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7章

作者:天子

老少二人沉默以对。

中间朱浩几次想挑起话头,想打探陆先生的真实身份,都没有得到回应。

实在没办法,朱浩只能乖乖钓鱼,很快他脑子想的都是那少年郎,对方至少是兴王府出来的,而且看样子地位不低,但他除了暗示自己会去花鸟市卖兔子,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走了!”

陆先生突然把鱼竿往旁边一丢,起身就要走。

朱浩赶紧追上去问道:“先生这是往何处?”

陆先生头也不回,抛下一句话:“各回各家……你且先回去吧。”

“可是……我今天是来随陆先生开蒙,读书识字的……”

朱浩委屈巴巴地说。

陆先生稍微侧过身,给了朱浩一个颇有深意的笑容:“虽然我不知你在四书五经上造诣如何,但观你言谈举止,远非普通稚子可比,我没什么能教你的……你我相识一场,算是有缘,其他就看你的造化吧。”

脚步迈开。

朱浩大声道:“我听说江南有个六如居士,才高八斗,诗画无双……陆先生听说过此人吗?”

陆先生迈出去的脚,硬生生收了回来。

他转过身,厉目打量朱浩。

“你听谁说的?兴王府那孩子?”陆先生不相信朱浩知道什么“六如居士”,只觉得应该是有人告知。

朱浩跟那金冠少年有一段单独相处的时间,可能是交谈中得知。

因为少年问陆先生的话,颇有机锋,说明此子从隋公言那儿得到了他身份的一些讯息。

朱浩道:“没人跟我说,但在此我劝告几句,南昌去不得,最近江赣和湖广地面不太平,盗匪频出,听地方商贾说,这一切或跟南昌那位藩王有关,早前陆先生说取道安陆往南昌……有感而发。”

“呵呵。”

一个成名已久的大儒,听到一个七岁尚未正式开蒙的稚子,对自己说出这么一番话,会作何感想?

没直接啐你一脸唾沫,算客气的。

“朱浩,你见识确实不凡,但以你的年纪,却不可能妖孽到这个地步……朝廷波谲云诡,危机重重,若有人想借你之口跟我说这番话,替我说声谢谢!”

这次陆先生再未停留,径直离开。

……

……

“走了也好。”

朱浩其实不想知道这位陆先生是否是唐寅,因为是或不是对他而言均无影响。

唐寅在正德年间是如何的窘迫,谁都清楚。

这样一个中晚年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靠书画赚点钱,浑浑噩噩勉强度日,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高,主要是因为他人生经历丰富,是个有故事的人。

明朝书画名家众多,能跟唐寅媲美者不在少数,只是因为唐寅遭遇非常奇葩,堂堂南直隶解元几乎是稳中进士的,结果却遭遇科场舞弊案,会试名落孙山不说,还被朝廷贬斥为小吏,勒令一生不得为官,其后人生起起伏伏,既有修筑桃花庵别业的壮举,也有宁王府装疯卖傻侥幸逃脱的不堪,其游荡于江湖,埋没于书画,作品终成传世珍品。

“就算你真是唐寅,还能帮到我不成?”

朱浩回到家。

朱娘一直热切等儿子回来,一见面就赶紧上来抓着儿子的肩膀问道:“陆先生呢?”

“回去了。”

朱浩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那他教了你什么?他……住在何处?”

朱娘本来还想问问儿子出去这段时间的收获,但一想没带书本不说,还没带文房四宝,最多简单试探一下儿子学问就不错了,能教到什么?

所以还是问人在何处比较稳妥。

朱浩更实在:“我哪里知道他住在哪儿?本来好端端钓鱼,突然来了个人……好像是兴王府的教习,跟他说了几句话后就走了,然后没过多久我们便分开……不如娘等他下次来,直接询问。”

朱浩不得不这么说。

免得被朱娘当成是他把陆先生给气走,毕竟朱浩之前没给陆先生好脸色。

朱娘闻言蹙眉:“你这孩子,真是的……跟着先生出去一趟,居然不看看他住在哪里?”

其实朱浩知道陆先生的居所。

陆先生跟隋公言说住址时没避讳朱浩,朱浩耳朵不聋,更是有心人,只是他不想让朱娘继续找此人。

请后半辈子全靠朋友接济才能过活的唐伯虎来当自己的老师,一看就很不靠谱。

“这位陆先生跟王府教习有来往,说明很有本事,这样吧,仲叔去打探一下,弄清楚他的落脚地,备一份厚礼送去……”

朱娘对陆先生很重视。

朱浩突然感觉到,这个娘虽然有时候做事一根筋,眼光却着实不错。

一个市井流落街头的醉鬼,居然就被她相中觉得有真本事,最后还证明确实大有来头,还是青史留名那种!

相人挺准啊。

李姨娘近前道:“若人家实在不愿教的话,夫人还是别勉强了,不如给浩少爷找个正经的先生要紧。”

显然李姨娘在这件事上没那么执着,更务实一些,反而朱娘有点主次不分。

朱娘道:“难得陆先生对小浩不嫌弃,有意招为学生,这也算是小浩的造化,若陆先生真有本事,对以后小浩走科举之途大有裨益,咱做家长的不能不替他留心。”

朱娘说话谨慎,像极了为孩子学业操心的父母。

朱浩道:“那娘要赶紧了,听陆先生跟兴王府那个教习朋友说,过几天就要离开安陆,若他就这么走了……到底算不算是我的先生?一字之师?”

朱娘白了儿子一眼,不再跟小孩子贫嘴,赶紧安排去找仲叔打听陆先生住所。

好像连自家晒盐之事都不那么重要了。

……

……

朱浩终于不用再被什么莫名其妙而来的先生桎梏。

下午他重新回到花鸟市摆摊。

随即他便遇到麻烦。

这年头虽然没人收什么摊位费,但还是会有人借机敛财,也不知是坊主找来的人,还是市井泼皮,非要让朱浩付摆摊钱。

“卖兔子属于正经买卖,在这花鸟市做买卖就要交地保费,这是规矩……”

见对方说话的口气很官方,朱浩蹙眉问道:“我一个小孩子卖兔子,还要交钱?可我没卖出去一只啊。”

那人道:“地方你占了,兔子吃喝拉撒什么的,不要人收拾?看你也没什么生意,就交一文钱吧,明天若还是我当班,你不用再给就是。”

交一天管两天?

挺会做生意啊。

朱浩摊摊手,“没做成生意也就没钱交啊……没听说谁家小孩出来做生意,家里会先给几文钱留着交地保费的……要不你这样吧,等我把兔子卖出去,立即给你钱,这总该可以吧?”

“不行!不交,以后就别来卖了!”

地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朱浩的生意眼看就要黄。

朱浩故意嚷嚷:“我娘病了,就靠抓来的兔子卖点钱,等回头给娘抓药治病……这位大哥你怎么不讲理呢?呜呜……大家伙儿评评理啊。”

果然人们迅速聚拢过来,指指点点。

操纵舆论走向,正是朱浩擅长的。

就在此时,一个稚气的声音响起:“头晌见你在河边钓鱼,这晌午才过,你娘就病倒了?你不会是想说,头晌钓鱼也是为了卖掉鱼给你娘治病吧?哼,嘴里一句实话都没有,坏蛋一个!”

第20章 人生的兔子

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

朱浩目光迅速朝声音传来的地方打量一圈,只见上午见到的那个少年换了身干净整洁的布衣,头戴平巾,脚踏一双七八成新的皮靴,此刻正歪着头看向自己。

几个着平民装束的男子混杂在人群中,警惕地四下观察,这是有人暗中保护但戒备级别尚不到兴王世子的地步。

这少年两次出现,都没有周全的防范措施,要么这不是朱厚熜,要么兴王府压根儿就没有安保意识。

前者可能性更大。

旁边围观人群听到少年的话,交头接耳,冲着朱浩指指点点。

地保脸上露出一抹冷笑,因有人站出来揭穿朱浩的谎言而洋洋得意。

朱浩大声道:“这位小官人,上午你见到我钓鱼,却不知为何而钓,你我素味平生,更不认识我娘,怎知我娘是否生病?在没有任何理据的情况下,如何断定我说谎,甚至诬我为坏蛋?”

争论这种事,只要把握好要点就行了。

关键在于……

咱俩不认识,我说我娘病了,嘴在我身上,我说了算。

除非你能找到我娘没病的证据。

旁边的人马上被朱浩的言论引导,再次议论纷纷。

“是啊,小小年纪便出来卖兔子,若不是家里真遇到困难,谁家舍得?看来还是个孝子呢。”

“对对,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撒谎?”

……

“我卖我的兔子,到现在都没开张,这位大哥要收我一文地保钱,可这一文钱我都能买两个烧饼当一天饭钱了,哪里有啊……有没有好心人把我的兔子买了,我好拿钱回去给我娘治病?也好让这位大哥能顺利交差?”

朱浩用可怜兮兮的目光看向周围人群。

刚才有发言力挺朱浩的,但现在让他们拿出实际行动表示一下,一个个立马退后几步,然后相互张望,表示事情跟我没有关系。

最后朱浩把目光落到之前说话的少年身上:“这位小官人,你看我的兔子活蹦乱跳,机灵可爱,但我连自己都没法吃饱何况喂它?只能想办法卖出去,卖个好人家让它们不至于饿死,你看……”

少年既然会来,那就说明他真心喜欢兔子。

可朱浩刚才又顶撞过他。

少年微微皱眉,雪白的拇指不自觉放入嘴里轻咬,似思索要不要买,一瞬间竟露出小女儿家的娇憨姿态。

朱浩心中一震,脑子动得飞快。

这少年多半是女童,虽是兴王府的小主人,却不是朱厚熜,侍卫对她的安全很在意,说明她在兴王府地位不低,有资格跟随王府幕宾读书。

至于女孩当男孩养,分明是兴王要以鱼目混珠之法,扰乱视听,不让人知道哪个才是自己真正的儿子。

兴王府哪里是没有安全意识?

简直是老奸巨猾。

让一个兴王府的小主人不时走出家门,或许也是兴王的计划之一,既然这不是他真正的儿子,正好可以放出来当诱饵,看看是否有人会对其不利,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综上所述。

兴王府中跟这个女童身份相近的,恐怕是朱厚熜的姐姐,即历史上比朱厚熜年长一岁的永福公主。

公主封号乃是朱厚熜当上皇帝后钦赐,眼下只能叫小郡主,名字不详。

但这一切只是朱浩猜测,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

“我不但把兔子卖给你,还教你怎么养,回头我还可以带你抓兔子,我知道城外山上有个地方能抓到兔子,我偶尔会抓到,拿到这边来卖……”

朱浩进一步实施计划。

卖兔子是建立联系的第一步,真正目的是有个沟通的渠道,为自己进入兴王府做准备。

少年没动心,一旁围观者中有人忍不住问道:“哪儿抓的兔子?咱也去弄几只尝尝?”

朱浩生气道:“这么可爱的兔子,你舍得吃?兔子身上才几两肉?不过如果真的卖不出去……也只能把兔子秃噜了,给娘补补身体……”

黯然神伤。

表情恰到好处。

刚才还在犹豫的少年,瞬间坚定购买的信念:“别,别,我买……多少钱?”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