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322章

作者:傲骨铁心

如同他去找小桃红都不曾给钱,谁敢说他贾大人是逛窑子?

和珅如同听到大笑话,不由讥笑:“都已经到这地步了,贾大人这么说,良心不会痛么?”

“和兄,”

贾六面露痛苦之色,咬牙说出真相:“我的良心真的不会痛,我如果不这样做,皇上现在已经宾天了!”

和珅一滞,不明白贾东阁这话什么意思。

为了得到和珅的理解与支持,贾六当下将富勒浑同色痕图要杀掉皇上,拥十二阿哥登基的事情说了。

为了保住皇上,他不得不听从富色二贼带兵对付扎兰泰。

这就是事实真相。

一个忠臣因为担心皇上遇害,不得不做了一个让人唾骂的叛徒。

“我知道和兄恨我入骨,认为世凯背叛皇上,是个不忠不孝的小人,然而为了皇上,哪怕被天下人误解,世凯也不屑得去辩解,因为历史会给我一个公道!”

贾六仰天长叹,继而双拳紧握,铮铮铁骨看着和珅:“和兄,皇上活着才有希望,如果皇上被二贼害死,你我的忠心纵是比天还高,比地还大,又有什么用!”

和珅惊住,如果事情真如东阁贤弟所言,那他真就是默默忍受了一切。

栓柱不失时机开口:“当年圣祖朝鳌拜专权,不将圣祖爷放在眼中,圣祖爷却是隐忍不发,等待时机,经数年准备方将鳌拜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和大人,今日我家少爷便是效仿圣祖爷隐忍除贼!”

栓柱的这个比喻让贾六不由暗自点赞。

“和兄,富色二贼此时嚣张跋扈,自以为掌控宫禁,大局已定,然二贼终有松懈之时……”

贾六说了自己的计划,就是继续委身伺贼,获得富、色二奸的足够信任,同时请和珅能够与他一起隐忍,只要时机成熟,他们立即行动拯救皇上。

“兔子尾巴长不了,别看二贼今天闹得欢,他日必然拉清单!这大清,是皇上的大清!这天下,忠于皇上的仁人志士千千万,他们能杀光!”

走到窗边,贾六轻轻推窗,指着正在下落的夕阳,一脸坚定,“和兄,看到落日了么?红日西沉,总有再起之时!”

“东阁,”

和珅动容,年轻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他,此时在贾东阁脸上看到的满满都是忠字,浑然不知世道险恶。

“是为兄误会你了,为兄向你磕头赔罪!”

说完,和珅竟是真的俯身要给贾六磕一个,贾六如何敢受,慌忙拉住和珅。

“只要和兄能够知我理我,再大的酸楚委屈也值了。”

贾六哽咽。

和珅亦是如此。

兄弟二人,再次坚定隐忍待发,共讨权奸的信心。

打和珅那出来,栓柱好像便秘似的,一会想张嘴,一会又不敢问。

看得贾六急了:“你再这样,我就送你去见老太爷了。”

“不要,”

栓柱犹豫再三,还是问出一直隐藏在心底的问题:“少爷,你为什么要造大清的反?”

第508章 黑旗杨遇春

福州。

闽浙总督、福建巡抚、驻防八旗福州将军驻地,为福建、浙江两省军政核心。

三个月前,台湾知府孙景燧行文上报巡抚衙门,说近来有漳州一带的奸民渡海至彰化秘密结社,称兄道弟,号天地会。又有其会龙头万和尚于台湾诸地招摇撞骗,拉拢信徒,意欲行谋反之事。

得台湾知府上报后,福建巡抚余文仪便令台湾知府孙景燧督知县俞峻、副将赫生额、游击耿世文对天地会份子进行捕拿,务要擒斩天地会首万和尚,不可使其逃脱另生祸患。

得到巡抚衙门回文后,台湾知府孙景燧立即在全台部署全面取缔天地会事项,命驻台绿营兵四出抓捕天地会分子。

台湾绿营副将赫生额乃满洲正黄旗出身,其贪婪成性,借抓捕天地会为名,指使部下诬陷大户,从中获利。又让绿营到处杀人放火,清军所到之处动辄以焚村相威胁,令得台湾各地人心惶惶。

只三个月过去,福州这边迟迟未能接台湾方面奏报,是否擒获天地会首领万和尚。

福建巡抚余文仪康熙二十六年生人,乾隆二年进士,今天已经八十八岁,乃大清朝在任官员年龄最大者,福建官绅敬称其为“余老翁”。

余抚台早年一直在刑部任职,后在秋审处郎中任上外放福宁知府,七十岁高龄出知台湾,并在台湾任官五年,于台湾风土民情相当熟悉。

其深知台湾虽自明郑以后虽为大清所有,并设府立治,然在大多数朝廷官员眼中,台湾仍属化外之地,即可有可无。

因此这么多年朝廷对台湾的治理谈不上多有效,加上福建沿海汉人有出海传统,所谓出则为盗,入则为民,个个刁钻凶悍,对大清满洲统治亦多有不服。

国初以来,仅福建一地爆发的反清起义多达四十余起,几乎每两年都会有胆大之人铤而走险号召无知百姓抗清。用以蛊惑人心的口号甚多,但大半尽皆以“复明”为号召。

福建本省由于闽浙总督及福州将军驻防,对民间反清活动能予以及时镇压,然台湾隔着一道海峡,可以说是天高皇帝远,加上驻台绿营兵不过两千余人,而聚集在台汉人多达百万,其中潜逃过去的汉奸更是遍地都是。

因此一旦有汉奸于台湾聚民生事,绿营兵少弹压不及时,定会酿成巨变,若台湾再落汉奸手中,打出复明旗号,无疑又是一个明郑。

届时,不知要耗大清多少钱粮,多少兵丁,苦了多少百姓。

有鉴于此,余抚台昨日前往总督衙门同总督德保商议治台之事,认为可由福州守备柴大纪领营兵千人增援台湾。

德保听说过这个柴大纪,此人年轻时以“文武双全”闻名乡里,乾隆二十八年中武进士,其后一直在福建绿营任职,于捕盗缉匪极有章程,是福建绿营难得的一员虎将。

总督大人也不愿台湾有事牵连于他,故而同意余抚台的意见,拟向朝廷建议台湾设镇,由柴大纪出任台湾镇首任总兵。

另于台湾再建水师一营,如此有水陆兵马驻扎,台湾有事,可迅速平定。

当下让幕僚按此议定书写奏折,命人快马递京。

余抚台回到衙门后,让人传话给柴大纪,叫其明日来巡抚衙门。

次日,柴大纪早早就来巡抚衙门,没等多久就被门房带到抚台大人书房中。

余抚台开门见山,告知台湾有天地会汉奸滋事,恐台湾绿营兵少难以捕贼,故已同总督大人商议由柴出任台湾镇总兵,拨给营兵千人会同驻台绿营建镇。

“朝廷回文尚需一些时日,你且做些准备,除你本营兵外,抚标再调你200人……”

本来福建绿营有一镇两营三协,连同抚标有兵近万人,然两年前福建绿营将主力长福、罗源二营调往四川,协助大军剿灭金川番贼。

因此福建绿营兵力大打折扣,如今能用之兵不过六千余人,且遍布各地,故而余抚台只能给柴大纪一千兵,再多也实是抽不出来了。

“你是老夫极力向总督大人推荐的台湾镇,去台之后万勿让老夫失脸……”

余抚台又对柴大纪说了些到台湾的注意事项,一是要与台湾知府孙景燧协心齐力,不可文武失和。

二是关于台湾镇钱粮军饷、武器弹药供给问题。

台湾与厦门隔着一道海峡,来往不便,因此武器供给十分麻烦,余抚台拟让绿营水师海坛镇专门负责台湾绿营后勤供给。

正说着,门房来报,说是厦门那边快马告急,有台湾军情急递。

余抚台一听,忙同柴大纪来到大堂,未及走近,一名绿营千总官就跌跌撞撞奔来,“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泣不成声道:“禀抚台大人,台湾天地会反了,彰化、诸罗、凤山等地皆陷于贼,请抚台大人火速调兵渡海平乱!”

“什么?!”

余抚台大吃一惊,“什么时候的事?”

那千总道:“一个月前的事!”

一个月前的事,何以现在才来报!

余抚台只觉一阵头晕。

柴大纪气急道:“事发一个月,为何不早来报!”

那千总说渡海经澎湖时遇上了暴风,船只毁坏,耽搁了十天。

抚台大人定了定神,又问:“孙景燧呢?”

千总一脸悲怆:“知府大人已经遇难!”

“死了?”

余抚台又是一惊,八十多岁的老人险些站立不住,柴大纪忙上前扶住。

为何如此失态,只因那孙景燧乃是抚台大人的侄孙女婿。

半响,抚台大人又问台湾绿营副将赫生额何在。

结果告知赫副将叫天地会叛军用火铳击毙,知县俞峻、游击耿世文等官员俱死于敌。

台湾绿营上下连同台湾府辖巡兵乡兵,文武战死四十多人,兵丁伤亡过半,已溃不成军。

“贼兵有多少人?”

柴大纪惊骇,台湾绿营两千余人连同地方乡捕全军覆没,这天地会的反贼得有多少人才能办到。

那千总实也不知贼兵有多少,只知他们甚是能战,大元帅是一个叫林爽文的天地会分子。

顿了一下,又咬牙切齿道:“贼人当中有一出入皆打黑旗的精锐,装备大量火铳,号称什么杨家军,甚是敢战,那杨家军的贼首很是年轻,每战必持一铁棍冲杀在前,我军无人能当其一棍……”

第509章 少爷,不要满里满气

景陵,圣祖仁皇帝坟头上。

贾六被偷袭了。

偷袭者是他的儿子克清。

要怪只能怪贾六大意,谁让他把儿子举起到处亲的。

亲就亲吧,还非要哈口热气,结果热胀冷缩,小克清“嗖”的一下,一道尿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嗤了他爹一脸。

“哎吆,好小子,有一手啊,这黑枪打的比你爹溜!”

满脸儿子尿的贾六却是一点也不嫌,反而很是高兴,砸吧砸吧嘴,对身边的保柱道:“养儿强其父,我儿尚未满月便能制我这巴图鲁一头,将来大有作为,大有作为啊。”

望着一脸尿的大总统阁下,保柱能说什么,只能说些少主英武类父,一尿定乾坤之类的场面话。

绝对违心。

“快把大宝给我,赶紧把脸擦了。”

尚在月子里的媛媛把自个裹的严严实实,乍一看,跟个小胖墩似的。

贾六非要让媛媛这么穿,他怕媛媛从前一直在四川生活,受不了北方的严寒,又是在月子里,万一冻出病根来就不好了。

“少爷,”

一直伺候三少奶奶的家生子刘新宁将一块干净毛巾递了过来,贾六接过顺手在脸上擦了擦。

过完年,刘家两小子各长一岁。

老大新平16,老二新宁14。

贾六准备安排兄弟俩到旗学读几年书,回头给安排个差事。

二人的父亲刘秀才因为文字狱被砍了头,而揭发刘秀才写反诗的就是贾六前世鼎鼎有名的刘罗锅刘墉。

媛媛抱了儿子到边上换尿布,贾六负手在康熙坟头上左看右看。

栓柱问他为什么要造大清反。

他也不知道。

有一点他可以肯定,那就是他刚到这个时代的前三天,脑中绝对没有造大清反的念头。

当时,一脑门子就想给老太后祝寿,混个幸臣在八旗混下去。

后来到了金川,说实话他也没想过造大清反,只是单纯的想带着兄弟们进步。

升官发财嘛,谁不喜欢。

打金川回来去山东平教匪,也没造反念头,搞出喊魂来,只是试试看能不能通过迷信这一手段,把脑后的辫子给割了。

哪曾想阴差阳错的乾隆那么配合,太后也死的那么巧,最后稀里糊涂的把老四鬼子给架空了。

再放眼天下一瞧,好家伙,整个大清就没比他贾六还强的人了,这才萌生问鼎的心思。

老富他们回京后琢磨让贾六过完年就去湖广平乱,贾六打算等一等,等丰升额吃个大败仗,整个大清除了他贾佳世凯再无人可用时披甲出征。

年前年后,他只做一件事。

就是对圣祖爷的坟墓进行二次装修。

已经授意奎尼和阿思哈他们上书朝廷,指出因为景陵风水被破这才有了如今的糟糕局面,所以,因为皇上身世导致的宫乱及满城不祥事件后,必须马上重启景陵维修工程。

因为快过年了,这事起码得元宵之后才能提上议事日程。

给多尔衮三兄弟封王的事老富也保证年后落实,眼下朝中最主要的大事就是几天后太后下葬的事。

贾六不想回京给太后磕头了,有如秀代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