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6章

作者:天子

说是开蒙读书。

结果成了老少二人垂钓。

陆先生心情很好,把鱼钩抛入河中,盘膝坐下后闭上眼睛,摇晃着脑袋优哉游哉,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曲。

朱浩跟着坐下,眉头微蹙,为自己卖兔子的大计没法继续进行而发愁。

“这样空钩钓不到鱼的……唉,我还是去挖几条蚯蚓当做鱼饵,陆先生不想动手的话,我来就好。”

说着,朱浩捋起袖子,摆出一副徒手挖蚯蚓的架势。

陆先生斜着瞥了朱浩一眼:“大可不必,钓鱼全在心境,急也没用,是否用鱼饵非钓鱼成功之关键。”

朱浩闻言把鱼竿往旁边一放,语气带着几分刻薄,“你想当姜太公,钓兴王府的鱼,干脆到辕门里边去钓算了,那里面有人工挖掘的河……你在金水桥上钓鱼,不比这里惬意?”

王府布局大同小异,基本都会在正门前修辕门,并在辕门后挖掘人工河,河上三道桥,不比真正的金水河,也就图个吉利,相当于皇宫的缩小版。

陆先生笑道:“就说你懂得比普通孩子多,居然连金水河都知道,看来真有人暗地里教你。等着吧,稍后便会有人前来。”

有人来?

朱浩一阵诧异。

到兴王府旁的溪流钓鱼,乃是他临时提议,这老头并没有派人去知会他人,莫非真有人上钩?

……

……

等了许久。

辰时过去,巳时又过两刻,终于把陆先生等的人等到,乃是从兴王府侧门出来,一袭文衫,如教习装扮。

更让朱浩没想到的是此人身边居然带着个七八岁的稚子,跟自己年岁相仿。

朱浩心中满是诧异。

自己准备卖兔子碰运气,却未曾想,因这来历不明的老头,自己居然跳过守株待兔的环节?

这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兄台果然在此。”

来人跟陆先生年岁相仿,却也没直呼陆先生的姓氏或是名字,本来朱浩还希望从这王府教习口中,探知陆先生的来头。

谁知对方精于世故,看破不说破。

陆先生起身拍拍屁股上的泥土,笑脸相迎:“公言,别来无恙?”

对方情绪激动,那眼神不像是看朋友,而更像是……

发现宝藏!?

“怠慢了兄台,实在是罪过,罪过!若知道你到安陆来,在下必扫榻以待……不如到舍下共饮一杯,交流一下书画心得如何?”

这个“公言”很热情。

热情到朱浩觉得此人怀有不可告人之目的,情不自禁替陆先生可怜起来。

你别初来乍到就被人骗走什么宝贝才好。

但转念一想,这老头都混到异乡醉卧街头的凄惨地步,还有什么好东西值得被人惦记的?

陆先生笑道:“不用,来安陆数日已拜访多位旧友,或许再过几日便要离开湖广。”

公言道:“你来我家乡,若连基本的宾主之谊都不能尽,岂非落下怠慢贵客的骂名?还是找个地方,在下做东……”

二人谈得有来有往。

朱浩此时也在打量那孩子,只见对方身着鲜亮的锦袍,头戴金冠,唇红齿白,面若冠玉,好个翩翩少年郎,他很想知道,这位会不会就是小兴王朱厚熜?

看样子……

没谱,鬼才知道是不是,总不能直言相问。

但观对方出来连个侍从都不带,是朱厚熜的可能性非常低,兴王会这么放心让儿子跟着府上一名教书先生出来?

少年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目光深邃如水,一看就非池中之物,当发现朱浩打量自己时,还用厉目瞪了朱浩一眼,似在发出警告。

“兄台不知在何处落脚?”

公言对陆先生之事很关心。

陆先生回道:“就住在城东的天香客栈,这不遇到个孩子,颇有天分,想收他为弟子。”

终于把话题扯离寒暄客套的环节,朱浩也终于有点存在感。

公言看了眼朱浩,惊讶地问道:“兄台要收弟子?此子仪表堂堂,看来将来绝非池中之物。”

你大爷!

你就不能告诉我他姓什么?或是直接把名字说出来?兄台兄台的,你们认识,可我不认识啊,这人明知我是锦衣卫世家子弟依然想收我当弟子,虽说只是挂名,但居心叵测,别是针对我的阴谋吧!

“兄台,有一件事……想单独跟你说说,不知可否借一步叙话?”

公言或许真的怕泄露什么秘密,居然拉陆先生到一边交谈。

陆先生看了看朱浩,微微颔首,随即二人走向不远处的茶摊。

……

……

“你是在钓鱼吗?”

陆先生和那表字公言的家伙暂时离开后,少年有些无聊,环视一圈发现没什么好玩的后,主动询问朱浩。

声音稚嫩。

朱浩摆出垂钓高手的姿态,故意引起对方好奇:“当然,有鱼竿有鱼钩,还用得着解释吗?”

少年不屑地撇撇嘴:“虽说有鱼竿和鱼钩,却没鱼饵,怎么个钓鱼法?”

朱浩道:“姜太公钓鱼听说过没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钓鱼全在心境上,急也没用,鱼饵非钓鱼成功之关键。”

这话基本就是套用刚才陆先生那番装逼的说辞。

“切,就你还姜太公钓鱼?我从来没见过有人能从这条河里钓起鱼来的……这么清浅的水会有鱼?”

少年嘴上不屑,眼珠子却骨碌碌乱转,似乎很关心这人工渠里是否真的有鱼。

这正是孩子本该有的爱玩天性。

就在朱浩要说什么时,有人往这边靠近,不是陆先生和公言,而是一名兴王府侍卫,身材高大魁梧,威慑力十足。

“公子,您怎在此?这里鱼龙混杂,早些回府吧。”

“没事,我与隋教习一起出来走走看看,无妨的,你且回去。”

说话口吻,俨然是兴王府的小主人。

那侍卫用警惕的目光打量朱浩,此时远处的“公言”见状,赶紧带着陆先生回来,先向那侍卫行礼,随即拉着到一边交谈。

看来这人很喜欢背地里跟人说小话,从来不当着别人面。

陆先生回来后,笑盈盈打量金冠少年,少年也用好奇的目光紧盯着陆先生。

过了一会儿少年失望摇头道:“听教习说你很厉害,尤其是诗画方面,可说当世一绝,但看你外表,好像平平无奇啊。”

诗画当世一绝?

朱浩心中“咯噔”一下。

还是小孩子心直口快,不像老的那么老奸巨猾,半天只憋出个“兄台”,半点身份信息都没泄露。

这世上诗画了得的人不少,但若说当世真正的第一大家……那绝对是唐伯虎。

那是来自后世的评价,可说是唐某人死后的殊荣,换作现在,就算有名也不可称之为“当世一绝”。

朱浩不由再次把目光投注到陆先生身上。

脑海中一段段记忆碎片浮现……

陆先生自称要到江西,只能在安陆稍作停留,而历史上唐寅不就是在正德九年去江西投到宁王麾下,并在次年装疯遁走?

陆先生笑道:“你家教习过誉,我不过一介凡夫俗子,如你所言,我确实平平无奇。”

朱浩觉得这老头没自谦,若真是唐寅,或是当世书画名家,怎会沦落到醉卧异乡不知归途的凄惨地步?还恰好被我娘碰到?你当我会相信这种巧合么?况且朱浩也并未从前世的记忆中找到有关唐寅造访湖广的记载。

照理说像唐寅这样青史留名的人物,就算落魄,走到哪儿依然很容易留下名声,为地方志或县志记载,流传下一段佳话……不可能来一趟安陆这种卧龙潜邸,却掀不起一点风浪!

不多时,公言送走王府侍卫回来。

“兄台,我看这样吧,我回去后便跟安陆地方文人雅士联络,择地设宴,为你接风洗尘,聊尽地主之谊……先且把你的暂居之所告知友人,方便前往拜会。”

本来朱浩觉得陆先生不可能是什么名流。

但看公言这慎重的架势,确实是把陆先生当成当世名士。

陆先生却没有应付名利场虚伪客套礼数的打算,摇头道:“今日会面,不过是碰巧,不宜大费周章,至于宴席……在下便不去了。若公言有意,在下在客栈恭候,来时备妥丹青笔墨即可。”

第19章 嘴里一句实话没有

陆先生身上的神秘感又增加几分,但见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倒不像狂放不羁之辈,看样子深谙名利场上的规矩。

公言已知陆先生住在天香客栈,便带着金冠少年离开。

临别前,朱浩有意走到少年身旁,低声道:“我除了喜欢钓鱼,还喜欢抓兔子,偶尔会在王府东街的花鸟市卖,有兴趣你可以来瞧瞧。”

“哼!”

少年轻哼一声,头侧到一旁,看不出其对兔子是否感兴趣。

等人走后,朱浩收回目光,发现陆先生已淡然坐回河边,捡起丢在地上的鱼竿,继续优哉游哉垂钓。

你所谓的姜太公钓鱼,难道钓的不是兴王府出来的这一老一少?

朱浩试探地问道:“看样子,那位公言先生别有所图?”

“你懂?”

陆先生闻言瞥了朱浩一眼。

朱浩也抓起钓鱼竿,却只是整理鱼线,试探问:“那位是谁?好像跟兴王府之人交情匪浅啊!”

“匪浅?《诗经》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匪,非也,这词谁教你的?”

看来陆先生对于孩童开蒙读书到什么程度,有一定了解,一下子便挑出朱浩言语中超过年龄段认知的词句。

朱浩不想回答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

陆先生抬头看着平静的河面:“他姓隋,字公言,在兴王府为幕宾,于安陆士林颇有名气。”

“进士出身?”朱浩问。

陆先生侧目看了朱浩一眼,微笑道:“举人。”

朱浩追问一句:“那就是说跟陆先生你一样喽?”

陆先生闻言不由皱眉。

朱浩的问题,语带双关,听似问询陆先生功名情况,其实他主要是观察陆先生的反应。

不出朱浩所预料。

陆先生对“举人”这个身份极为抵触。

“兴王府幕宾都对陆先生这般敬重,看来陆先生应是当世名人……却不知真正身份为何?”

朱浩故意把话说得浅白些,试探不得便直接开问……这才是孩子应有的反应。

不出意外。

陆先生没有回答。

朱浩道:“你说他是兴王府教习,那……那个跟我年岁相当的孩子,不会是兴王世子吧?”

陆先生笑着摇摇头:“我从何而知?”

“那先生知道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陆先生说到这里,再次闭上眼,摇头晃脑,状极享受。

……

……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