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321章

作者:傲骨铁心

此间由军机大臣梁国治安排各部回防事宜,贾六则带人前往泰东陵。

今日要枪毙一批非法效忠乾隆的反大清分子。

第一个被带上刑场的就是兵部汉尚书蔡新。

第506章 死在巴图鲁刀下,幸哉

执行枪决任务的是刑部郎中富尼汉与其同事秋审处郎中麻继志。

二人一个交了三千两议罪银,一个交了四千两。

由于认罪态度较好,积极配合调查,并且揭发有功,现被额驸大人委以处决反清份子的重任。

“蔡新勾结叛乱分子,试图危害大清安全,并密谋刺杀皇上,罪大恶极,证据确凿,现判处死刑……”

贾六过来的时候,富尼汉正在宣读蔡新的罪状,看到额驸大人前来,富尼汉赶紧放下手头工作,同麻继志过来“叭叭”给额驸大人打千行礼。

“起来吧。”

贾六看了眼被执法队强按跪在地上的蔡尚书,眉头微皱,“这个蔡新还是不肯认罪?”

富尼汉忙道:“禀额驸,蔡新冥顽不灵,拒不认罪,现对其执行死刑。”

“议罪银也不肯交?”

蔡新虽然非法效忠乾隆,但毕竟是七十岁的老人了,如果对方认罪并缴纳一笔数目可观的议罪银,贾六不是一定要对其处死,可以仿效于敏中例让其归乡。

毕竟,老头子也没几年活头。

得到的回复却是一个铜板都不肯交,说什么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属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贾六有点不高兴,他一个正宗老满都没对乾隆这么忠诚,你蔡新一个汉人至于么。

没的商量了。

贾六朝富尼汉摆了摆手:“执行吧,回头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留五百两令其子孙回原籍自食其力,其余罚没国库以为国用。”

“嗻!”

富尼汉躬身应下,心下寻思这个国库是指户部的国库,还是额驸家。

最后断定额驸府就是国库,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可不能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错误。

麻继志是汉官,举人功名,二十年前家里花钱买了刑部经承小官,一路熬到秋审处郎中,内中辛苦自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因此怎么也不想被打成反清分子。

听富尼汉说只要交议罪银就能免罪,还能原职留用,麻继志二话不说就主动认交四千两,并积极协助富尼汉搜罗那帮尚书侍郎的罪证,不少大人的供状都是他一手操办的。

他是秋审处的一把手,定罪这方面很专业。

贾六这边想了想,出于人道主义,还是走到被强按着的蔡尚书面前,好心道:“有什么话要留给家里吗?”

麻继志忙将蔡尚书嘴里的布团取出。

嘴巴刚得自由,蔡新一口血沫喷出,怒骂贾六:“狗贼,皇上待你恩重如山,你却与富色二贼狼狈为奸,挟制皇上,残害忠良,老天爷不会放过你!”

贾六身经百战,早已预判蔡新会有绝招,岂会叫他伤害,一个侧身轻轻让过,结果猝不及防的栓柱被喷了个正着。

这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贾六摇了摇头,挥手示意行刑。

蔡新仍在那破口咒骂着,什么污言秽语都有,听得贾六随员个个气愤不平,可贾六却淡定的很,心情丝毫不受影响。

因为,他心里默默使用了原地反弹法。

信仰这块,他啥都信。

“狗贼……贾世凯,你不得好死……”

蔡新被行刑队拖到木桩绑住,插在其后背的牌子被取下,上面写有“红花会反贼”五个赤红大字。

“预备!”

行刑队长来旺将手中小旗朝上一举,尔后猛的一落。

“砰砰”一阵排枪。

红花会反贼骨干分子,绰号“奔雷手”,潜伏在朝廷之中的奸贼蔡新当场殒命。

枪响的时候,栓柱注意到少爷的身子好像也抖了一下。

“下一个!”

行刑继续,工部满尚书绰克托、礼部汉尚书曹秀先、工部汉尚书稽璜、刑部汉尚书崔应阶、吏部汉书尚书程景伊等人被轮流带到。

都是不肯认罪,也不肯交议罪银的,就是连改造都不可能的那种。

富尼汉依法履行程序,宣读诸位尚书大人罪状,并出示搜罗网织的罪证后,五位满汉尚书大人一一被行刑队击毙。

侍郎这一块只杀了三人,大部分侍郎在面对生死时,主动选择交纳议罪银,多者两万余,少者七千两。

贾六虽然痛恨这些人反叛大清,但收钱办事这个优点却是童叟不欺的,让这些人写了交待材料后予以释放。

因为这些人还有挖掘价值。

至于是否原职留用,却要看他们后面表现,这一块秉承额驸心意的富尼汉已经对侍郎大人们分别提醒过。

“这起红花会大案,一定要做到铁证如山,回头你写个折子呈上去。”

贾六走时叮嘱富尼汉如实上奏查获红花会大案的事,并让栓柱写一本关于红花会的书,适当时候要让老四鬼子看到。

这叫有备无患,老富真要下黑手,贾六只能把人弄出来,也算全了君臣之道。

不管怎么说,老四鬼子待他还是不错的,不能眼睁睁看着老四鬼子叫老富给玩死。

老四鬼子要是收心了,给他放到哪个山林当世外之人也不错。

不收心的话,贾六也只能被迫资助他领导民间秘密社团反清复明了。

英廉没有被行刑,看在和珅的份上,贾六还是饶了他一命。

虽然种种证据表明,英廉才是这个反动集团的倡议者与发起人。

但人哪有不犯错的。

和珅也被抓了过来。

问题是,贾六现在不太好意思去见和珅。

可总不能躲着和珅一辈子吧?

叹了口气,贾六来到关押和珅的地方。

推门而入时,和珅正在读书。

读的是《石头记》。

贾六知道和珅在文学上面很有造纸,《石头记》能流传后世没被禁毁,就是和珅的功劳,否则,怕是就没有四大名著了。

毕竟,乾隆朝毁书禁书的力道,那是亘古未有的。

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文化灾难。

桌子上还有一首没写完的诗——“南渡争传说靖康,江山半壁守余杭。”

栓柱嘴歪了歪,看在和珅是少爷恩人的份上,没吭声。

如果他没记错,类似这种反诗乾隆也写过不少。

“和兄,”

贾六有点羞于启齿。

和珅知道贾六主仆进来,但他没有起身,只是将《石头记》轻轻放下,尔后侧脸看向有些脸红的贾六,失望之余轻声一笑:“能死在乌能伊巴图鲁刀下,和某也算是有福之人。”

第507章 少爷,你咋想造反的

听了和珅的话,贾六总算是晓得自己为啥在大清混得如此风生水起,从一个事业编小干事一跃而为部级高官,原来死在他鬼子六刀下的都是有福之人。

死的有福之人多了,刽子手的福报不就来了么。

贾六十分感动,却是越发难为情,想来是脸皮还不够厚的原因。

正琢磨怎么开口时,耳畔传来栓柱的声音:“和大人,我能问你几个问题么?”

“可以。”

和珅回答的干脆利落,回答贾家奴仆的问题与杀身成仁并不冲突。

自从被捕之后,他就没想过苟活。

惟有一死方能报答皇上对他的器重与厚爱。

贾六有些奇怪,栓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学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少爷我啊,上下五千年,图文并茂,我能讲到你咽气,再对你孙子讲。

栓柱很有礼貌,首先给和珅鞠了一躬,方才开口问道:“敢问和大人,是谁给了我家少爷考取拜唐阿替朝廷效力的机会?”

和珅想都不想拱手道:“自然是皇上。”

贾六心想功劳最大的实际是您和您老婆爷爷啊,不过说老四鬼子也对,不扣分。

栓柱点了点头,问出第二个问题:“那是谁给了我家少爷出征金川的机会?”

和珅的答案依旧是皇上。

贾六却寻思这个答案不对,事实上给他机会去金川的是那个叫周铁心的拜唐阿。

要不是那小子收钱办事,非把他那射空的三箭插在箭靶上,说不定他也没机会去金川。

回头问问祖建昌那小子死没死,没死的话给安排个好一些的工作,也算报恩了。

栓柱继续问,这回问的是谁给了他家当官的机会,比如御前头等侍卫、专办旗员大臣,四川提督。

和珅面无表情:“是皇上。”

“是谁给我家少爷娶了少奶奶?”

“是皇上。”

“是谁给了我家少爷带兵平叛的机会?”

“是皇上。”

“那又是谁在危难之时想着让我家少爷力挽狂澜,匡扶社稷呢?”

“自然是皇上。”

和珅回答的有些不耐烦了,一桩桩皇上的恩典最后竟养出了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他心里能好受么!

贾六的脸颊也在抽动,栓柱每问一个,他都想将他掐死。

这跟在他的伤疤上洒盐有什么不同?

你不如直接对和珅说少爷就是个浓眉大眼的叛徒,禽兽都不如。

转折来了。

栓柱悠悠说道:“皇上对我家少爷这么好,那和大人可知我家少爷为什么要辜负皇上的信任,背叛皇上?”

贾六怔住:“栓柱,你知道?”

“我不知道,”

栓柱摇头,很肯定的说道:“但我知道少爷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之后往后退了一步,将舞台中心留给少爷,“少爷,还是您自己跟和大人说吧。”

贾六气得想一吊将栓柱抽死。

目光缓缓落在和珅脸上,也是叹了口气:“我贾家世代忠良,诚如栓柱所言,没有皇上就没有我贾佳世凯的今天,那我为什么要背叛皇上?”

是啊,他鬼子六为什么要捅老四鬼子一刀呢?

原因是什么?

和珅也想知道原因,被捕之后他想了很多,试图找出贾世凯背叛皇上的原因,但怎么想也不明白贾世凯为何这样做。

“和兄不用猜了,原因是我从来就没有背叛皇上!”

贾六给出原因。

他都没有忠过,怎么能说背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