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301章

作者:傲骨铁心

梵伟察言观色,立时转变角色,身体微躬,恭声道:“臣以为今太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虽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然易州及遵化州地界与京师均不远,可谓同居畿辅,并列神州,呈东西二龙吐珠之象,此盛朝万万年之气象。”

“还是你会说话啊,难怪王教主用你做军师。”

贾六大是高兴,从地图上来讲还真是东西二龙吐珠的风水局,待坟头上鞭炮硝烟味散了后,便让保柱他们带人打扫,自己则同梵伟、栓柱他们前往远处的赵家庄。

赵家庄是旧称,居住在此的百姓早在五十年前就拆迁走人了。

据说雍正当年给泰陵拆迁户的赔偿款还蛮多的,又是公益大事,所以官兵过来征地拆迁时,百姓非常配合,共外迁居民一千多户。

如今的赵家庄是一片荒地,长满树木和杂草。

内务府的规划中,此地原是当今皇上乾隆爷的吉地所在,不过乾隆由于身世问题选择葬在亲生阿玛的景陵旁边,因此这片地方如果历史不曾被贾六改动,就是未来的嘉庆小区。

现在,不好说了。

贾六要是高兴起来,在这地方建个白宫也不是不可能。

“大人!”

扎木尔同丁庆等人过来行礼,二人身后不远处是一座刚刚堆起来的新坟。

贾六打量了眼新坟:“挖了几尺?”

扎木尔忙道:“回大人,有六尺。”

三尺一米,六尺就是两米,加之坟头堆了也有近两米,地上地下建筑深度就是四米,这个占地面积对得起先帝两口子了。

这也是搁雍正能享受这个待遇,换成乾隆,贾六多半就要把人卖到国外去了。

出于礼貌,贾六接过铁铲象征性的挖了两铲泥堆在了雍正的坟头上,然后将丁庆挖好的倒三角形状的坟头块搬上坟头。四四方方摆正,大致满意后这才跳下。

“烧吧。”

“嗻!”

丁庆他们跪在地上,将买来的童男童女外加几大捆纸钱烧给了先帝。

“把这两个条子也烧过去。”

贾六从怀中摸出两张条子塞给丁庆。

丁庆看了一眼,脸颊微抽,第一张纸条上是贾佳大人写的请求地府各单位,给与先帝两口子方便的官方介绍信。

第二张条子是关于泰陵过户的阳间说明,避免世宗皇帝两口子在那边同太爷两口子,因为产权纠纷问题大打出手,引发治安问题。

能想到的,贾六都想到了。

这就是专业。

纸钱和条子很快在火中化成灰。

“找工匠给先帝立块碑吧。”

看着空荡荡的坟堆子,贾六着实过意不去,毕竟他和先帝是公仇不是私仇。

梵伟忙问:“碑上写什么?”

写什么呢?

直接写大清世宗皇帝之墓,那肯定是要遭雷劈的,写个张三李四又显得太不尊重。

思来想去,贾六吩咐:“就写赵四之墓。”

梵伟怔住,一脸不解:“大人,赵四有何典故?”

“传闻爱新觉罗乃北宋徽钦二帝之后,故实为赵姓,先帝排行老四,自当为赵四了。”

贾六也是引经据典,抬头见快到中午饭时间了,便让通知各处人马找家酒楼搓一顿。

杨植却说昨天奎侍郎就吩咐总管衙门备菜张罗今天的午餐了。

“这是我家的私事,吃公家的食堂,不合适吧?”

贾六一脸为难,私事公办,不符合他廉洁为官的形象,便说不在管委员食堂吃了,还是到附近找家酒楼。

杨植却不断劝说,说什么奎尼一番心意,少爷看在人家帮忙的份上,多少赏他点面子。

“少爷你不知道,奎大人听说少爷今天要来替皇上办事,特意让人置办的山珍海味,好多菜我听都没听过,听说光少爷那桌菜就花了好几十两……”

“是么?”

贾六想了想,还是给奎尼一个面子吧,当下带人去管委会所在。

半道奎尼正找着呢,看到贾佳大人出现,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他以为额驸不告而辞了呢。

到了食堂,就见西陵管委会的人早张罗了几十桌饭菜,鱼啊肉的一样不缺,贾六自己那桌更是好多东西稀罕的叫不上名字,内中不乏一二级保护的存在。

盛情难却,贾六也就落座。

很快,笑声欢语,杯到酒干,气氛十分融洽。

酒足饭饱,喝得有些微熏的贾六不忘让栓柱摸出一锭五两银子,塞给坐陪的西陵管委会副主任哈德门,说是他同随行官兵的饭补。

哈德门一下紧张起来:“今日花费皆是西陵总管衙门开销,怎么能让大人自己出钱呢。”

“收下吧,额驸为官清廉,不管在哪都不占地方便宜,出行迎往皆按规矩,听说四川百姓都管额驸叫贾青天呢……”

奎尼笑着起身将那锭五两银子硬塞到哈德门手中。

哈德门无奈这才收下,但紧接着却从袖中摸出三四颗银豆子放到额驸面前。

“这是何意?”

正在擦嘴的贾六不解。

哈德门赶紧解释:“回额驸话,官兵饭菜并未超标,只这桌稍稍超标,总开销也就千文多一些,所以卑职算了下,得找回额驸三两七钱。”

“唔,是么?”

贾六将擦嘴的白毛巾丢在桌上,不无欣慰道:“咱大清地大物博,物价如此低廉,实是咱大清子民的福份啊。”

顺手一抹,银豆子很自然的落进兜中。

第473章 六子,你不希望英年早逝吧

时间紧,任务急,吃过午饭贾六就顶着寒风快马加鞭进京。

一刻都不曾耽搁,如此为国为民,大清开国以来恐怕就没有第二人。

回到京师时,已是夜里两三点钟了。

望着高大的京师城墙,立于寒风中的贾六摸了摸身上的甲衣,示意保柱朝城头喊话。

“城上的,大总统回来了,快开门!”

“大总统回来了,大总统回来了!”

城上的护军官兵听到动静均是欢呼起来,不少士兵趴在垛口争相一睹贾佳大人威风,有的垛口甚至探出好几个脑袋,由此可见贾六如何得新护军官兵的拥戴。

贾六也很欣慰,坚定带领官兵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念头。

面对官兵的热情,贾六自是不能闲着,右手高高举起,不住朝城上挥动,以回应官兵对自己的拥戴之情。

“卑职李弥参见总统大人!”

崇文门护军左翼营总就是原京师绿营步兵副将的李弥,城门一打开就带着一群部下上前行礼。

行的是标准旗礼,因为他们从绿营升格为护军,便等于入了八旗编制,也就是俗话说的抬旗。

称呼也是贾六这个护军总统大臣的官方称呼。

“辛苦,弟兄们辛苦。”

贾六翻身下马,一一扶起众部下,问了几句京中情况后,让人传话食堂下几大锅面条。

连赶了十几个小时路,上上下下的肚子都饿着。

食堂也是原先崇文门税关的小食堂,步军统领衙门临时设置在此后,将原城门领的营房和办公机构都合并了,另外花钱租了邻近的两间院子。

虽然占地面积相比从前的步军统领衙门小了很多,但一个部级衙门具备的硬件机构还算齐备。

大致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思。

就是食堂小了些,每次最多只能容纳百人就餐,所以这几天崇文门护军吃饭要么错开,要么就是将做好的饭菜抬上城让官兵们就地用餐。

驻防在其余各门及城中若干要点的护军官兵用餐,也是各门相互协调,驻防在王府的护军则是直接在王府生火做饭,所需油米盐等也是就地取材,暂时不需要从其它地方调运。

由于是临时步军统领衙门所在,贾六无意在崇文门大修土木,在这搞个新提督府,而是计划等京中局面安定后,便将他的指挥机构搬到城外去。

在老富他们看来,控制了京师就等于控制大清,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轻离京师。

然而在贾六眼里,这京师就是小牢笼,外面才是广阔天空大有作为。

当然,最主要的是贾六总觉得呆在京里不安全,且一天天防他防你的,时间久了会把他心怀天下的大格局变成守住一亩三分地的小格局。

食堂那边接到下面条任务后,大厨带着一群帮工立时开灶。

未几,几大桶煮好的面条就抬了上来。

让贾六高兴的是,食堂还端了几盆冻凝的猪油供大人军爷们享用,挖一勺猪油跟面条一混,再配上小碟咸菜,那滋味,给个皇帝老子都不换。

吃完面条,交待李弥等人几句,贾六便去夜访老富。

老富搬家了,搬到了离皇城较近的固山贝子弘景的贝勒府。

弘景的阿玛就是圣祖爷三子和硕诚亲王胤祉,雍正即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祉,以他与废太子向来亲睦为由,将胤祉发配到马兰峪为康熙守陵。后来被雍正幽禁于景山永安亭,并最终死在永安亭。

宫乱当夜满城发生不祥事件,弘景全家皆死于大乱之中,全府上下没一个活着的,加上他家的宅子不小且离皇城只有里把路,所以老富便举家搬进了贝勒爷家。

这也是色大爷的建议,毕竟老富原来的家在镶红旗满洲区域,如今下五旗满洲蠢蠢欲动,为了防止王爷宗室异动加害老富这个领班军机大臣,所以色大爷认为老富一身系政府稳定,绝不可居于危墙之下。

老富从谏如流,当天就搬家。

为了确保老富安全,色大爷还专门抽调了十六名侍卫、一百四十名护军用为老富的专职保镳。

这待遇,差不多赶上郡王了。

就这,老富都觉不保险,正同管兵部的连襟伊勒图商量要把他在四川的心腹官兵调一两千进京,以确保他这个权臣地位不动摇。

伊勒图极是支持这个想法,并认为至少要调三千人进京,这样不仅能确保人身安全,更能确保不受色痕图和贾佳世凯“压迫”。

毕竟,谁敢保证有兵在手的贾佳世凯和色痕图会一直捧着老富做领班?

老富起初是不同意的,认为这样会破坏三角稳定关系,但架不住伊勒图的劝说,便默认此事。

贾六到的时候,老富竟然在工作,还是熬夜。

坐在书房中披着一件棉袄,脚下放下暖炉,面前的公文分成两堆,一堆是批阅过的,一堆是没批阅过的。

望着老富面前堆成小山的各地奏疏公文,再看老富熬的眼皮都下垂了,贾六不禁油脸动容,真心说了一句:“咱大清上上下下都指着大哥,大哥可不能把自个累着了,该休息还是要休息,哪里能这么拼命呢。”

说完,奉上先帝遗丹。

“这是什么?”

老富将油灯靠近,仔细打量六子贤弟给他的黑不拉几玩意。

“大哥,这可是好东西,当年连张廷玉都不曾得过的宝贝!”

为了提高仙丹的政治价值,贾六把奎尼说过的话夸大演绎了一番。

“小弟一共得了两颗,一颗留着给自个,一颗想着大哥……”

正说着,却见老富脸上突然诡异一笑,然后就听“叭”的一声,那仙丹在桌上跟核桃似的被老富拍的粉碎。

之后鼓起嘴巴“呼”了一下,价值十万白银的仙丹就同灰尘一般落地。

这个操作可把贾六看傻了眼:“大哥,你这是……这是,”

“打先帝棺材中得到的吧?一共六颗,对不对?”

老富一脸你当我白痴的样子。

这话问的,别说鬼子六了,就是鬼来都尴尬。

贾六面上烫红,吱吱唔唔。

“老哥劝你趁早把那几颗丢掉,千万别吃,要不然,用你的话怎么说来着……对,得开追悼会了,”

老富似笑非笑,“六子,你也不希望你的悼词由为兄来写吧?”

第474章 鬼子六生儿子

老富这人没意思,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娘,哪有当面戳穿盟友瞎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