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299章

作者:天子

“娘不用难过,兴王的病情不是一天两天,走的时候应该还是很安详的。”朱浩安慰朱娘两句。

朱娘心善,知道兴王对自家小院有莫大恩惠,拉着朱浩非要去令牌拜上一拜,朱浩也没有提出反对。

王府时,一切都可以从简,因为没人在意那些俗套的东西,而回到家中,连对待兴王之死的问题上,可以做到无外物所扰,所绊,心反倒更加虔诚。

……

……

接下来多日。

王府都笼罩在兴王过世的阴影中,朱四作为兴王唯一的儿子,需要在灵前守夜。

让一个孩子一晚上都对着冰冷的尸体,哪怕那是自己的父亲,一晚上下来难免还是让人心理产生阴影,所以王府规定朱浩、京泓和陆炳,甚至曾经在王府中读过书的袁汝霖也要前来,轮班陪朱四守夜。

朱四晚上守灵,白天补觉,自然没时间读书,如此一来学舍那边自然停课。

就在此时,一个小道消息暗中传到安陆,乃是王守仁秘密送来的信函……告知宁王谋反之事既遂,这是通知唐寅,你的预料成真,有进一步想从唐寅这里得到应敌策略的意思。

唐寅拿到王守仁信函后,第一时间找朱浩商议。

朱浩看得出来,唐寅这下彻底郁闷了。

“事被言中,王中丞对唐先生寄予厚望,不远几百里特意来向你问策,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朱浩故意这么说。

唐寅却有苦说不出。

难道他能说,我对宁王死不死的没兴趣,我只是感慨,曾经的好弟子,也跟我有着精神羁绊的红颜知己娄素珍很可能要在这场浩劫中死去?

而我却作为幕后元凶,在其中推波助澜?

想了半天,唐寅才说出一个看起来很二逼的提议:“朱浩,此事要不……还是不要过问了吧!”

朱浩道:“先生,你这话早些时候怎没说?你要是不提前写信给王中丞,王中丞也不会急着向你求策,当时你怎么不想着置身事外?”

唐寅叹道:“那会儿我的想法,是想以王伯安的力量,逼宁王知难而退,悬崖勒马,谁知道……唉!”

朱浩心想,要不怎么说你是个老情种。

一边觊觎人家的老婆,一边还想让人家好好过日子,显得你多么有情有义,但问题是得不到的永远都得不到,你在旁眼巴巴看着有什么劲儿?更加要命的是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你根本挡不住。

“先生,我问你一句,若是你有机会挽救娄妃性命,会不会出手?”朱浩终于敞开心扉跟唐寅当面探讨问题。

唐寅面色拘谨:“你……你在说什么?”

朱浩道:“无须我多言吧?宁王谋反,莫说王中丞已有预判,就算他提前未有准备,宁王如此昏聩无能,有机会跟王中丞斗吗?”

唐寅皱眉:“王伯安在江西这几年,将江西地面搅得天翻地覆,地方上盘踞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各路盗匪,成千数万人马,在他指挥若定下,均已灰飞烟灭……宁王绝非他的对手。”

认知并准确判断出王守仁军事能力这件事上,唐寅远超常人。

这就好像历史上王琼知悉宁王谋反,轻飘飘说了一句江西有王守仁在,完全不用担心一样。

熟悉王守仁的人都知道,以宁王和其手下那群庸才,在王守仁这样的军事奇才面前算个屁啊!

一群乌合之众居然想造反?

真以为大明对藩王拥权的纠错机制是摆设呢?

“如果宁王兵败,娄妃她……有机会得以保全吗?”

朱浩问出个很扎心的问题。

唐寅就差捂着自己胸口,心疼一番。

更是差点破口大骂,你小子为何字字如刀,非要往我内心最脆弱的地方扎呢?

“朱浩,有些话……还是莫讲了吧。”唐寅的意思是,就算如你所言,你也无须在我面前一再强调。

朱浩道:“先生,我带你去见个人吧……我们完全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

“嗯?”

唐寅一脸懵逼。

现在的他,完全不知朱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

……

朱浩在朱四那边埋藏很久的线索,终于要在此时发挥作用。

朱浩带唐寅去见之人,正是朱四。

最近朱四每天就是吃饭睡觉守灵,无须学习和做其他事情,但这种晚上坐在那儿发呆的生活,的确没什么意思,整个人都快闷出鸟来了,这天下午,他起床正要准备吃饭,找人玩一会儿时,朱浩带着唐寅来了。

王府眼下大小事务都由袁宗皋负责,张佐拼命护食,不肯把府库管理权交出来,双方正在扯皮,根本无心关照朱四和唐寅。

眼下王府都快把被过世兴王寄予厚望的唐寅当成透明人了。

“世子,你可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故事?现在一切都得到印证,宁王果然谋反了……”朱浩拿出一封信,“这是赣南巡抚王守仁写来的信函,说明宁王谋反的细节,如今宁王兵马应该已占据南昌,并准备以水路经略九江府等处。”

朱四紧张地问道:“不会杀来安陆吧?”

朱浩摇摇头:“宁王的用兵方向,应该是顺大江东进,直驱南京,他想占据南京称帝,再做图谋。但他会在安庆等沿江重镇攻防上,出现大的问题……以他那点兵马,想一路攻城略地,并不容易。”

唐寅心想,好你个朱浩,你跟世子讲事情已经到这么深入的地步了吗?一个宁王谋反,被你说得有鼻子有眼,好像你亲见一般!

看来我对你的教学能力还是小觑了啊。

第390章 拯救伯虎计划

“那么现在……”

朱浩神色肃穆,“世子,其实你已是兴王,只等朝廷敕封圣旨到来即可就藩,即便你还没有正式接位,你也是如今兴王府事实上的主人……若是遇到宁王谋反的情况,你应该如何做呢?”

唐寅一怔,朱浩居然没有提出建议,而是让朱四自行作答?

你这是拿宁王谋反之事当考题呢?

朱四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正经回道:“我认为,应当及早警示朝廷。”

朱浩摇摇头:“不对。宁王谋反,地方上必定已将此事上报朝廷,兴王府照理说不可能比地方上更早知晓宁王谋反的消息,若早于地方上报的话,难免会被奸邪小人说兴、宁二府之间或有暗中往来……”

“对对,朱浩你说得对,是我思虑不周。”朱四恍悟,又凝眉思考了一会儿,续道,“那我们是不是要防备宁王的叛军杀到湖广来?”

唐寅在旁听了一下。

这对话……

技术含量还是有的,可怎么听着都不像是兴王跟幕僚间的对话,倒像是师生之间的对答……等等,眼前二人本来就是师生,只是朱浩为何要拿宁王造反之事去考校未来的兴王呢?

朱浩道:“我说过,宁王兵锋,暂时不会放到大江上游的湖广,顺流而下拿下南京,有个大义的名号才好跟朝廷对抗。以我所料,预估两个月内,宁王的叛乱就会被准备充分的赣南巡抚王守仁平定。”

朱四摊摊手:“那我就不知道该怎样应对了。”

朱浩叹道:“此时我们应当做的,是要处理好善后事宜……”

当朱浩的提议说出口后,别说朱四,连唐寅也大吃一惊。

“朱浩,话可不能乱说啊。”

唐寅急忙提醒。

在他看来,宁王刚谋反,临近江西的湖广若得到消息,都会一门心思防备宁王乱来,你居然现在就要准备善后?

善什么后?

你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朱四却正经点头,顺着朱浩的思路道:“如果宁王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的话,那我们是该想想怎么善后……”

然后他用别有深意的目光打量唐寅一眼。

好似在说,善后跟你唐寅有莫大的关系……

唐寅则瞠目结舌,一脸的莫名其妙。

唐寅本以为跟朱浩来见朱四,目的是让朱四承担起兴王的责任,把宁王谋反的消息,第一时间通知到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或是上奏朝廷,结果朱浩兜兜转转一大圈,来了个脑回路非常绕的提议,朱四还这么副表情……

这让唐寅完全摸不着头脑!

“唐先生,你还有事吗?没有的话,接下来我要陪世子去守灵,就不多劳烦你了。”朱浩转头望向唐寅。

唐寅脑袋里全都是问号,心想,你这是要赶我走么?

赶我走我没意见,反正这件事你通知到小兴王就行,可问题是……你干嘛要带我来呢?我还没正式发表看法呢。

唐寅皱眉间,却还是点头:“那我还有旁的事忙,就此告辞!”说完带着些许不悦离去。

……

……

等唐寅走了,朱浩望着唐寅的背影,心里窃笑不已。

让你来见朱四一趟,目的就算达到了。

唐寅走后,朱四急忙问道:“朱浩,你是不是想说,再过不到两个月,唐先生那位红颜知己就要死了?我说的是宁王妃。”

朱浩心想,你小子可真上道,不枉费我精心设计这么一场。

朱浩叹道:“你也看到了,宁王谋反后,唐先生很着急前来预警,其实他内心异常复杂,一边希望自己的红颜知己没事,一边又不能危害大明利益……取舍之间,他很为难啊。”

“嗯。”

朱四想了想,有道理。

唐寅举报宁王谋反,宁王事败,宁王妃必死无疑。

但为了家国大义,他还是要牺牲宁王,牺牲红颜知己。

朱浩道:“我就怕,若是宁王谋反事败后,宁王妃一死,唐先生此生最后的牵挂就没了,他以后无法再留在王府为西宾。”

“不……不行啊。”

朱四急忙道,“我父王说了,如果我想成就大事,非要有唐先生辅佐不可。”

朱四非常信任朱浩,而朱浩说的故事又合情合理,一直塑造了一种“宁王妃就是唐寅精神支柱”的假象,朱四自然会相信朱浩的说法,宁王妃一死,唐寅心灰意冷之下会离开兴王府回家乡。

着急之下,他连朱祐杬临终遗言都脱口而出。

其实这话,不用朱四说,王府上下都知道。

朱祐杬临终托孤时,话都说得那么明显了,是个人都看得出来,朱祐杬指望唐寅把儿子带上皇位,但因为话没明说,别人就算心里揣着一千个明白,也要故意装糊涂。

朱浩道:“你也知道,这几年唐先生对于在王府做事有些倦怠,他既不想当官,也没有宏图大志,朝廷也不允许他再科举出仕……除了拿一点束脩外……你觉得以他的才华,是缺那点钱的人吗?”

朱四一脸懊恼:“应该不缺吧?他的画不是很值钱吗?”

这又是朱浩之前给他种下的思想开始萌芽,那就是唐寅留在王府,更多是报兴王的知遇之恩。

“当初唐先生为躲避宁王追捕,才跟我到安陆来,令尊对他有收留和器重之恩,如今令尊已去,宁王谋反若是也被平定的话,那他最后的顾虑也有了,宁王妃再一死,那他就彻底没了寄托……

“这几年他孤家寡人一个,王府几次要给他续弦他都没答应,这还不足以说明他心中只记挂那一个女人?”

朱浩继续用他的歪理邪说,让朱四深信不疑。

朱四本来对于男女之事就懵懵懂懂,再加上朱浩所说非常合理,除了相信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那……那该怎么办?”

朱四很紧张。

如果唐寅走了,那他老爹给他留下的元老,甚至朱祐杬口中能辅佐他当皇帝的人就没了,这影响得多大?

不能自己人还没登上兴王之位,距离皇位更加是遥遥无期,左膀右臂就先被卸下一条吧?

朱浩道:“我有一个大胆的计划,我们不如……趁宁王兵败时,将宁王妃救走?”

到此时,朱浩才算是把埋藏心底近半年的伏笔,在朱四面前揭开。

朱四咽了口唾沫,摇头道:“千军万马中,怕是……不那么容易。”

朱浩笑道:“所以这就需要详细计划……我们可以找王府中的好手,再雇请一批水鬼……以我所料,宁王所部跟王守仁统率兵马最后的决战,多半会在鄱阳湖上展开,那会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水战。

“之前宁王妃曾多次提醒宁王不要谋反,宁王充耳不闻,一心想当皇帝,若是兵败,宁王妃羞愧难当之下,必定投水自尽,到时我们派水鬼讲其捞上来……”

朱四听了非常感兴趣。

显然这件事比他以前做过的所有事都更有意思,也更加刺激。

“朱浩,你说得倒是很简单……但要是不如你所料,宁王妃没有投水呢?”朱四问道。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