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157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冲着他们努力挤出笑容,“别怕,听祖母的,咱们跟你爹一样,做一个轰轰烈烈的大英雄,做一个青史留名,光耀千古的全忠之家……你们不要怕,很快咱们就能到天上去了。”

她拼命劝说两个孩子,可这俩孩子最大的才七岁,哪里听得懂这些,只是泪如雨下,不停抽泣,怕到了极点。

正在这时候,突然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喊杀!

老太太面色大变,“怎么回事?”

不多时一个家丁跑了过来,原来朱家军已经展开了总攻。围绕着城墙缺口,胡关住率领人马,拼死攻击。

这块缺口被炸塌了大半,却还剩下八尺多的高度,石抹宜孙指挥着人马,拼了全力,要把朱家军挡回去。

然后再抢修城墙,堵住缺口。

胡关住冲了两次,竟然都被这个矮墙挡住了,身上也多了两支箭,背后的战鼓越发激昂,胡大海的怒火已经不可抑制!

必须攻进去!

“再来,我打头儿!只许进,不许退!”

胡关住提着利斧,准备再一次冲锋,如果拿不下来,就死在冲锋的路上!

他再次冒着弓弩,向前冲锋,身旁的甲士争先恐后,大叫着向前冲,他们距离城墙越来越近,三十步,二十步,十五步……

城里的弓箭手突然探出,从垛口两边拼命攒射,瞬间好几个士兵中箭。

胡关住的眼睛都红了,就在这时候,一队朱家军的弓弩手也赶到了,他们对着城头疯狂射击,元兵被压下去了,势头不免减弱。

胡关住见机会来了,果断冲上去,终于到了缺口。

前两次他们都到了这里,可就是这一截矮墙,让他们遇到了麻烦。

攀着城上去,对面正是早已准备好的元兵,长枪利斧,肆意收割,朱家军的士兵一露头,就会被击杀。

到底要怎么办?

正在胡关住迟疑要不要冲上去的时候,突然从身旁冲去几个甲士,他们扑到了城墙下面,用头抵住城墙,露出肩膀!

“上!”

刹那间,胡关住明白了几个弟兄的意思,他一怔,却也不敢停留,只能飞步向前,他踏着一块石头蹿起,随后一脚踏在一个士兵的肩头。

胡关住身强体壮,加上满身铠甲,份量可想而知。

他能明显感觉到下面的士兵向下一沉。

但是这个士兵咬着牙,随即全身用力,肩膀向上,推着胡关住,一跃上墙!

有了这个人梯辅助,胡关住上去之后,手里的利斧挥动,斩断了刺来的致命一枪,向前飞扑,将迎面的元军劈成两半。

其他元军一愣神,随即蜂拥杀来,要戳死胡关住。

而就在此刻,朱家军的士兵,像是跃龙门的鲤鱼一般,一个接着一个,踩着肩头,冲上了城头。

有了助手的胡关住,肆意劈砍,节节向前。

后面的朱家军也越来越多……最初站出来,用肩膀扛了十几个弟兄之后,已经是油尽灯枯,血水从他的口鼻喷出,肩膀的骨头也已经受伤断裂。

当一个士兵踩着他,跃上去之后,这个士兵软软倒下,失去了生命,可是他的身体还趴在地上,把自己的背留给后面的弟兄。

就在他倒下去的刹那,又有一个士兵含着泪扑上来,继续用肩头充当踏板……士兵们义无反顾,不计生死。

他们作为全军的前锋,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给其他弟兄开路。

朱家军的动作极快,后续士兵带着短梯,木板,冲了上来,迅速搭好了进攻的路线……至此为止,士兵终于不必用肩头充当梯子。

可就在这段攻击的时间里,已经有七名朱家军士兵牺牲,另外还有几个人骨头断裂,留下了永久的残疾……

胡关住率领着人马,先夺取了缺口,随即又扑向了城门口。

胡大海督着主力,也加入了进攻序列。

朱家军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无数士兵蜂拥而入……诸暨守军,败了!

石抹宜孙被手下人簇拥着,试图逃跑。

可就在他转头的时候,一股火焰,冲天而起,正是他的府邸!

老太太亲手点燃了柴草,霎时间烈焰飞腾,黑烟滚滚。

“吾儿别怕,为娘魂助与你,一同破贼!”

老太太搂着孙子孙女,想要殉难。

可她的儿媳看在眼里,也是万分痛心,你想成全儿子,可你怀里的也是我的骨肉啊!她突然拼命扑上去,想要抢夺两个孩子。

老太太顿时暴怒,“贱婢!你坏我家忠义之名!”

她举起拐杖,抽在了媳妇的额头,立刻扑倒。

两个孩子也跑过来,对着母亲哇哇大哭。

外面火焰飞腾,奶奶动手打了母亲,爹又不知道在哪里,这可怎么办?

夫人挣扎着,奋力将两个孩子往屋外推去,“快跑啊!”

两个孩子含着泪,急忙往外跑,可没跑几步,男孩就被祖母抓住,“不许走!”

老太太把孙儿拖了回来,再回头看去,孙女竟然从门口跑了出去,外面的家丁看在眼里,竟然也没有阻拦,只是任由她跑了。

“到底不是吾家的人!走就走吧!”老太太死死抓着孙子,冲着滚滚火焰,冲了进去……石抹宜孙府中的大火,烧死了母亲、妻子、儿子,另外有两个家丁见到此情此景,也是痛哭流涕,跳入大火,随着主人去了。

却也有两个人,到底没有胆气,只能转身逃跑。

眼瞧着烈焰腾空,石抹宜孙也知道家中出了事情,以母亲的性格,必然要殉国一死。既然母亲归天,自己又如何独活?

“杀!杀红贼!”

石抹宜孙像是疯了一样,率领手下人,拼死力战。

而此时徐达也领兵赶到,加入了攻击。

胡大海和胡关住父子更是浑身浴血,一直战斗到了黄昏,他们把石抹宜孙围在了中间,乱箭之下,石抹宜孙被穿身,鲜血流干而死。

胡大海下令打扫战场,这时候徐达也来了,两个人见面,胡大海只是用鼻子哼了一声,“俺们父子要去金陵,向上位请罪……这些兵马就交给徐指挥使了!”

徐达愕然片刻,只能眼瞧着胡大海离去,无奈叹息,自己这是做了小人,可不做又不行啊!

诸暨的战斗结束了,除了胡家之外,石抹宜孙全家殉难,倒也有几分忠勇。见惯了大元朝的奇葩,突然冒出一个忠臣良将,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如实上奏吧,给他们家厚葬,嘉奖忠贞。

只不过令徐达意外的是,这个请求送上去,在张希孟这里就遇到了麻烦:绝不可褒奖石抹宜孙全家!

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军的良心

“你们怎么看石抹宜孙这一家?”李善长向手下的诸多文官发问。

他这个左相直辖六部,上承吴国公,下抚万民,钱粮户口,兵车邢工,乃至人事调动,兴学教化,都是他负责。

所以别看张希孟手伸得长,玩的花哨,但论起实实在在的权柄,李善长还是稳压他一头的。

当然了,这也跟张希孟约束自己,不胡乱伸手有关。

比如这一次,他就是以学士院的名义,压下了徐达的请求,而与此同时,李善长统辖的礼部和兵部却认为应该给,而且必须给,不给实在是太小气了。

所以张希孟的阻拦未必就是最后的结论。

不用说,这么大的事情,一定会惊动朱元璋的。

而且隐隐约约,朱元璋也觉得这事情不简单,这一段时间,他办了胡三舍的案子,揪出了一大堆走私酒水的蠹虫。。对外用兵也算是顺利,胡大海知耻而后勇,一举攻陷了诸暨,这是立了大功,元廷在江南的势力一扫而光。

可偏偏这时候冒出来一个元廷的大忠臣,甚至全家殉难,以死报国。

怎么看都像是超级忠臣,这样的人,哪怕作为对手,也该敬重,给个优待不足为奇。奈何张希孟又强烈反对。继上一次的思想碰撞之后,又一次遇到了这种事情。

朱元璋觉得不能等闲视之,必须认真对待,甚至要比战争还要认真!

打仗不复杂,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就是,可遇到了思想上的事情,就马虎不得。处置不好,就是门户之见,甚至会发展到党争。

朱元璋的境界已经很高了,但是依旧没有把握,能把一切都捏在手里。

为了这事,老朱破例下令,把两边的文臣都叫过来,顺带着又把冯国胜,吴良、花云、李文忠等人都叫来,让他们旁听。

如此一来,除了徐达、胡大海、常遇春、朱文正、汤和等人之外,整个朱家军的文武重臣,悉数到来。

李善长率领着贾鲁,朱升,杨元杲,阮弘道,李习,陶安,杨宪等人,坐在了东边。

张希孟,刘伯温,宋濂,孙炎,章溢,叶琛,汪广洋,阵容同样不容小觑。

老朱居中而坐,至于那些武将,就对面坐着,属于拉拉队,气氛组,来领教一下不同于战场的唇枪舌剑!

瞧瞧比你们的真刀真枪又如何?

出乎所有人预料,第一个站起来的竟然是贾鲁,他咳嗽了一声,甚至还扫了眼张希孟,说实话,老爷子肯定不是李善长这边的人,但是他绝对赞同嘉奖石抹宜孙。

而且他出来开这个头儿,定个调子,也免得张希孟和李善长直接冲突,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上位,攻克诸暨之后,江南之地,已经没有元廷的兵马,方国珍,张士诚,陈友定……他们虽然接受诏安,但是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大元忠臣。我们给石抹宜孙,风光大葬,赞扬忠义,其实是告诉天下之人,大元朝在江南已经土崩瓦解,半壁江山都丢了,离着亡国,也不远了。”

贾鲁说出了一层关键的意思,就好像历代王朝,建立之后,都会抓紧修前朝历史,其实修了什么,并不重要,修史这件事,很重要!

给石抹宜孙办丧事,风光大葬,葬的是大元朝的半壁河山,这事对于立志驱逐胡虏的朱元璋来说,尤其重要。

光是听到这里,老朱就几乎点头了。

真是老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随后贾鲁又道:“褒扬石抹宜孙,是不是鼓励元廷的臣子,跟咱们死战到底呢?自然不是!这说的是如石抹宜孙一般,全家殉国的忠良,尚且不能挽救危亡。咱们祭奠他,其实是打大都皇帝的脸。证明大元朝亡国有日,无可挽回!”

贾鲁说到这里,略微顿了顿,才盯着张希孟道:“即便是对手敌人,也不至于一篙子戳倒一船人,还是留些余地吧!”

贾鲁说完之后,李善长的嘴角不自觉上翘,这水平就是高……自己往后也该多学学才是。

他斟酌片刻,也道:“上位,贾参政所言极是,卑职以为老百姓常说忠臣孝子,人人敬仰。石抹宜孙以身殉国,战死沙场,母亲、妻子、儿子、家丁、悉数殉国……忠臣孝子,义仆节妇,凑了个齐全。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步的大忠臣,都不多了。如今上位坐断东南,虎视天下,褒扬忠义,砥砺人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好能振奋士气,卑职以为,并无不妥之处!”

这俩人说完,那些武将听得已经点头了,真是太有道理了,这还犹豫什么,赶快照办吧!

这么明白的事情,张先生怎么会不同意呢?

难道张先生也有犯糊涂的时候?

此刻老朱把目光落在了张希孟的身上,主动道:“张先生,你可有什么高论?”

张希孟一笑,“主公,石抹宜孙这一家,臣现在的确不知道该怎么论定……但我听闻这一次攻城,有将士扑在缺口处,用身体充当梯子,让将士踏着他们的身体,冲入诸暨,抢下了先登之功……一个甲士身强力壮,一百多斤的份量,加上几十斤的铠甲兵器,奔跑着上城。这是多大的力道?今天来了这么多将领,我想问问大家伙,你们能推上去几个人?要知道,咱们可是有七个士兵牺牲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武将都不由得吸了口气,花云更是挪了挪屁股,惊叹之余,充满了钦佩。

正如张希孟所言,搭人梯可不是小事情,尤其是攻城关头,一个接着一个上去,力道之大,足以把骨头踏裂,踏出内伤,连续充当人梯,的确会丧命,甚至被踏得尸体碎裂,死无全尸。

朱家军的士兵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无愧当世精兵!

而且这些士兵不光是能战,更有牺牲精神,舍死忘生,堪称忠勇,必须嘉奖。

这时候杨元杲开口道:“张相,我们也看到了徐达的上报,咱们的将士自然要重重奖赏,大加抚恤,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和嘉奖石抹宜孙一家,不挨着吧?”

他这话刚说完,刘伯温立刻开口,不能让张希孟一个人舌战群儒,咱老刘要帮帮场子。

“话不能这么说,这就是一场战斗,一边是我们的人,殊死战斗,以身殉国。一边是敌人,负隅顽抗,全家遭难。有人主张褒扬敌人,就算咱们的人也受到了褒扬,敌我双方,岂能都奖赏?这算什么道理?不怕将士们想不通吗?”

随着刘伯温下场,气氛越发热烈起来。

陶安也开口了,他身为江南宿儒,还真不怎么把浙东的刘伯温放在眼里。

“褒奖我们的将士,是因为忠勇二字,褒扬石抹宜孙,是因为忠义,这是不一样的!”

“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带着一个忠字吗?你让我石抹宜孙是忠,那谁是奸?”刘伯温言辞犀利,直接怼了回去。

陶安老脸涨红,瞠目结舌。

李习立刻道:“大元朝尚且顾不上自己的忠臣,要我们帮着褒扬……这不正说明元廷气数已尽吗?”

刘伯温呵呵冷笑,“气数已尽和气数将尽,不是一个意思!倘若是攻入大都,灭亡元廷,我以为不无不可!但是在当下,我坚决反对!”

……

伴随着刘伯温下场,宋濂也加入了战局,另外一边,杨宪也出来了,大家伙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引经据典。

那些武将干脆眼睛都直了。

乖乖,这就是神仙打架吗?

怎么听谁说的都有道理?

他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啊?

就算是武将当中,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冯国胜和李文忠,也都听得云里雾里,直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