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218章

作者:大罗罗

想到这里,李光地就拉着有点魂不守舍的周培公出了人群,往自己和周昌租住的院子而去。

因为周培公和李光地已经发财了,所以他们就在秦淮河边,距离江南贡院不远的地方,租了个很不错的院子。

所以这两人可以步行回到租住地点,才一进门,就看见一个负责替他们管理印刷作坊的老管事,已经等在院子里了。

“二位东翁,”这名老管事看见两人,马上摸出一张《儒门日报》递了上去,“你们快看看这个吧!”

李光地伸手接过报纸,看了一眼就惊呼了起来:“什么?”

周培公被他吓一跳,赶紧扭头看着李光地。

李光地却没有和他说发生了什么事儿,而是先将那位老管事打发走了,这才拉着周培公进了院子里的一栋小楼,又一头钻进两人共用的书房,还合上了门窗。

“晋卿,你这是……”周培公不解地看着李光地。

“出大事了!”李光地将那张报纸递给周培公,“张桐城和高余姚他们在桐城举兵了,而且还一度打破桐城县城!”

“真的?”周培公一脸的喜色,“这可是好事儿啊!”

“好个屁!”李光地咬咬牙,“他们两个不知道发得什么疯,居然喊出了‘圣公出,大儒兴’和‘三分天下有一孔’的口号!”

“什么?”周培公也给吓着了,“他们这是要……”

“他们要拥圣公当皇帝……”李光地道,“可是圣公远在通州,又在皇上的掌握当中,根本翻不了天的。”

“晋卿!”周培公已经低吼了起来,“你在说什么呢?”

“哦,我……”李光地这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

不,不是说错了,而是整个思维出问题了!

一是“反经”看多了,以至于生出了反骨,想问题的时候很自然的就有了“反贼思维”。

二是通过这些日子的大辩论,他对大清王朝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怀疑。

也就是说,李光地已经不再是大清好奴才了……

就在李光地发呆的时候,周培公已经站起身开始收拾银票、书稿和户册了,一边收拾还一边对李光地说:“我总觉得现在的情况很不对头,这南京不能呆了,咱们得赶紧走!”

第505章 大反贼!

情况不对,逃之夭夭!

这也是“反经”上面着重强调过的!

熟读“反经”的李光地马上就反应过来了,然后就开始脱衣服了……得化妆潜逃啊!

虽然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锦衣卫盯上了,但是要干反贼这一行,就得有最坏的打算。

没一会儿,李光地和周培公就把自己装扮成了落魄书生的模样。银票、书稿、户册也都分了两包装好了……

其中的银票都是蓬莱银号南京分号的票子……方便存入登州的蓬莱银号总号!

书稿也不是他们俩平日里看的,都是一些落魄书生们苦读的四书五经和一些八股文章的草稿,也是早就准备好了用来应付搜查的。

户册当然也是特别预备的,可不能拿着“周昌”和“李光”的户册跑路——这也是“反经”上面交代的。所以他们俩在扬州的时候就利用新明朝刚刚建立统治的混乱当口,报了几次户口,搞到了几本户册。

“分头走,”看到周培公也已经利索的换上了衣服,李光地也用这些日子苦练出来的扬州口音对周培公说,“五月初五上午,登州蓬莱阁前见面。”

周培公也用扬州话回答道:“后会有期!”

随后两个人就出了书房,下了小楼,没有走大门和后面,而是开在院子两侧的狗洞钻了出去,然后就消失在了秦淮河边密如棋盘的小巷子当中。

不过两人并没有直奔南京城任何一座城门而去——他们在南京城内都有一处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的“安全屋”,连对方都不知道。

所以锦衣卫的人如果只捕到他们当中的一人,是拷问不出另外一人的下落的。

而且他们俩办了几本户册以及在南京城中搞了安全屋的事儿,还都瞒过了锦衣卫北镇府司的便衣缇骑——这些便衣缇骑盯上他俩的时候,他俩已经办好户口、设置好安全屋了,而且他们也从没泄露过自己有几本户册,也没去过事先设置好的安全屋。所以锦衣卫的缇骑根本无从知晓。

另外离开住所后的周培公和李光地也没直奔安全屋而去,而是在秦淮河边的小巷子里钻来钻去,直到确定没有被跟踪后,才躲去了自己的安全屋。

因此并没有打算抓捕二人归案的锦衣卫在一不留神之下,居然失去了两人的踪迹。

而在确定两人已经失踪后,锦衣卫指挥所庞思明才气急败坏地亲自带领缇骑抄了周培公和李光地之前居住的小屋,并且找到了周培公所著的“反经”。

……

“居然有这样的书……这是谁写的?”

在刚刚修好的紫禁城文华殿围楼里面,坐在一间朝南的,窗户上还镶嵌着透光玻璃的大书房内的朱和墭,正一边翻看着庞思明送来的“反经”,一边发出慨叹。

他也算是资深反贼了,打小就干反清复明的大事业,而且至爱亲朋当中干反贼这一行的人也不少。可是却从没听说过有“科班反贼”,今儿算是开了眼界……反贼居然还有教材!也不知道有没有证书?要不要考级?

而且这本反贼教材中的许多知识,朱和墭这个内行一看就知道是很管用的。如果教给锦衣卫缇骑和军师府右司的侦查官,大明的情报和反间谍工作,都能上一个台阶啊!

“圣人,臣觉着这样书不可能是一个人写出来的,”庞思明道,“应该是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不断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才能写出这样的书!”

“有道理!”朱和墭点点头,“这书里面造反的手段五花八门,而且都很实用,一看就知道不是胡乱杜撰出来的……可是谁家吃撑了去花多少代人的精力研究这个?难道是白莲教的反贼?”

白莲教是造反专业户,而且他们还搞家族制,把造反干成了家族生意。在朱和墭的旗下,其实也有许多白莲教出身的功臣,比如杨起龙从直隶带出来的人,许多就混过白莲教,杨起龙自己搞得那一套,也是从白莲教学来的。

但是白莲教的造反手艺一般都是口耳相传,不大可能写出这样的“反经”,而且这本“反经”所用的文笔极佳,看着就不是那群底层造反家们能写出来的。

“不大可能是白莲教,”庞思明摇摇头,“圣人,臣觉得此书当中的许多造反法门和江湖经验可能来自白莲教,但是写出这本书的人一定不是白莲教。而是一个势力极大,传承很久,而且还能很容易接触到白莲教大头目的家族。”

“有怎样的家族?”朱和墭问。

“有!”庞思明很肯定地点点头,“山东曲阜衍圣公家就是这样的家族!”

“衍圣公家是白莲教?”朱和墭一脸的难以置信。

“不,衍圣公家当然不是白莲教,”庞思明摇了摇头,“但山东的白莲教素来闹得很凶,永乐年间出了个唐赛尔,天启年间出了个徐鸿儒,都快闹翻了天……徐鸿儒还曾经率众围困曲阜数月之久,曲阜孔家用心窥探白莲教,甚至和其中的一些首领有勾连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这本书是从儒宗大佬周培公、李光地的住处搜到的……另外,如今的儒宗首领还以圣公为尊号,这也符合白莲教的规矩!”

朱和墭一愣,皱起眉头道:“那个孔毓圻不会是白莲教的首领吧?”

庞思明摇头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孔毓圻一定用了白莲教的办法来发展儒宗的势力,咱们不可不防啊!”

朱和墭点了点头,但随即就笑了起来:“用了白莲教的手段又如何?这个孔毓圻现在是康熙的麻烦,不是咱们的麻烦了!”

庞思明笑道:“如果圣人不怎么忌惮孔毓圻,臣倒是有个火上浇油之计……给北方儒宗的这个刚刚点起来的火堆浇上一瓶猛火油!”

朱和墭想了想,“那就说说吧!”

“臣建议将孔毓圻勾结白莲教的证据提交大学士会议,由大学士会议将之公告天下,并且以此为由,将孔毓圻逐出孔氏家谱,革去儒籍,然后再另立南孔族长为新任衍圣公。

这样一来,全天下就都知道孔毓圻和白莲教有关系了!”

孔子总是要拜的,而且孔子的后人也不能都揣一边去。所以朱和墭一直在琢磨着让南孔上位,不过他不会再封衍圣公了,衍圣公和圣公就差一个字儿。谁知道什么时候,那个“衍”字又给人去掉了?还是当奉祀官什么的吧!

朱和墭琢磨了一下,咧着嘴笑了起来,“好,好主意……咱们还可以说,桐城的乱子是圣公孔毓圻指使江北西路的白莲教徒干的,如此便可暗指孔圣公乃是白莲教之主!”

“大王圣明,”庞思明道,“臣这就去安排!”

他说的安排,当然是要给占据桐城县城的祖大他们下达新的指示了。得给孔毓圻安排上一个白莲教幕后总指挥的罪名,然后才能“保着”张英的族人往淮河北岸跑——现在可不能让张英死在桐城,他要死了,他不就成了大清忠烈?那么居住在北京的张廷瓒、张廷玉不就成了忠烈之后?

所以张英得回去,回清朝那边去当反贼……只有这样,最后才能得个满门抄斩啊!

第506章 开除儒籍,不配姓孔!

大明明王监国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从长江上吹来的湿冷的春风从桐城的墙头冷冷地掠过,吹得张英和高士奇两人的心头,那是哇凉哇凉的。

因为这二人心里面十分清楚……他们已经被变了,变成了他们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跳!跳下去!”

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忽然在两人耳畔响起,这是祖大祖老爷子在说话……

“跳下去摔死了,你们还是玄烨妖头的好奴才。如果不跳,你们早晚会变成清妖朝廷的反贼,而且还会裹挟着孔圣公和伪儒宗一起反!因为造反是没有回头路的,只能一条道到黑……”

这个老头子真不是什么好人,绝对是坏人变老了的典型,这会儿居然在劝张英、高士奇跳城楼。

可张英、高士奇哪里肯跳?

这高度往下跳,不是当场去世,也得摔个瘫痪在床啊!

而且他们也不可能那么爽快就承认自己是反贼的!

“不,我们不是大清的反贼!”

“对,我们是奉旨来江北反伪明的……我们不是反贼!”

祖大哈哈大笑起来:“你们两个现在穿衣打扮像反贼,说话行事像反贼,连心里面想的那些事儿也都跟反贼们一样……你们不是反贼,谁还是反贼?天下间还有反贼吗?”

“我,我……”

“没,没有的事儿,你胡说,你信口雌黄!”

张英、高士奇知道这个老恶人说得没错,他们俩的确有那么一点像反贼了,这都是“周赔光”整出来的“反经”给害得!

祖大这时又道:“老夫闯荡江湖多年,深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康麻子把曲阜孔家抬出来搞什么儒宗和明王殿下唱对台,那么曲阜孔家的儒宗变成白莲教一样的反贼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因为儒宗要让康麻子满意,就得变着法的折腾……折腾什么?当然是折腾造反的事儿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在造反这一行中也是一样的。只要有心钻研,再多造几回,自然就熟了。”

张英、高士奇都无语了。因为他们的确有在钻研“反经”!而且也在总结经验……这回的反没有造好,一是因为急于求成;二是过于轻信他人,以至于谋事不密,被祖老爷子“出卖”。

以后再反,一定得吸取教训,行事一定要密不透风才行!

祖大接着道:“等到你们把造反的本事练好了,吃透了,就会发现与其来大明造反,还不如就在清妖那边造反。毕竟来大明反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都是白白送人头,反倒是在清妖那边兴许可以反出个名堂。

而且康麻子也不是特别昏的君,他应该也知道儒宗圣公这一套路子是很危险的。他不过是需要一块能和儒门唱个对台,能在清妖的刀把子不再锋利的情况下帮着他继续统治汉人的招牌罢了。等他发现儒宗有了尾大不掉之势,就该动刀子了……这些道理,你们俩一定是知道的,老爷子我也不多说了。”

祖大都能懂的道理,张英、高士奇当然也是清楚的。

他们这次造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错了地方。江北省的安庆府是军事重镇,而且还是明军苦战、血战得来的地方。桐城的那些名门望族都近距离观察到了明军的厉害,哪里敢反?

相比之下,正在推行乡贤制的康麻子对所辖地盘的控制力就比新大明这边弱太多了……再加之儒宗的儒学又是清妖境内的显学,儒宗也就很容易在各地乡贤之中发展门徒。要不了几年就能养成势力!

祖老爷子看见张英、高士奇两人脸上阴晴不定,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已经起了作用。这两个反贼应该愿意合作了!

于是祖大就对两人道:“其实你们这一次闹得也够大了!南京那边搞出个假的《儒门日报》,桐城这边还占了县城……康麻子远在北京,没那么容易察觉到情况不对的。

你们再给老头子我留下点孔毓圻操控白莲教,投靠清妖,意图夺取大明或吴周江山给清妖当儿皇帝的证据。然后你就可以带上桐城张家的人‘突围’逃去淮北了。说不定还能从康麻子那里讨到重赏呢!”

张英一听可以带着自己的族人逃走,顿时就有兴趣了,不过他还是不肯马上松口,而是追问道:“你们要这种证据有什么用?”

祖大笑道:“当然是为了开除儒宗弟子的儒籍,剥夺孔毓圻的孔姓了……你们儒宗子弟不仅剃发降清,投靠了夷狄之暴君,还勾结白莲教妖人,意图乱我大明天下,实属可恶,自然要革去儒籍,孔毓圻也不配姓孔了!”

高士奇听了祖老头子的话哈的一笑:“这有什么用?你们凭什么开除咱们的儒籍?而且咱们儒宗也能同样宣布开除你们的儒籍啊!”

祖大哈哈大笑:“那不是挺好?这样就天下无儒了……张大佬,你觉得呢?”

张英叹了口气:“好吧……就依着您老的意思办!”

……

南京,大学士院,会议堂。

又到了大学士们召开会议,商讨天下大事和儒家大局的时候了。

朱和墭已经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孔毓圻操控白莲教和妄图在新大明境内据地建国的“铁证”。这些“铁证”有令牌、旗号、书信、手令,还有张英、高士奇给孔毓圻的禀帖和给康熙的奏折。

总之就是铁证如山,不容狡辩了。

“圣人,看来这个孔毓圻和曲阜北孔的确不配姓孔!他们不仅为虎作伥,当了清妖的走狗,而且早就和白莲教妖人勾结……还写出了‘反经’这样大逆之书,实在是罪大恶极,不配姓孔了!”

正在对孔毓圻提出指控的是大明第一嘴炮黄宗羲……最近朱舜水说自己年老体弱,想要辞去大学士一职,所以黄宗羲就努力起来了,这回更是主动要求出席大学士会议,来公开向儒宗和孔毓圻开嘴炮。

而黄宗羲说的那些铁证,的确也是够铁的!都是明军收复桐城的时候缴获的,足以证明孔毓圻实为白莲教主,而且还有为帝图皇的野心。

“圣人,臣以为梨洲先生所言极是……北孔早年就有投降金朝和元朝的劣迹,现在又投降清妖,而且还和白莲教妖人为伍,早就丢尽了至圣先师的脸面,臣建议夺了北孔的孔门嫡系之名授予衢州南孔!”

“圣人,其实南孔才是正宗,北孔本就是庶流,而且还有传闻说北孔其实是蒙古人的血脉,根本不是至圣先师的后人!”

“圣人,臣也同意革去儒宗弟子的儒籍,夺取孔毓圻的孔姓!”

“圣人,请下教令吧!”

“圣人,请将孔氏嫡系之名还给衢州南孔吧……”

面对如山铁证,又有黄宗羲这样的大儒背书,大学士院的大学士们自然纷纷表示支持对儒宗弟子行“革籍令”,并且剥夺北孔的嫡系地位。

朱和墭看到所有的大学士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也就从善如流了,点点头道:“孤家也觉得孔毓圻之流不配姓孔,儒宗的那些人也不配为儒家弟子……他们统统都是伪儒,必须一律逐出儒家!

现在就拟教令吧,孤家要代孔圣人清理儒家门户了!”

第507章 伪儒斗法贼,朝鲜要遭殃

“哈哈哈,开除儒籍,不配姓孔……姓朱的这回可是被咱们惹急眼了!好好,周培公这回总算办了一桩漂亮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