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洪拳开始 第147章

作者:九窍八方

同时,洪康心里也颇为感动。

虽然宋忠谦说了,自己现在没有能传衣钵的徒弟,这是怕自家的传承断在自己手里,还不如碰到合适的人多交流,多传播。

这放到以前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事情。

但是当今世界急剧发展,各种新兴思想不断交流碰撞,许多接受快的人纷纷意识到需要打破以往的樊笼,以新眼光去看待各种事物。

有些行业不能再死守着老旧的规矩不放,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和眼光,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对于宋忠谦来说,就是不再严防死守着自家的传承。

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会拿出来探讨交流。

看到宋忠谦如此高风亮节,洪康也不是小气的人。

当下拿出了《洗髓经》说与宋忠谦听,还附带了自己多年修行的心得体会。

“这【洗髓经】的‘洗髓’,主要指的不是肉身上的伐毛洗髓,而是一门修行精神的奇功。”

“结【禅定印】,通过‘入静凝神’不断的淬炼精神,使自己的精神达到婴儿时期的纯净无暇的状态;”

“再进行精神质变升华,达到‘内视己身’的地步,精神入微甚至可见身中之神。”

宋忠谦没想到洪康还有这种压箱底的奇功。

见得他也愿意交流分享,自然也是认真听讲起来。

洪康述说精奥:“万物非万物,与我同一气。幻出诸形相……参透天与地,与我本一体……”

这次交流谈玄,两人都大有收获。

宋忠谦得到了开发肉身潜能的秘法,可以大大增强他的气血,保持肉身活力;还得到了凝练精神的奇功,隐隐间和他的《上元功》似乎可以相辅相成。

而洪康看起来貌似有点吃亏。

因为《中元功》对他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真正有用的是《上元功》。

也就是说他用两门秘法才换到一门对自己有用的。

可就是这一门,洪康就觉得不亏了!

原因就是,洪康心里有种感觉,这宋道长《上元功》的“还精补脑”部分,应该能够有益于自己的《洗髓经》进展。

从上一世到现在,洪康的精神力量一直卡在了“见神”层次,始终无法凝聚出“明镜台”。

他猜测,要么是少了某种窍门,要么是世界缺少某种神秘物质。

为了方便,

洪康决定暂住在常道观这里,把两徒弟也从许府接了出来。

有的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还好,两徒弟都不是那种耽于享受之人。

到了常道观,洪康让两人在练功之余,也帮着做些简单的农活。

……

静室。

洪康双手相对,仰放在膝上至脐下一带,两拇指指端相接,右手置于左上之上。

这是【禅定印】。

能够以清净压制不净。

收摄精神,摄心拂尘。

然后左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食指直向地面,指尖触地。

这是以【触地印】去除杂念,降服外魔。

待到自己的精神变得极微敏锐时,洪康开始了《上元功》的修行。

他的内气的运行线路顿时改变了,不再是按照《太和功》的运功路线。

这乍一改,顿时变得有点生涩。

不过,以洪康对内气的极微控制力,几息功夫就适应了新的运功路线。

内气行走督脉,自小腹而起。

出于曲骨穴,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过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诸穴位,到脖颈后部至风府穴。

按照《上元功》记载,接下来就是运行内气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过脑户、强间、后顶诸穴位、上行至巅顶百会穴;

经前顶、囟会、上星、神庭、印堂诸穴位,沿着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水沟、兑端、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可是,

在内气入脑的时候,洪康就遇到了问题。

之前的《太和功》可没有“还精补脑”的部分。

先前交流的时候,宋忠谦就说过对于这门功夫,要慎之又慎。

自己修行十几年,才敢让内气运行到强间穴,连百会穴都没到。

“怪不得,宋道长对于这门功夫也只是止于小成!”洪康自语道。

人的大脑,是何等重要的部位。

乃是“六阳魁首”的位置。

自然要小心再小心。

“以自己的精神境界,入微级别的控制力,应该可以加快这个进程。”

“就是不知道完成这个‘还精补脑’的修行后,会产生什么变化?!!”

洪康由衷遐想着。

……

八个月后。

秋季的青城山,满山葱翠之间渐渐掺杂了一丝亮黄。

更深处的山林里,那抹黄色衍生出更多的色彩,黄绿、嫩黄、金黄、亮红。

一道小小的身影,在山间快速的奔跑着。

正是王巧婷。

宛若山间蝴蝶。

第177章 寻仇,柳生二兵卫

洪康眼带笑意的看着王巧婷。

她没有凝聚内气,没办法学《飞云步》,但是宋忠谦心头喜欢这孩子,传了她《穿花绕树》身法。

这门身法,没内气也可以先练着,有内气更加神妙,而且动作柔美,特别适合女孩子修行。

“师父,我练得怎么样?!!”

许久,王巧婷停了下来,邀功般对着洪康笑问道。

洪康自然不会打击她:“学的不错,巧儿越来越厉害了!”

得到师父洪康的夸赞,王巧婷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就像到月牙儿。

这八个多月的山上生活,让洪康感叹道,自己还是适应在繁华的城市啊!!

主要是各种生活物资的短缺,极其不方便。

除了些瓜果蔬菜,需要什么东西,都得下山去购买,比如衣物、调料、锅碗瓢盆……

虽然,以洪康的速度,上下山一趟并不麻烦。

看来,自己所谓的喜欢安静,更多是一种“闹中之静”啊!

但在武道上,洪康是大有收获。

《上元功》的“还精补脑”部分对他的提升很大,虽然他依旧没有使精神凝聚出“明镜台”,可是他的精神力量仿佛得到滋养,愈发活跃。

越是如此,洪康越是平静,一切顺其自然,等着气满自溢,没有冒险去随意冲击脑部诸穴位。

精神的活泼,让他对于自身的内气控制更上一层楼。

这时候,他再施展《九龙合璧》的时候,已经可以控制在一秒左右,就打出攻击了。

而且,洪康把宋忠谦的《穿花绕树》身法和自己的《飞云步》结合,取其优点,使得自己的身法更快、更轻!

而进步最大的其实是赵心川。

自己这大徒弟本来天资就好,加上洪康精心教导,而且经过几年的打基础,赵心川对《太极拳》的拳感训练已经完全达到洪康的要求。

他的《太极拳》已经跨过“松沉”阶段,进入了“松散”的层次!

而这个阶段,也就是到了修行《太和功》的门槛。

只是,赵心川的《金钟罩》修行就没这么快了,毕竟他的身子骨还没长成。

不过,对于劲力的打磨,还是可以继续深入的。

所以,洪康决定过几天就传授他《太和功》的法门。

洪康拉着王巧婷的手,正要带他回去。

忽的心头一动,停住了脚步。

“师父,怎么啦?”王巧婷望着洪康。

“巧儿,往后站。”

洪康望着身前二十米开外的一棵老树,淡淡说道:“朋友是来找我的吗?”

“呵呵呵……”

一道略显张狂的笑声从老树后面响起。

“感觉很敏锐嘛!不愧是能杀了三兵卫的高手!!”

随即,一道身影从老树后走了出来。

双手互相插入袖口,交叉抱着,腰边挎着柄武士刀,是一个东瀛人。

看面貌有三四十岁,脑门上缠着一圈绷带。

结合他说的话,洪康眼睛虚眯着:“柳生家的人??”

这个东瀛人面目凶恶,却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柳生二兵卫,我的名字。”

他的眼睛里有着冷冽不羁的光芒,冰冷无机质的目光下竭力隐藏的是几近疯狂的复仇野心。

“三兵卫是我的弟弟,我的亲弟弟!!”

“我找你找了好久啊,洪康!!!”

说到后面,柳生二兵卫表情狰狞,状若恶鬼。

王巧婷被这个模样的柳生二兵卫吓得躲到了洪康的背后,一双小手紧紧地抓着洪康的衣角下摆。

洪康拍拍她的手背以示镇定,心里却想,连自己名字都打听到了?!

只是那又如何?

洪康对柳生二兵卫的疯狂一脸漠然。

柳生三兵卫是他的弟弟又怎么样?!

彼之亲朋,我之仇寇。

这个道理,历经数个世界的洪康早已经明白。

洪康冷道:“既然是你的弟弟,怎么现在才来找我?看来你弟弟在你心中的地位,也不过如此吗?”

“铿!”

一声高昂的出鞘声。

仿佛能够震破人的耳膜。

“嗡!”

上一篇:龙医下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