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01章

作者:天子

用一个字来形容。

惨!

正月虽然已过大半,但处在小冰河期开端,天气依然很冷,衣不遮体睡大街不算,睡觉前还要下水游个冬泳,被各种路人围观指点……

真的很拼。

朱浩得知情况后,便叫了关德召和关敬两父子,跟他一起到靠近东湖的街巷,果然老远就看到一堆人围在一起看热闹。

关德召不解地问道:“小当家,今日来此作何?提前为明日的大戏做准备?”

朱浩没有马上靠近,远远观察了一下,发现附近有形迹可疑的人在盯梢,终于明白唐寅为什么要这么拼,显然宁王并不相信唐寅真的疯了,一直派人暗中观察和试探。

朱浩道:“明日的戏我们不上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两日我们随时都可能离开南昌。”

关德召点头,之前于三已经给他们说了当前的处境,他和儿子已随戏班众人住进了客栈。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正式登台亮相的机会,连边缘角色都没出演过,可他并不着急,见识过朱浩试戏时所唱片段,他很清楚朱浩有能力给他们父子编戏,还是量身定制的那种。

据说戏本已经到了于三手上,只要到了安稳的地方,父子俩就可以排练老祖宗关羽的新戏。

有几出戏傍身,就算以后离开戏班单飞,也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他们进戏班并不一定是为长期挂靠,更多是要在戏班中学到东西。

朱浩默默观察,见两个鬼鬼祟祟的家伙观察许久后凑在一起交头接耳,也不知在商议什么,随后其中一个转身往宁王府走去,剩下一人搓了搓手,远远瞥了一眼人堆,再次跺了跺脚,便一头钻进附近的茶楼,估计是进去喝杯茶暖和暖和。

朱浩知道机会来了,立即让关家父子留在原地等候,快速冲进人群。

穿过人墙,朱浩终于看到落魄的唐寅。

头发蓬松,湿漉漉的甚至还在淌水,身上只着一袭单衣,身体却出奇地没有发抖,侧身躺在一块大青石上,口中发出“呼呼”打鼾声,但朱浩仔细观察后发现他的眼皮偶尔会跳两下。

就算再不怕冷,这种寒风刺骨的天,之前还泡了个凉水澡,跑到街巷躺在青石板上睡觉,唐伯虎的老身板着实有些吃不消了。

“走了走了!这里还要做生意,哪儿来的病痨鬼?”

唐寅睡的地方并不是哪一家店铺的门口。

可附近商家发现这个醉汉仰卧的位置终归还是影响到自家做生意,毕竟人群扎堆看热闹,谁还进自家铺子消费?所以忍了又忍,但铺子迟迟不开张,掌柜实在受不了,干脆过来赶人。

但就算这个掌柜上去踢上两脚,唐寅还是照睡不误,实在没办法,只能悻悻离开。

周围围观的人发现没多大热闹可瞧,相继散去,最后只留下朱浩。

朱浩左右看了一眼,见没人注意,挪到唐寅脑袋附近的墙角蹲下,抬头看看天,故意用奚落的口吻道:“人终于走了,这些吃瓜群众真不长眼,早点散去还能透些阳光进来,今天天气不错,是个晒衣服的好天。”

“呼……咳……”

这头装睡的声音一点都不正常,像是喉头被什么东西噎住了。

却没有睁眼。

“陆先生,我早就跟你说过,别来南昌,你就是不听,现在怎么样,吃苦了吧?你说你何苦来着?”朱浩苦口婆心。

“呼……呼……”

这次打鼾的声音就正常了许多。

朱浩装作没事人一样,他这样一个孩子蹲在这儿,就算宁王府的人看到也不会起疑心,只当是哪家孩子拿醉鬼逗乐,他继续道:“再这么下去,你身子骨肯定受不了,垮了的话即便能离开,也只剩下半条命……以你这年岁,还有几个半条命?

“此番我从安陆来,带了一个戏班在身边,如果你有心跟我走,明日找机会去东湖边看戏,人多眼杂,盯梢的人容易分心,到时候我带你以戏班为掩护,一起逃出南昌城。”

“明日我早早就会到东湖,你瞅准机会,到地势高的地方露一回脸,到时候我会凑过来,见机行事!哦对了,明日别癫了,你越癫越引人瞩目,目标大了不好走,适当收敛一下,正常点就好。”

第125章 金蝉脱壳

朱浩未停留太久,把该说的都说了,就选择告辞……恋栈不去很容易引人怀疑,宁王府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至于唐寅,由始至终都在那儿打鼾,但包括唐寅自己可能都觉得演得有点假,因为每次朱浩说话时,他的鼾声或停,或变小,应是怕打扰到朱浩说话,等朱浩说完他又鼾声如雷。

机会已摆在唐寅面前,走不走全看他自己的选择。

朱浩离开后便带着关家父子前往客栈,到了客栈特地看了看戏班中部分人的安顿情况,其实就是观察一下是否有人暗中跟踪,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后,他又找来于三,把来日就要出城的事说明,随后便回家。

当朱浩把明日要走的消息告知朱娘时,朱娘感觉很意外。

“小浩,你是说……陆先生真的是唐伯虎?你亲眼……见到了?”即便之前朱浩已经说过多次,可当朱浩亲口证实,朱娘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朱浩点头:“千真万确,娘啊,这种事我怎么可能拿来开玩笑?”

朱娘眉宇间呈现忧色:“那他怎落到如此田地?”

朱浩笑道:“这不明摆着的事情么,他看出宁王心怀不轨,却又不可能成就大事,不想被其拖累,落个诛灭九族的下场,所以想早点儿脱离,又怕被宁王追责才装疯卖傻,伺机逃走。

“我已把明日出城之事跟他说了……娘,明儿一早,你和姨娘带着小婷先一步出城,到了城外渡口我们再会合。”

旁边李姨娘担忧地问道:“浩少爷,你真要去带唐先生出城?那……多危险啊……”

朱浩自然不会说宁王府有人跟踪唐寅,这只会增添家人的担心,他笑着解释:“没事的,现在宁王府都当唐先生疯了,没人管他,我只是提供个途径帮助他出城,到时候他会感激我们,跟我们一起回安陆,教我读书。如果他临时变卦,我们也没多少损失,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为了体现自己计划完美,朱浩没说这件事只是跟唐寅说了下而没有得到对方答复,显得好像是跟唐寅商议好一样。

朱娘想了想,忧心忡忡:“即便要带唐先生走,你也不能与他同行,必须分别坐车……安排于三带他出城,如果出了事……你照常出城,绝对不能卷进去。”

虽然朱娘心地善良,但在涉及儿子安危的大事上,宁可让于三担负起责任来。

这样就算出事,朱浩也能逃离,大不了今后在躲避朱家的同时,又躲宁王府。

……

……

当天便要收拾行李。

李姨娘还在抱怨,似觉得把宅院租半年太过浪费钱,甚至有鼓动朱娘去找房东谈退租的意思。

朱浩解释:“如果朱家有心,找到这儿,或是宁王府的人寻过来,看到我们家当都在,院子还有半年租期,定以为我们会回来,那时他们就不会放太多心思追我们。况且把这里留着,实在不得已我们去江南游学,回到南昌府还有落脚处……这点银子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算得了什么?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李姨娘见朱娘没意见,也就不再多嘴。

朱浩走之前事无巨细都安排妥当,尤其涉及跟于三的沟通。

朱娘还在考虑要不要跟隋夫人派来的莲女知会一声,始终人家陪自己前来,现在走连个招呼都不打,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但朱浩严厉告诫,切不可如此。

本就只是通过苏熙贵认识,彼此不知根知底,人家又是江西根深蒂固的势力,万一扭头就把自家行踪给卖了呢?

……

……

翌日清早,朱娘一行在朱浩和于三目送下坐车离开。

朱娘临行前自然少不了千叮咛万嘱咐,朱浩笑着逐一应了下来。

送走家人,朱浩便带着于三往东湖去了。

当日是大堂会举行的日子,之前宁王府谈买戏班,只能算是口头交易,要等大堂会结束才会正式过户,已说好当天龙班主的人将作为压轴登场。

所以这场戏对朱浩来说,不可能听到结尾。

万一宁王府派来的人不满意,发现戏台上的演员阵容变了,演出质量不如预期,追查戏班情况,那不什么都完了?

朱浩到东湖时,百花洲上戏台已搭建完毕,东湖面向戏台的岸边搭了很多临时的观戏台供游人看戏。

“有点远啊。”

朱浩来到岸边远远看了一眼,摇头道。

于三道:“我也觉得有点远,或许人家在这里唱戏,就是图个热闹的场面,百姓能否听清楚唱什么并不重要呢?”

朱浩点头同意了于三的说法。

宁王府在东湖开戏,图的是与民同乐?

笑话!

宁王才不会在意百姓是否从中得到实惠,宁王要的是一个盛世的大场面,为的是收了他钱的官员到皇帝面前为他歌功颂德,顺带着选拔最优秀的戏班巴结皇帝和朝中大臣。

至于城里达官显贵,已给这些人在百花洲上安排了席位听戏。

还想怎样?

朱浩四下观察,几处临时搭建的高台上都没看到唐寅身影,只能耐心等待。

于三有些焦躁不安:“浩哥儿,您等的人,来了吗?”

朱浩道:“没到,这里暂时用不到你,你赶紧去马车那儿,把化妆品和衣服备好,等人到了马上给他上妆,换上戏服,出城时有人检查就说是咱戏班的人……现在城里三教九流汇聚,没人会留意的。”

宁王府一旦确定唐寅出逃,城门和码头等处可能会面临严密的检查,但若是打个时间差,宁王府暂时没找到人,只以为唐寅又发疯了,不知睡到了哪个犄角旮旯,只会在城里找寻,作为一省首邑的南昌,门禁怎可能会突然加紧?

现在又没到宁王谋反的时候,他闲得没事去干涉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下辖衙门的军政事务,不是落人口实吗?

……

……

于三走后。

朱浩来到路口那个新搭建的观戏台,花了两钱银子入内,在一楼逛了一圈没有收获,又上到二楼,在临道路一侧的栏杆边驻足一会儿,就见楼下一群人涌来,全都是儒生打扮,唐寅赫然在其中。

唐寅进入观戏台,随意往楼上看了一眼,正好与凭栏而望的朱浩目光对上,微不可查地眨了眨眼,算是完成接头。

唐寅跟几个宁王府的友人来到临湖的栏杆边站定,等候好戏开锣。

此时人群热闹起来,因为百花洲上的大戏台,已有戏班登台,趁着四周一片喧闹,朱浩下楼钻进人堆里,挤到唐寅身后站定。

“别回头,你右手边柱子后面有两个人看到没,不时打量你,昨日我就见过,想来是宁王府派来监视你的人……你现在最好是单独行动,得赶紧想办法把身边人支开……”

朱浩扯了扯唐寅衣服下摆,悄悄说了一句。

他个子矮小,正好被人群挡住,加上周围人正在大声叫好,旁人很难听清楚朱浩说什么。

唐寅招呼身旁的友人一声,指了指头顶,道:“这边太过嘈杂,上楼观戏,可能体验会好些。”

“伯虎兄言之有理,站得高望得远,我等同去!”

随后这些书生一起往楼梯口涌去,带动其他人一起上楼,导致附近一片区域出现严重拥堵状况。

唐寅坠在几个书生后面,朱浩紧随其后,顺着拥挤的人流往楼梯口缓缓蠕动。

唐寅没有回头,声音带着几分高傲:“未曾想你小子会来……跟谁来的?”

朱浩道:“我是专门来南昌府帮你的……你跟不跟我走?不走的话,我这就转身离开,马车已在外边等候,等今天的戏唱完,怕是连我自己也走不了了。”

“什么意思?”唐寅不解。

朱浩没有隐瞒:“宁王府典宝正涂钦,前日说要买我的戏班,还许诺了三百两银子,我找别的戏班顶上了……一旦今天的戏开锣,宁王府的人就会发现端倪,或许会找我的麻烦。”

唐寅一听,即便知道这时候应该避忌,还是忍不住回头瞪了朱浩一眼:“嘿,你小子!”

朱浩眼看就要到楼梯口了,没好气地道:“别你小子我小子的,走不走?给个准话!”

唐寅叹道:“走怕是不容易,你也知有人跟着。”

朱浩不屑道:“他们跟得不紧,现在到处人头攒动,很容易看丢人……他们发现你失踪,只以为你又发疯跳湖了,或是正在哪儿撒野……我让人给你画上戏妆,再穿上戏服,就算熟悉你的人都认不出来,走不走?”

“走!”

唐寅毫不犹豫。

朱浩道:“等下直接往楼梯后闪人……那里有道暗门直通观戏台外面,出去后第一辆马车就是。”

……

朱浩本以为唐寅反应会很迟钝,可当计划执行,发现唐寅比谁都鸡贼,等二人到楼梯口时,二人麻溜地拐进楼梯后,后边的人虽然奇怪,但看戏心切,没有停歇继续往二楼涌,很快就湮没了他们的行踪。

等两个盯梢的人也上了楼,暗中观察的朱浩打开暗门出去,带着唐寅径直来到附近的马车旁,于三正坐在车架子上打哈欠。

“走了!”

朱浩招呼一声。

唐寅跐溜钻进马车车厢,里面早已坐着老乐师常在印……这次由老常负责给唐寅上戏妆。

朱浩跟着上了马车,并没有如朱娘吩咐的那般另坐一车。

现在不是计较计划是否会败露的时候,目标越小越不容易引人注意,分乘马车,出了状况没法及时应对。

随机应变吧!

第126章 冲冠一怒

从东湖前往南昌北城门德胜门这段路,相对好走。

不会有人想到普通不起眼的一辆马车里,会有宁王府的“重要人物”,而路上常在印也已将唐寅的妆化好。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