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第170章

作者:素罗汉

然后熊道提出的要求也和徐瑾差不多,同样轻描淡写,同样是关于地契的——把那一匣子围绕在港口周边的地契拿来赔罪先。

另外,比照着当初徐瑾提出的条件,熊老爷是这样步步紧逼的:如今张苏港的估值是一百万两银子。各位老爷当初既然想占股五成,那么在地契的基础上,再拿来五十万两赔款,这件事就当过去了……大家以和为贵嘛。

中人带回来的消息令地契联盟的老爷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姓熊的失心疯了吗?竟敢狂悖如此?!”在场众人满脸的不可置信。

按照地契联盟的意思,派个中人过去说和一下,然后大伙将“第一岛链”那一圈土地平价卖给熊道,这件事也就算是过去了。今后张苏港的发展也不会有人再来作梗,这不就是以和为贵吗?

老爷们没想到的是,熊道这狗东西居然敢狮子大开口!?他怎么就敢提出如此丧心病狂的要求!?

习惯了对别人狮子大张口的老爷们份外不能忍受这种无礼举动,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另外,如果真按照熊道开出的价码,那还不如调动官兵算了——地契加上五十万两银子,如此高的代价,足够摆平所有开销,以及抚平事后的不利影响了。

这一刻,老爷们的心情又坐了一次过山车:强硬派死灰复燃,尤以腿脚不好的某黄姓老爷跳得最凶。

于是联盟内部的风向又开始转变。争论不休的老爷们不得已,在隔天又派出中人去港口拜访熊道,期望能得到一个有“诚意”的和平条件。

结果这次中人连熊老爷的面都见不到了……出面的是老兵痞燕铁侠:“现在知道讨饶啦?晚喽!回去告诉你家老爷,拿不来地契和银子,迟早让你全家去讨饭!”

伴随着极尽蔑视的话语而来的,则是令人喘不过气的打击:三位投降派的庄子当晚又被烧了。

这种行为等于是强行又将联盟捏合在了一起,老爷们现在是退无可退,再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于是,高喊着“起来,反抗一切压迫”的老爷们,终于团结一心,凝聚在一起,发誓要和姓熊的不死不休,一翻两瞪眼。

……

两天后,十二月五号,一个貌似平平常常的日子。

在这天,同时有两支队伍开始出发:一支从台江港口出发,而另一支,则从苏州出发。

从苏州出发的队伍一行十人。这队人个个骑着良马,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鲜衣怒马,神态倨傲,正是有明一朝令天下官民闻风丧胆的锦衣卫番子。

锦衣卫身为亲军上十二卫之一,总部自然在京城。不过负有监视各地藩王及官员,搜集当地舆情任务的锦衣卫,在天下各地都是有分支机构的。

今天这队人马,便是从锦衣卫苏州千户所派出公干的番子。

由于苏松地区乃是明朝最繁华富裕的地段,所以锦衣卫在苏州设有在地方级别最高的千户所。今天这队人马,领头的则是锦衣卫苏州百户马耀堂。

奉千户大人之命从苏州出发的马耀堂一行人,一路马不停蹄,将将于午前来到了上海县城西门。

西门外这时早有那同样穿着飞鱼服的校尉在接站。见马耀堂之后,校尉急忙将百户大人引到了城南关厢的徐家宅子里。

及到午后,马耀堂一行人便满脸红光,两袖金风地从宅子里告辞出来。然后一行人便在当地番子的带领下,大摇大摆渡江去了张苏港。

当威风凛凛的马队闯入港务局大院后,领头的马百户当即一勒马缰,很酷地掏出自家腰牌在围过来的护卫面前一亮,然后喝道:“吾乃苏州锦衣卫百户来此公干,速叫你家掌柜熊道出来回话!”

没过多久,一身锦袍的熊道和穿着袈裟,刮着大光头的鲁成便在大批手下拱卫中,从石楼里走了出来,站在了台阶上方。

而马百户在得到本地番子指认后,当即和随从翻身下马,一边列队向前,一边吐气开声,朗声大喊道:“锦衣卫办案,捉拿贼人熊道,闲杂人等,速速退散,否则以同案犯论处!”

第409章 调兵遣将

在后世,条子抓犯人时会大喊一声:“警察,举起手来!”

纽约条子会大喊:“NYPD!”

香港条子会大喊:“差人!”

印度条子会大喊:“朴雅卡·乔普拉!”……这个是胡说的。

总之,条子在面对犯人时大声报出身份,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是为了震慑犯人,第二是将有可能阻碍执行公务的吃瓜群众给甄别开来。

这个道理在十七世纪同样是管用的。

身为世袭苏州锦衣卫百户,马耀堂当然是执行过公务的,所以他对这套流程用运起来很熟练。

在这个时代能劳动百户大人亲自出马的,势必不会是小混混。通常来说,马百户抓捕的都是文武官员以及富商这种等级的犯人。

这样的人犯,身边必定是有大批随从亲兵护院亲信。区区几个番子能抓到人,靠得只能是体制赋予的权威。所以在这个时候,首先亮明身份就十分重要。

马百户今天同样如此。他在高举着锦衣卫腰牌上前的同时,口中已经喊出了字号。

接下来的预设流程是非常轻松愉快的。马百户会在战战兢兢的一众护卫中间,抓到人犯,然后带着人扬长而去。

在这个过程中,被锦衣卫赫赫威名震慑住的一干人等不会有丝毫反抗,生怕自身也会被牵连到那令人谈虎色变的锦衣卫大牢里去。

所以看似满脸威严的马百户,此刻已然在心中开始计算这趟差事的“收成”了——除了徐家老爷答应的那些好处外,这熊道本人听说也是远近闻名的大豪商,等抓这厮回去后,想来也是能敲到大笔银钱的。

就在马百户一心二用熟练走流程的同时,“嘭”的一声大响在他耳边震响。这声响将百户大人惊了个趔趄不说,还把他的双耳给彻底震聋。

而当满脸惊讶的马百户回头看时,却发现自家带来的人手这时已经统统被人反剪双臂,压跪在了地面上。

而刚才那一声大响,则是站在两旁的那些短襟护卫,同时用手中火铳对着锦衣卫头顶打出来的空枪。

头晕目眩,双耳嗡嗡直响的马百户,下一刻也被人一脚踹在腿弯,顺带着打掉了头顶的黑纱软帽,成了一个披头散发的阶下囚。

“大胆!竟敢围攻天子亲卫,朝廷命官,姓熊的,你不怕满门抄斩吗?!”

晃晃脑袋搞清楚状况后,马百户虽说被强行压成了跪地磕头状,但他这时却凛然不惧,反倒是勃然大怒,厉声喝问起来。

“哈哈。”站在台阶上好整以暇看了半天戏的熊道,这时先是招了招手。

然后就有人抬了两把楠木官帽椅出来,熊老爷和那个光头僧人便舒舒服服地坐在了椅上,摆出了一副升堂审案的架势。

“啪”地一声被随从点着手中香烟后,熊老爷先是美美吸了一口,将自己面孔隐藏在烟雾中,然后才乐呵呵地说道:“马耀堂,你今晨从苏州跑来送死前,就没有打听打听我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马百户这一刻终于感觉到有点不对头了:这熊道和他的手下不但无惧官威,而且对他的来意明显有预备。

所以马耀堂此刻先停下挣扎喝骂,张口反问道:“本官不知此地有何古怪?”

“哈哈。”熊道连连摇头,一脸惋惜:“一看就是个人缘不好的,被人卖了还不自知。还是个蠢货,整日就知道窝在苏州城喝花酒对不对?”

马耀堂此刻心下一凛:熊道这两句话,真真说中了他的状况。

今天这趟差事,确实是昨夜千户大人紧急交待下来的。另外,马耀堂一个苏州的世袭富N代,平日里多得是宴饮玩乐,也确实不怎么关心百里之外那些乡下地方发生的事情。

看到马百户脸色数变,坐在台上的熊道这时又啧啧叹了口气,然后和身旁那个和尚对视一眼,同时点头后,挥挥手:“都拉出去宰了,留两个回去报信就可以了。”

还没想清楚自己是落入了何等圈套的马百户,这一刻突然发现,自己和手下居然这就要被宰了?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砰砰”两枪过后,落在最后边的两个番子已经被人推到大院门口吃了枪子。

极度不能置信的马百户被吓得心惊胆丧。这一刻他福至心灵,在接下来的枪声和鲜血中,瞬间想通了很多事情。

譬如说一惯不对付的千户大人为何要交给他这么一个肥差;譬如说嘉定县本地的掌印百户为何日前发作了“足疾”,从而接不了这趟差事。

然而想通一切也没什么卵用了,当马百户发现自己正在被拖往院门口时,不由得剧烈挣扎起来。他一边赖在地上不走,一边大叫:“姓熊的,杀锦衣卫可是谋反大罪,我是赐穿飞鱼服的六品百户,你不能杀我,你不能杀我!”

“呵呵,不杀你的话,徐老爷怎么能给我扣上反贼的帽子呢?”熊道看着这位场上唯一穿着飞鱼服的高级番子:“就是要杀一个够份量的,才好当反贼啊!”

马百户就这样像只鸡一样被打死在了港务处门前。身上华丽的飞鱼服没能挽救他愚蠢的命运。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的话,马百户的死还是重于泰山的。这一死,令早已红眼的地契联盟有了借口,开始推动了后续的调兵计划。

……

话说真要调动起兵马来,就明末这越来越混乱的局面,地契联盟还是有不少空子可钻的。

首先,在马百户被确认枪杀的第一时间,苏州锦衣卫千户所就派出了快骑,带着“毛贼熊道”当众杀害锦衣卫百户,反迹已彰,要求上峰调兵马镇压的公文去了应天(南京)。

快骑连夜赶路,第二天上午就从苏州到了位于南京城内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衙门。

这之前地契联盟准确地判断出:熊道是一定不会被锦衣卫带走的,双方势必会发生冲突。所以哪怕马百户去了港口不死,事后他的几个手下也会被老爷们弄死,然后熊道就一定会被扣上“杀官造反”的帽子。

这样一来,各有关方面就可以提前派人去做工作了。所以早在马百户去张苏港送死之前,地契联盟派往各方的使者就已经上路了。

而这个时候,之前早已派出来的信使已经将锦衣卫衙门里的关键人物搞定,现在就等这份公文到场。

南京由于是留都,所以锦衣卫的实力反而相当强大:这里有远超其余省份的六部官员和勋贵,负责替皇帝监视百官的镇守太监和锦衣卫都有实权。

这之后当值的指挥同知接到公文后,没有耽搁,在其上标注了同意“剿贼”的意见后,这份公文就以闪电般的速度来到了应天巡抚衙门。

前文说过,这徐家在朝中的靠山,便是锦衣卫指挥使徐本高。虽说徐本高这个指挥使是虚衔,不负责坐堂,但由于被崇祯看重,所以徐本高近年来已经开始转入五军都督府,成为了军方的高阶人物。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是世袭锦衣卫千户的徐本高,在锦衣卫系统里就有极深的渊源和人脉。所以包括送马百户去死,包括南京这边配合发出公文,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动用了徐家真正的硬实力。

应天巡抚衙门接到公文后,事情就更好办了……地契联盟和巡抚衙门都是文官一脉,提前到来的说客和抚衙的属吏喝着茶就把事情办了。

为什么是属吏呢?因为老大不在……老大去勤王了。

这个时间点的应天巡抚,是河南人曹文衡。

此人上任后不但立即统兵将南京句容一带的盗匪统统剿灭一空,历史上他还会在明年出兵,剿灭了盘踞在崇明岛以及长江口的倭寇余孽,可谓是能文能武。

而巧的是,就在不久前,收到京城告急文书的曹抚台,当即领兵出发,沿着运河北上去勤王了。

于是这里就有个大空子可以钻:巡抚衙门的留守属吏,可以轻飘飘在这份公文上写上同意“剿贼”的意见,然后将公文“顺手”转到它该去的地方……理论上这是越权了,但是就在眼下这个真空时段,属吏事后完全有大把借口来推脱。

那么这份公文最终去了哪里呢?金山卫。

关于用什么军队解决熊道,地契联盟也是费了心思的。

首先,由于八百精锐湖匪都被熊道当做鸡一样宰了,那么普通的卫所兵就更不用考虑了,这种连鸡都不如,纯粹就是鸡饲料。

其次,最精锐的战略部队,譬如镇标抚标这些,地契联盟也调不动——这些都是战略部队,没有巡抚和总兵亲自下令,靠公文是糊弄不过去的。

所以既能调动,战斗力又还算可以的,眼下就是驻扎在金山卫的营兵了。

金山卫就在杭州湾口,不但是一处卫所,而且还是杭嘉湖参将的驻地。

嘉靖年间由于闹倭乱,所以朝廷在浙江设了总兵,同时分设了杭嘉湖参将,宁绍参将等四个方面将军。

到后来倭乱平息后,浙江总兵也就随之取消,而这几个分守参将则保留了下来。

所以地契联盟这次调动的,就是杭嘉湖参将手中的营兵。确切地说,是参将下属,练兵游击王德乔手下的兵马。

第410章 黑烟

在中叶以前,大明军队的精气神,体质还都比较健康,所以那时候的将领都是实打实的带兵之人,一员参将手下的兵马达到万人也很常见。

而到了嘉靖以后,参将领兵就多在三四千。现在到了崇祯时期,国力衰弱,空额泛滥、军制混乱,普通参将手下也就一两千人。

这种情况在封建朝代是无法避免的。宋朝后期就有冗官冗员冗兵吃垮财政,明朝后期同样如此。

单就军队来说,一个锦衣卫,挂着指挥使,指挥同知等虚衔的世袭勋贵就有一大串人。除了少数几个掌事的堂上官之外,其余全是历朝积攒下来吃财政的米虫。

清末就更不用说,铁杆庄稼八旗子弟举世闻名。

所以具体到派兵去剿贼的杭嘉湖参将这里,这次出动的兵员数是1500人。这个数字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参将麾下的兵员总共也才3000人,这还是沾了在高GDP地区驻扎的光。

当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完成后,那份看似不起眼,实则相当重要的公文就从南京城出发,一路加急被送到了金山卫。

这个时候,距离马百户被残忍杀害的12月5日,刚刚过去了3天时间。看似蹒跚朽慢的官僚系统,在某一股特殊力量的推动下,居然超级高效了一把,短短几天内就搞定了文牍工作。

而当金山卫的冯参将收到公文后,他当即召来了手下两位游击,“晓以方略。”

晓以什么方略呢?有一说一。

军队和地方不同,军队里大家都是袍泽,只要不是蓄意陷害,那么有话直说就好,所以参将大人便将此次动兵的来龙去脉合盘托出。

冯参将明确告诉两位手下,这趟看似是“公务”,实则是“私活”,所以他本人是“不好动”的。因为一来他本人出动的话动静太大,二来事发后朝廷那边也没了转圜余地。

一地的军事主官肯定是不能擅离治所的。虽说“助剿”的公文已经发了过来,但这份公文其中言辞模糊,程序也有不合规之处,所以冯参将打算本人留守坐镇。

这样的话,万一将来朝廷追查下来,事情也会被他控制在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范围内。总之,参将大人决定留守后方抗压,搞定来自政治方面首尾。当然,如果事成,大人肯定是要分一杯羹的。

冯大人接着又给两位属下分析了这次出兵的利弊:事成,有赏银,有股份,还有地契联盟未来在朝中运作的保举升官名额。事败,损兵折将,“助剿”变成“纵兵劫掠”,丢官罢职是大概率事件。好在有这份糊涂公文在,丢命大概不会。

分析完利弊后,冯大人便将带兵出征的选择权交给了两位游击:你二人谁愿去趟浑水,现在就可以和徐家派来的说客详谈了。

最终,两位属下中年富力强的练兵游击王德乔,按捺不住功业心,表态打算搏这一铺。而另一位年龄比较大,上进心所剩不多的老游击则让出了机会。

于是当王游击和说客谈拢各项条件后,金山卫的营兵很快就在12月10日这一天出发了。

从理论上说,军队的开拔同样是很缓慢的。但是由于和之前同样的道理,有了神秘力量插手后,一切就都变得润滑快速起来。

首先,最麻烦的部队开拔资金问题,这一次就被轻易解决:老爷们这次既然已经押上了重注,也就不在乎这万把两银子了。

所以王游击这次没有打半点虚头吃空额,实打实从营地里带出来了1500名战兵和200名辅兵。并且从武库中领出了一批上好的兵刃和衣甲……反正有人买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其次,部队一路上的行军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通常来说,正规部队行军,沿途是要在各州县吃补给的,这就造成了行军延误:州县接待能力有限,部队被迫分散不说,还拖延了行程,需要事后重新集结。

这一次就没那么多事了。

从南边的金山卫到北边的张苏港,无非是穿过长三角,行程总共60公里,路途很短。

另外,由于这次行动本身就有很多违规之处,所以老爷们也不愿声张,更不要说吃本地州县的公粮了——应景起来这都是罪过。

所以还是老办法,剿匪部队直接在沿途的缙绅庄子里休整,既不扰民,也能得到充足的粮秣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