诊的药。不过,这药从何而来?莫非是……”

说到这里,苏熙贵满含深意地看了朱浩一眼,临时转变话锋,“胸痹之病,药石无灵,京师之地发病之人不少,听说此病来得甚急,往往正常人突然就发作,请来医生或者送到医馆全无效果,十死无生……”

心梗这种病,任何时代都令人头疼,发病急,一旦救治不及时就容易背过去。

这是一种“富贵病”,心脑血管疾病越是在条件好的时代和地区,越容易发病,京城作为大明政治经济中心,肚满肠肥的人多了去,患者自然相应增多。

朱浩问道:“那你看,有搞头没有?”

“什么?”

苏熙贵一时间没理解朱浩话里的意思,等回过味来,他笑着说道:“若是此等药弄出去,那些有胸痹痼疾之人,每家都要准备一些应急……别说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一副药,买的也大有人在。

“小当家真是剑走偏锋,本以为琉璃镜子之事已过去,不想无声无息又弄出个新的赚钱买卖来……”

朱浩摇头:“不过是一点小生意,莫非还指望这个发大财不成?”

苏熙贵笑呵呵道:“就算不指望赚大钱,但这名声传扬出去,也让那些怕死之人有了一层倚靠,不少人都曾发过胸痹之病,他们很怕什么时候人突然就没了,你这是给他们生的希望啊。”

……

……

朱浩跟苏熙贵把开银号的事说了。

大致计划,先在南北两京开几家作为试点,股份方面,虽然是苏熙贵出资,但朱浩一定要占大头,以保证控股,启动资金主要靠徽商提供。

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但要控制风险,更主要是要保证存款和放贷两件事同时并行,有大商会合作才能保证信誉度。

徽商现在正快速扩张,把这群人的钱袋子掌握在手中,朱浩觉得有其必要性。

朱浩跟苏熙贵把事谈妥,连第一家在京师的银号地点都选好了,苏熙贵办事讲究效率,能今天解决的绝不拖延到明天,这也是他生意越做越大的重要原因。

朱浩回到住所,唐寅和蒋轮等人早就在等他,刚碰面唐寅一把将他拉到一边,神神秘秘问道:“今日到底怎生回事?为何外面都在传,说是你就跟活神仙一样,把一个死人硬生生从阎王殿拉回来?”

朱浩皱眉:“这么邪乎吗?”

蒋轮凑近道:“还有更邪乎的,不少人都在传,你是什么神仙下凡。”

朱浩道:“没有那么夸张,我不过就是把患上胸痹之疾,已断了呼吸和脉搏的刘春刘学士给救了回来,所用之药,就是之前平盗寇时炸敌营所用的硝化甘油……”

“我擦!”

蒋轮一听差点儿蹦起来,“你不是把他的心肝什么的全炸了吧?这都行?”

唐寅琢磨了一下,摇头:“又不是点燃,人吃了火药也不至于会爆炸吧?朱浩,以你所言,那可是虎狼之药啊。”

唐寅到底见识过朱浩是如何救朱四的。

那时的他就知道,朱浩对于医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知识储备明显比蒋轮这样的半文盲强太多了。

朱浩笑呵呵不多做解释。

“朱先生,你那药,好好跟我说道说道,这种能起死回生的神药,能不能让人吃了白日飞升?要不你研究一下丹药……恐怕这世上自诩半仙的道士也没你强……”

唐寅这边已经不再多问了,可蒋轮依然拉着朱浩喋喋不休。

朱浩只能有一句没一句应付。

……

……

入夜后,朱浩正觉轻松自在,因为当天朱四没有送来奏疏。

不料上更时分,朱四带着张佐,身后锦衣卫抬着大箱小箱的奏疏,出现在了朱浩面前。

“朱浩,我听说今天你当神仙了……”

又来。

朱浩发现自己救个人,心不累,嘴累。

需要挨个跟人解释是怎么回事。

朱四也缠着朱浩问个不停,当朱浩说自己用药救人时,朱四眼睛瞪圆了:“是仙丹吗?”

朱四的反应,让朱浩微微一怔。

要说大明皇帝对丹药的热衷,那是一代传一代,就算是睿智如孝宗朱祐樘,也痴迷于丹药,可能是家族遗传的缘故,等到了朱四身上才算真正登峰造极。

所以当朱四得知朱浩能起死回生救回人命,其表现出的热衷,让朱浩迅速意识到,这小子对仙道的追捧,不会因为自己对他的教育而改变。

任何一个大权在握之人,都想长生不老,这是人的天性,改不了的。

越是爬得高的人,越相信天命、天数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

反而那些接受过几天教育的读书人,却坚信“子不语怪力乱神”。

“朱先生,陛下想知道,那是不是仙丹?之前您到王府救陛下……那时陛下还是小世子……那时用的药,就令人匪夷所思……”

张佐也在一旁凑热闹。

朱浩用“神药”救人已不是第一次。

朱四有着切身体会,所以才会觉得,朱浩可能用的是仙丹,不然为何能把死人给救活?

朱浩道:“我也不知道算不算灵丹妙药,但只针对部分疾病有效,不是说我能救活死人,而是当时刘学士只是处于假死状态,并不算真的死去了……陛下不要对此等药抱有长生不老的心思。”

朱四笑道:“长生不老做不到,那……延年益寿总该可以吧?嘿,你已经用神药救过我一次,我相信以后还可以!”

第519章 会做人

当晚,杨廷和回府后,就从儿子杨慎处得知了朱浩在翰林院救人的事。

“……胸痹之疾,呼吸和脉搏都已停止,却被他用一种药给救了回来,当时施救的方法甚是奇特,据说是安陆州地方上独有的救治方法。令人啧啧称奇。”

杨慎到现在都还觉得不可思议。

朱浩等于是把一个死人给救活,真成了起死回生。

杨廷和问道:“你能确定人当时已死?”

杨慎点头:“儿亲自搭的脉,错不了。”

“哦?”

杨廷和即便对于这种事不太关心,但毕竟涉及老友刘春的生死,再加上京师中的老年官吏很多,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死的人不在少数,连他自己都要提防,关乎己身,杨廷和也就略微上心了些。

杨慎道:“后面更让人惊叹的是……刘学士回到府上后,居然跟没事人一样,一个时辰都不到便可以下地行走,听闻如今更是与平常无异,说明日要到翰林院亲自感谢朱浩救命之恩。”

杨廷和摇摇头:“照你所说,太医院的吴杰在场,朱浩此举岂非让太医院的人颜面无光?如此做人做事,只怕要开罪人……”

杨慎笑道:“父亲,其实儿也想过他当时的做法,直到吴院判提出安排后事,他才出手相救,最大程度避免自己卷入其中。再说了,无论他是否得罪谁,至少救了一条人命。”

言外之意,难道因为怕得罪人,有方法却不去施救?

最后不救活了么?

若朱浩当时隔岸观火,眼睁睁看着刘春死去而无动于衷,连尝试都不敢的话,杨慎反而瞧不起,认为此人太过冷血,不值得交往。

杨廷和老脸横皱:“听你所言,对他很欣赏?”

杨慎点点头:“事情发生,或有转机时并不强出头,到了关键时刻再出手,既避免因施救不成而被人怪罪,又救回了人,如此作派算是跟他以往表露的心迹相符……儿自问若是有能力相救的话,应该做出跟他相同的选择吧。”

以杨慎的城府,自然会设身处地想,换作自己是朱浩,会怎么做。

朱浩行事非常符合一个“老狐狸”的选择,杨慎跟朱浩在智谋方面都比一般人高,所以才会惺惺相惜。

杨廷和随口道:“此乃偶发事件,与其在翰苑工作表现无关,若是想用他,还要要多看看他处理事务的能力……好了,你下去吧。”

直接便将杨慎屏退。

杨慎正要离开,突然想起什么,凑上前小声道:“父亲,孩儿还有一件事……关系到兴王府人事。”

“兴王府人事?”

杨廷和不解,皱眉看向儿子。

杨慎点了点头,道:“孩儿从一些渠道打听到,过去数年,曾在弘治十二年因鬻题案受牵连,终身未有进学机会的唐寅唐伯虎,过去数年一直在兴王府中充任世子教习,此番他也跟随新皇到了京师,隐身幕后,充当陛下的智囊。”

“什么?”

杨廷和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消息对杨廷和来说,算是爆炸性的。

杨慎谨慎道:“以儿所知,此人治事能力偏弱,或可说毫无建树,但在兴王府中地位却不低,从兴王府内透露出的消息可知,兴献王在世时唐寅就颇受礼重,涉及地方事务,尤其平盗之事,唐寅出力甚多,甚至跟王伯安有过接触。”

王府中的事情,不可能长久保密。

唐寅和朱浩进入王府,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所知者不多,但这又不是什么机密,二人在王府多年,若想一直将秘密隐藏下去不现实,这也是为何朱浩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瞒报,而只是想塑造出一种自己在兴王府内只是作为卧底的假象。

至于唐寅这边。

知道的人更多了,从邝洋名到张也铮,再到此二人的亲近幕僚,加上兴王府上下,诸如隋公言、范以宽等……甚至唐寅跟随朱四到京师时,东厂和锦衣卫也都知道他身份,江彬、钱宁等人都知晓内情。

虽然现在钱宁已死,但江彬尚未被处决,其派系成员为了戴罪立功把消息透露出来丝毫也不为奇。

“父亲对此人,之前难道一无所知?”杨慎觉得很奇怪,以杨廷和的谨慎,这种稍微关注下就能获悉的秘密居然全不知情?

杨廷和不由想到朱万宏。

他记不起朱万宏是否在自己面前提过唐寅之事,也就是最近新皇表现出非凡的能力,才让杨廷和怀疑新皇背后是否隐藏有高人相助,才开始关心兴王府中到底有何能人。

换作以往,就算知道唐寅在兴王府中为幕僚又如何?

这种靠诗画出名的人,仕途断绝,毫无前途可言,在南昌时还因装疯卖傻落得一地鸡毛,杨廷和有心思关心此人才怪呢。

“去查查。”

杨廷和面色阴沉,“看他在兴府中到底充当如何角色……若他真的暗地里为新皇出谋划策,那就试探一下他的真实能力如何。”

杨慎道:“不如问问朱浩?”

杨廷和想了想,没肯定也没否定。

既然朱浩曾在王府中读书,料想知道唐寅的一些事,但在杨廷和看来,问兴王府中那些属官效果更好,但那些人跟新皇利益绑定,是否如实相告是个问题,所以这种事他不会过多干涉儿子,让儿子放手去查。

……

……

翌日清早。

刘春早早就到了翰林院,等候朱浩到来,准备好好感谢一下救命恩人,顺带再跟朱浩讨几粒先前对他使用过的药。

对于有胸痹隐患的人来说,犯过一次,足以让其感受到生死只在一线间,会更珍惜自己的命,虽然他们自己也知道这种病不会经常发作,可一旦发作……很可能就是天人永隔。

朱浩准点上班,刚进翰林院大门,就看到迎面负手而立的刘春,此时一群人围拢过来看热闹。

“……朱浩,你年岁尚幼便进翰苑,应早早定下表字,方便称呼,以后有修撰方面之事,尽管来问老朽,老朽必定倾尽全力帮你。”

刘春望向朱浩的眼神,有种长辈看晚辈那种溺爱。

旁边的人一阵羡慕嫉妒恨。

朱浩虽是状元,但才进翰林院几天?这就傍上了翰林院中的顶级大佬,救命之恩且是起死回生的恩情,估计刘春把朱浩当至亲看待都不稀奇,朱浩随便做点事,功劳估计都会被放大数倍,更何况朱浩还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做事机会。

朱浩显得很谦卑:“在下刚入翰苑,很多事会跟同僚求教,不敢打扰刘学士。这里有几份药,刘学士不妨留作备用,但此等药两三月后或效果就会减弱,需要重新调配,到时再给刘学士送去便是。”

这年头,想让硝酸甘油保持稳定性很难,保质期不会太长。

刘春笑容满面,自己还没跟朱浩提出再讨要几粒药备用,朱浩就主动给予,做人方面简直无可挑剔,这个子侄他认定了。

……

……

朱浩跟刘春作别,正要往修撰房走。

一群人围拢过来,有的问他是如何施救的,其间蕴含了什么道理,有的更加直接,向朱浩讨药。

“……家中有一长辈,胸痹之疾也曾发作过,好不容易才留得性命,若是能……望朱先生赐药。”

一时间,朱浩成了“朱先生”,翰林院这种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几乎每个人都眼高于顶,现在突然变得如此客气,朱浩一时间很不适应。

余承勋本在修撰房内跟杨慎叙话,见朱浩被一群人簇拥着走过来,急忙出门,大声喝道:“喂,你们怎这么没眼力劲儿?以为神药是随便调配的?都去做自己的事!”

朱浩回过身,稍微解释了一下:“不过是家乡的偏方,不是每次都能奏效,望诸位同僚不要对此抱有太大的希望。遇到此等顽疾,更多是要靠天命。”

一群人这才悻悻散去。

朱浩回头对余承勋替他解围表示了感谢。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