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237章

作者:天子

唐寅望了朱浩一眼,又从朱浩这里学到官场应酬最基本的准则,那就是放平心态,懂得取舍。

朱浩拱手道:“两位,我先回去备考府试,最近为剿匪的事,我功课落下不少,不敢再耽搁了。”

“好,好。”

蒋轮搓着手,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唐寅笑道:“蒋姑爷,要不咱们去仪卫司走一趟?回头一起喝上两杯?”

“要的要的,这顿酒一定要请,叫上老陆……哦对了,咋没看到他人……”

三人本来不算是王府核心层成员,但经此一事,兴王对三人的信任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隐形的好处更是不少,沿途遇到的人,无不点头哈腰行礼问候。

……

……

一直到天黑,朱浩才见到一脸疲倦的陆松。

陆松情绪很不好。

朱浩本在院里跟几个侍卫聊天,他们正吹嘘昨天凌晨出城剿匪时经历的各种惊险,他们表现是如何英勇,贼寇又是如何不堪一击,总的来说就是无限拔高自己,拼命贬低贼寇,见到陆松进入院门,他们下意识地站起来,挺直腰杆,向通过此战在仪卫司树立起威望的陆松行注目礼。

“陆典仗?”

朱浩过去打了声招呼,有些恍惚的陆松这才回过神来,发现朱浩的存在。

随后陆松对身后跟进来的侍卫摆摆手:“你们先把东西抬进院里,之后我还要去见兴王殿下。”

“是。”

后续的人又抬了一些东西进来,好似也是此番清扫战场所得战利品。

朱浩陪着陆松走了一会儿,问道:“可有连侍卫的消息?”

“嗯。”

陆松点点头,“爆炸现场找到一些残碎的盔甲部件,或许是他陷入重围没法逃走,与贼寇同归于尽,只是无法辨认尸首……已收集完尸骨,放在州衙,我回来是跟兴王汇报,看看如何抚恤家属。”

朱浩不由想到三天前的下午还见过连侍卫,虽然朱浩不喜欢这个人,但他至少为王府尽了本分,用生命为这一场剿匪之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五次爆炸看起来效果很不错,但彻底瓦解贼寇反击决心的,却是最后那关键一炸。

朱浩道:“事情已经发生,陆典仗不必难过……已经两天过去了,我想尊夫人和令郎都希望早点看到你回家。”

其实朱浩是想提醒陆松,虽然连昇基本是没命了,你也不用太过悲伤,毕竟你自己也是敢死队的一员,能顾得了谁呢?现在好不容易取得一场大捷,你也算是从鬼门关逃了出来,更应该早点跟担心你安危的家人团聚。

“还有,我对连侍卫的遭遇心怀愧疚,要不是我出此策略,或许他……”朱浩顺带也要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不然别人会说他是冷血动物。

陆松摇摇头:“这怎能怪到朱少爷身上?此战乃兴王首肯,仪卫司执行。要不是你出此奇谋,兴王府的损失只会更大,难保贼寇不会发起攻城……你看到被我们救回来的上千百姓了吗?全都是被贼寇掳劫的,若是没有你,他们就要身陷贼营,生不如死。

“唉,成功挽救这么多人,老连的死也算值得了。”

说到这儿,陆松终于想开了。

有得必有失,光去纠结连昇的死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打仗,不是过家家,哪里有不死人的?区别就是谁死而已。

仅从这一点,朱浩就看得出,兴王府仪卫司这些人,根本没做好上战场的准备,他们虽然也是军户,但更像是混吃等死只求安稳的京营兵油子,跟九边那些提着脑袋过日子的边军完全不同。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在一场不算激烈的血战后,让陆松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心理出现问题。

朱浩很想说,那说明你们经历的血战还不够。

……

……

剿匪大战结束后的第三天,外间基本恢复正常,王府也重新开课。

朱浩和京泓到学舍时,朱三、朱四和陆炳都来了,他们好像恭候英雄一般,等着朱浩到来。

“他来啦!”

朱三高呼一声,三个孩子立即涌到教室门口,把刚走进来的朱浩团团围住。

朱三先开口询问:“前天夜里好玩吗?你是不是上战场杀敌了?”

“他没有杀人。”

京泓帮朱浩回答的话,简直是惨不忍睹。

朱浩摇头笑了笑:“我们先坐下说话吧。”

等朱浩被人簇拥着在他的座位上坐下,几个小的都没心思管什么上课不上课的问题,都围着朱浩问东问西。

好像他们不能参与到这场“旷世大战”,是多么遗憾的事情一样。

正说得热闹,袁汝霖也来了,跟着一起来的是他的祖父袁宗皋,身后居然还有范以宽和唐寅。

看到几个先生一起现身教室,几个孩子赶紧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不过他们刚才的举动全都落到了袁宗皋眼里,袁宗皋只是笑笑,没觉得如何。

“你们都知道了。”

袁宗皋站在讲台中央,笑着对几个孩子说,“朱浩在前日夜晚的剿灭盗寇战事中,表现突出,居功至伟,你们一定要以他为表率,不仅要学习他读书上举一反三,小小年纪便考取县案首,更要学习他的忠义气节,关键时刻能不顾生死,为王府效命。”

朱三问道:“袁先生,你的意思是……下次让我们也上战场?”

袁宗皋微笑着摇头:“不是让你们上战场,而是要领会忠义的真谛……好了,你们先上课吧,朱浩,你出来下,我跟你先生找你商议个事。范学正,这里就交给你了。”

“嗯。”

范以宽识相地应承。

本来他对于自己跟唐寅在王府待遇不同还有些许抵触情绪,但经此一事,他彻底认清现状,自己就是个教习……

上战场?指挥作战?

下辈子吧!

第306章 渊源颇深

已然是惯例。

袁宗皋和唐寅将朱浩叫到院里,看来有什么要紧事商议。

“朱浩啊,直说了吧,是有关你造的那种……对,依然叫火药吧?它威力可真惊人啊!”袁宗皋难得说话没有拐弯抹角,一来就单刀直入,“老夫跟你先生了解过,那东西似不太好制造和运输,任意一个环节都极易出现变故,是吧?”

朱浩重重地点了点头:“是这样的,必须要现制作现用,且威力无比巨大,一旦在制造工坊、存储仓房或者运输途中发生事故,会连累很多无辜的人。”

袁宗皋微微颔首,似在沉思。

朱浩道:“还请袁长史不要将其功效上报朝廷,我和我娘不想惹麻烦上身。”

袁宗皋笑了笑,对他来说,不把为朝廷制造军需用品的事交给朱娘母子,求之不得呢,比如之前的望远镜制造,就白白便宜了张佐,给兴王府带来了一些麻烦,同时让王府长史司受制于人。

“既如此,老夫便与兴王商议,在上奏中说此番是以木棺装运火药夜袭贼营,用量上比你那猛火药多个几十倍,你看如何?”

袁宗皋煞有介事跟朱浩商议。

朱浩大概明白,兴王府怕朱浩说漏嘴,把事情给传扬出去,到时候朝廷发现兴王府上奏得不清不楚,虽然未必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但还是可能会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学生知道怎么做了。”朱浩行礼。

袁宗皋笑了笑,侧头对唐寅道:“伯虎啊,老夫早就说过,这孩子聪慧无比,从进王府第一天就发现他跟个小大人一样,以往从他身上只见忠义,如今连勇气也展现出来,才华更是卓绝,前途不可限量啊。”

唐寅心想,我还用得着你来提醒我这小子是什么人?

我的领悟不比你痛彻心扉?

“好了朱浩,知道你最近要备考府试,即便府试对你来说更多是走个过场,但现在外间对你的才学非议颇多,你还是要好好表现自己,如此方能服众。”

袁宗皋说完,以欣赏的眼神冲着朱浩笑了笑,随后在唐寅的陪同下离去。

……

……

朱浩非常担心硝化甘油的使用,会让自家成为朝廷指定供货商,被勒令大批量制造这种在极不稳定的强力炸药。

索性兴王府也不想向朝廷禀明,连张佐对此都没有坚持的意思,袁宗皋也就有足够的理由让朱祐杬不跟朝廷汇报……仅仅只是一个性能不稳定,可能会对己方人员制造和运输人员产生杀伤,兴王府就要好好掂量一下后果了。

这到底不是望远镜,损坏了最多更换一个新的送上去,炸药这东西,出了状况,导致重大人员损失,兴王府没有功劳不说,反而落人口实,容易遭受反噬。

剿匪之事,就此便告一段落。

论功请赏,朱浩的功劳绝不在唐寅之下,虽然军功赏赐蒋轮替代了朱浩,但朱浩这边还是分到大量战利品,以及王府额外的赏赐。

大箱小箱的东西足足装满一马车,其中有不少金银首饰和古董字画,都是贼匪最喜欢劫掠的东西,现在倒是便宜了朱浩。

陆松在初九这天亲自陪同朱浩回家,顺带将朱浩分到的战利品以及王府的赏赐一并送归。

“朱少爷,这些都是王府的心意……我知道本该属于你的功劳被蒋姑爷拿走,你心里不好受,但我想王府这么做也是为保护你,不让你过早涉及朝廷纷争。”陆松还在一个劲儿地替王府说话。

朱浩笑问:“那陆典仗你的功劳呢?”

陆松惭愧地挠挠头:“不少。”

其实不用陆松说,这两天朱浩问陆炳也就知道了,陆家这两天大箱小箱的东西搬回去不少,跟朱浩类似,有将士直接从战场上带回来的战利品,挑了值钱的当赏赐,也有王府赏赐更为直接的东西,比如说银子和布帛等。

兴王府明显不想在这种剿匪战事中获取什么经济利益,朱祐杬这人有一点好,他性格随和,明辨是非,知道手下将士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浴血奋战,如果事后不好好补偿的话,那以后谁肯为兴王府效命?

此番兴王府没有收益,反而拿出大批财货作为军功外的赏赐。

至于评定军功对于军职上的提升……这个得等上奏朝廷后由皇帝钦定下发,兴王府不能提前给手下加官进爵。

朱浩跟陆松共乘一辆马车回家,路上朱浩问了连昇的情况,得知连昇的家眷得到妥善安置,王府给了不少赏赐,这才稍稍放心。

这时陆松突然提及:“……朱家在此战中表现英勇,县城周边那么多豪绅,只有朱家立下军功,不过朱家本身就是锦衣卫千户之家,有守御一方安宁之职责,虽然兴王府并未在上奏中提及,但州衙照例要将朱家功劳上报。”

说这话时,陆松也在观察朱浩的反应,他怕朱浩不悦。

但朱浩心情平和。

管朱家是否立功呢,这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朱家有赏赐,难道还会分他一份?从道理上来说,若是朱家有“通匪”或是临阵脱逃等罪状,反而会连累到他。

从这一点上来说,朱浩只需要保证跟朱家之间不要有太多的利益纠葛就行,朱家落难,对他没什么好处。

但若是等他真的功成名就……

管你朱家死活!

难道到时候等着我去“报恩”?

没报仇就算是对得起你们了!

“还有一件事,听说此番论功行赏,兴王赐给唐先生两个俏丽的婢女,你猜怎么着?呵呵,唐先生连夜退了回去,说是不需要……最后王府特地找了个四十多岁的婆子,平时负责给他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卫生什么的……之前都是他身边一个老仆偶尔进王府给他做这些杂事……”

陆松好像说笑话一般,把唐寅的糗事说了出来。

这件事朱浩还真不知道,唐寅不说,朱浩又没亲自去唐寅住的地方看过,他不了解是正常的。

朱祐杬赐丫鬟给唐寅,估计是考虑到他一个老鳏夫,生活有许多不便,还有生理需求之类的,也算考虑周详……

至于唐寅为何不接受非要退回去……

他也不知道这老小子怎么想的。

又不用你花钱养,自有王府发薪资,有这种好事还不坦然接受?

不好意思?

还是说心有所属……

或是为了表现自己文人的气节?

亦或根本就是因为不好意思才拒绝?

“陆典仗,听说你家里殿下也赐了丫鬟?”

朱浩突然笑着说了一句。

陆松脸色瞬间涨得通红,却也没有说当场翻脸,只是尴尬一笑道:“应该是小炳跟你说的吧?王府或许是顾虑到我和内子平时不在家,且内子如今又有孕在身,所以……平时可能需要有人照顾……”

朱浩笑道:“理应如此。”

陆松跟妻子范氏算是恩爱夫妻的典范,相敬如宾,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范氏在王府中地位很高,乃是世子的奶娘,但陆松并不是妻管严的类型,历史上有传闻说陆松有两个小妾……

目前看来,至少到现在为止,陆松还只有范氏一个妻子,而陆炳同父同母的弟弟陆玮尚未出生。

“先说声恭喜了。”朱浩笑道。

陆松摇头轻叹。

好像再有个孩子,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主要是他作为军户,本身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加上被锦衣卫要挟,一直在兴王府充当双面人,不想把更多的责任传给孩子。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