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652章

作者:傲骨铁心

“朕算不算三皇五帝以来第一人?”

贾六忽然扭头问站在边上正挤眉弄眼的两位朝廷心腹。

“三皇五帝亦不如皇上也,皇上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老阿不假思索。

“唔……伟大,伟大。”

老纪吱唔了一下,岔开话题,请皇帝陛下带领百官出去升个旗,完成仪式的最后一环。

新国旗是一面日月旗。

此旗原为明朝国旗。

明隆庆开关以后,由于海贸兴盛,为了区别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船只,明朝特意设计日月旗悬挂本国商船之上以示不同,久而久之,西洋各国眼中日月旗便成了明朝国旗。

旗帜由红日、黄月重叠图案和蓝底构成。

蓝底代表青天,象征华夏民族光明磊落、崇伟高大的人格和志气。

日月重叠是为明字,位于旗帜正中不偏不倚,意中国为四方之中。

红色光芒为太阳之光芒,象征明为火德。

十二道光芒为一天十二时辰,位于青天之上,意日月光辉时刻普照四方。

红色光芒四个尖锐大角,分指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

升旗仪式很快进行,已经得到通知的第一军提督保宁、参谋长官张大彪等人已经在校场等侯,看到皇帝陛下出现时,保宁立时大喝一声:“全体立正!”

“叭叭!”

几十名第一军中高级将领联同御营保卫处、侍从室官员连同参加升旗仪式的数千名官兵齐致立正。

在庄严的唢呐声中,代表维新政府的日月旗缓缓升上旗杆,随风飘动。

旗杆下的贾六内心并无波涛,相反很是平静。

结束升旗仪式后,贾六接见了代表山西巡抚鄂宝前来的山西布政使伍拉纳。

作为南北之间的调停人,鄂宝对和谈寄与希望,派伍拉纳前来是希望能和六皇帝通个气,就是想知道改姓朱的这位六皇帝的政治主张以及底线,这样也好和联军那边协商。同时告知勒大总统希望六皇帝主动退位,在此基础上双方才可以正式谈,否则就兵戎相见。

伍拉纳言罢,将勒大总统的亲笔信递上。

贾六没接是老阿接的,撕开后抖了抖,确认没问题才将信交到皇帝陛下手中。

信中是这样写的:“伊梨、乌里雅苏台、西宁、库伦那边都点头了,说全力支持我,现在兵都来了。你不要再想没用的,现在退下来我勒尔谨不追究你篡位之事,高低优待你,不然的话,只有打了。”

第1013章 维新兴废,在此一战

伍拉纳出去听讯后,办公室里炸了锅。

“勒尔谨这么想不开的?他以为有那几个老板支持,就能跟皇上争话事人?可笑,天真,太幼稚了!”

老阿觉得勒尔谨脑袋彻底坏了,用屁股想也应该知道他勒尔谨根本干不过老六啊。

老六这么好干的话,他阿大人也不至于一天到晚捧老六的臭脚,美其名曰提高认知,加快进步了。

老纪也是怒不可遏:“皇上,勒尔谨倒行逆施,臣看就不要同他谈了,开打!”

闻言,第一军提督保宁立即挥动右臂:“只要皇上一声令下,末将马上带兵踏平西安城,活捉勒尔谨!”

“皇上,打吧!”

第一军参谋长官张大彪、统制曹大华等将领亦纷纷请战。

军队这一块没人愿意谈,因为只有打才能建功立业,尤其是兵部正在拟定将校授衔,这会不立功更待何时?

能为上将绝不为中将,能为中将绝不为少将!

“维新兴废,在此一战了,皇上,天诛,天诛啊!”

主管兵部的老阿当然知道保宁他们这帮将领心思,想了想立时化身为鹰派领袖,大谈开战的诸多好处。

老阿哪来的底气?

除了六皇帝武功赫赫,维新将士能征善战外,当然是因为他很清楚勒尔谨是个纸老虎。

别看勒尔谨得到了边区、疆区、外蒙等几个老板支持,实际雷声大雨点小,精神上的支持远大于行动上的支持。

首先,乌里雅苏台将军成衮札布和库伦办事大臣勒保、科布多参赞大臣扎拉丰阿根本不可能派兵参加内战,一来他们的兵马根本不多;二来这些地方都归外扎萨克的王公大臣管辖。

根据清廷制定的内外札萨克制度,内札萨克漠南蒙古才为清廷实际管辖,并由科尔沁诸王管治。

外札萨克等同朝鲜、安南等藩属,虽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库伦、科布多等地办事大臣,但主要是协调各部及边务、民政事务,各部具体事务由外札萨克的大小王爷、台吉管辖,遇有战事也是各札萨克的王爷征兵、出兵,不过札萨克的王爷们没有指挥权,只能听从将军调遣。

相当于后世的南朝鲜。

为了拢笼这些外萨克的蒙古王公,清廷前后册封了三千余爵位,亲郡王多达上百人。

随着漠南蒙古归顺,漠北的蒙古王公大臣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带兵南下,因此就算乌里雅苏台将军成衮札布真想从关内的政权更迭分一杯羹,他能马上动用的兵力其实就是国初沿袭下来的漠北三营。

驻防在库伦的清军称“前营”,驻防在科布多的清军称“后营”,驻防在古城的清军称“西营”。

康雍时期,由于实行“皆征蒙古兵以戍,以屯,以牧焉”的政策,因此三营鼎盛时期有近六万兵马,其中大半都是扎萨克王爷们的族人。

西北战事平息后,乾隆便将前番交由兆惠等带领的关内清军撤回关内,并于库伦、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管辖。

也在这两个地方驻军。

驻军兵力是库伦办事大臣领绿旗兵125名,科布多参赞大臣领绿旗兵326名,也就是说漠北三营的前营和后营总兵力加一起不到500人,且清一色是绿营兵,没有满蒙兵。

这点兵力当然谈不上对外札萨克的有效管理,只是个单纯象征意义,因此清廷一直将外蒙诸部视为“藩属外国”,也是后来嘉庆不想干涉外藩事务的原因之一。

驻兵少,加之沙俄势力入侵,导致后来外札萨克迅速脱离中国。

为了让这几百绿营兵能安心在漠北驻防,乾隆定下三年轮换制,就是每隔三年由原营派员前来替代的换防体制。

换言之,乌里雅苏台将军以及所辖的办事大臣们真铁了心要和六皇帝过不去,在无法征召外蒙古诸部参战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行动力。

外蒙的大小札萨克王爷们只要脑子还清醒,也绝不会愚蠢的同他们的漠南族人一样不遗余力向维新朝廷开枪。

更何况,贾六在离开盛京时就授意关外经略祖应元着手对漠北的军事占领,漠北的札萨克真敢把族人聚起来,怕是祖应元做梦都能笑醒。

“库伦前营和科布多后营驻防绿旗兵来自哪里?”

老阿赶紧查了资料,回道:“禀皇上,因直隶宣化镇、山西大同镇驻地毗邻蒙古地区,官兵较为熟悉蒙古事务,所以库伦和科布多的驻防绿营官兵绝大多数来自直隶,但军费主要由山西方面承担。”

“嗯?”

贾六听着一愣,直隶派兵去驻防,吃住开支却由山西承担,这是什么制度?

随后“咦”了一下,向老阿确定库伦和科布多的驻防绿营兵出自直隶后,不由笑了起来,然后吩咐道:“让直隶老杨给这些直隶子弟的家人捎话,让他们写信给他们的亲人,另外捎话给两地的直隶子弟,杀办事大臣者为大臣,杀将军者为将军。再给朕拟一道旨意给外札萨克的王公大臣,敢有响应成衮札布、勒保、扎拉丰阿者,天兵一到,人畜不留。”

众臣闻言均是精神大振,未想皇帝陛下简简单单一招,便化解乌里雅苏台方面的军事行动。

贾六又询问老纪伊犁将军的情况,包括那个古城西营的驻防兵力。

为什么问老纪呢?

因为老纪熟啊!

老四鬼子乾隆几年前把老纪发配到疆区劳动改造了两年。

相对于外藩蒙古,乾隆对疆区还是相当重视的。

当年平定大小和卓后,由阿克苏办事大臣阿桂率满洲、索伦骑兵五百人,绿旗兵百人,维人三百户,至伊犁搜捕玛哈沁,招抚厄鲁特牧民,并筑城屯垦,此为疆区设兵驻防之始。

“当时伊犁只有满洲、索伦、察哈尔兵八百人。乌鲁木齐、巴里坤虽有屯田绿旗兵近万人,但主要任务是生产粮食……”

“噢,生产建设?”

贾六微微点头,事实上对于疆区管治,他也是准备大搞屯田,从关内迁人去伊犁的。

伊犁将军又节制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乌鲁木齐都统、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防部队一共是四个营,第一为索伦营,有兵1200余;第二是锡伯营,有兵800余;第三是察哈尔营,有兵900余,第四是额鲁特营,有兵1400余。

连上伊犁将军直属的卫队,在不征召当地各部族情况,以及出动屯田绿旗兵情况下,伊犁方面能够出动的军队总数不到五千。

要是加上屯田绿营兵,可以动用上万人。

贾六考虑片刻,命先给伊梨将军索诺木策凌拟旨,叫其回京任职理藩院尚书。

又命拟旨:“告诉伊犁的索伦兵,朕是索伦的天子,未得朕的旨意,索伦营不得调动。”

“嗻!”

老阿赶紧拟旨,伊犁将军虽有四大营,但真正的精锐就是这支千余人的索伦营,而索伦人的根在皇上。只要索伦营不肯听从索诺木策凌指挥,这位伊犁将军就无法同勒尔谨共呼吸。

西宁办事大臣惠龄那边贾六有点鞭长莫及,

惠龄全称应为“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青海办事大臣,自身能够调用的兵力有限,但青海蒙古诸旗、雪区人较多,又不知朝廷动向,很有可能会被惠龄煽动。

毕竟,陕甘方面同西宁紧密相连,勒尔谨对惠龄的影响力大于维新朝廷。

实在不行就打吧,解决了西北顺手捎带把大小金川也解决掉,为入雪区抵抗尼泊尔侵略奠定基础。

第1014章 我也可以选

太原,巡抚衙门办公室。

望着面前刚刚收到的电文,山西巡抚鄂宝眉头紧锁。

电文是正在前来太原路上的联军大总统勒尔谨发出的,这位前大清陕甘总督认为乾隆法统已失,因而大清已经失去存在之必要。

鬼子六所立维新朝廷更是盗上加盗,实乃“亘古未闻之事”,因此维新朝廷以及鬼子六的皇帝之位都属非法,应予取缔,即南北和谈必须建立在鬼子六退位的基础之上,否则和谈没有任何成功之可能。

通电中,勒尔谨又向各省督抚、将军、都统、办事大臣号召即刻废除帝制,国家采共和为政体,并在西安成立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为满洲、汉人、蒙古、回、雪等族共有之政府。”

是谓五族共和。

该提法同维新官员所提的合五族为一人(五族入汉)的君主立宪制大大不同,概其根源便在于通电反贾的四大总督有三人为满洲出身,一人为汉军出身。余边区、雪区、外蒙等地将军、都统、办事大臣也皆满洲。

所以这次革命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满洲人自己的革命。

为了争取各地旗员实力派支持,勒尔谨公然声称:“八旗是满洲、蒙古、汉军之八旗,非爱新觉罗一家一姓之八旗。”

以此从根本上否定爱新觉罗复辟的可能性。

并以八旗为根本在新的共和政体中占据国家主导力量。

这个声称让勒尔谨在各地旗员心中威望大涨。

爱新觉罗是不是皇上他们不关心,他们只关心旗人的政治待遇在改朝换代之后是继续保留,还是被完全剥夺。

众所周知,京营八旗在鬼子六的种种倒行逆施下已经名存实亡,因此八旗最后的力量集中在勒尔谨那边。

故勒尔谨释放仍以八旗为重的政治信号,不仅能够团结非维新占领区的八旗力量,对维新朝廷内部的八旗官员也能产生极大的迷惑作用。

不得不说,勒尔谨这份通电写得相当好,也相当妙,跟贾六办公室内的一封草稿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九。

整体通电内容,鄂宝也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他也不想要皇上。

头上没有天的感觉,一旦尝到,就真的不想失去。

就是,鄂宝有点憋屈。

因为,勒尔谨太风光了。

如果共和真的成立,勒尔谨这个带头大哥无疑就是第一任总统,这让鄂宝心里真如吃了苍蝇般不舒服。

毕竟,过去他和勒尔谨在互助会里是平起平坐的。

虽然一个是总督,一个是巡抚,但督抚都属封疆,且陕甘总督也管不到他山西巡抚。

现在呢,勒尔谨要当大总统了,他鄂宝还是山西巡抚,政治上的待遇明显差了许多。

更别说不久前鬼子六可是要他去西安当陕甘总督,要勒尔谨去四川的。

这要他鄂宝是在陕甘总督位子上坐着,那这个大总统有没有可能就是他呢?

所以,多多少少是不舒服的。

有些憋屈的拿起烟袋刚点上一锅,门房来报说是太原知府富尼汉求见。

富尼汉此人原是刑部郎中,后来不知走了谁的门路调到太原来当知府,也是满洲出身,但同鄂宝这个山西巡抚走的并不近。

鄂宝也怀疑富尼汉有可能是鬼子六的人,省里的大事一般不让富尼汉知晓。

平日没什么事也不大和富尼汉见面,因此心里奇怪,不知道富尼汉求见自己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