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403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燕云之地终于回来了,上位可要替大家伙好好看看,再也不能丢了。

朱元章看了看身边的朱升,忍不住感叹道:“百姓期盼光复故土,一片赤诚,咱心里也暖呼呼的。只是咱想不明白,何以百姓如此,百官不能如此?”

朱升老脸微红,这事情不复杂啊!

百姓自然是盼着国家好,自己也好。

心思最是单纯不过。

可这些官吏怎么会那么想?

君不见一个复旦学堂都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现在硬生生多了好几省的地盘,分出了一半的好处不说,还要他们辛辛苦苦北上。

可不是谁都有着家国情怀,也不是谁都想着立功立言,名垂青史。能安安稳稳过舒心日子,谁又愿意喝风吃沙子?

“上位,以老臣看来,日后必定要对北方官吏多加优待,不使为国操劳之人伤心!”

朱元章点头,“这话说得有理,只是咱以为根本之道,还是让北方能够恢复元气,重现生机。若是提到北方为官,不再畏惧惶恐,甚至是欣然前往,才算是恢复有成!”

朱升眉头一动,忙道:“上位如此用心,果然是远出常人,非同一般。老臣五体投地,只是,只是……”

他吞吞吐吐,朱元章笑道:“只是很难是吧?”

朱升点头,感叹道:“确实如此,老臣听闻,北方遍地都是蒙古贵人牧场,长满牧草,想要恢复田亩,种上庄稼,就需要许多功夫。更不要说别的了。其实,其实礼部的那些议论,未尝没有道理……”

朱元章呵呵一笑,“确实有理,只可惜他们的道理,不是国家的道理!现在北方胡人众多,牧场遍地,风俗迥异,不便治理。正因为如此,才应该迎难而上,移风易俗,励精图治!这是正办!而不是渲染困难,逃避责任,身为朝廷命官,吃着咱的俸禄,就想着清闲安逸,毫无作为。这样的官吏,更加可恶,从今往后,咱非要把他们派到最艰难的地方,做最困难的事情。做不好就公告天下,让他们遗臭万年!”

“记住了,在咱的手下,要么好好干活,要么就趁早滚蛋,尸位素餐,怠惰政务,别想有好下场!”

老朱杀气腾腾的宣誓,很快传遍了整个北上团队,尤其是那几百位官吏和学生,顿时战战兢兢,不胜惶恐。

天子说到做到,他们现在是骑在了老虎背上了,要么拼着老命,风里雨里,干出一点模样,要么就让报纸宣扬的人尽皆知,身败名裂。

真是绝了!

这个朱皇帝,太难伺候了。

就在众人的惴惴不安中,朱元章的船队再一次到达了济宁。

可算是故地重游了,当初北伐的时候,朱元章就到了这里,驻扎过一段时间,彼时孔家父子还在码头劳作,弄出了不少笑话。

如今再次驾临,朱元章发现码头明显比过去忙碌了许多,在岸边多了不少商铺,什么酒楼客栈的数量,也在增加。

尽管官吏们视燕云为化外之地,但是对于商贾来说,只要有钱赚,就算是番邦蛮夷,也是愿意去的。

朱元章看在眼里,倒是略感欣慰,这个天下,到底不只是这帮虫豸,不然他非得气死不可。

老朱稍作停留,除了地方官吏恭迎天子之外,在欢迎的人群中,朱元章还看到了一个熟人,前任礼部尚书钱用壬。

现在复旦学堂的提举,主要负责学堂建设事宜。

老朱看在眼睛里,突然来了些兴趣。

“钱用壬,咱当初把你派到山东,你可是吃了苦了!”

钱用壬慌忙拜倒,“陛下,罪臣这段时间,们心自问,过去自己贪图安逸,不敢有所作为,实在是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辜负了大好年华,罪臣该死!”

朱元章微微冷笑,他早就不会被这种话语欺骗了。

“钱用壬,你当真是这么想的?”

钱用壬突然磕头作响,“回陛下的话,罪臣不敢胡言乱语,实不相瞒,最近臣这里来了一个客人。”

“什么客人?”

钱用壬略微迟疑,能不能咸鱼翻身,就看这一次了,他把心一横,这才鼓足勇气道:“陛下,此人是钱唐!”

“钱唐?”

老朱稍微想了想,终于记起了此人。

当初在白鹿洞书院,就是这人说是要为孔孟而死,后来被张希孟发配回家,只许种田读书,连外出都要请求路引。

怎么,他来山东了?

“去把他叫来。”

不多时,一个面皮微黑的年轻人快步走了进来,离着老远,就跪倒地上。

“草民拜见吾皇万岁!”

朱元章看了看,似乎比当初瘦了些,也没有太大变化。

“钱唐,你不在家里读书,怎么来山东了?你又如何得到了路引?”

钱唐忙道:“回陛下的话,草民上报,要来验证张相公的一句话。”

“张相的话?什么话?”

钱唐深溪口气道:“张相说过,朱熹论述正统,何等精妙,也掩饰不了高粱河之败!唯有胜利,才能解决问题!”

朱元章眉头微皱,“张先生是这么说过,如今大明已经光复燕云,你又有什么好说?”

钱唐磕头作响,“草民无话可说,草民只想前往燕山瞧瞧,想知道究竟是何等险峻之地,让人如此魂牵梦绕……只是草民到了山东,道路艰难,盘缠,盘缠也不够了……”

朱元章看着钱唐,尽管这个家伙有些迂腐,但竟然能主动北上燕云,比起朝中的那些东西,还是要好不少的!

果然,差距都是比较出来的。

“那好吧,咱捎你一程,共同北上吧!”

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为天下正统

钱唐一身布衣,随船北上。

那些文臣自然不待见他,甚至不少太学的学生也不喜欢此人。毕竟当初发生在白鹿洞书院的事情太过出名。

钱唐以理学门人,孔孟弟子自居,不愿意追随大明,彼时大家伙都以为他必死无疑,结果张希孟赠书送人,保留了钱唐一条命。

从此之后,这个人就成了禁忌……

理学中人恨他不死,没有为理学尽忠殉难。

信奉张希孟主张的,也不是待见臭石头一样的钱唐,更加觉得张相赠书,实在是太过了,这种人怎么配得上?

一个人能同时得罪两派读书人,也真是好本事。

这一路上,都没人跟钱唐玩。

朱元章自然也没兴趣跟他说太多的话,能带着他就算不错了,难不成咱大明天子,真的缺人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连钱唐都想招揽?

呸!

做梦吧!

这回彻底没人搭理钱唐了,他甚至不得不跟水师一起吃饭。

米饭,煮豆子,蒸腊肉,小咸菜……钱唐倒是吃得很香,吃完之后,还能自己刷碗。

水手们不管别的,倒是能跟他聊天。

“你读过书?那你知道不,那个,那个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谁说得不?在报纸上看了好几次了,听人说起过,也没有记清楚,你说说,回头回家的时候,我跟儿子说说去。”

钱唐拗不过,竟然真的跟几个水手讲了起来,他足足讲了三遍,对方才放过他。

而重新坐在甲板上,畅望辽阔山河的钱唐,脑子里只剩下一句话“但悲不见九州同”!

张相说朱熹论述正统再精妙,不及高粱河打一场胜仗!

辩经,辩经!

强汉盛唐,哪用辩经?

开西域,灭匈奴,扫平大漠,万国来朝……只要做到了一点,还辩经干什么?自有鸿儒为你着书立说,流传后世。

反过来说,辩经赢了,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不起考验!

朱熹朱夫子不行,就算孔夫子活过来,那也不行!

不行就是不行!

这一点宋人是有着刻骨铭心的领悟的。

钱唐突然想起了陆放翁的另一首诗,他情不自禁念了出来。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这是陆游在梦中幻想收复故土的场景……同样是做梦,李白的梦就是仙山访道,畅游仙境。

而在大散关驻守的陆游,只能憧憬着赵宋天子下旨北伐,尽复故土。

百万大军,康慨北征,故土传檄而下。

王师重新收取西域之地,文臣诗词唱和,锣鼓喧天,欢庆捷报。

凉州楼头,女子悄然学习京都发饰。

这就是陆游的梦。

也是几乎所有宋代文人的梦。

他们心里何尝不知道九州不全,故土未曾光复……

靖康之后,耻辱更甚。

可是他们的天子杀了最杰出的将领,亲手毁了光复故国的希望。

他们只能在梦里期盼着。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钱唐重复都囔着,突然泪水长流,“如此,如此诗句,如何能信朱熹的正统之说啊?如何能信那些胡言乱语,自欺欺人啊!”

钱唐厉声大吼,宛如负伤的野兽。

等众人来看之时,他已经瘫坐在甲板上,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大家伙以为他疯了,要过来查看。

这时候钱唐突然又大笑起来,一跃而起,口中大吼:“五代胡兵献幽云,太行燕山无汉营。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令北伐。熊罴百万从太师,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虎贲入大都。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洪武年。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万里长城尽亭障,平安火在白河上。燕京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应天样。”

“燕京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应天样!”

“燕京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应天样!”

……

钱唐像是疯了似的,在甲板奔跑,一遍又一遍念着,若是陆游活了,这首诗也就成了真的!

他怕是会欣喜若狂吧!

要知道他可是在朱元章的御座龙船。

他这么发疯,自然惊动了朱元章。

老朱怒气冲冲出来,正要询问,钱唐忽然扑了过来,随行侍卫还以为他要行凶,就准备拔刀相向。

哪知道钱唐离着老远,突然跪在地上,向前划了好远,距离老朱还有一丈有余,他磕头作响。

“圣主在上,请受臣陆游一拜!”

朱元章大愣,你不叫钱唐吗?怎么连姓都改了?

随行官吏中,立刻有人出来怒斥,“钱唐,你搞什么鬼?发什么疯?你被夺了魂吗?”

一听这话,好些人都吓得往后退了一步,不会是真的被人夺了魂吧?

而且还是大诗人陆游?

有点恐怖啊!

钱唐不顾这些,或者说他还没有从沉浸之中醒悟过来,犹自泪流满脸。

“我大宋若能北伐燕云,光复西域,又何须辩经!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章注视着钱唐,发现此人不像是疯了,只是有些情绪失控,便咳嗽道:“你好好看看,咱可是赵家天子?”

钱唐发怔,突然摇头,随后伏地大哭道:“陛下不是,陛下怎么是那些没出息的赵家皇帝!陛下是大明圣主,是恢复华夏的明君!草民,草民钱唐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匍匐地上,痛哭失声。

朱元章又看了看,想要说什么,终归是一声轻叹,“时间不早了,都散了吧!”

虽然老朱没有怪罪钱唐,但是这件事却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