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 第597章

作者:王梓钧

赵瀚可以给太子安排宾客,估计今后的皇帝,同样会取消这个职务。甚至,赵瀚自己就会取消,把胡梦泰调任尚书职务。

一番日常事务安排,张岱让属官们退下,只留胡梦泰讨论工作。

张岱说道:“太子的学业,还是以皇城学校为主。詹事府这边,每十日只学习一日,时间是不是太少了?”

胡梦泰说:“太子才十三岁,慢慢熟悉政务便可,讲得太深他能听懂?我估计吧,等太子中学毕业,詹事府的课程就会变多。到时候,可能有一半的时间,都会学着怎么处理政事。”

“此言有理。”张岱点头道。

然后两人发现,他们没啥好聊的,因为太子在詹事府上课的时间太短。每旬的课程安排,一天就能搞定,剩下的日子根本无事可做。

张岱又找话道:“昨日进宫面圣,陛下的意思,太子年纪太小,授课时不要太死板严肃。特别是讲解《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尽量的寓教于乐,把历史编成故事讲得精彩些。不能让太子厌烦,多多培养太子的兴趣。”

胡梦泰笑道:“那就让每旬的授课之人,把故事编得精彩一些。围绕着政要、通鉴,也可讲些相关的事情。比如房玄龄怕老婆什么的,这种故事,小孩子肯定喜欢听。还有李世民怎么做天可汗的,打仗时多么威风,讲出来太子也很喜欢。”

张岱突然想起了个事儿:“陛下交给翰林院一个差事,让他们编写《历代田政得失》,也不知道翰林院编得怎样了。这本书,陛下也说要让太子学习。”

胡梦泰说道:“我问过了,已经编写完大半。编写过程中,翰林院还有新的发现。比如,隋朝二世而亡,也跟田政崩坏有关。”

张岱感觉很稀奇:“田政崩坏,无非土地兼并太严重。隋朝只有二世,土地兼并应该不严重吧?”

胡梦泰说道:“隋朝虽然才二世,但得国太易啊,在北方杀的士绅太少。翰林院那些史官发现,隋朝的人口户口增涨,还有耕种面积的增涨,速度快得简直离谱。”

张岱说道:“或许是清查隐田隐户而来。”

胡梦泰说:“确实在清查隐田隐户,但还是太匪夷所思,而且持续时间特别长。翰林院的史官,已经大概推测出实情。隋炀帝好大喜功,地方官员在清查人口和田亩时,为了政绩都在虚夸乱报,而隋炀帝还就当真了。有那么多虚无的人口和田亩,当然要征收赋税。地方官员为了完成任务,无法向大族征收,只能算在百姓头上。”

“一边是世家大族不交赋税,一边是平民百姓加倍征收,老百姓怎受得了?隋炀帝还大肆建造仓储,说起来像是常平仓,但根本不拿出来赈济百姓。民间的粮食被朝廷收走,非但不灾年赈济,甚至无法在市面流通。一旦遇到天灾,就完全买不到粮,便有地方豪杰举事。哪个豪杰敢开仓放粮,哪个豪杰就能得民心……”

第773章 【三十一岁的布政使】

之所以设置东宫官职,是因为太子快从皇城学校毕业了。

皇城学校,三年小学,三年中学,赵瀚不打算设立大学。这里的毕业生,不管从哪个省来的,都必须参加金陵府会考。考得上就去读大学,考不上要么回家,要么自费到大学读书。

至于海外留学生,看似得到优待,其实没啥卵用。

留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毕业考试:

第一种是特殊试卷,考过了就能拿毕业证,然后滚回自己国家装逼。

第二种是普通试卷,需要跟中国学生一起卷。考试合格的,不但可以拿大学毕业证,还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特招的少数民族学生,待遇同样如此。

不管是外国留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学习汉语就很困难了,还要恶补中小学知识,还得跟大学生一起竞争,能过关斩将的绝对属于天才级别。

这些年来,几百个特殊考生里面,只有三人拿到普通毕业证,科举通过的仅一个朝鲜学子。

像那两个英国少年,如果自费入读金陵大学,大概就是混个特殊毕业证滚蛋。拿不到普通毕业证,连参加科举的资格也没,中国民间也不承认这种学历。

“唉,明天终于要放假了!”

章昉抱着物理教科书,趴在课桌上看着外面的落日。

太子赵匡桓的三个小学室友,居然只被淘汰了一个。

而且被淘汰的,是学习最努力、性格最沉稳、经常劝谏太子的何谦吉……进入中学之后,各省的前几名考生(小学毕业考),全都被招到皇城学校读书,学习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只凭刻苦努力,根本无法弥补天赋差距。

做事圆滑且社交能力极强的刘国祯,也没见他有多刻苦,偏偏就是能跟上进度,每次考试都在被淘汰的边缘。

而性格顽劣的章昉,自从闯祸被校长开导之后,竟然真的改过自新,第二个学期就名列前茅。

当然,各省的神童来了,章昉就不再那么冒尖,排名只能在中游起伏。

“安静一下,安静一下!”

班长颜光猷拍打着讲桌大喊:“今后每旬休息两日,老师们会留旬末作业。各科的作业内容,我抄写在黑板上,不完成是要挨戒尺打板子的。”

“唉!”

教室里一片哀嚎。

颜光猷是山东曲阜人,复圣颜回的后代。

无论孔家还是孟家,又或者是颜家,这些儒家圣贤的后代,现在都老老实实到朝廷读书。而且由于家学渊源,还请高人来补课,经常冒出成绩优异的子孙。

颜光猷是山东小学统考第二名,弟弟颜光敏是山东小学统考第三名,兄弟俩先后被招进皇城中学读书,已经在曲阜传为一桩佳话。不过嘛,也就他们两个姓颜的厉害,姓孔姓孟的都还没有出现超级尖子生。

赵匡桓这位太子爷,看着班长抄写旬末作业,没来由感到一阵心累。

其他同学,只要完成作业便可,剩下的时间都可以休息玩耍。而他放假之后,还得跟着老师学习政治,甚至要熟悉朝廷的重大政务。

赵匡桓朝前排一位女生瞟去,少女的名字叫祝君莫。

出自《诗经》: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一听名字就知道,祝君莫肯定不是底层家庭出身。但也算不上达官显贵,其父只是县中学的老师,丧妻之后不再续弦,独自拉扯一儿一女,还把儿女都培养成神童。

即便被招进皇城中学读书,祝君莫的考试成绩,也基本不会跌出年级前三,这让一众男生感到羞愧不已。

而赵匡桓的初恋乔婺华,在小学时名列前茅,到了中学就只能徘徊在中等水平。

咱们的太子爷,有些移情别恋的征兆。

他反复比较两个女生,觉得各有各的好,似乎难以分出胜负。但祝君莫的学习成绩太牛了,这给她加分不少,因此赵匡桓渐渐偏向此女。

少年心事,便是这样,很难定下来,总把春心萌动当成爱情。

记下作业内容,赵匡桓返回自己宿舍。

依旧是四人住一间,但室友每年都要更换。

最新的三位太子室友,一个叫马训,湖北商贾子弟。一个叫王克复,河南士绅子弟。一个叫吴冲,广西农家子。

吴冲最不受待见,性格太较真了,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室友们争得面红耳赤。但这小子是真的刻苦,自律性极强,每天不是在学习,就是在为学习做准备。

这不,才刚刚放学,吴冲就在写作业了。

赵匡桓正在收拾东西,打算明天一大早回家。

王克复坐在床沿上,兴致勃勃地说:“你们看报纸了吗?去年各省的政绩考核,我们河南杨布政使排第一,这可是陛下钦点考评的。在杨布政使的治理下,河南粮食丰收、六畜兴旺。每年移民所需的耕牛,河南一省便贡献了五分之一!”

马训好奇道:“河南为啥有那么多耕牛?”

王克复笑道:“报纸上写得明白,杨布政使根据河南实情,因地制宜改变了农业方式。每年夏粮收麦子,每年秋粮收玉米,一年两收,都是高产谷物。而且,麦子和玉米的秸秆,只要提前一些时日收割,在不影响谷物产量的同时,还能做青储料用来养牛养羊。”

马训不屑道:“这有什么好吹嘘的?玉米杆拿来养牛,乡下孩童都知道。”

王克复没好气道:“青储料你懂不懂?玉米杆不做处理,水分很快就干了,冬天不能拿来喂养牲畜,就算喂了也不怎么顶事。杨布政使在做知府的时候,就从《王祯农书》得知青储料的制作。他经过多方试验,还跟劝农司的官员写信交流,最终才研究出麦秆和玉米杆的青储料制作方法。”

“杨布政使辅政河南之后,亲自走访十多个县,引导农民轮种麦子和玉米。又召集河南全省的知府、知州、知县,给他们下发劝农司编写的材料。全省的地方官,又跟大同银行联系,贷款购买牛羊崽子借给农民。”

“你知道这些推广有多难吗?河南大旱的时候,许多农民还不起贷款,大同银行和财部,可是上疏弹劾了杨布政。杨布政是河南右布政使,上头还有个左布政使。报纸上虽然没写,但肯定左布政使也跟杨布政闹了。幸好有陛下出面安抚,杨布政坚持做了好几年,这才有现在的成效!”

“这些都是刊在报纸上的,就凭杨布政在河南的政绩,今后肯定入阁为相!”

一直在写作业的吴冲,突然来一句:“杨布政是好官。”

王克复牛逼轰轰的说:“再是好官,也得有用武之地。别的省都不行,还得看俺们河南。河南有广袤肥沃的平原,前一任布政使和工部都水司,又把全省的水利河道搞好了,这才能种出那么多的粮食,这才有那么多麦秆和玉米杆喂养牲畜。”

赵匡桓觉得自己是太子,有必要记住这个好官,问道:“杨布政使叫什么?”

王克复回答:“报纸上说,杨布政使叫杨安,湖南人。以前只是个书童,大同军收复湖南时,杨布政报名做了吏员,帮着宣教团组建农会和分田。后来一路升迁极快,每任官职皆政绩斐然,被陛下破格任命为河南右布政使。”

马训顿时大笑:“哈哈,原来是我们湖广人。”

王克复纠正说:“是湖南,不是湖广!”

马训说道:“都一样,湖南湖北,以前统称湖广。我是湖北的,杨布政是湖南的,按照以前的说法,都算作湖广同乡。”

“你就往自己脸上贴金吧!”王克复鄙视道。

赵匡桓问道:“那份报纸呢?”

王克复立即给太子爷递过去。

赵匡桓翻到关于杨安的报道,顿时就惊了,这位杨布政好年轻啊,今年才将将31岁而已。他在湖南投身大同军,跟着宣教团组建农会分田时,仅仅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

马训也凑过来,看到杨安的简介,同样惊讶得目瞪口呆。

三十一岁的右布政使,且已在这个任上做了好几年……今后的仕途发展有多恐怖?

不止几个小屁孩被惊到,这篇报道一出,阁部重臣们也在议论,各派系都试图向杨安抛出橄榄枝。

少年人总是容易热血,谁还不曾有满腔抱负?

王克复这个出身富绅之家的孩子,此刻已然把杨安视为偶像。他也想为民谋福祉,他也想被皇帝夸赞,他也想登上报纸名扬天下。至于利益和算计,反而是少年人最不看重的。

这是初心,就看能坚持多久。

王克复正准备立下一番誓言,正在写作业的吴冲又说:“当官就该如杨布政,今后我若做官,必为‘杨布政第二’!”

此言一出,王克复郁闷得不行,他的台词被室友抢了啊。

能在皇城中学读书的外省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童。还没长大的神童,脾气各异,马训就颇为自傲,他冷嘲热讽道:“就你还杨布政第二?别说让你管一省,就算让你管咱们班,怕是都没几个人能服气。”

吴冲欲言又止,终究没再说话。他出身贫寒,虽然聪明异常,却从小只知道读书,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也没有教过他怎么为人处世。

皇城学校,就是个小社会,什么出身、什么身份、什么性格的都有。

太子在这种环境长大,肯定比藏在深宫要好得多。

第774章 【自学成才的读书人】

明末的海内三大鸿儒,分别是黄宗羲、孙奇逢、李颙。

李颙属于比较特殊那个,因为他没有老师。

其父战死之后,寡母抚养他艰难度日,每次送去私塾求学,都因没钱而遭拒绝。九岁那年,李颙终于进了私塾,只读20天就被赶回家。

李颙帮着母亲砍柴卖钱,又帮着母亲纺纱织布,空闲之余,母亲教他背书识字。

营养不良,面色如菜,人称“李菜”。

县中有富户,藏书甚多,听闻李颙的事迹,就允许他随便翻阅书籍。年纪轻轻,自学成才,写出《二十一史纠谬》。后来又把这本书烧了,因为这不是儒家正脉,继而潜心研究宋明理学,最终成为“关学”大宗师。

这个时空的李颙,际遇稍微好些。

大同军收复陕西的时候,李顒已经过了免费读书的年龄。但当地的小学校长,还是允许他旁听,只是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在没有任何学历的情况下,李顒旁听完小学课程,又借书自学完中学课程。因为官府给母子俩分了田,他还得一边耕田一边自学。如此艰难,他却已把《春秋》、《史记》和《资治通鉴》读完,还被富户请去做家教,给富家子补习数学和物理。

并且,李颙还在自学宋明理学,承袭的是明末改良过的关学一脉。

金陵大学的校长王之良,回乡探亲时,听闻李颙的勤学事迹,便将其招来亲自考教学问。

李颙对答如流,王之良爱才心起,便让他去金陵大学旁听。一切费用,王之良来出,只是没有中学毕业证,所以无法参加正规考试。

李颙因为寡母在家,不愿前往南京。他的母亲在房梁上拴绳套,以自杀相逼,李顒终于还是去了金陵大学。

如今,大学课程早已读完,先是找了份小报编辑的差事,后来应聘做了“黄金屋”的图书管理员。

黄金屋,是皇室出资修建的公共图书馆。

李顒在管理图书的时候,无论什么书,他都能随手指出位置。借阅书籍的客人,无论提出什么疑问,他都能迅速进行解答,渐渐积攒了不小的名气。

要给太子寻找老师,不能全是名宿大儒,还必须挑几个年轻人。

王之良便举荐了李顒,但其资历实在太浅,当老师根本不够资格,破格录为东宫属官倒是可以。

没成想,皇帝听了李颙的事迹,竟然招来亲自考核。

李颙今年才25岁,他被引导着在紫禁城内行走,平心静气,目不斜视,巍峨的殿宇丝毫不能影响其心志。

在一个大殿中,李顒见到了皇帝,他直接跪倒叩拜:“小民李顒,叩见吾皇!”

赵瀚放下毛笔,说道:“新朝礼制,非重大场合不用下跪。你起来吧。”

李颙跪直了拱手说:“启禀陛下,家父早亡,家母抚养小民不易。小民多番求学,皆被塾师拒之门外。我大同军一至,与民落户分田,小民与家母亦分得良田。小民虽过了年龄,然大同朝廷之小学,竟也允许小民旁听读书。赐田,受学,凡此两事,不啻再造之恩。这一跪,这一叩,非民跪君,实乃在下跪谢恩公!”

这番说辞让赵瀚非常满意,微笑道:“近前来,赐座。”

李颙挺身站起,似乎不怎么懂礼数,竟阔步走到皇帝跟前,然后端端正正坐在那里。

瘦,此人非常瘦,脸颊都凹陷下去了。

但绝对不是文弱书生,他从小就砍柴卖钱,分田之后又常年种地,衣服脱下来也是有肌肉的。

赵瀚问道:“你自修的是关学一脉?”

李顒摇头:“回禀陛下,小民没有师承,能弄到什么书,就只能看什么书。小民家乡,有一藏书家,任由小民翻阅书籍。当时,小民读的是史书和关学。后来在小学、中学、大学旁听,又学了很多实学。数学、物理、天文、地理、律法、水利……不一而足。虽然不甚精通,但也博采百家。于数学一道,小民也有些心得,已被数学会录为会员。”

赵瀚哑然失笑,明末海内三大儒、关学宗师李颙,这个时空居然还搞数学研究。

赵瀚问道:“你所学颇多,觉得哪门学问最为要紧?”

上一篇:修行从渔夫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