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381章

作者:庄不周

“你知道这是什么象么?”

刚刚还侃侃而谈的虞翻一脸懵逼。“这是……水之象?”

“这就是我刚才和你说的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刘协故作神秘的扬扬眉。“拿回去研究研究吧,我看你需要几天才能悟通。”

虞翻好胜心起,慨然接过。“那臣就献丑了,回去研究研究,再来与陛下论道。”

“很好。”刘协又让诸葛亮取过一部书来,摆在虞翻面前。“这是由兰台整理出来的西域算学,有些新意,你也了解一下,或许会有帮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虞翻听说是西域算学,本来有些嫌弃,听了刘协的话,只得勉强收下。

“我用这些,换你的吐纳术,如何?”

虞翻恍然,哑然失笑。“陛下坐拥天下,却与臣交换,臣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我觉得你该喜。”

虞翻想了想,点头赞同。“陛下说得对,臣的确该喜。”

第704章 农工医商

周忠出了殿,来到阶下。

孙策正与赵云说得热闹,周瑜也与鲁肃在一旁闲聊,不时露出笑容。

看到周忠出殿,他们立刻迎了上来。

“出宫吧。”周忠使了个眼色。

孙策、周瑜会意,转身和赵云、鲁肃告别,约定再见的时间,便随周忠出宫去了。

“伯符,你随我去一趟太守府,拜见杨公。天子命我与杨公商量一下你的任职,后天朝会时会进行讨论。”

孙策有些忐忑。

虽说天子许他南征,但他没能战胜赵云,这个承诺还有效吗?

周忠看在眼里,暗自叹息。

这还是那个无所畏惧的孙策吗?他完全被天子压制住了啊。不过想想虞翻的表现,他又释然了。连虞翻这种恃才傲物的狂士都被天子折服,不自觉地收敛几分,孙策又岂能抵抗天子的皇家威严。

“放心吧,天子对你们年轻人总是很大度的。”周忠安慰道,心里却多少有些羡慕。

天子对老臣可算不上宽容。

周忠领着孙策、周瑜,来到太尉府。杨彪早有准备,安排好公务,请周忠等人上堂,仔细打量了孙策、周瑜两人几眼,满意的点点头。

“后生可畏。嘉谋,你当初就应该听天子的,让他们早些入朝。”

周忠尴尬地笑笑。他也后悔,但后悔有什么用呢。

“你在哪儿见的天子,太学还是讲武堂?”

“讲武堂。”周忠把与天子相见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又说明来意。

杨彪听完,微微皱眉。

“万里海疆的事,以后再说,现在肯定谈不起来。交州的事,朝廷已经派出使者,士燮兄弟会如何反应,现在还不好说,立刻派兵征讨肯定是不合适的。如何安排,的确需要斟酌。”

周忠觉得有理,不禁心中生疑。

杨彪说奉诏出使,那天子必然清楚这件事,为何还答应孙策南征之事?

“文先,依你看,天子莫非是另有安排?”

杨彪看了周忠一眼,摇摇头。“嘉谋,天子说的是东南,不是交州。交州定与不定,并不影响结果。”

周忠愕然。“这么说,万里海疆指的……真是大海?大海之中,最多只是几个打鱼的蛮夷而已,有何可征讨的?”

孙策也很失望。

杨彪无声地笑了。“虽然我还出过海,不知道东南的海中有什么,但我相信一件事,天子绝不会让人才闲置,总会给你们用武之地。”

“这倒也是。”周忠点头赞同。

“况且我听胡商安东尼说过,西域的商人也有取道海上的,沿途有不少小国。他们的船远远没有我们大汉的船大,所以常有倾覆之险。即使如此,因为利润丰厚,还是有人愿意冒险。若是换上我们大汉的船,收益应该会更大。”

杨彪突然顿住,转头对孙策说道:“楼船能出海吗?”

孙策连忙躬身说道:“能,只是怕风。一旦遇到大风大浪,来不及入港躲避,极易倾覆。”

杨彪点点头,转身从案上翻出一篇公文,递给周忠。

“嘉谋,你仔细看看。”

周忠接过,仔细一看,是一篇会议纪录,其中提到几件事,是天子安排的任务,要在太学之中新设几个学科。

排在第一的是农学,其次便是工学,后面还有医学和商学。

周忠不禁皱起了眉头。“太学是为国家纶才之所,岂能设立这些百工……学问?”

“你再细看。”杨彪不接周忠的话题。

周忠耐着性子,往下细看。

天子要求设立农学的理由倒很充足。

农为国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亩产由战国时的一石、一石半,到现在三石左右,用了四五百年的时间,发展太慢。要想解决土地不足的问题,除了开疆拓土之外,增加亩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设立农学,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读书人去研究农学,提高产量,养活更多的人。

工学也很容易理解。人对工具的需要无处不在,作战需要兵器,耕种需要农具,居家需要房屋,出行需要车船。设立工学,就是要想能工巧匠们集结起来,并鼓励读书人加入,进行学术研究。

在这其中,天子特意提到了两项:一是桥,二是船。

看到这里,周忠理解了杨彪让他看这份记录的意思。

天子绝非一时心血来潮,他是很认真地考虑这件事,要在太学设立儒学以外的诸门学问。

“文先,你们当时怎么说?”周忠一边看一边说道。

“我觉得天子这个提议甚好。”杨彪说道。“你还记得天子要在西河上架桥的事吗?”

周忠想了想。“有点印象。怎么,有人做到了?”

“虽然还没成功,但已经有方案了。嘉谋,你是不知道,西河、上郡的百姓是多么希望能在大河之上架一座桥。有了这座桥,人们可以少走几十甚至上百里路。如此关切到民生之学,为何不能入太学?”

周忠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晃了晃手中的会议记录,问杨彪能不能让周瑜、孙策看看。

杨彪点头同意了。这本来就是公开的,只是眼下还没有条件公布而已。

周瑜、孙策接过会议记录,先后读了一遍。

孙策立刻兴奋起来。

他最关心的是战船。天子设立工学的目的之一是造船,造大船,能适应不同环境的大船,其中就包括能在海上航行,抗风浪的大海船。

有了这样的船,他出海征伐的目标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这个好。”孙策对周瑜说道。

周瑜点头附和,又补充了一句。“果真如此的话,只怕三万太学生都不够,难怪农学要排在第一位。没有足够的粮食,可养不起这么多人。”

杨彪正和周忠说话,听到周瑜的评论,来了兴趣,转头对周瑜说道:“你赞成天子的建议?”

周瑜有点意外,看了周忠一眼。

他这个意见与周忠相左,所以声音很低,近乎和孙策耳语,就是不想让杨彪听见,没想到杨彪的耳力这么好。

周忠没听清,但周瑜能得到杨彪的赏识,他求之不得。

杨彪是太尉,主兵事,周瑜能得到他的赏识,将来前程就有了保障。

“杨公问你话,你就直说。”

“喏。”周瑜转身,向杨彪行了一礼,将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杨彪哈哈大笑,指着周瑜说道:“嘉谋,你这个从子很有见识,难怪天子赏识他。这样吧,他别到天子身边为郎了,来了太尉府吧。”

第705章 背后一刀

听了周瑜的解释,周忠也会过意来。

天子虽然提到了要在太学设农工医商诸学,但顺序却大有讲究,并非随便排列。

农学排在最前面,自然是因为农学最重要。

解决了吃饭问题,养得起大量的寄食者,才有可能谈工学、医学、商家之类的学问。

他能想到的,天子可能都想到了。

如此说来,天子愿意和他做交易,甚至暗示当以司空之位相酬,也是考虑到度田成败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关系到能否培养更多的人才和能工巧匠。

周忠的脸有点发烫。

自诩为名士、大臣,却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不放,和天子讨价还价,实在有违士人风骨,也辜负了圣人之学。

“嘉谋?”见周忠出神,杨彪提醒了一声。

“啊?”周忠回过神来,连忙摇摇手。“我没事,我没事,只是刚才突然想到了度田的事,一时出神。”

“度田啊。”提到度田,杨彪脸上的笑容散了,眼中多了几分怒意。他拍了拍大腿。“关于度田,最近的消息没一个令人满意的。山东诸郡变着花样反对度田也就罢了,还和袁绍勾结起来,说他是为民请命。”

“他为的是什么民?请的又是什么命?”杨彪喝道。“一派胡言。”

周忠吓了一跳,心脏怦怦乱跳,仿佛杨彪怒斥的不是袁绍,而是他。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杨彪摇着头,痛心疾首。“有时候我都想,当初就不该劝天子接受他的请降,直接派兵打败他更好。以前都觉得公路糊涂,现在看来,公路虽然纨绔,大事却不糊涂。”

杨彪握紧了拳头,咬牙切齿。“我倒要看看,他这自欺欺人的美梦哪一天能醒。”

周忠心情复杂,附和不是,反对也不是。

——

邺城。

倚案假寐的袁绍突然打了个激零,坐了起来,额头冷汗涔涔。

一旁的侍妾吓了一跳,连忙趴在地上请罪。

袁绍有些烦躁地挥挥手,示意侍妾退下。他心跳很快,头也有点晕,却不想让侍妾看见。

撤兵之后,他的身体就不怎么好,偏偏事情还多,让他忙得焦头烂额,连睡觉都睡不安稳。

首先就是人心涣散,连沮授那样的谋士都跑了,不知去向。

其次是他查实了广宗郭氏的现状,证实了逢纪所言不虚。田丰为了冀州人的利益,竟想让袁熙迎娶一个没入贱籍的女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痛斥了田丰一顿,请他致仕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田丰在冀州的名望太盛,他是想直接杀了田丰的。

虽说田丰罪有应得,但田丰、沮授二人的离去,还是给袁绍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冀州人觉得他是故意打压冀州人,更加抱团,而审配的态度也变得越发强硬,几次险些发生冲突。

如果现在发生大战,袁绍甚至怀疑审配会阵前倒戈。

为此,袁绍不得不多次表态,仍将在冀州大族中为袁熙选择合适的联姻对象,以安抚冀州人。

每次想到这件事,他都觉得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这种明明不愿意,却不得不为的感觉太难受了。

“主公?”一个人走了进来,一声轻呼,带着说不出的关心。

袁绍下意识的挺起腰,抬头一看,见是郭图,松了一口气,摆摆手,身体也重新塌了下来。

“公则,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到。”郭图打量着袁绍。“主公,你脸色不好,是不是最近太累了?”

袁绍苦笑了两声,却没回答郭图的问题。

“幽州的情况如何?公路到了幽州,是不是大受欢迎?”

郭图的嘴角抽了抽。“大受欢迎倒不至于,但的确给我们找了不少麻烦。他也不住蓟县,天天待在易县,有事没事就招显思过去喝酒。显思不想去,但身为晚辈,又不能屡次拒绝,这……很难办啊。”

袁绍阴着脸。“只是喝酒吗?”

郭图一声叹息。“当然不只是喝酒,但他那种人,还能说出什么来?不用想也能猜得到的。”

袁绍默默地点点头。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