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 第298章

作者:浙东匹夫

足足一百三十门红夷大炮,在大半天的对轰血战中,原本也就被明军炸毁了大约二三十门,勉强还剩一百门出头依然可用。此刻到了被明军骑兵追击的环节,这些大炮却彻底没有了用武之地。

“不要慌!对着那些狗蛮子骑兵开炮!开炮!我大清勇士怎么能背后中刀被砍杀!快装霰弹啊!”

清军汉军旗都统佟图赖,作为清军炮兵部队的主将,声嘶力竭地勒令属下在明知跑不掉的情况下,进行最后的贴脸炮击,试图在死前一换一。

不得不说,佟图赖到底是数代铁杆汉奸世家,他家养出来的人也都还对满人主子非常忠心。在佟图赖声嘶力竭地指挥下,清军大炮在覆灭之前,居然还真就成功抵近开火了两轮,随后就被贴脸砍杀了——

第一轮是在明军骑兵冲上来之前,就已经装填好弹药,早早就激发了,只有第二轮,是明军骑兵进入射程后,再草草装弹的。

当时的清军火炮装填速度很慢,动辄五六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打一发都不奇怪,也就是装霰弹的时候稍微快捷一点,不用考虑是否压实、是否清洗炮膛内残余火星和上一轮燃烧不充分的残渣,直接把铁渣铅珠钉子碎石胡乱往里一塞就开炮了。

因为开炮过于仓促、是生死一线间不规范操作强行提速的,至少有二十多门红夷大炮,在贴脸开火的时候直接炸膛了!甚至还有部分旁边堆放的火药被引爆。但至少七八十门大炮,是成功开出了第二轮霰弹的。

两轮霰弹射击,加上炸膛和弹药殉爆之威,每一炮竟也能杀伤至少数名明军骑兵。

曹变蛟为了全歼清军炮兵,硬扛着这两轮霰弹冲上来,居然在短短两分钟之内,就付出了上千人明军骑兵的伤亡!战斗不可谓不惨烈。

无数身着水锻钢质胸甲的明军骑兵,被重炮霰弹轰中,也是直接被洞穿而过,如同后世巴黎荣军院博物馆里那些展品一样,“骑兵胸甲直接被当胸轰了个大洞,透背而出”。

甚至连作为天下猛将的曹变蛟,亲自率队冲杀,竟也被霰弹弹片直接轰残了一条腿。但曹变蛟坚毅惊人,依然勒令属下狂奔猛攻,绝不可功亏一篑:

“不要管我!大炮就轰这一轮!狗鞑子炮兵已经任我们屠杀了!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属下也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已经扛过去了,现在不抓紧杀贼,这一路冲过来付出的伤亡就浪费了,自然也是个个激发出了誓死搏命的凶顽,狂捅乱砍,把一群群只有佩刀和刺刀的清军炮兵砍杀当场。

“顶住!顶住!呃啊——”汉军旗都统、后世康麻子的外公佟图赖,带着数百心腹亲卫背靠背试图肉搏顽抗,最终全部被砍杀当场。

佟图赖本人身中百刀,被愤怒爆棚的明军骑兵直接剁为肉泥。满清能调度的全部野战炮兵战力,经此一役彻底被全歼,总共损失一百三十门红夷大炮,被砍杀炮兵、装填手、后勤辅兵累计数千。

明军付出千余骑兵的伤亡,换来团灭一国炮兵部队,这个损失还是值得的。

只可惜,佟图赖那个女儿佟佳氏今年已经十岁了,早已生了下来,他儿子佟国维也已经七岁,这些小孩子当然还是活在北京城里,没法一起灭门。

否则,佟佳氏作为后世康麻子的生母,她要是能扼杀于出生之前,康麻子也就得换个位置投胎了。

不过,事到如今,顺治能不能久活都还不知道,也不在乎那几个佟佳氏佟国维等辈了。灭不掉卵子灭精子,效果也是一样的。

……

内黄县战场的血战,最后一直持续了整整一天。

豪格带着满人骑兵残部撤退后,那些被拖住困住的清军,一时也杀不干净,也没有都投降,依然牵制了明军的战力,小规模零星的搏杀一直杀到当天深夜。

明军的损失,也是不小的,李定国部用来扛线的部队,从头到尾扛了七个时辰,两万多人竟死伤过半。

其余陆续增援上来轮换抗压力的部队,情况稍好一些,也各有多则数千人、少则千余人的伤亡。

曹变蛟的骑兵部队,在最后团灭清军炮兵,以及后续追杀残敌中,累计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而此前击溃博洛、跟博洛部的三个满人旗血战,也是死伤数千之众。下午才赶到战场的黄得功部骑兵,也在追击中略有损失。

最后林林总总全加起来,明军骑兵各部全加起来,总伤亡竟有八千余人之多。步兵部队的总伤亡人数,更是达到了两三万。

最终统计,直接战死七千六百余人,重伤后当天不治就有四千多,其余轻重伤员一万九千人。

清军方面,蒙军旗的五个旗,四万骑兵,被歼灭了半数以上,因为明军打扫战场会处决伤员,所以伤亡比极高,最终斩获首级就达到了一万九千级,绝大多数都是被斩杀在明军大营内和漳水两岸的一线战场。

算上伤员,参战的蒙古五旗,至少失去了三分之二的有生力量。这也是豪格撤退时优先卖蒙古人、保满人的结果。

考虑到豪格如今跟蒙古血统的太后势成水火,而豪格本人的生母,当年是出自海西女真的乌拉那拉氏。经此一战后,豪格这样卖蒙古队友,蒙古人怕是直接就要跳船跟清国决裂了。

所以此战歼灭那么多蒙古骑兵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两万多的杀伤,更在于彻底激化了满蒙之间的内部矛盾。剩下的蒙古兵就算逃回去,估计也未必再会为豪格卖命。

将来大明追击清国残余势力的过程中,蒙古人很可能会暂时明哲保身,这就给了大明各个击破的时间差窗口期,对大明是非常有利的。

除了蒙古之外,清军中的汉军旗和绿营损失自然更惨。他们虽然在攻坚时是最后派上来的,可败退时也被丢下断后。

双方最后发生了纪委血腥的逐次清剿,半数以上汉军旗包衣奴才都为主子战死了,倒是绿营出现了不少崩溃投降。

但不管战死还是投降,五万参战的清国汉人武装,至少被灭了四万之多,投降俘虏接近两万,其他都是死了的。

最后的满人骑兵,今日之战一共有六个旗参战,两白旗自然是因为跟随多尔衮、多铎,最不受待见,又被指派了一开始最危险的先锋任务,最后也是在血腥绞肉中伤亡最惨,两旗均伤亡过半。

另外四个旗,略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在豪格撤兵时成功保住了建制退了回去。

再加上野战炮兵部队的彻底团灭,这一整天的大决战,清军总计被歼灭了近十万之众,其中两三万是被俘,七八万是死伤,却只换来了明军三万人的死伤。

双方交换比在一比二点五左右,不得不说明军打得还是很漂亮的,虽说是占据了情报优势、武器优势,还设计诱导了敌人来攻坚。

不过,明军也有损失相对惨重的地方,那就是战场毕竟被拖到了内黄大营内,加上战斗开始前的准备时间很仓促,来不及转运粮食,所以营地和存粮都遭到了极大破坏。

营垒建筑绝大部分被炮击和纵火摧毁,基础设施损失非常严重,需要整个重新盖过。

战后张煌言让各部统计存粮损失,按照上报估计有四成的大军过冬存粮在战乱中被烧,也是一笔巨额的财产损失。

这就好比袁绍军在乌巢跟曹操决战,就算改变历史把曹操打崩,乌巢大营的存粮损失肯定是不会小的。

当然,张煌言也知道,下面统计上来的过火粮食数量,可能有水分。说不定一线打扫战场的将士们,会把稍微过火烤焦、并未彻底烧毁的,或者是粮仓倒塌溢散的粮食,都统计为“完全损失”。

但张煌言也不打算追究这些问题,刚刚惊天血战了一场,死伤了三万人,这种灭国程度的血战,还不许将士们多贪几口军粮?

只要仗打赢了,多发点酒肉钱粮就当是劳军了,这时候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跟崇祯那样较真,说不定反而会出事。

张煌言就连夜下达了指示:“损失就完全按下面上报的处置便是了,不过那些没有彻底焚毁的粮食,也别浪费了!那只是账面上不存在了,能吃就给将士们加餐!尤其那些稍微烤焦一点的,只要没黑,都是可以吃的!”

下面的人也知道总督大人是懂行的,立刻表示不会过分。于是当天晚上,血战饿了一天的明军将士们,大多都是锅巴炒米炒面管够,这几天优先吃被大火烤坏的粮食,不限量。

……

因为营垒和屯粮的损失,加上那么多伤员需要处置,张煌言自然也没有立刻发起反击追击的能力。双方都需要舔舐伤口。

张煌言一边下令黄得功暂时接替受伤需要拉回去休养的曹变蛟,让黄得功和朱文祯统领全部骑兵部队,盯住豪格。

另一边,则飞速给南京朝廷,以及还在开封的朱树人报捷,给朱树人的奏报里,还强调了一下大战的损失,恳请再加急额外拨发一些物资来,尤其是要补充够三十万大军吃一个半月的军粮,补足这场大决战造成的损失。

朱树人看后,同样没想查账,直接豪爽地照单全发,哪怕漳水已经封冻,要从开封直接陆路运到濮阳,也得满足军前的需要。

朱树人很清楚,如此大捷,能解决满清这个根本问题,相比之下多花钱粮完全不算什么。

送粮的同时,朱树人也进一步吩咐张煌言,一定要死死咬住清军,争取在关内尽可能多消灭满人有生力量,别放到关外再杀,到时候更劳师动众。

同时,他还表示,他自己不日也会北上濮阳,以便张煌言可以督领大军进一步北伐北京。

另外,他还给了吴三桂和姜瓖去了命令,让他们加速包抄,不用再跟之前那样坚持“结硬寨打呆仗”了,

豪格已经被重创,就算被他逮住战机、单独跟吴三桂或者姜瓖遭遇发生野战,豪格也没实力短时间内歼灭吴三桂了,绝对会拖到张煌言主力赶到的。

吴三桂和姜瓖得令,自然也不敢怠慢,决战后的第三天,吴三桂就全力猛攻邢台,并且在大炮的辅助下终于破城——他从决战之前数日就开始攻打邢台了,最终等于是花了五天时间破城。

更侧后方的姜瓖,在攻破真定后,也陆续拿下栾城、赵州等不太重要的地区,进一步威胁豪格纵深。

决战后第三天,豪格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亲自带着满八旗幸存的主力,快速往北京撤退。考虑到明军黏得太紧,他也不得不把剩下的绿营、汉军旗和另外一些部队,作为断后阻击,以确保脱身。

第四百五十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

豪格惨败而归,不得不选择直接撤往北京。

但明军此前已经迟滞拖延了他那么久,吴三桂、姜瓖和李辅明三路偏师差不多都机动到位了,当然不会放他全身而退。

于是,腊月十一这天,豪格刚刚从邯郸撤兵北归,刚攻克沙河县不久的吴三桂,就前来截击。

豪格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心说老子干不过张煌言还干不过你吴三桂么?吴三桂手下虽然也是百战精锐老兵,但关宁军的规模摆在那儿,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得到多少像样的补充。

在豪格眼里,前几年他跟吴三桂对峙,吴三桂完全是仗着关中地理的闭塞,才勉强守住的。要是吴三桂敢跟他明车明马正面野战,早就被他揍趴下了。

而当时豪格手中也就一两个旗的战力,现在虽然遭遇了明军重创,但他手头掌握的好歹是大清的倾国之兵,还能拿不下吴三桂?

于是出于不信邪的心态,豪格跟吴三桂还是在邯郸以北、沙河县以南的洺水滏水流域,爆发了一场突围野战。

当时吴三桂的关宁军在洺水以南、滏水以北设防拦截。

由于沙河、邢台等地已经被明军占领,所以豪格的撤军路线必须从巨鹿泽以东绕行,经巨鹿县、冀县北撤,没法走巨鹿泽以西、贴着太行山那条路。

面对吴三桂的拦截,豪格只能选择要么直接突破吴三桂,要么就得多渡两次滏水。

考虑到他手头还有十几万大军,反复渡河会非常耽误时间,可能会给后面的张煌言追击的机会,于是豪格就选择了正面突破。

两军从曲周县一路厮杀到鸡泽县,吴三桂也是且战且退,但始终没有崩溃。

这一带的地形被洺水和滏水夹束,比较逼仄,东西战场宽度还不到二十里,不便于大军展开迂回,所以豪格兵马虽多,却也没有快速绕后的机会,这才让吴三桂可以节节抵抗。

双方厮杀拖延约两日,各自伤亡数千至万余人,可谓是两败俱伤。但战争持续到这一刻,天下汉人都知道大明肯定翻盘了,援军随时会来,所以士气旺盛。吴三桂的部队,顶着伤亡也能保持不溃。

另一方面,吴三桂如今的兵力,也不再是豪格当初以为的那点实力了,自从吴三桂正式重归大明,南京朝廷也是把原本割据过关中、后来去汉中投奔方孔炤的原李自成旧部郝摇旗部,也陆续拨给了吴三桂让其补充兵力。

之所以只给吴三桂补李自成农民军的旧部,也是朱树人考虑到吴三桂这人历史上毕竟反复无常,如果真给他一线明军的优良装备,也担心他将来尾大不掉,再次图谋为辽西将门重建势力。

相比之下,把李自成旧部拨给吴三桂,就没那么心疼了,反正是让他们打消耗。如果确实能立功证明自己,再给更好的嫡系待遇也不迟。

所以,豪格就是跟吴三桂的人还有郝摇旗的原闯军旧部互相消耗了一波,最终被张煌言派出的黄得功、李定国追上。

各方从鸡泽到巨鹿,连战数场,最后豪格不得不再次选择放弃重伤员和一部分机动较慢的部队殿后,自己率领主力高速突围。

其间具体战况,倒是没什么可多赘述的——无非是此前内黄之战后,豪格虽损兵十万,但他在邯郸、大名等处还有十万驻军并未参加内黄决战,这些部队是填线的,机动性也不太行。

但豪格要放弃邯郸、大名北归,这些二线部队缺乏马匹,行军肯定比较慢,才拖累了全军一起行动的速度。

现在被张煌言、吴三桂夹击,他只好本着“这些走得慢的部队与其白送,让他们以汉人身份投敌,还不如在巨鹿这片野战战场上消耗掉,让张煌言汉人杀汉人多杀一点,满人就能多赚一点,将来减轻压力”。

所以,这场巨鹿之战中,豪格一改此前内黄之战让满八旗主力孤注一掷硬拼的姿态,几乎没有再动用满人骑兵,都是催逼着绿营跟明军耗命,包括之前跟吴三桂、郝摇旗消耗时也是如此。

可惜,仗打到了这一步,那些没参加内黄战役的二线填防线绿营,也不会真的等死,故而士气极为低落。

一开始跟吴三桂打那几天,仗着我众敌寡,还能死命消耗,到了张煌言派的明军主力抵达后,仅仅两天,断后部队就陆续崩溃了。

七八万二线绿营为主的清军炮灰部队,只有两三万人为他大清死伤,剩下不是逃散就是投降。

此轮战役开始前,豪格带了二十七八万人的清军,到内黄决战前只剩二十六万,

内黄决战打完后大约只剩十七万。跟吴三桂消耗那几日,还剩十五六万。

最后张煌言派明军主力又追上来,打完这场巨鹿围歼战,豪格的总兵力终于锐减至八万多。

也就是说,从十月份开始的三个月时间里,豪格丢掉了二十万人马,其中三万满人,两万蒙古人,还有十五万汉人武装。

一个军事政权到了最后临近崩盘的时候,削弱起来就是那么迅捷,如同雪崩。

……

汉人绿营虽然最终被豪格全部送掉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绿营还是很好地完成了拖延时间的任务。

毕竟就算是十万头猪让明军抓,也要抓很久。这些绿营也是人心参差不齐,无法做到几万人整齐划一成建制投降,都是被打崩后零零散散各自投降,加起来可不得拖住明军十天半个月的。

再加上明军要逐次进攻、收复河北各县,每一处统治重建时,都会乱一把,有无数土匪山贼流寇冒出来,很多就是溃散后各自求生的原绿营旧部。

部分城池也还有清军死硬固守,需要花点时间攻克。

所以明军的推进会非常慢,需要稳扎稳打肃清后方和侧翼,注定无法在隆武五年年底前赶到北京了。

腊月十七,明军克巨鹿,腊月二十五,克冀县,腊月二十九,克衡水。

就在这种纷乱的局面下,历史的车轮终于悄然转入了隆武六年正月。

正月上旬,明军分进合击,开始蚕食保定、河间二府,这已经是跟北京所在的顺天府接壤的两座州府了。

按照明军的推进速度,最快可以在保定城内过隆武六年的元宵节,最晚也可以确保在正月下旬克服这两座府城。

与此同时,海路的镇海侯张名振,也多路开花,又开辟了一处战场。在元宵节前几天,在天津卫武装登录,先攻下大沽口,随后直扑天津三卫。

看到各路明军形势都一片大好,在后方统筹全局的朱树人,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树立威望的机会。此前内黄县、巨鹿县的两场决战,他没有亲自参与指挥。

但最后北京的攻城战,以及入城式,他肯定是要亲自参加的,以免属下将领功高震主。

这也是为了保护手下人,得一份君臣相得的长远富贵。

所以从隆武六年的正月初三,在大名县过完新年后,朱树人就再次亲自带领亲卫北上巡视督师。于元宵节抵达了保定府,并赶上了亲自督战保定城的攻城战。

明军士气如虹,重炮猬集,百炮齐鸣之下,估计保定城也撑不了几天。

……

明军迅猛推进的同时,于前一年年底匆匆赶回北京城的豪格,这个新年却是过得无比煎熬。

偏偏他还得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一些注定会“丧权辱国”的决定。

比如,放弃北京。

仗打到了这一步,不光豪格心里清楚,其实其他满清高层也都清楚,北京肯定是没法守的,守了也没意义,只会让数万满人精锐被明军瓮中捉鳖全部杀光,还不如逃到大草原或者白山黑水密林中,以图存续。

但放弃北京的决策让谁来做呢?

豪格原本是打算回北京后,就把一直拖而未决的奸后布木布泰处置掉的,但如今他却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如果处置了奸后布木布泰,却不废掉小皇帝福临、由他登基,那么他肯定要担心皇帝是否会随时引爆,为了杀母之仇找他麻烦。

但是,要是弄掉了小皇帝,他豪格登基之后,第一个命令就是放弃北京,出关逃亡,那他的统治威望也就彻底沦丧了。

思前想后,豪格只能再次找来汉官代表洪承畴,让他想个办法——说来这洪承畴也是命大,在内黄之战前夕,他给张煌言通风报信,居然时隔一个月后,还没穿帮,豪格也不知道是他和祖大寿泄露的军机,现在还在找洪承畴问计。

洪承畴也是度日如年,这种随时有可能穿帮被杀的日子,他是一点都不想过了,被豪格问到,他就随便破罐子破摔地筹划:

上一篇: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