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00章

作者:天子

二女听说要继续亡命天涯,果然心底的恐惧都写在脸上,好不容易在南昌获得短暂的安定,马上又要长途逃亡,是个人都会发愁。

“不过在此之外,我们还有一招更绝的……回安陆。”

朱浩最后才说出心底的选项。

朱娘惊讶地问道:“小浩,你在说什么胡话?我们回去……不是自投罗网吗?”

朱浩笑嘻嘻道:“是啊,我们回去属于自投罗网,不但我们这么想,朱家也会这么想,他们总不会认为我们真有那么傻吧?

“我们在安陆有自己的田地,到时候往农庄里一躲,以之前咱在城外晒盐时打通的关节,要在安陆隐藏起来,很难吗?”

朱娘不由一怔。

连旁边李姨娘也不由望向朱娘,用力点头:“夫人,其实浩少爷说得……有几分道理。”

朱娘简单思索后,看着朱浩坚决地摇了摇头:“不可,咱们出来的目的,是让你求学,现在你连书都没读一天,就要回安陆,回去后还得四处躲藏,你上哪儿读书去?为了你的前途考虑,绝对不能回安陆。”

果然这个母亲还是最关心儿子学业,不过她的担心早就被朱浩预料到了。

朱浩笑道:“娘,你说如果我们把陆先生……也就是唐伯虎带回去,继续当我的老师,是不是一切就很完美了?”

朱娘板起脸:“你在说什么胡话?娘打听过了,唐伯虎名声在外,基本不可能是那个落魄的陆先生……再者说了,就算唐伯虎真是陆先生,他凭什么跟我们回安陆?你别打歪脑筋了,我们留在南昌府不走,大不了以后少上街,总之要给你找到先生……”

现在朱娘没有了生活压力,只考虑儿子的前途问题,在这种事上容不得儿子自作主张。

朱浩委屈巴巴地道:“娘,如果当天跳湖的真是陆先生,也就是唐伯虎,你猜他为什么要那么做?现在可是正月间,你说湖水该有多冷啊!”

朱娘黑着脸不回答。

“其实陆先生看出宁王有谋反之心,想装疯卖傻来躲开宁王,若是我们借助于三的戏班,帮他逃出南昌府,他为防止被宁王府的人找到,肯定要找个地方隐居以避祸。

“安陆有兴王府,那绝对是陆先生安身立命的好地方,之前他就曾说过想在兴王府谋个差事,我们带他回去,供他吃穿,他在教授我学问的同时,瞅准机会进兴王府……你觉得他有什么理由拒绝?”

朱浩语气变得极为恳切。

现在他必须让朱娘同意自己的计划。

把唐寅拐走,而不是等宁王放人。

如果宁王放人的话那唐寅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随心所欲。但如果是帮唐寅逃走,那唐寅想的就是如何躲避宁王的追捕,需要时刻藏匿好身份,到那时唐寅的自主性将大大降低,若是把唐寅介绍到兴王府……

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兴王府是否收唐寅当幕僚另说,毕竟兴王府没有宁王府那样的野心,不会想将全天下的人才都招揽到麾下,为谋反或是给孩子当皇帝做准备。

“你……”

朱娘想说什么,可看到儿子真诚而又热切的眼神,她又不知该如何说起。

朱浩道:“娘,要不这样,如果真确定陆先生就是唐寅,而他也愿意跟我们回安陆,那你就同意我的决定,行吗?”

朱娘微微蹙眉,心中反复衡量,如果真如儿子所言,把天下闻名的唐伯虎带回安陆,教儿子学问,确实很不错。

朱浩继续说项。

“以唐寅在文坛的影响力,即便他不当官,能做他的弟子,对我将来读书或是考科举,都会有莫大的帮助。如今朝中阁老、尚书中尚有他的座师,我入他门墙也算是拜入名门……娘既为我的前途着想,就给我这次机会吧。”

即便朱浩说到这个份儿上,朱娘还是在犹豫。

李姨娘叹道:“浩少爷,就算你说的都对,陆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先生,可他离开南昌,也是在避祸,我们为此开罪宁王府……对你没好处啊。”

朱浩道:“当初我进兴王府刺探情报,难道不是更加凶险……我们从南昌回到安陆,在自己的地盘上,为什么要担心宁王府?宁王府势力再大,也不可能把触手伸到湖广,一路追杀到安陆吧?”

经朱浩这一说,李姨娘点点头,觉得有道理,转而帮朱浩说项:“夫人,不如就听浩少爷一次,如果陆先生真是唐先生,咱可不亏。”

朱娘轻叹一声,终于妥协了,因为即便不找唐寅,短时间内也找不到教儿子学问的先生,不如一试。

如果真成功了,回报惊人。

“那就试试看吧,先找陆先生问问,看他是否愿意跟我们回安陆,最好他不是唐伯虎,如果是……恐怕不会跟我们走……”

朱娘不敢想,自己在街边随便捡了个醉鬼,就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虽然老了点,但唐寅的名气实在太大,不是升斗小民敢想的。

所以就算只是普通先生,朱娘也愿意带回安陆教儿子,或是她想明白了,与其在外面亡命天涯,不如躲在最危险的地方,让儿子能安心读书。

……

……

朱浩终于得到朱娘授意,下一步就是跟唐寅取得联系。

不过在这之前,他要把涂钦出面代表宁王府买戏班的事解决一下。

等他回到戏班驻地时,此时戏班中人的态度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

有人想留下来,转档到朝中显贵李士实名下,有官员庇护,戏子也能获得安定的生活;还有人想离开,豪门大户不是那么好进的,谁知道其中有多少龌蹉?还不如跑几年江湖,等恢复自由身,海阔凭鱼跃,就比如公冶菱。

公冶菱见到朱浩,连忙凑过来问道:“当家的,您之前不是说过,不让我们去侍奉权贵吗?”

朱浩笑道:“我没有让你们去陪酒待客啊……如果我真打算卖戏班,而你又不愿意,我会提前通知你,让你花钱赎回自由身。”

白给自由身这种事,朱浩是不会做的,自己花钱买的,只是让你们登台唱戏,给你们一份稳定的工作,又没占你们便宜,凭什么让我吃哑巴亏?

但他不会狮子大开口。

常在印走过来叹道:“东家,如果选择留下来,只怕会祸事连连。”

“哦!?”

朱浩有些惊讶,问道:“怎么个说法?”

常在印看了看旁边的于三和公冶菱,无奈道:“南昌府周边都不太平,盗匪横行,或是有人故意为之。如果宁王有不轨之心,只怕……会牵连到我们,留在这里固然可以获得一时安定,后患却很大,不如跟在东家身边……老朽看得出来,只有您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稳定的生活。”

戏班中其余两个老乐师也都过来表态,支持常在印的说法。

大概他们之前商议过。

朱浩点头:“如果你们都不愿意的话,那就只能让龙班主的人留下,我去跟他商量一番。”

……

……

朱浩跟于三到了隔壁院,打探过龙班主的口风,才发现什么叫人与人不同。

龙班主是抻着头想留在南昌。

“龙班主,不是我不想卖我那戏班,我花了几十两银子买下来,一转手卖二百多两,这买卖做得值,只是我手下那帮人不讲究,都不想留下,说要跟我混饭吃……我也不能逼人太甚,要不这样,就把你的戏班卖给宁王府,钱由你来收……之前我的戏大部分你戏班的人都会吧?”

龙班主按捺住心中的惊喜,神色间显得有些为难:“不太熟,再者,鄙人手下也没那么多人啊。”

朱浩笑道:“人少没关系,南昌城里如今到处都是戏子,随便签几个充门面就行,花得了几个钱?以后给达官贵人唱戏,还能在南昌这等繁华之地立足,多好的机缘?比回安陆那小地方强多了吧?

“另外我那儿置办的行头,包括服装道具,全都送你了,只要你能把戏唱好,让我手下那帮不开眼的家伙吃个教训就行……等你登台表演完,我就会领着他们离开南昌,回安陆吃百家饭!”

第124章 见机行事

安陆,兴王府。

朱浩一直没有消息,年后兴王府也没有新先生到位,每天朱三和朱四所谓的读书,就是拿着本书发呆,整日无所事事。

“早知道的话,真该在朱浩走之前让他把说本写出来,如果现在有说本打发时间该有多好啊?”

朱三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脑袋搁在上面,整个人都显得很懊恼。

朱四把一个纸球丢起来,随后抓在手里,好像在用手指玩蹴鞠。

这是朱浩教他的方法,课堂偷奸耍滑第一招,用课本挡住先生的视线,暗地里做各种小动作。

朱四道:“说得好像你认识所有的字一样……给你看,你能看懂吗?”

两个孩子年龄太小。

即便过了年都长一岁,但学问和见识并没有明显增长,就连朱浩所讲故事,如果不是他考虑到受众年龄层面有高有低,必须要通俗易懂,若只是以书上的内容来讲,他们都未必听得懂。

朱三侧过脑袋,瞪了弟弟一眼:“让你去跟父王说,把朱浩叫回来,你怎么没去?”

朱四一把将纸球丢在地上,显然这个手指蹴鞠的游戏并不好玩,他摇头轻叹:“我问过了,父王说朱浩现在已不在安陆,怎么找他回王府?父王说他去外地游学,可能要成年考科举时才会回来。”

朱三生气道:“王府那么多人,真有心找,还能寻不回来?我看就是推搪……”

“喂,三姐,你当王府会为了朱浩,会倾尽全力寻人?对我们而言,朱浩是一起玩的知心朋友,可对于王府而言,他只是我们的伴读,普普通通。或许父王还会想,如果我们真需要伴读,大可从外面随意找一些同龄孩子回来,为什么非得是朱浩?”

朱四经过王府送走朱浩之事,好似成长了许多,说话带着一丝哲理,朱三听得一愣一愣的。

朱三好奇地问道:“王府又要招新伴读了?”

“没听说啊。”朱四摇头。

朱三怒了:“那你说个屁啊!朱浩的本事,是一般同龄孩子拥有的?小京子那种笨蛋,你稀罕吗?你说说看,谁能替代他?”

灵魂三问!

朱四见姐姐很生气,随手把丢在地上的纸球捡起来,继续玩他的手指蹴鞠游戏,毕竟当前也没别的事情干。

“没法替代也没办法,现在连京泓都回不来了,更何况朱浩……或许正因为朱浩本事大,还能带着我们玩,父王和袁先生他们怕朱浩带坏我们,令我们玩物丧志吧。”

“偏见,都是偏见!”

朱三抗议。

可惜她的反对只有弟弟能听到,也就成了抱怨,反正是白搭。

姐弟俩沉默良久,朱三都快趴在桌上睡着了,朱四那边才传来话声:“如果朱浩回来该多好?马上开春了,到时一起玩,一定会很开心。”

……

……

南昌府。

龙班主出面跟涂钦接洽,卖戏班不再需要朱浩经手。

朱浩让于三回去后马上把戏班就地解散。

“……换上普通人衣服,不要住民院,干脆迁到客栈去,不要带任何乐器和道具,全部留给龙班主,如果被人认出来,就说被戏班赶出来了……先在城里住两天,等风声过去我们就一起出南昌府。”

朱浩安排时,于三瞪大眼,满脑袋浆糊。

于三好奇地问道:“那……浩官儿,我们出南昌城后,去哪儿演戏?”

朱浩随口道:“到时再说……到九江府补齐服化道后,可能回湖广,到沿江各州府巡演,等走完一圈再回安陆,毕竟安陆才是我们的家……至于我和母亲、姨娘,可能要到江南走一趟……”

朱浩没有坦言相告,这次出逃计划异常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即便要告诉于三,也要等一家人顺利逃出南昌府,视后续情况而定。

……

……

于三负责解散戏班,但并不是说戏班真的就此散伙了,朱浩依然要负责一大票人的吃穿住行。

等龙班主卖戏班之事谈妥,朱浩再悄悄把人员整合起来,一起带出南昌府,到时候可能会把唐寅捎上。

眼下要取得跟唐寅的联系,并安排其以戏班藏身,以便顺利脱逃最为着紧。

这件事朱浩不再仰仗于三,而是直接到城中各茶寮,找来茶博士问询唐寅的事。

现在唐寅经常从宁王府出来,他的种种疯癫举动,早就成为街边路人的谈资,茶寮来往客人众多,口口相传,找消息灵通的茶博士问清楚并不难。

经历之前跳湖事件后,宁王府有意让唐寅远离湖泊,东湖举行的南昌士子的聚会,一概不邀请唐寅参加。

唐寅没法表演跳水技巧,只能上街装疯卖傻,随处撒尿,力争完美地表演一个精神病人。

刚开始唐寅还借助酗酒,后面连酒都不喝,可能大早晨起来突然就犯病,穿着一身单衣便跑出王府,等跑累了随便找个犄角旮旯,倒下就睡,浑然不顾外面天寒地冻,让跟着他的人目瞪口呆。

朱浩听了茶博士的讲述,不由打了个寒颤。

心中不由感慨,唐寅为了离开宁王府,真够拼的,堂堂闻名天下的大才子,年少轻狂时如此也就罢了,现在临老了,身子骨那么单薄,居然大冬天当“流浪汉”?

不过转念一想,唐寅还没裸奔,尚有进步空间。

对朱浩来说,本来可以等上一等,到唐寅发展到不着寸缕跑出王府,再试着与其联系,可时间不等人,眼下他在南昌府不能久留,回头龙班主顶替他卖戏班之事兜不住,到时全城一搜捕,戏班可能真的没了,自己得重新招募和培养人不说,还不能以戏班掩护唐寅出城……

朱浩花钱请了几个小孩守在宁王府门口,看到唐寅再出来装疯卖傻,及时通知他。

正月十九这天。

距离大堂会最精彩的百花洲大会演还有一天,终于有消息传来,说是唐寅昨夜没回宁王府,跟人喝酒到半夜,露宿街头……

朱浩一听,就算唐寅没装疯时,这不也是常态吗?不然安陆怎么被自己的娘亲捡到?不稀奇!

可听到后面,朱浩便觉得唐寅真够拼的。

原来露宿街头不说,唐寅一大早突然发疯,跑到东湖玩“裸奔”,虽然不是不着寸缕,但也衣衫不整,还在一群赶早市的过往行人面前往湖里撒尿,结果一个不稳掉进东湖,只是这次落水的地方浅,很快被人救了起来。

同行的友人给他披了一件外套,便羞臊离去,随后唐寅着单衣跑到附近的街道,寻了个地方倒头便睡,据说衣不遮体……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