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387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乐队之后,又有三百余名身着大红锦服的锦衣卫、小阉、宫娥行进,这是仪仗队。

为首的一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千户,执掌一张龙纹伞,各式的旗帜随风招展,灿若云霞。

最后,是勇卫营中精挑细选出约三百名的精锐骑兵。

辉煌的大队,在徐缓、庄严的乐曲声中静静前进,正在这个时候,第三道静鞭声如约而至。

几乎在同时,整个街上的行人、百姓都是伏跪在地。

正因为天启皇帝要出行,北市早早就闭了市,店铺关门,小贩的摊位前无人挑选货品。

道路上被有司清扫得干干净净,撒上一层细湿黄沙,免得御驾经行时扬起灰尘。

一座淡灰色的三圆顶天主教堂,在五条街以后岿然耸立,高出周围民房及客栈足有十余丈。

正中最高的圆顶上,巨大的十字架高指天空,正面门额,神光彩饰地挂着三个大型拉丁字母——IHS,正是西方天主教所信仰的救世主耶稣的名字。

这里便是世界著名的明朝京师天主教堂,十六年前由万历皇帝准许,在京师破土动工。

教堂按眼下欧洲盛行的纤褥瑰奇式建造,规模十分宏大,也是眼下天主教在大明的总教区所在。

签订贸易协定后,西班牙与大明的往来使臣,还有许多的西方商人,都乐意在教堂附近活动。

朱由校坐在御驾上,这几天一直都在想卫所的事。

这次出来,倒不是说为了散心,如果真的想要散心,独自在御花园转上几圈,也就够了。

除了向天下宣示皇帝权威以外,也是为了处理两件大事。

其中一件关于大明与西班牙贸易合约的进一步签订,所以不得不到这个教堂来会面,所以第二件事也就顺手给安排到了这里,图一个省事。

最近几年,西班牙虽然通过与东方的贸易合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贸易收入,但这却遭到了其它西方国家的眼红。

二十年前,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海上被出身海盗的德雷克率领英国皇家海军击溃。

经此一役,全球各地的西班牙舰队,都在持续不断的战败。

三年前,西班牙皇帝腓力四世宣布破产。

宣布破产后没过多久,便传出了西班牙与大明签订贸易合约的消息,这给西班牙造成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贸易收入。

谁也没想到,西班牙借此奇迹般的开始经济复苏。

这不仅让腓力四世感到吃惊,更加令他对大明这个东方老帝国着迷和敬畏。

腐朽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仍在继续,自然被英国及荷兰等正在崛起中的国家不满。

东方丰富的贸易航线收入,也令人眼馋。

两年前,即签订贸易合约后的一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因波西米亚的独立而发动了三十年战争。

西班牙作为天主教同盟被迫卷入战争,刚刚开始复苏的经济又一次遭遇滑铁卢,腓力四世再一次宣布破产。

卷入三十年战争,让西班牙舰队无力看管贸易丰富的东方航线,贸易线路开始萎缩。

到了如今,除地中海一带,因为西班牙与强大的圣约翰骑士团保持联盟状态,从而维持着优势以外,其它地方的西班牙舰队,已经完全无法抵挡荷兰、英国海军的攻势。

这同样影响到了眼下大明在贸易上的收入,当然,朱由校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与争夺贸易线路的其它国家商量签订贸易合约。

除西班牙以外,英国、荷兰等新教国家,都对大明是嗤之以鼻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与东方国家签订贸易合约这种事,只有式渐衰微的西班牙和腐朽的天主教同盟才做的出来。

总体来说,他们就是既眼馋西班牙在这上面获得的丰厚利润,又不屑与大明签订贸易。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荷兰人在澎湖海战失利后再次击溃西班牙舰队,准备再度入侵琉球。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殖民,而是为了掌控东方的贸易航线。

所以,这一次荷兰海军出动的规模很大,派出了刚刚在香料群岛击溃西班牙舰队,从属于东印度公司的正式海军。

近两年开始,贸易上的收入已经愈发体现,朱由校自然不可能放弃这样一个大额的收入渠道。

荷兰人即将再度入侵“台湾”,强抢贸易线路的消息,也让朱由校怒火中烧。

看来,荷兰人是真没把大明放在眼里!

第六百四十三章 圣宝禄天主总教区

浩大而威严的天子依仗,就停在了教堂门前。

此时在京师的行人、百姓们也都闻风潮水般赶来,观看有明一代京师里少有的天子出行的“奇观”。

古老而富有东方色彩的华丽卤薄、典雅深沉的乐曲,都与这座欧式建筑,高耸的教堂塔顶,形成鲜明的对比。

朱由校正是眉头深锁,王朝辅站在一旁,低声地说道:“爷,教堂到了。”

朱由校“啊”的一声,这才是反应过来。

教堂拱形大门的台阶下,钦天监官员,军器司的火器指导,从神圣罗马帝国而来的传教士汤若望,正带着数名教士等待。

朱由校打眼一瞧,看见了这些身着“奇装异服”的西方传教士们。

随即,也是嘴角微微扬起,这些传教士的价值,怕是只有自己这个穿越来的皇帝才能明白。

他们就是东方与西方沟通的桥梁,一些东西,朱由校虽然不懂,但是传教士们懂,这就够了。

这也是朱由校之所以允许天主教在大明传教的原因,当然,至于天主教会击败本土道家、佛家,这根本不用担心。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没有出现,现在更不可能。

天主教这种东西,无论朝廷给予他们多少的方便,他们都不可能在大明境内做大,顶多只是小规模的传播。

虽然也有弊端,然而相比于这种允许传教士们活动所带来的在贸易、国际上的好处,朱由校也能接受。

由于身份的特殊性,虽然朱由校给他们也各自发了一套官服,却也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必须要穿着。

传教士们自然喜欢“自由”,大明的皇帝宅心仁厚,他们传授起自己的知识时心情愉快,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

这时,周身护卫的勇卫营骑兵们接连静鞭三声,为首的陈策挥舞着马鞭,高声喝道:

“兴!——”

勇卫营的禁军兵士们立时哗啦啦赶来一片,在教堂周围列队,面对人群端正姿势站好。

陈策再静鞭,高喊:

“拜!——”

乐队顿时钟鼓齐鸣,奏起了《朝天子》大乐。

这个时候,赶来的人们也将本来宽敞的教堂门前围堵得水泄不通,街道都被挤得满满的。

喜欢看热闹的本性,人人都有。

众人全都匍匐在地,大气也不敢出,陈策也落下马鞭,带着骑兵们跃身下马,半跪在地。

乾清宫的管事牌子昂头来到人群面前,提声道:

“朝!——”

话音落地,黄幔一掀,一个身穿明黄团龙常服,脚蹬明黄缎朝靴的青年,走了出来。

起码近千人的嗓音,合成潮水般震天撼地的朝贺声,直顶上云霄:

“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青年身段不高,按后世所说大约就在一米七到一米八之间,可却在人头攒动的近千人之中从容而立,显得高大轩昂。

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富家子弟,又或者是胸有文墨的翩翩书生,此刻都不如这黄金铸就的青年一般,闪闪发光。

这就是十六岁时移宫继位的“少年”天子——天启皇帝。

呼喊声渐渐停息,朱由校暗暗松了口气,在万众瞩目间庄重地走向教堂大门,远远便见到了传教士们摸着大胡子惊异地眼神。

汤若望今年三十三岁,刚好比这位少年继位的东方天子虚高出十岁,可是两人一比,却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忽然间想到,或许就连如今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利地大公斐迪南三世也比不上这位年仅二十三岁的东方天子的文治武功?

看着朱由校细嫩而白皙的脸色,汤若望这才惊醒,不知什么时候,这位皇帝已经笑吟吟地站在自己眼前,上下审视着自己了。

“不知圣驾降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汤若望连忙用流利的汉语,说了一句客套话。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

“这两年来,你在军器司学了不少我们的语言,现在说起来,倒是比当初流利多了。”

汤若望起身,碧蓝的眼睛满是恭敬:

“经常和军器司的师傅们交流,就是不想学,也不行啊!”

朱由校一笑,登上台阶,汤若望及一众国内外官员、传教士们连忙相陪。

华丽威武的锦衣侍卫,面带凶色的东厂番役,还有三百余名的小阉、宫娥们,就像是一条长长的楔形尾巴,紧紧贴在朱由校身后,跟进大门。

陈策则指挥勇卫营兵马留在教堂外,将整座教堂团团围住,任何一个围墙和出入口,都有人等待护卫。

负责静鞭的骑兵也是纷纷上马,一手牵着马缰,虎目扫视拥挤的人群,手中紧握着的也不再是马鞭,而是换成了钢刀。

在周围如此紧张的气氛下,朱由校却是在簇拥下信步走入宽敞的教堂礼拜大堂。

这里有一片宽阔的场地,铺着整齐的白色石板,正与屋顶以金色点缀的西式装饰呼应。

有明一代,皇帝亲临一地,非常稀罕。

朱由校即位以来,除了微服私访过两次,大部分外人所知道的时间,都是在乾清宫和内廷渡过。

来到这里,为显示对这些传教士信仰的所谓尊重,朱由校负手用命令似的口气道:

“无关的,就不要跟进去了。”

“是!是!”

一众锦衣卫、番子们连忙躬身领命,余的小阉和宫娥们本就体力不支,跟得满头大汗,闻言在心里都是松了口气。

王朝辅却是抢上前来,跪倒在地:

“爷,奴婢们久在乾清宫,应当跟进去伺候。”

朱由校倒也没有拒绝,一甩头,头都不回地大步离开大堂,走进有三座门的白色大理石凯旋坊。

除王朝辅及两名小阉外,只有汤若望,一个西班牙官员,和一名从未见过的朝廷官员跟了进去。

朱由校毫不客气,到了天主教在东方的总教,就像是回了自己的皇宫一样轻车熟路。

五人穿过跟着朱由校一路穿过长廊,走得飞快,不时又能见到一脸微笑的朱由校停在前面等待。

朱由校摇头说道:“你们的体力不行,我这个整天坐着理政的皇帝,身体都要比你们好多了。”

的确,后世而来的朱由校为了不活到天启七年就“英年早逝”,在锻炼身体维持抵抗力这个方面,的确是下了功夫。

要知道,现在的很多病都是没有治疗方法的,一旦得上,就是太医来了,也是束手无策,还是要靠自己。

再累,也要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汤若望几人的确是已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他正诧异一个做皇帝的,整日养尊处优,居然有这么好的体力。

不过现在他只顾得上喘气,没有回话。

见他们已经赶了上来,朱由校却转身离开会客厅,在几人诧异的目光中说道:“你的卧室在哪?朕想去那儿看看。”

第六百四十四章 腓力四世扛不住了

汤若望这个西方人的卧室,让朱由校多少找到了一丝熟悉感。

说起来,他的卧室如果说成是书房,或许更为恰当。

高大一直到屋顶的书橱布满四个方向的墙,朱由校走近一看,发现自己全都看不懂。

拉丁文、古罗马文、西班牙文、荷兰文、葡萄牙文?

反正朱由校猜测应该是各种国家文字编成的各种书,除此以外,他的桌上还摆着两本教导汉文的书。

看起来,的确是没少下功夫去学。

汤若望的书桌其实已经类似于近现代了,又大又阔,整齐地摆放着文具和各种玻璃器皿,看着像是做实验用的。

烧瓶、量杯、试管……

转了一圈,朱由校发现这里更像是书房和实验室的结合,可称为装饰品的东西,只能找到两样。

一款安装了乌木底座,目测大致能有二尺高的天然水晶小山,秀雅莹澈,比御花园的假山都要高雅出许多。

第二个,则是篆刻了几名在朝为官的大书法家的题字。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