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660章

作者:庄不周

“不担心。”贾诩端起了粥碗。“大乱之后,理当休养生息,正是守成之辈的机会。等上三十年,元气恢复,这些人也该解甲归田了。到时候,静极思动,年轻一代奔赴四方,正好成为陛下开拓四夷的新生力量,有何不好?就像这粥,只适合老臣,却不适合陛下。让你吃上几天,你会更想吃肉。”

刘协想了想,觉得贾诩说得有理。

就眼前的形势而言,多一些守成之辈也不是坏事。

至于以后,自然会新的变化,倒不必想得太远,天下本来就没有一劳永逸的政策。

唯易不易,与时俱进才是治国的真理。

两人一边吃一边说,不知不觉的就说到了韩融。

贾诩对韩融还有印象。“韩融虽是名士,却是个务实的人,与荀爽、陈纪之流不同。他回乡几年都没动静,现在突然出山,就算是为士燮兄弟或者其他什么事而来,也是被迫,绝非主动。”

刘协觉得有理。

韩融这个老臣还是很安分的,这么多年,一直没给他找过麻烦。

“朕担心和渤海有关。如何安排那些人,是个问题。”

贾诩笑了一声,喝了一口粥。“交州即将平定,需要更换不少官员。孙策出海出征,也需要能治理地方的官员。区区渤海一郡,怎么够他们施展拳脚,应该给他们更大的空间。”

刘协灵光一现,不由得哑然失笑。

姜还是老的辣,贾诩这一招太给力了。

让那些死要面子的汝颍人出海,他们未必愿意,让他们去交州就好说多了,毕竟交州还是大汉境内嘛。

况且交州也的确需要一批有经验的官员来治理。

钟繇、荀谌等人虽然不如曹昂有冲劲,用来安抚新定的交州各郡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张昭当初协助孙策,治理江东,政绩也说得过去。

作为过渡阶段的安排,可谓一举两得。

“他们能愿意?”

“换了十年前,他们肯定不愿意。现在形势不同了,他们应该不会拒绝。”贾诩嘴角带笑。“他们不肯去,有的是人肯去,江南人可是跃跃欲试。”

刘协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

贾诩说得没错。他在零陵大半年,虽然没能实现定都江陵的计划,开发江南的坚定意志却已经公布天下。如今江南士大夫非常积极,纷纷寻求入仕,也不拒绝到更南方的交州。江南系的崛起,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原士大夫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凉州人。

在这种情况下,汝颍人没什么讨价还价的底气。

第1238章 西望天竺

参考贾诩的意见,刘协给皇后伏寿以及唐夫人各写了一封回信,让她们尽量为韩融安排机会,让他四处看看,不要刻意限制。

君子坦荡。新政推行难免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发现问题,纠正便是,藏着掖着反而显得小家子气,也不符合实事求是的既定方针。

假如韩融真能发现什么问题,提出好的建议,未尝不是好事。

书信发出去不久,刘协又收到了丁冲的捷报,孙策拿下了番禺。

大概是知道广信屠城犯了忌讳,孙策急于将功赎罪,率部火速前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军至番禺城外。南海太守士武刚收到广信宗族被屠的消息,得知孙策已到城外,吓得魂飞魄散,望风而逃。

番禺不战而降,南海的士大夫们也被之前孙策屠城的暴虐吓坏了,没人敢轻举妄动,生怕引来杀身之祸。与士武关系密切的一些当地宗族生怕被牵连,有的跟着士武跑了,有的主动和他切割。

至此,丁冲指挥的东路军任务完成。

太尉府随即忙碌起来,整理战报,核实战功,为之后的奖惩做好准备。

刘协随即将目光投向了士孙瑞指挥的西路军。

相比于孙策,士孙瑞的发挥显得更加稳定,却没有发生孙策之前受困于郁林郡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解除后顾之忧狂飚突进的迅猛。他一直按照预计的计划前进,攻占一郡,就在一郡推行新政。

到目前为止,他刚刚进入交阯,还没有完成对交阯郡治的合围。

不过刘协并不担心这些,他对士孙瑞的用兵能力很有信心,对其幕府的文武配置也很放心。

新组建的北军可能是目前人才含金量最高的大军,士孙瑞不是不能像孙策一样进军,而是不想。

他有更远大的目标,也更有耐心。

这可能就是老臣与少壮派的区别。

——

大帐之中,几根手臂粗的牛油大烛发出明亮的光,将大帐里照得通明。

士孙瑞靠在凭几上,看着面前刚刚完成的巨幅地图,双目炯炯有神。

射声长史荀衍站在一旁,神情既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

他的袖口沾满墨迹,右手食指、中指间有豆大的老茧。这是几个月来爬梳典籍,绘制地图的结果。

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集合近百人的力量,汇集了了几乎所有能收集到的信息,他终于绘制出一幅最新的益州南部地图。

“这就是当年孝武帝所开的夜郎道?”士孙瑞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说道。

“是的,这条夜郎道开辟以来,几百年都没变过,有些驿舍还是当年修的。”荀衍感慨地说道:“时至今日,还能想见当年开路之艰。”

“开路总是很艰难的,尤其是看不到收益的时候。”士孙瑞摸着地图。“商路开辟以来,无数人因此路受益,甚至成了当地的巨富,可是他们骂起孝武开边来,却一点也不留情。”

荀衍的神情有些尴尬。

士孙瑞虽然没有明着说他,但中原士大夫无疑是骂孝武骂得最多最狠的。

“相比之下,天子就稳妥多了。”士孙瑞转过身,微微一笑。“且看重开西域商路,多少人趋之若骛。商人们赚了钱,百姓多了收入,朝廷也多了税赋。”

“是啊,天子不讳言利,又能共利,着实高明。”

士孙瑞抬起手,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益州南部虽然不如河西一马平川,但水路发达。拿下交州之后,既能由成都南下交州,也能向西南,通往天竺,比起绕过日南、九真可近多了。休若,你们要努力啊。”

荀衍诧异地看着士孙瑞,一时不明白他的意思。

士孙瑞也不解释,慢慢地踱着步。“你知道宛城外的淯之上,新建了一座桥么?”

荀衍想了想。“听说了,说是由甄贵人主持修建的。”

士孙瑞点点头,又摇摇头。“由谁主持修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短短几年内,我大汉的建桥技术就有如此进步。你想过没有,如果将来能建更大的桥,比如说,能在两山之间造一座桥……”

荀衍目光一闪,随即哑然失笑。“果真如此,那益州通往天竺之路可就顺畅多了。只不过……”

“只不过可能吗?”士孙瑞转头看着荀衍,微微一笑。“十年前,你也不会想到今天那座桥,但现在这座桥已经建起来了。休若,实学不是经学,进步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只要下功夫,肯投入,就会有回报,而且回报超出想象。”

荀衍点头表示赞同。

虽然他对在两山之间建桥的技术能否成为现实表示怀疑,对技术能带来的好处却一点怀疑也没有。

这一年多来的军旅生涯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见识过北军的军械以后,他就意识到袁绍输得不冤。就算他没有失手被袁术生擒,也不可能是天子的对手,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在技术带来的优势面前,世家大族所拥有的人力、物力优势不值一提。

而荀彧的来信,也证明了技术在战场之外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族兄荀悦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技术的不可或缺。他最近热衷于登山,为寻找那个问题的答案孜孜不倦,并且从中找到了乐趣。

“有为与无为,天子拿捏得恰到好处。”士孙瑞露出欣慰的笑容。“我生也幸,能在衰年遇此良机,为大汉重开西南。此战之后,我就要解甲归田了,远征天竺这样的壮举,只能由你们来完成。休若,努力!”

荀衍吃了一惊,连忙躬身行礼。“公谬赞,衍感激不尽。只是如此重任,衍当不起。”

士孙瑞虽然一直没能位列三公,但他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却与三公无异,否则也不会将北军交给他指挥。士孙瑞说出这样的话,等于将他当作了下一任北军中侯进行培养,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敢承受的。

北军八校的校尉、假校尉、长史个个都是俊杰,资历、战功都不是他能比的。他后来居上,其他人岂能甘心?

“哈哈哈……”士孙瑞大笑,伸手拍拍荀衍的肩膀。“有什么当不起的?天子重实践,你只要努力,以实力证明自己名至实归,其他人就无话可说。休若,天下很大,大汉正当用人之际,绝不会埋没你这样的人才。”

第1239章 着眼将来

荀衍出了大帐,站了片刻,抑制一下汹涌的激情,然后才迈开脚步,向自己的大营走去。

士孙瑞站在地图前,听到帐外那一声压抑止已久的呼吸,眨了眨眼睛。

士孙萌从一旁走了过来,看了一眼荀衍渐渐远去的背影,又看看士孙瑞,忍不住问道:“阿翁,你这决定是不是有些孟浪了。北军是禁军,可不是我士孙氏的部曲。”

士孙瑞眼神一闪,瞅瞅士孙萌。“这样的地图,你能绘得出来么?”

士孙萌尴尬地笑了两声。“阿翁,我不是嫉妒他。他才华出众,我是佩服的。”

“是啊,他才华出众,人所皆知。既然如此,为何不用?”他顿了顿,又道:“野有遗贤,非盛世之兆。颍川荀氏兄弟并为俊杰,这是家族当兴,非人力可以阻止。用人如治水,堵不如疏。与其为敌,不如为我所用。”

他转身来回踱了几步,又补了一句。“我想,天子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对荀彧如此用心。”

“阿翁就不担心荀氏势大难制?”

“担心。”士孙瑞笑笑。“但那是几十年后的事了,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天子年轻,悟性又高,他会明白这一点的。”

士孙萌还想再说,士孙瑞抬手轻挥。“行了,这些事不是你能理解的,你就不用操心了。地图的事,你多费点心,安排人复制几份,别忘了送一份去行在,注明是荀衍领衔,耗时一年,精心绘制。”

“阿翁还真是用心啊。”士孙萌忍不住撇了撇嘴。

“竖子,你若能比他出色,乃公有必要这么做?”士孙瑞没好气的啐了一口。“当初就不应该让你去荆州,本事不大,却养了一身书生脾气,高不成低不就,只能在乃公这里做个文吏。以后要是没人帮衬着,你能干什么?弄不好,连乃公的爵位都保不住。”

士孙萌猝不及防,面红耳赤,却也明白了士孙瑞的良苦用心,不好再说什么,嚅嚅地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士孙瑞站在帐中,看着地图,心头掠过一丝悔意。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如果没有送安排儿子去荆州,而是让他跟着自己历练,现在至少是一名都尉了。

可是谁知道形势会变得这么快呢。一转眼,名士不仅没了用武之地,还成了眼高手低的象征。

但士孙萌身上的名士习气却再也甩不脱了,哪怕他将士孙萌带到军中,带到益州这重山密林中,也打磨不掉那种文弱的气息。

也许,这就是命吧。

“士孙公。”王凌从外面闯了进来,声如洪钟,足下生风。他一眼看到了地图,不由得惊呼一声:“荀休若完成了?”

“嗯,你看看。”

不待士孙瑞吩咐,王凌已经走到了地图前,凑近了细看,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不得不说,这荀休若还真有点本事,居然真把这地图绘制完成了。有了这幅地图,以后进军就方便多了。”

他转身看向士孙瑞,两眼放光。“要进军龙编了?士孙公,早该如此了。再不进军,功劳就要被丁冲、孙策抢走了。”

士孙瑞微微皱眉。“彦云,天下很大,你也年轻,别被这点战功限制了你的视野。”

王凌尴尬地笑笑,抬手摸头。“士孙公教训得对,在这山里转久了,我都成了那坐井观天的青蛙了,根本没时间想那万里以外的大海。不过这也怨不得我,我不像孙策那样的寒门子弟,得天子欢心,错过这次还有下次。交州平定之后,士孙瑞可以回朝,可以归隐,我却没有其他选择。”

士孙瑞欲言又止,只好岔开了话题。“皇甫坚寿呢?”

王凌回头看了一眼,也有些诧异。“他跟我说好,马上就来的,怎么这么慢?”

士孙瑞招了招手。“不着急,我和你说一件事。”

见士孙瑞神情严肃,王凌不敢大意,收起了笑容。“请士孙瑞教诲。”

“你不要随军去龙编了,去永昌做个都尉。”

“永昌?”王凌脸色微变。

“我刚刚收到消息,孙策已经攻占了番禺,士武不战而逃。士燮应该已经收到了消息,未必有斗志坚守龙编,请降的可能性更大。此去龙编,未必有立功的机会,倒有可能白跑一趟。一旦交州平定,我很快就要回朝复命,再想安排你们就没那么容易了。趁着还没出发,你去永昌做都尉,皇甫坚寿去益州,就不用随我回朝了。”

王凌脸色变了几变,欲言又止。

他知道这是士孙瑞的一番心意,但是一想到要在这里滞留数年甚至数十年,他就有些不甘心。

就因为我是王允的从子,就只能看着别人建功立业?

“你再仔细看看地图。”士孙瑞提醒道。

王凌犹豫了片刻,再次细看地图,却有些心不在焉。

一会儿功夫,皇甫坚寿走了进来,看到地图,也不由得赞了一声。

士孙瑞也没多说,吩咐他与王凌一起看地图,自己出帐更衣。

趁此机会,王凌将士孙瑞的安排说了一遍。皇甫坚寿听了,倒是一点也不意外。他伸出手指,地图上找到永昌,然后轻轻点了点。

“彦云,你往这儿看。”

王凌转头看了过去,却见皇甫坚寿的的手指沿着一条线缓缓向西南而行,越拖越久,直到地图边缘才停住。

“你知道这条道通往何处吗?”

王凌沉吟片刻。“天竺?”

“没错,是天竺。那你可知,天竺向西,通往哪里?”

“不知道。”

皇甫坚寿继续向后退,手臂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最后在虚空点了点。“罗马。”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