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872章

作者:吾谁与归

逗哏笑曰:“母亲生的。”

戏楼上下一片哄笑之声。

李宾言听到这开场,李太师神游四大洋,就知道今天这是什么贯口了,不过他也是满脸笑意,他也想明白了,李太师是李太师,那书里的李太师和他李宾言有什么关系!

捧哏也是满脸笑意的说道:“瞧你这话说得,谁还不是母亲生的。”

“着什么急,听我慢慢说。”逗哏再拍惊堂木,伸出了手说道:“这七月十五,孟秋之望,佛祖在灵山之上,设了盂兰盆法会,佛祖登上品莲台、诸佛阿罗揭谛神等,分班皈依作礼,佛祖询问:游奕官何在?”

捧哏眉头一挑的问道:“这游奕官又是什么?”

逗哏晃着身子,抑扬顿挫的说道:“却说这游奕官,长身阔臂青面獠牙、手持月桂斧,肩抗昊天锤、巡访四大部洲、查众生善恶,停一停,抹过了天堂地府;霎一霎,转遍了海角天涯。这七月十五,回灵山禀报佛祖四洲事儿!”

捧哏稍加思虑,恍然大悟道:“你直接说是巡抚不就完了?”

逗哏继续说道:“这游奕官禀:这东土南瞻部洲,有中华上国,有一位无上高尊,身长九尺器宇轩昂,面如满月凤眼龙眉,顶九气玉冠,披松罗皂服,离了紫霄峰,降下尘凡治世。”

“哎呦,这是哪位高尊下凡来了?”捧哏一听便随口问道。

逗哏一拍桌子大声的说道:“正是那是玉虚师相玄天上帝,荡魔天尊佑圣真君。”

“简单点,观众老爷们听不明白。”捧哏似是不耐烦的推了下逗哏。

逗哏不疾不徐的说道:“真武大帝是也,就是咱们当今……”

捧哏一听立刻明白了,用力的扒拉了下逗哏,面色凝重的说道:“诶诶诶,罗炳忠,你找死,不要牵连我啊。”

逗哏正是那襄王府长史罗炳忠,捧哏是襄王府另外一典吏。

这另外一个软厢里,襄王殿下朱瞻墡,正在嗑着瓜子喝着茶,静静的听着罗炳忠在台上贯口,大型长篇章回体小说、话本、评书、贯口的创作人是闲来无事的襄王殿下和襄王府长史。

朱瞻墡和罗炳忠没有朝廷差遣的时候,就是日子人,也是乐子人,这么好的素材,自然要拿来创作一番。

本来朱瞻墡要上台做逗哏的,但是这王府内外死活不让,只好让罗炳忠去过了把逗哏的瘾,朱瞻墡坐在台下成了观众。

罗炳忠赶忙赔笑的说道:“可不能胡说,戏楼入门,就贴着四个字,勿谈国事!”

“这游奕官,三言两语便把事情讲清楚了,这真武大帝下凡要作甚?初是为了清理一道混沌之初的腥膻毒气,这真武大帝清这腥膻毒气,神通了得,那大隆兴寺拆庙宇灰飞烟灭,老杨禅师出迤北度化蛮夷,这真武大帝这是要灭佛啊!”

捧哏一听,点头说道:“真武大帝是道君,灭佛也是应该。”

“佛祖便寻到了燃灯祖师,这燃灯祖师何许人也?”

“燃灯祖师又是谁?”

“燃灯祖师乃是那佛祖的授记之师父。”

“清楚了。”

“燃灯祖师一听佛祖来意,当仁不让,架着祥云落到了石鼓山上,撞起山上的石鼓来。”罗炳忠突然提高了嗓门大声而急促的说道:“顷刻之间,只见!空中瑞霭氤氲,天花乱落如雨!”

“恰有四个异样的人出海而来,头上尽有双角,项下俱张逆鳞,好不瘆人!只是面貌迥然不同,第一个青脸青衣;第二个红脸朱衣;第三个白脸素衣;第四个黑脸玄衣。”

捧哏再问:“这四位是?”

罗炳忠一拍惊堂木说道:“正是那东南西北四海龙王,面青敖广,面红敖钦,面白敖顺,面黑敖润。”

“八部天龙,收了四个小弟。”捧哏点头。

罗炳忠继续说道:“燃灯祖师带着四海龙王,便下凡去了,转世而生,托生到了陕西靖虏卫一军户人家,父母皆为百户,得名李宾言。”

捧哏手指点了点说道:“靖虏卫我知道,后来迁到了河套屯耕去了。”

“诶,你等会儿,你的意思是咱们这李太师,是燃灯祖师托生而来?”

罗炳忠一拍惊堂木大声说道:“正所谓:盂兰盆佛爷揭谛,补陀山菩萨会神,还有甚么神通,还有甚么鬼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朱祁钰对着兴安说道:“看赏,把皇叔和罗长史叫来。”

朱瞻墡先到,罗炳忠前后脚,这一进门,罗炳忠就作了个揖说道:“不知李太师当面,多有得罪,但请海涵。”

李宾言用力的吸了口气告诉自己不生气,下次见到了唐兴,一定捅死他,这才看着罗炳忠说道:“你开头那句:春到人间景非常,无边花柳竞芬芳,没有格律,把非该成异,才对仗工整平仄相对。”

“你也是读书人,这没有格律,岂不是惹人笑话,说咱们大明进士不学无术?”

罗炳忠一推敲,感慨万千的说道:“李太师教训的是,果然李太师才是读书人!”

第九百九十五章 崇王、沂王,就藩海外

历史的车轮就像是火车的车轮一样滚滚向前,在忠国公石亨确切的将宣府贡市的货物带回到北土城之后,大明关于驰道的修建开始提上日程。

景泰十七年的最后一次大朝会,大明宣布了九条大型驰道的修建,大约就是大明九龙驿路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而这九条驰道的修建,共计五万里,预计在四十年内完成。

也就是说一年只能修一千两百五十里。

这只是一个长期的远景规划,具体而言。

在景泰二十二年前,完成大明南衙到北衙的驰道修建,是切实可行的目标。

没有人能准确预估五年之后的局势,即便是以于谦这样的贤臣,也只敢计划一下五年之内的事儿,谁知道五年之后会发生什么?

修路、疏浚、兴建水利,是大明朝廷在执行二次分配,是对税收的使用,道路硬化的成本每一里是五百银币,而驰道的造价为一千银币左右,这已经是只供给吃穿,只给少量劳动报酬,劳役和官厂全力配合之下的价格。

每年朝廷要在驰道上投入超过一百五十万银币,这笔投入超过了正统年间每年折银入国帑的银两总合。

对于驰道的修建,朝廷内部的反对意见也很突出,在很多朝臣们看来,完全没必要规划那么长久的事儿,路要一步一步走,可以先修一条从京师到南衙的铁路试试水。

五年铁路规划,也是在反对之声中,才设立的。

又是一年春节,景泰十八年春,朱祁钰如同往常年份那般,回到了泰安宫接见群臣的贺岁。

皇叔朱瞻墡恢复了几分富态,朱祁钰觉得皇叔最近实在是有些闲,筹划着自己南巡,让皇叔在家里看门。

朱瞻墡一听就有些麻,他表示是不是可以让太子监国,他作为太子的五爷爷,负责辅弼,再监国下去,太子怕是要怀恨在心了。

朱瞻墡走后,朱见深作为子侄辈觐见,朱祁钰按照往常的惯例赏赐,五块饴糖依旧给了沂王。

“叔父,孩儿已经加冠,打算前往北大洲就藩。”朱见深接过饴糖之后,表达了自己想要就藩的想法。

在眼下的大明朝,老朱家的子子孙孙,有两个选择,要么在京师混吃等死,除了大宗之外,五代降袭;要么出海去开疆拓土,也就是就藩。

而朱见深选择了就藩,而且他就藩的路途极为遥远,海路超过了四万里的北大洲,去了一辈子就回不来了。

“再等等,眼下航路都未稳定下来,还在探索,你,不必太过着急。”朱祁钰养了朱见深十八年,当年那个小娃娃,现在已经长得和他一样高了。

对于朱见深,朱祁钰并不是很纠结,稽戾王伏诛已经十八年,连民间都已经默认朱见深是大明皇帝私生子这一事实,若不是大明皇帝为什么对沂王这么好?大明皇帝为何不反驳?

连刘永诚这头倔驴,都已经不再旧事重提,没人会再拿沂王府作为反抗皇帝的工具。

朱见深过完年才加冠,加冠又被称为弱冠,朱祁钰对朱见深这么小的年纪出去打拼,多少有些不忍。

“任重道远,还是早些出发为好。”朱见深第一次对叔父的话进行了反驳,在此之前,他从来不会对叔父的话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疑虑,他之所以要出发,是因为现在他再不走,等到航路探索完成,他去岂不是摘桃子?

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

“向东还是向西?”朱祁钰想了想,还是同意了下来,父母不应该成为儿女翱翔天穹的约束和枷锁。

朱祁钰选择了成全。

在地图上,往左是向西,往右是向东,向西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至罗经正峰,至自由城,跨过大西洋,至古巴,到北大洲东海岸。

而向东则是至倭国的濑户内海,过太平洋,至北大洲西海岸。

这两条路,向西冗长,但胜在成熟,而且上岸之后,是北大洲的东海岸,是一望无际的、马跑上两天都无法看到山脉的大平原;

另外一条还在探索,上岸之后的西海岸,是莽莽群山。

“向西。”朱见深没有选择登陆西海岸的莽莽群山,而是选择了登陆北大洲的东海岸,更简单的说,朱见深选择了简单模式。

从西海岸的山地开发,朱见深才没那么头铁。

那不是山,是天堑。

朱祁钰沉默了许久,孩子们已经慢慢长大了,他再不舍得,也得舍得,他点头说道:“着礼部议礼就藩吧。”

“朱愈打算随孩儿一同前往。”朱见深试探性的说道。

朱愈是朱祁钰的养子,这孩子父亲是墩台远侯,母亲死于难产,家里被叔伯们吃了绝户,送到太医院的时候,连个人都没有,是陆子才救了他,被朱祁钰亲自收养,也算是为当年的解刳院站台。

现在朱愈长得人高马大,膀大腰圆,长时间跟随卢忠习武,悍将也。

朱祁钰几次都想让朱愈上战场,汪皇后都心疼孩子,朝臣们也不同意皇嗣上战场,这要是打着打着,再打出个燕府燕王那样的悍将亲王来,大明岂不是要再上演一场靖难之变?

朱愈的武学成绩极好,也参加过几次大阅。

朱祁钰思考再三说道:“愈儿,你切记,战场上,箭矢、铅子、开花弹、铁蒺藜,可不长眼睛,不会因为你是朕的子嗣就避开你,切记,活着才能消灭敌人。”

“孩儿领旨!”朱愈大喜过望,他还以为自己去不了,没想到陛下同意了下来!

朱祁钰本来打算把朱愈放到西域为王,仿黔国公之事,但朱愈最大的问题是身上没有军功,其次西域已经有了五皇子康王。

朱愈现在跟着朱见深去开拓,若是活下来,是朱见深的助益,也是他自己的成就。

若是没有活下来?那就是命该如此。

当年稽戾王在德胜门竖龙旗大纛,朱祁钰还得上战场拼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才是道理。

朱见济并没有说话,但是他的父亲知道他的志向,朱见济的目标是锡兰、印度,他现在还没有加冠,等到加冠之后,就会动身前往。

印度这个词语,出自唐三藏西天取经的翻译,在大明可以叫那边为天竺,也可以叫那边为印度。

朱祁钰早就做好了皇嗣们出海的准备,这里面有政治意义,即便是人亡政息,难道还能去北大洲把朱见深这个沂王府给叫回来?也有现实意义,连皇嗣都在积极出海,这是一种巩固开海的手段。

只是孩子都大了,这便离开了父母的庇护。

“孩儿告退。”朱见深颇为兴奋的离开泰安宫。

天明节后,礼部议沂王就藩之事,这件事朝臣们反对的声浪极大,并不是说沂王不能就藩,稽戾王的忠实拥趸,就只剩下了一个徐有贞,连刘永诚都投献了。

徐有贞到底是不是稽戾王拥趸,徐有贞说了不算,大明皇帝说了算。

大明朝臣反对的是沂王跑去海外开拓,大明皇帝给的实在是太多了些!

遴选平波健儿六千人,作为沂王就藩开拓军队,这已经是极大的恩赐了,陛下居然要把庐江号也一并赏赐给沂王!

大明眼下宝船级的一级战舰,就只有六艘,大明皇帝居然把庐江号这样的镇国之宝都赏赐了,其他的财货自然是数不胜数。

尤其是户部反对声浪极高,在经过了长达两个月的磨牙之后,大明朝臣们还是没能拗得过大明皇帝的旨意,一应赏赐,一点折扣没打,谁让陛下的内帑财力丰厚,就藩一应支出,皆出自内帑。

一支由一艘宝船,十三艘三桅大船,近百艘的战座舰,近万余人的沂王就藩的仪仗,在松江府云集完毕。

在景泰十八年的夏天,沂王就藩的船队,从松江府新港出发,开始了漫长的开拓航行。

这次就藩,沂王的母亲钱氏仍然留在沂王府内,而沂王的生母周氏,还住在白衣庵,沂王并没有让母亲随着他冒险。

后世将其称为沂王西渡。

而随着沂王就藩是大明的第九次官船官贸,在大明朝臣看来,这就是当年永乐、宣德年间南下西洋事的延续,所以称之为第九次南下西洋。

朱祁钰本来以为刘永诚会跟随稽戾王的孩子朱见深,前往北大洲,但是刘永诚选择了留在了大明,因为大明官船官贸,还需要刘永诚。

而这一次,唐兴和今参局这对狗男女,把两个儿子留给了皇帝照看,再次选择了出海。

只是这一次,唐兴不会再丢下今参局了,唐兴要进行第二次环球航行,继续探索海域。

这一次唐兴离开的时候,郑重的拜别了皇帝,大明镇海侯,再回大明之日,不知何时。

在沂王西渡出发三个月后,住在慈宁宫的大明孙太后病重,朱祁钰让大明的命妇们前往拜见,省的朝臣们以为是什么大皇帝的阴谋。

孙太后本来就病了,沂王一走,最后一桩心事就放下了,这便一病不起,而太医院用尽了办法,仍然是没救过来,实在是病人不配合治疗,景泰十八年八月十四日,孙太后撒手人寰。

朱祁钰到最后,都没有去看一眼,自从登基之后,朱祁钰从来没有去过慈宁宫晨省昏定,逢初一十五,也就是兴安代表皇帝去太后处一趟。

大明朝臣们都知道皇帝陛下心眼极小,对当年会昌伯在南衙僭朝搞的那些事儿,始终耿耿于怀。

会昌伯孙忠,临死都恨自己,恨大儿子孙继宗出生的时候,没把孙继宗活活掐死,直接把会昌伯府满门给送进了地府。

孙忠是个极其擅长阴谋诡计之人,他对新皇帝极为不恭顺,但是新皇帝国事繁杂,只要会昌伯府不跳出来,皇帝才懒得搭理他们这个伯府,到时候,弄几条船,趁着海贸大风起,做个富家翁,何尝不是一个美事?

孙太后合葬宣宗陵寝。

孙太后刚刚下葬,大明庶长子崇王朱见济就藩的部议再次展开,这次去的地方比较近,是印度,而这次的赏赐,仍然极为丰厚,大明另外一条宝船,也就是一级战舰,被赏赐给了崇王。

景泰二十年,朱见济拜别皇帝,前往松江府,由松江府南下西洋至锡兰就藩。

这走了大半年,朱见济这就藩船队就到了锡兰陈伦坡,锡兰总督陈寿延还准备迎奉,为此专门恶补了胡濙所著《藩国仪注》,陈寿延久居海外,不通大明礼节怕闹出笑话,专门进行了数次演练。

结果大明崇王就藩的船队,压根就没到陈伦坡,直接就奔着印度去了。

刚刚二十岁的崇王迎面撞上了在印度吃香喝辣、过得好不惬意的卜撒因,六千军士就能征服一片广袤的大陆吗?

答案是肯定的,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帖木尔王国国王卜撒因,就选择了投降。

崇王朱见济居然亲自率领了两百人,直接闯到了卜撒因的王帐内,将永乐剑架在了卜撒因的脖子上,这不投降也得投降。

朱祁钰一直不知道,他的几个孩子里,只有一个人有军事天赋,而且是顶尖的孤军深入的军事天赋,那就是庶长子朱见济。

上一篇:诸天反穿越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