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337章

作者:天子

参加过一次会试,榜上无名,却把放榜全过程给整明白了,那种明知很难考中却隐约带着希望,最后又不出意外落榜……想想都是人生之惨痛经历,可这种煎熬今天居然还要再来一次。

这边一行人还在前进,朱四又像想起什么,停下脚步问道:“既然这样,咱到朱浩登记的住所去等,不是挺好吗?”

蒋轮笑道:“王子啊,这你就不懂了吧?咱到贡院门口,所有传报之人都是从那边开始,不就能提早获悉了?到时还能知道谁中谁没中……今天那边乃是整个京城最热闹的场所,怎能错过?”

“对对对,是要亲眼见识一下!”

朱四兴奋不已,“那是不是公孙先生和孙家公子中没中,也一并知晓了?有趣、有趣!”

唐寅满脸都是苦笑。

朱浩估计这会儿唐寅已经开始后悔约朱四一起出来看放榜,简直带了个好奇宝宝,走到哪儿都不消停,让身边人完全定不下心来。

……

……

京师朱家租住的民院。

朱万泉一早便收拾心情出门。

要说这两日他心情不佳,主要是曾与他一同赴考乡试的同窗,现在有的已考取举人,到京城来参加会试,而他现在连个举人功名都没考上。

再加上朱浩也是赴考之人,虽然他不想在会试放榜时前去凑热闹,但有人相邀,他自己也想知道朱浩是否考中,毕竟朱浩说到底还是出自朱家,便想出门跟友人一起凑个热闹。

谁想还没跨出门槛,就被朱万简挡住去路。

“老四,你这是去哪儿?”

朱万简一脸戏谑地看着弟弟。

满身酒气,黑眼圈很重,一看就刚从外面回来,十有八九昨天又是夜不归宿。

朱万泉皱了皱眉,道:“与友人一起参加文会。”

“等等!”

朱万简道,“回来的路上,我听人说今天会试放榜,你连举人都不是,跑去像什么话?被人知道,丢咱朱家的人!”

朱万泉头都快抬不起来了,却强自分辨:“此番毕竟有我朱家子弟参加会试,我去看看也无妨。二哥操劳一夜,还是早点歇息吧。”

“你是说老三家那小子?老四你吃撑了,闲着没事?那小子才几岁?考个举人,就把他得瑟成啥样?再说他考中举人,就差点儿没把娘给气死,你觉得他要是再考取进士的话,娘还不直接嗝屁过去?”

朱万简语带不屑。

朱万泉眉头越皱越紧:“二哥怎能如此说话?”

朱万简冷笑不已:“我这么说都算客气的……好吧,我告诉你个天大的秘密,其实老三根本不是娘亲生的,是外面的野种,老三的孩子自然也不是娘的亲孙子……这下你知道娘为何那么恨那小子了吧?”

“啊?”

这倒是让朱万泉意想不到。

朱万简道:“娘一直瞒着,却被我打听出来……哼,老三自小就不受待见,你知道原因了吧?”

“这都哪里听来的?这……这……那他……总该是父亲的孙子吧?”

朱万泉脑袋突然灵光起来,瞬间想到一个重大问题。

既然三哥不是娘亲生的,那总该是爹亲生的吧?

不然怎么做的朱家的孩子?

朱万简冷笑不已:“是又如何?现在朱家谁做主,你心里没点数吗?老爷子卧榻不起,今年连话都不会说了,驾鹤西归是迟早的事,你还指望爹支棱起来给他亲孙子做主不成?你有银子没……拿点过来花……”

说到最后,朱万简直接伸手到弟弟面前,意思是拿点钱充当买消息的费用。

朱万泉道:“二哥言笑了,我哪里有什么银子?”

“谁说你没有?每房不是都有月钱?别说你打算空手出去!”朱万简瞪着弟弟。

朱万泉心中犹自震惊不已,顺手从怀里摸出三个铜板,丢给兄长:“就这么多了。”

说完继续往外走。

朱万简怒道:“我都看到银锞子了,还在这儿装?你……你怎出去了?为兄劝你的话你没听到?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被娘知道你去看会试放榜,回来把你关阁楼读书,妻儿都见不了,等着吧!哼!”

……

……

京师文庙和贡院连在一起。

当天会试放榜,门前大街上的茶楼、酒肆全都爆满,连路边摊都摆上桌椅板凳供过来等放榜的考生休息。

好在朱浩提前有所准备,让于三预定位子,包下一整层茶楼,六台桌子,足以供一行人就坐,不过侍卫就塞不下了,得留下不少人守在茶楼外边,如此也让这次放榜看起来格外正式。

贡院街上,考生非常多。

因为尚未到放榜时,很多举子都在与友人闲话,或是寻同乡交谈。

大明士子乡土情结非常严重,乡党乃大明官员在朝中极其重要的身份和标签,即便没有考中进士,也都希望多认识一些人,说不定其中那一位就能考中进士,提携后进……攀谈一番,尤其是陪着一起等候放榜,见证“奇迹时刻”,这交情就建立起来了,要是一起等到会试中榜的喜讯,那更是乡党加年党……

有了交情,都想着对自己以后做官有帮助。

就算一起落榜,或许回乡时路上能多个伴,总之多认识一人便多一条门路。

很少有举子觉得自己一辈子都考不过会试,都认定自己金榜题名位列朝班是早晚的事。

而一条街两边,南北地域划分明显。

路北边的行人,多持北方口音,陕西、甘肃口音的也有,而南边聚集的则多为南方口音学子,又以吴侬软语居多。

大概是考生怕自己在会试放榜时找不到同乡,找座位时竭力避免跟不同地域之人坐在一起,容易起冲突,便有了如此地域划分。

“真热闹。”

朱四进入贡院街后,比之前更加活泼了。

好像一只小兔子,蹦来蹦去,骆安和陆松等人心中顿时焦躁不安起来。

这么多人,万一其中隐藏有刺客,想要对朱四不利,那就麻烦大了。

朱浩小声提醒:“世子,你别乱跑,周围指不定突然冲出个人来,攥着一把刀直逼你面门……”

“净吓唬人。”

朱四吐吐舌头,“这周围都是读书人,一看就斯斯文文的,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凶险?”

骆安建议:“若是有歹人混在其中就不好了,我们还是早些去预先订下的茶楼上吧。”

朱四点了点头,没说什么,人堆里挤来挤去,他已经浑身冒汗,也想找个地方歇息,脚下加快了速度。

茶楼位置非常好,正好是文庙大门面向的西南角,刚到楼下,就有人在那儿跟茶楼掌柜争论:“……凭什么?我们先来的,这么好的位置为何要提前订出去?多少银子,我们给便是!”

“我们比之前订的人多给两成如何?”

这些举人不怎么讲规矩,居然准备拿钱砸人,不过做生意的掌柜乃出自湖广的一名商贾,虽跟朱浩无生意往来,但攀谈下自有同乡的情谊在,此时来人都是江南一带的口音,自不会答应。

朱浩快步走了过去,还没等他靠近,就见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

正是张璁。

“张兄台?”

朱浩笑着打招呼。

张璁一怔,回头看到朱浩,愣了一下。

他并未想过上楼,只是恰好路过,看到有人争论,故驻足围观。

他身边两名友人,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坐下,可惜来得晚了些,已没有场所供他们歇脚。

张璁看了看朱浩身边一行,目光迅速落到朱四身上,立即察觉这少年身上带着一股贵气,周围几名隐隐带着杀气的汉子像是军汉,便不想与朱浩牵扯上什么关系。

朱浩笑道:“世子,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张举人,他是浙江人,同为南方人,不如请他一起到楼上如何?”

朱四点头:“地方你订的,你说了算。”

第442章 杏榜题名时

张璁本不愿与兴王府的人走得太近。

但现在赶巧遇上,人家还特地发出邀请,若是直接不给面子走了,那非但不是朋友,以后可能就是敌人了。

斟酌过后,他只能跟身边两名好友说明情况,表明自己有故人要见,不能陪同一起看放榜,但也不明说眼前是兴王府之人,怕友人将这件事给传开。

众人一起上了茶楼。

公孙衣之前已认识张璁,觉得这不过是个老而无用,七次会试不中的落魄举人。

唐寅却很陌生,还觉得好奇,朱浩到京师后这么短时间就认识一个看起来老成持重……模样颇为怪异的举人朋友?

这不会就是传说中,朱浩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启蒙恩师吧?

“阁下,一起坐下来喝杯茶水吧。”

朱四坐下后,直接发出邀请。

一张四方形桌子,朱四、朱浩和唐寅必然会坐下来,最后一个位置本留给公孙衣或是蒋轮中某一个,但现在有张璁在,公孙衣只能往旁边一桌坐,蒋轮也笑着摆摆手,表示这是文人聚集之所,他不凑此等热闹,跟着坐到旁边那张桌子。

张璁有些不好意思,但四下看了看,整层楼都被包了下来,如此不怕被人发现他跟兴王府的人走在一起,倒没什么可顾虑的。

“愧不敢当。”

张璁抱拳道。

朱四笑道:“你是朱浩欣赏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坐下来叙话。”

张璁一听,哎哟朱浩这小友挺有面子,感情之前不是吹牛逼硬要说自己跟兴王府关系匪浅,那我还真敢坐坐。

张璁屁股刚落位,朱浩便做了引介。

除了朱四这边,就是唐寅。

“这位是兴王府教习,之前跟张兄台提过,江南才子唐寅唐伯虎……”朱浩笑道。

“啊?这……”

张璁作为江南之地举人,哪能没听过唐寅大名?没想到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就坐在自己身旁?给人一种偶像从坟墓里爬出来的感觉。

想起身行礼,却见唐寅平和含笑,也就尽量将内心翻涌的浪涛给压下。

剩下的人不用怎么介绍。

之后就是唐寅询问张璁的情况。

唐寅虽非浙江人,却对江南各处非常了解,问询后,居然跟张璁的师门有一定渊源,交际方面也有重叠之处。

唐寅感慨道:“说来,我已多年未曾回江南,都不记得江南山水是何等模样。不知江南这几年,可是才子辈出?其中又以谁名声为最呢?”

“这……江南文人众多,在下不好细说。”

张璁在几位大佬面前显得有些紧张。

作为举人,他本不该自卑,奈何唐寅名声在外,旁边还坐着个小兴王。

“世子、唐先生、朱先生,外面已开始放榜。”陆松从窗口走过来小声提醒。

张璁突然紧张起来。

见什么兴王、唐寅,都只是碰巧,今日最关键之处,还是人生第八次会试是否能上榜,对别人来说会试不中还有下次,但对他……人生已经失败过七次,到现在都还没选官、放官,再不中的话,恐怕这辈子要遗憾终身。

以其近乎知天命的年岁,三年后是否还有精力赴京考试,乃未知之数。

……

……

文庙内,礼部执事出来。

会试是礼部会试,张榜和公布成绩,全部由礼部来完成。

马上有两名衙差从里边跑出来,这算是报第一榜:“福建闽县周朝俛周老爷,高中庚辰科会试第六名贡士,殿试连捷!”

上来第一个人,并不是会元,而是从第六名开始报。

随即隔壁茶摊一片哗然,看样子这个周朝俛是他们认识的同乡,或者可能就出在那茶摊上,随着报喜之人往福建会馆方向行去,有人脚步匆匆离开,好像要先一步前去报喜。

并不一定是周家人或是周朝俛朋友,也可能是在京经商的闽人,听说周朝俛中进士,肯定想拉拢一番,提前去送送礼什么的。

这时候能把礼送上,以后就是关系户了。

“四川新都县杨恂杨老爷,中会试第七名贡士……”

第六名报完,接着就是第七名。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