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338章

作者:天子

开始这一批,全都是一个个报,以体现出其名次靠前,基本上这一届殿试的状元也会出在这些人当中,所以报喜都很慎重,生怕有报错之处,故此声音极其洪亮,让听众一次就能分辨清楚。

朱四本来想跟朱浩问问情况,但在听外面报喜,还如此热闹,一个个点名报,他实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跑到窗口往外看。

骆安急忙上前提醒:“殿下小心。”

朱四摆摆手,道:“没事,没事,此等场合,难道有人暗箭伤人不成?谁认识我?”

骆安还是很紧张,只能守在旁边,警惕地四下张望。

小兴王没落座,别人也就不好意思再坐下去,尤其是张璁,他很关心自己是否能考中,他看上去比公孙衣都紧张,来到窗口站定时,腿不由带着些许颤抖,或许别人没留意,但朱浩却看在眼里。

显而易见,张璁太在意这次会试成绩了。

却在此时,报到第十一名:“北直隶固安县杨维聪杨举人,中会试第十一名贡士,报喜啦!”

各人报喜的风格有所不同,基本上都是以省份和县为首,再说名字和名次,剩下会略有不同,基本上一个县能同名同姓还一起来赶考的举人非常少见,所以基本上不怕出现误会什么的。

“好!”

之前都还没留意,当报到杨维聪的名字时,对面茶楼二楼瞬间沸腾起来。

很明显,杨维聪人就在对面。

朱四听到喧闹声,抬头看了过去,对面这个时候刚好把窗户整个打开,却见杨维聪果然立在窗口处,不过随即他也发现了街对面正看着他们的朱浩一行,本来脸上有几分欣喜,可当看到朱浩后,脸色立即变得冷峻。

“哎哟,老熟人啊。”蒋轮打量过去,脸上带着冷笑,“这家伙都能考中进士?真是老天不开眼啊。”

这年头道路毕竟不宽,只够两辆马车并行的宽度,所以蒋轮的话很有可能是说给对面听的。

也不知对面之人是否听到,就见杨维聪用示威般的眼神瞪了朱浩一眼,随即关上窗户,便带着家仆匆匆离开,看样子是赶回自己的住所准备迎接喜报,安排庆贺宴席等等。

……

……

插曲过去,后面波澜不惊。

没朱浩的名字,更没有公孙衣和孙孺,也没有张璁。

但有一点,湖广地方会试上榜的人不少,比之南直隶、浙江、江西这些科举大省,毫不逊色。

每当有“湖广”某某考生报出时,几人都竖起耳朵听,可惜一直就没有熟悉的名字响起。

朱四听了半晌,急道:“唐先生,这是说朱浩没中,是吗?”

唐寅道:“照理说本次会试取四百五十人左右,这连八十人都不到,还早着呢。”

话是这么说,但显然唐寅也不太有自信朱浩能高中。

就算在他看来朱浩的学问不错,可问题是会试哪个考生的水平差了?

“浙江永嘉县举人张璁张老爷,中本届会试贡士第九十二名,特报捷传!”

恰在此时,有个熟悉的名字响起,却并不是安陆一起来赶考的几人,而是在旁惶惶不安的张璁。

当张璁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先是一怔,整个人还没反应过来。

唐寅笑道:“先说声恭喜了,阁下。”

“是……是我吗?”

张璁一时间还有些难以置信。

朱浩微笑点头:“正是。”

“我……那我……”

张璁都不知该说点什么好,要不是眼前基本都是陌生人,还想在小兴王面前保持一点仪态,他或许当场就哭出来。

一辈子考会试,八次会试才终于考取,这种感觉实难对外人道也。

朱四道:“这就中了?用不用帮忙?”

“不……不用……”

张璁话都说不利索了。

一对小眼睛水汪汪,而此时张璁身边连个仆人都没有,朱浩道:“张兄台,让人去你那边帮忙张罗一下,你看可好?”

“不敢劳烦。”

张璁自然不想欠谁的恩情。

朱四对陆松道:“陆典仗,你去帮个忙,都是有缘人,以后说不得还会见面。”

朱四这边也很高兴,朱浩推荐个老头到自己面前,结果人家就中进士了,这等于是相识于微末,以后指不定就能用上此人。

言语间用佩服的目光望着朱浩,好似在说,你看人真准。

……

……

张璁在陆松的陪同下离开。

接下来就是后续报喜。

此时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出来报,而是两三个一起。

这会儿必须要仔细倾听,才能辨别是谁杏榜题名。

一直临近四百名末尾,还是没朱浩的名字。

朱四听了半天也懊恼下来,坐下道:“没我们什么事,一个名字都没有。”

本来他兴致很高,现在有点垂头丧气。

唐寅道:“倒也不一定,按喜报顺序,会试前五名考生,尚未报出。”

蒋轮问道:“唐先生,你觉得朱浩他……有机会名列前茅?”

“你让我怎么说?”

唐寅不知该如何形容。

说朱浩没那资格,那不是打击朱浩的自信,打击朱四的积极性吗?说有那资格……朱浩真有那水平?

第443章 牛逼能吹一辈子

一直报到最后,楼上一行都没有听到朱浩、公孙衣和孙孺的名字。

公孙衣基本已死心,他自知能力不及,进士都考不上,难道还能指望考上会试前五名不成?

孙孺没来,至于他此时作何感想,没人知晓,估计这会儿孙孺的志向也不在考进士上,而在病好后怎么找回场子。

“这就完了?”

朱四往前边贡院门口眺望,失望之余,心底却有些小庆幸。

如果朱浩没有中进士,以后是不是就可以常在他身边出谋划策,继续给他当先生?做他的指路明灯?

朱浩考取进士入朝,对朱浩本人来说自然是好事一桩,但对朱四这个需要朱浩辅佐的人,就两说了。

恰在此时,报喜的人又出来一批,这次是两个人一起出来,但并不是往不同方向,而是两个人报一家。

“……湖广……”

乍一听这两个字,茶楼二楼的几个人全都凑到了窗前,虽知这上来报的应该是第五名,但听到是湖广地界的考生,自然要竖着耳朵好好听听,说不定就是朱浩呢?

但随即报出来的名字却让人失望不已:“……湖广靳水县举人周瑯周老爷,高中本科会试第五名,恭祝荣登鼎甲!”

会试前五名报喜,一看就比较有牌面。

连恭贺的词都那么容易让人激动,外边听的人也觉得分外有道理,会试第五名在殿试中状元或有难度,但荣登一甲应该不难吧?

状元拿不到,榜眼和探花也不错,不用通过庶吉士遴选而直接进入翰林院,将来有入阁的希望。

“不是……”

朱四又重新回到座位上坐下。

“捷报!”

几人正想如何安慰朱浩,外边第四名的喜报也出来了,“四川嘉定州彭汝寔彭老爷中会试第四名!捷报……”

“湖广……”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第三名跟着出来,又是湖广的。

蒋轮瞬间蹿到窗口位置,但听喊的是:“湖广蒲圻县廖道南廖老爷中本科会试第三名,恭祝高中状元!”

“又一个湖广的?”

蒋轮听到这儿有些惊讶。

前五名已经两个湖广举人,看来湖广考生在这次会试中大放异彩。

“湖广……”

蒋轮话音刚落,又报出湖广二字,这次连唐寅都重新回到窗口的位置,但听报喜之人高喊:“湖广茶陵州举人张治张老爷,高中本次会试第二名,祝金榜连捷。”

第二名报喜的跟着出来,又是湖广的。

公孙衣道:“我知道此人。”

“哦?”

唐寅看了过去。

公孙衣有些尴尬:“此前我与他一起做过文会,就在京师,他对于《春秋》,尤其是《左传》研究甚深,本省士子中,他的才名很高。”

蒋轮得意道:“看来咱湖广之地人才辈出。说不定殿试包揽前三呢。”

蒋轮作为一个长居湖广,可祖籍却跟湖广没任何瓜葛之人,此时都觉得颜面有光。

可当他看向朱浩,面色则带着一些回避。

就算湖广包揽一甲,朱浩没考中,跟兴王府也没多大关系。

朱浩自然也知道这个张治。

本科进士算是嘉靖登基后第一科,当然是在来年,由小嘉靖亲自主持的殿试,这些进士未来有很多受到重用,张治作为茶陵四学士之一,湖广人,跟朱四属于同乡,后来六次主持会试,嘉靖二十八年时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可惜才入阁一年就死了。

……

……

等第二名报完,迟迟没有下一报。

贡院门口很多等候放榜的考生,顿时鼓噪起来。

等了半天,就剩下最后一个机会,虽然可以去看榜单,瞧瞧是否把自己的名字给漏掉了,或是刚才没听到,但那种机会不大,最好就是高中会试第一名会元,这才是扬名立万的绝佳机会。

“咋停了?”

蒋轮回头看向唐寅,似觉得只有唐才懂其中门道。

唐寅摇头,他当年参加会试,放榜与之全无关系,身处天牢的他想的是早点儿出去……进诏狱那叫一个遭罪,就算侥幸没被打死,也脱了一层皮,那是正常的询问吗?自己当时年轻总算熬了过来,程敏政直接被打到生活不能自理,出狱不久就死了。

众人喧哗中,终于把张榜人等了出来,而最后一报,也就是报会元之人也一并出来,三名衙差全穿着代表喜庆的红色衣服,手上拿着捧大红绸花,一看就是等报喜的时候顺带讨赏用的……这准备很是周全。

“捷报!湖广安陆州朱浩朱老爷……高中庚辰科会试会元!”

这一声喊出来非常嘹亮,随即三个人一起高声呐喊,一下子几乎整条街的人都听到了。

朱四听到这里,小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一群人朝朱浩拥去。

唐寅一改之前冷峻的神色,一把将朱浩抱住,大声道:“你小子,可真行!”

“中会元了?那就是第一名吧?”

朱四凑不拢,因为蒋轮把他的去路给挡住了,而蒋轮想近前鼓励一下都没找到机会呢。

“老唐,你让开一点……恭喜啦,会元公!”

蒋轮终于寻了个空挡,伸手往朱浩肩膀上用力拍了拍,以示亲近,结果直接拍到朱浩脑袋上。

朱四厉声喝道:“舅舅,你轻点拍,别把朱浩脑袋打坏了,我还等他中状元呢。哈哈哈哈……”

以为这话幽默感十足,朱四说完居然自顾自笑得前仰后合。

“捷报……”

报喜之人往街口去了,没人说把其迎到茶楼来。

作为报喜的必要流程,在自己地域的会馆附近客栈接受报喜,倾听同乡人的祝福,也是一种荣光。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