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298章

作者:天子

在场人等都没料到,朱祐杬在这临终托孤的关键时刻,居然还有心思点评一下朱浩,毕竟朱浩只是个半大小子,就算如今已是生员,但跟王府中其他人的地位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朱祐杬投到朱浩身上的目光非常柔和,满含欣慰点点头后,却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光是这殷切的眼神,朱浩就能看出朱祐杬的信任和寄托。

可能有些话,的确不方便在外人面前说,但当爹的知道,儿子将来最信任之人,很可能是与他一起成长的几个孩子,尤其是跟儿子亦师亦友的朱浩,朱浩的才能在几个孩子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但当着这么多王府属官的面,直接称赞一个孩子,那会引起王府内部矛盾,不如用一个爱护的眼神看过去,让其知道自己的期望便可。

这次朱四主动接茬:“父王,孩儿以后会跟朱浩好好学习。”

“呵呵。”

朱祐杬此时精神已经非常倦怠。

病入膏肓时,突然接见这么多人,即便服用了镇痛、提神的猛药支撑,但还是力不能支,看样子要休息了,可他在听到儿子童真的话后,还是忍不住笑了笑。

儿子终归太小,不懂人情世故,又或者是……儿子对朱浩真的很信任。

“咳咳咳……”

朱祐杬随后又剧烈咳嗽起来,好似怎么也停不下来。

张佐急忙上前问询情况,随后被朱祐杬咬耳朵说了几句话,张佐转身对在场众人道:“诸位,王爷辛苦召集你们前来谈事,现在该说的差不多都说了,诸位请回吧。”

到这里,身后事基本交待完毕,剩下就只有袁宗皋和张佐在意的托孤之人排序问题了。

别人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个……本来王府高层就那么几人,他们才在意谁当首席谁当次席,对大多数人来说,王府换个主人也照样过日子,从进王府第一天就料想到会有新老交替的那一刻。

……

……

唐寅和朱浩都没被留下,袁宗皋、蒋轮也相继离开。

只有张佐和王府承奉司的人留下,朱四也在,随后就是去叫蒋王妃、朱三和朱五姐妹过来交待后事,接下来就完全属于家事了。

袁宗皋出了院子,跟唐寅没有一句话交流,铁青着脸,径直离开。

唐寅望了袁宗皋的背影一眼,眼神怅然若失。

本来他跟袁宗皋还有一点机会缓和关系,尤其等世子继位为兴王,他希望双方能商量着如何治理好王府……但现在兴王临终前的一番话,彻底伤了袁宗皋的心,也断了二人通力合作的可能。

“既生瑜何生亮,可问题是,就算有人是孔明,他也不是周公瑾呐?”

朱浩看着袁宗皋的背影,故意把话说给唐寅听。

袁宗皋再妒忌,也该有个分寸,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是在哪些方面……你这样守成有余的老儒官,早就失去进取心,人家兴王对儿子最大的期盼是将来当皇帝,你能撑得起王府托孤之责,但承担得起辅政大臣的重任吗?

唐寅侧头望了朱浩一眼,没好气地道:“你小子说话真是不客气。”

朱浩道:“本来我觉得袁长史宽容大度,气量非凡,但现在看来,某些事情上他明显太过小心眼儿,先生不过是得到兴王期许,在他眼里……或许先生以后就要抢走他的地位。先生你可能要有麻烦了……”

唐寅叹道:“我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兴王过世后,我无官无品,在王府根本就是个闲散之人,将来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勒令要求离开……是该想想退路了……”

朱浩道:“先生,你没事好好休养一下身体,以你这年岁,我最怕的就是……好日子来了,你先撑不住。”

本来朱浩不想这么提醒唐寅,但经历兴王按照历史那般如期而逝后,朱浩发现,很多事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

无论是否有他朱浩的存在,朱祐杬都要在正德十四年过世,那唐寅……历史上可是在嘉靖二年腊月死的,满打满算还剩下四年半……即便你唐寅如今看起来活蹦乱跳,就怕过上四年,你也跟朱祐杬一样病入膏肓……

唐寅面带感慨之色:“你说的是啊,看来以后是该好好养护身体,到了我这年岁,该知天命了。”

“少喝点酒行不行?”

朱浩问道。

“呵呵,算了吧。都已这般年岁,何必为难自己呢?”唐寅马上就把说出的话,当屁一样给收了回去。

朱浩很是无语。

就你老家伙这状态,就怕我帮你成就伟业,你也无福消受。

不过好歹你比袁宗皋那老头强一点,他比你早死两年,还有张景明也是正德十六年死的……蒋轮是嘉靖五年……还是陆松能熬,至少活到了嘉靖十五年。

……

……

朱浩回去继续授课。

本以为朱四下午不会再到学舍上课,不料日落西山前,朱四回来了。

朱四神色依旧悲恸,但并未比之前更显难过,朱祐杬应该还没有走到最后一刻。

京泓关心地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没事吧?”

朱四摇头。

陆炳凑过来,小声道:“我听我娘说,王爷病情很严重。”

被朱浩瞪一眼,陆炳赶紧把头收了回去。

朱浩把朱四叫到一边,没有问兴王后来跟朱四说了什么,只是安慰他,让他看开些。

“父王让我掌管王府,可我什么都不懂,以后怎么办啊?”朱四一脸懊恼的样子,“朱浩,你有办法拯救我父王吗?”

朱浩摇摇头。

别说现在朱祐杬已病入膏肓,就说当初察觉朱祐杬患的是肺癌,他就没有任何解决办法,连后世有着现代医疗技术作为支撑的三甲医院医生都束手无策,更何况是他?之前御医给出的策略也只是尽量延长兴王的生命,而不是想着将其治愈。

“说点开心的事情吧,不如我再给你讲个故事……之前我讲了许多没有结局的故事,你现在想听哪个?”朱浩道。

朱四始终只是个半大的孩子,闻言瞪大眼,道:“就那个老书生的故事吧。”

这是朱浩这半年经常给他说的故事,涉及老书生以前很多经历,说得其天上有地上无的,还将其遭遇说得那么凄惨,印象深刻……

朱四道:“朱浩,你跟我讲清楚,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不是就是唐先生?我听说,唐先生过去就是因为鬻题案,没有机会踏足仕途,父王给他职位他都不肯接受,还有他在诗画上的造诣,堪称举世无双……跟你故事里的那人的境遇很像。”

朱浩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讲故事的目的。

不直接说结果,让听众自己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对故事中的人物更加好奇,进而越发激发其兴趣。

“可那个富家女子是谁?唐先生这么厉害,他想娶谁的话,还不容易?为什么会有情人不能在一起呢?”

朱四果然问出朱浩埋藏已久的暗线。

朱浩回道:“那人是宁王妃。”

“啊!?”

朱四闻言大吃一惊。

“唐先生跟宁王妃之间既是师生,又是朋友,还是一种互相倾慕的关系,可始终宁王妃名花有主,唐先生只能把深情埋藏心底。宁王要谋反,可能现在已在着手进行,所以宁王妃必然要死,这段感情……注定无果而终。”

朱浩一脸遗憾。

要是成年人听到这故事的反应,必定不会再往下问。

唐寅什么人?胆敢觊觎宁王妃?你这是乱人间纲常,乃是社会渣滓,是要受道德批判的!

但朱四始终只是个对男女之事懵懵懂懂的小屁孩,之前朱浩给他讲故事世,暗示了很多唐寅跟宁王妃之间有情人难成眷属,二人惺惺相惜且有情有义,在朱四心目中,宁王就是个大奸大恶之人,宁王妃是被他强行霸占……朱浩先行给朱四种下一种“唐寅与宁王妃是神仙眷侣,只是碍于世俗不能在一起”的刻板印象。

“如果宁王妃死了的话,唐先生一定会很伤心吧?”朱四担忧地问道。

朱浩点头:“这还用得着你说?可惜我们这个年龄,没什么好办法……世子,我且问你,如果你有能力帮到他们,比如说宁王妃本来注定要死,你伸手即可搭救,让其隐姓埋名,跟唐先生在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你愿意帮忙吗?”

朱四挠挠头:“光我愿意有什么用?我听父王说过……宁王谋朝篡位,死不足惜……可宁王妃毕竟是无辜的。”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朱浩想要捞宁王妃,最大的障碍便是事后有麻烦,这世间认识宁王妃的人不在少数,若是将来唐寅真有机会位列朝班,这将会成为一枚定时炸弹。

但若是未来的皇帝都参与其中的话……

第389章 大丧

朱浩依然没有跟朱四交底。

又是种下一颗种子,让朱四觉得二人身世可怜,有能力的话人可以救,下次就该谈如何施救的问题,在此期间朱浩已经可以调度人手预先准备了。

翌日。

一早朱浩起床,就发现很多不对劲的地方,府上侍卫进出频繁,每个人脸色都很凝重。

天光大亮后……

发丧。

好似应了朱浩的预料,无论昨日朱祐杬看上去多么有精神,心中预估他还有多少日子可活,但朱祐杬终归扛不住病痛的折磨,可能是自寻短见,也可能是真的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夜里悄然而逝。

一下子,王府内一片缟素。

连朱浩和京泓都发了孝衣,等穿戴好后,唐寅一身缟素出现在二人身边,沉声道:“你们随我去祭奠。”

即便京泓这样最近没有参与这件事之人,也知王府出了什么问题。

王府上下一片悲恸。

唐寅、朱浩和京泓三人还没进到王府内院,就听说正门那边,本地知州张也铮在辞任之前,猫哭耗子假慈悲,惊闻噩耗后特意前来王府吊唁。

……

……

再见到朱四时。

他单独一人跪坐在自己父亲灵位前,没有哭,大概是父亲过世时他已痛哭良久,此时整个人都有些麻木。

没有见到朱三或是蒋王妃的身影,这种时候,王府上下所有事务,包括治丧在内,都将由他这个世子来完成。

王府为了保护朱四的安全,本地前来吊唁之人全部由袁宗皋为代表的王府长史司应付,张佐根本没份参与。

见到唐寅带着朱浩、京泓过来,朱四起身到三人面前。

随后“哇”地一声便哭了出来。

好像只有在亲近的人面前,他才无须强行掩饰,情感也更浓烈和真挚一些。

这边唐寅好一通安慰,终于让朱四的情绪有所好转,门口那边张佐急匆匆跑了过来:“世子……很多繁文缛节,需要您应对一下,另外还得麻烦您去见一下王妃……”

张佐言辞闪烁打量唐寅一眼,随后连拉带拽将朱四带走。

京泓完全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

唐寅则抓住一些关节,却不是很确定,只有朱浩对王府当下的局势看得很透彻。

“走吧。”

朱浩道,“向兴王行礼后,我们也该到各处帮衬下……接下来最难之事,就是世子及早完成王位继承。”

唐寅点头。

兴王过世,马上要向朝廷报丧,朱四眼前最多是以世子的身份来打理王府中事务,名不正则言不顺,一切都要看朝廷几时让他顺利继承王位,或者说如何让他继承……

朱浩道:“另外,我想回家一趟。”

唐寅本来不打算同意,此等时候王府进出必定有不便之处,但朱浩回家通知家里人一声并无不可。

“你跟世子知会一下吧。”

唐寅的意思,你要做什么最好先问问朱四的意见,他现在才是这王府之主。

朱浩摇头:“世子眼下无心于治丧外的任何事,如今王府内大小事务,恐怕就连张奉正都很难插手……唐先生小心些。”

唐寅马上听明白了朱浩的意思。

昨日王府那种相对平衡的格局,现在随着兴王之死轰然坍塌,一场暗潮已在酝酿和涌动之中,袁宗皋作为名义上的首席托孤之人,王府内大小事务必然会一肩挑,谁想挑战他的权威,跟找死差不多。

随后三人前去灵堂,恭恭敬敬上香,行礼。

……

……

兴王之死,一上午时间就传遍全城,成为安陆当下一等一的大事。

消息传播速度很快。

因为这两年兴王府在地方上赢得声誉、口碑,使得百姓对兴王府非常感恩,一时间民间为兴王设立的灵堂随处可见,白色的绸布一时间脱销……

朱浩回到家时,已过了中午。

朱娘也得知兴王过世的消息,让下人在自家门外挂了白绫,家里也摆上了灵牌,只是按照规矩上面不能写兴王的名讳,只能以“贵人”之类的称呼作为指代,用以叩拜。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