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24章

作者:天子

“那我去教妹妹了……”

说完朱浩便拉着朱婷的小手往内院去了。

……

……

迎接新知县的活动仍在继续。

本地士绅几乎是倾巢而出。

新知县姓京,年岁不大,也就三十来岁,此番带着妻小前来赴任,前后两辆马车,除了家人便只有两个车夫和三五长随。

这个举人出身的署理知县,曾做过儒学署教习,后又在湖广黄州府和长沙府分别出任过两次县丞,前后为官经历不超过五年,此番荣升长寿知县殊为不易。

显然京知县也未料到安陆民众对他的欢迎如此隆重,几乎将半个身子探出马车车厢,频频挥手,向街道两旁的士绅百姓挥手致意。

一行来到朱娘米铺门口,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钱串子以为自己燃放的鞭炮起了效果,赶紧迎上去要跟新知县打招呼,不料新知县下马车后对他完全不加理会,径直走向对面朱娘的米铺。

新知县到任,尾随而至的围观民众本来就多,眼见新知县直奔朱娘米铺而去,过去一段时间这家铺子招惹不少是非,人们顿时来了精神。

朱娘本来安心在柜台后边算账,听李姨娘说新知县往铺子来了,非常纳闷。

等她走到门口,新知县距离铺门也就几步路。

“这位想必就是忠义将军遗孀,朱三夫人了!”

京知县拱手向朱娘行礼,朱娘急忙以万福礼相还。

京知县道:“鄙人乃荆州府江陵人氏,姓京,字钟宽,久闻忠义将军忠孝节悌,朱三夫人相夫教子,守持家业,慕名而来,有礼了。”

围观人群本以为新知县跟朱娘乃是旧识,听了这话,才知是因为朱娘“声名在外”。

朱浩听到外面很热闹,忍不住一路小跑来到铺子后边的帘门后看热闹,正好听到京知县那番场面话,心里暗笑,你这是打听清楚你前任是怎么栽跟头的,意图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

你这父母官,心机挺深啊!

第28章 报名

京钟宽对朱娘的评价很高,但明显是摆样子给围观百姓看的。

“诸位乡亲父老,若我长寿百姓,能像朱三夫人这般恪尽妇道,何愁本县教化不兴?何愁百姓不安居乐业?又何愁我大明不国运昌隆?”

京钟宽套话一大堆,乍一听,就像个不开窍读死书的老学究。

朱浩却觉得不对劲。

腐儒会一来任所,就跑到前任跌倒的地方做此长篇大论?

“好!”

但对百姓来说,这种套话最能收买人心。

在众人的叫好声中,京钟宽冲着朱娘拱了拱手,然后便转身,昂首挺胸往赶来迎接的县衙一众官吏迎去。

京钟宽走了,跟随围观的百姓自然而然离去,米铺重新恢复宁静。

李姨娘来到门前,打量一眼对面正用愤恨目光瞪过来的钱串子,好奇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朱娘秀眉微蹙:“或是老爷为国尽忠,声名在外。”

朱浩穿过帘子,一溜小跑来到朱娘身边:“这跟爹的名声没关系,我看这个新知县颇有手腕,只怕是个难缠的主,以后咱做生意要小心一点。”

李姨娘不解:“这样的官很好啊,体察民情,平易近人,为何浩少爷对他意见这么大?”

朱浩道:“娘,他不过是举人出身的县官,仕途有限,申知县任期未满便调离,怎么说都跟咱有关系,他新官上任没到衙所,先到这儿来通气,这样的人能说他没心机?”

朱娘和李姨娘相识一眼,最后目光齐刷刷落到朱浩身上。

朱浩一见吐了吐舌头,一溜烟又跑回后院去了。

……

……

下午时,朱浩刚出门便听说京钟宽到兴王府拜见,结果吃了个闭门羹。

朱浩去客栈见即将离开安陆的陆先生。

陆先生对朱浩到来,颇感意外:“朱浩,你知道我在这里?”

朱浩笑道:“我一直都知道啊……之前陆先生不是跟那个隋教习谈及住所吗?我就在旁边,耳朵又不聋,先生这是要走了?”

此时陆先生已把包袱什么的都收拾妥当。

这两天朱浩虽然没亲自前来,却让于三时刻盯着,一旦发现陆先生有抽身离去的迹象,就跟他打招呼。

陆先生坐在临窗的桌子前,微微颔首:“虽然收了你做弟子,可惜只字未教,惭愧啊惭愧……明日老夫就要动身前往江赣。”

朱浩道:“所以陆先生是准备去投奔宁王吗?”

“呵呵。”

陆先生没有回答。

就在此时,外面有老仆进来,见房间里有客人,赶紧退了出去。

陆先生问道:“马车已备好?”

“是的老爷,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不会耽误明日行程。”老仆回道。

陆先生摆手:“那你去休息吧,明儿我们一早就要上路。”

打发走老仆,转身看向朱浩,陆先生察觉朱浩面色有异,问道:“朱浩,你来找我,是有事?”

“嗯。”

朱浩点了点头,“我想进兴王府。”

陆先生面色稍带不解,随后似想明白什么:“听说兴王府要给世子招募伴读,从城中士绅富贾子弟中选拔,你去应选……跟家里有关?”

朱浩心想,要么怎说你不简单呢?

三两句话就觉察,我可能是被家族派到兴王府充当内应的。

“没有,我单纯是想有个读书的机会……陆先生应该知道,我跟家族关系不睦,族里边长辈想把我接回去看管起来,借以胁迫我娘把先父留下的产业交给本家,我很想脱离家族的管控。”

朱浩话说得很直接,陆先生听了直摇头:“以仁义而言,这么做不合适……你背后不是有高人教导么?莫不是你身后那人想让你混进兴王府?”

朱浩笑着摇摇头。

“朱浩,你想让我帮你?”陆先生问道。

朱浩道:“陆先生经历坎坷,此时已不太想理会尘俗中事了吧?就算陆先生跟兴王府教习认识,也不太可能帮到我。”

“我知先生往南昌,特来送行,顺带提醒一句,若先生发现……南昌有人想领兵作乱,危害朝廷社稷,及时抽身或为上策。”

陆先生神色波澜不惊,摆摆手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好了陆先生,我也不问你是不是六如居士,对我而言,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希望我们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学生告退!”

朱浩到走都没跟陆先生提过任何请求。

陆先生把朱浩送到客栈门口,作别后看着朱浩一往无前的瘦削背影,陷入沉思。

“老爷,这是何人呐?”

老仆悄无声息来到陆先生身后,不解地问道。

陆先生收回目光,笑道:“这小友可不简单,忠良之后,小小年岁出口成章,少年老成上得了台面,苏东主来信中提及都赞不绝口呢。”

老仆问道:“苏东主,莫非是那个行盐的苏掌柜?”

“就是他,两个月前,他买了我两幅画,款待我往湖广一游……他姐夫是左迁湖广刚半年的黄藩台,背景深厚……这位苏东主在江西之地人脉广博,与之相识有益无害。”陆先生微微颔首。

老仆不解:“老爷肯卖画给那苏东主,为何本地士绅求画,您却不加理会?”

陆先生摇头轻叹:“那不一样,商贾只为逐利,若官绅求画,性质就变了……本地前任知县得罪权贵没几日就调任他地,前途黯淡……官场中事最好是少招惹……”

……

……

当天兴王府在王府南门外设了两张桌子,接受安陆适龄童子报名。

到下午时前来报名的人已经很少了。

日落时分,一名衣着华贵年约三旬的汉子从府门里出来,来到报名桌前询问:“怎样,人数破百了吗?”

负责报名事项的典吏急忙起身行礼:“姑爷,只有三十多人报名。”

中年汉子满脸不悦:“我兴王府招童子入府读书,何等光荣之事,怎么一天下来只有三十几人应选?”

就在此时,一个有着张可爱的小圆脸,双眸如黑宝石一般,清瞳可鉴,眼角略略上挑,看起来聪明伶俐的稚子跑了过来,笑嘻嘻问道:“我能应选吗?”

典吏打量来人一眼,“叫你家长辈来。”

“我家长辈忙于生计,无暇分心,便自己来报名了……我叫朱浩,四书五经已能通背,应该符合应选条件吧?”

来人正是朱浩。

典吏正要出言拒绝,旁边汉子拉了他一把,随后笑吟吟问道:“你这么小年岁,四书五经便能通背?”

朱浩用力点着小脑袋瓜:“是啊,要不你考考我?”

典吏皱眉:“姑爷,小娃娃调皮捣蛋惯了,轰走便可,跟他费那么多话干嘛?”

朱浩恍若未闻,看着那三旬汉子惊讶地问道:“哎呀,这位不会就是蒋先生吧?我早就听说蒋先生出自武勋之家,乃世间罕见的文武全才。”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朱浩听典吏称呼此人“姑爷”,便知眼前这位应该是兴王妃弟弟蒋轮。

其实兴王妃父亲蒋斆没有儿子,蒋斆属于父凭女贵,正德四年其过世时,膝下无子,兴王怜悯之余便向朝廷请旨,以蒋斆兄长京营都督同知蒋斌的儿子过继到蒋斆名下,成为兴王妃的挂名弟弟。

蒋轮在兴王府不过七品散官,没有实职,属于什么都可以管一管却没多少权力的存在,朱厚熜登基后,这个名义上的“国舅”一跃而成为玉田伯,嘉靖朝威名显赫的外戚。

如今的蒋轮处境尴尬,兴王妃对他没有姐弟之情,王府中他的地位远不如袁宗皋、李稷、张佐等属官。

听了朱浩的话,蒋轮眉开眼笑:“小子,算你会说话……喏,把他的名字记下来,回头我要亲自考校!”

“姑爷,这样……不太好吧?”

典吏脸一垮,觉得蒋轮坏了规矩。

蒋轮顿时板起脸来:“本来就没几个人应选,好不容易来个看起来机灵点的,你是想把人轰走还是怎么着?选上选不上另说,只管把名字记录在案……嘿,又不是让你来选,你紧张个甚?”

典吏挨骂,只能愤恨地望朱浩一眼,然后提笔书写。

“蒋先生,不知几时应选?”

朱浩见典吏把自己的名字登记到报名册上,心里一松,脸上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笑眯眯地看向蒋轮。

蒋轮道:“一两天内王府就会贴告示通知,你回去等着吧。”

典吏黑着脸,把朱浩名字记下后,又问及家世,朱浩一一作答。

蒋轮在旁笑盈盈看着,听朱浩说自己出自武勋之家,笑道:“难怪你小子知道我,原来你爹是大明锦衣百户,同为军户出身……话说军户家的孩子读书就是难啊,好好应选,别给咱军户人家丢脸!”

第29章 全是关系户

选拔最终定在六月二十五进行。

如果一切顺利,结果当天便会公布。

朱浩若能考进兴王府当伴读,那不管月底朱娘是否能缴纳家族四十多两份子钱,朱浩都可以摆脱家族控制。

选拔前日,二十四这天朱娘回了一趟朱家,乃是朱嘉氏召她回去,说是商量家族内部事务,回来时脸色相对还算不错。

“娘,祖母没为难你吧?”

朱浩赶紧拉朱娘到桌子边坐下,一边倒茶一边问询。

朱娘摇头:“你祖母只是总结了这两月家里各项收入,只有咱这边上缴利润最多,你祖母让我们再接再厉。”

朱娘得到老太太肯定,神色欣然。

朱浩道:“娘,我看祖母是想捧杀你吧?”

“什么叫捧杀?”

一旁的李姨娘不懂就问。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