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91章

作者:香瓜很香

李阳满意的笑了笑。

是的,李阳可是想得很清楚,这是一个未来的无比牛逼的军事家,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而自己又不皇帝,让他长随身边效劳,这岂不是浪费了人才,而且人家一飞冲天后,也不可能甘心做你的手下呀,倒不如眼下就送他人情,将来让他慢慢还。

所以,李阳笼络他,一是建立情谊,待它日其一飞冲天时,可以相互照应;二是李阳也意识到了,自己成为了扶苏的老师后,并不太受冯、蒙两家的待见。

自古以来,文臣和武将,都多有政见上的矛盾。

日后万一自己的政见,蒙家不支持,自己的一些想去实现的理想岂不就凉了?

所以,为了将来大秦能在世界版图上有所成就,军队方面必须也要有自己的人。而韩信,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了,只要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李阳一点都不怀疑,韩信定会一飞冲天。介时,兵权,皇帝自然不会少了韩信的。

韩信之才,有多厉害呢?

就算你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应该也不算怎么过分。

更重要的是,韩信不是一个容易背叛的人。

他的人品非常的好,且是一个感恩重义之人。只不过是他在军事上的能力更加耀眼,掩盖了他人品上的闪光点,所以后世的人记得的都是关于他的军事能力。

就比如他有最少四次机会,可以杀掉刘邦,自立为王,可是他并没有那样去做,原因就是他不愿意背叛。

只不过,到了后期,最后一战结束了,便被刘邦夺去齐王兵权,徙为楚王。随后,刘邦又依陈平之计,假托巡游梦,夺取韩信楚王爵位,并把他押回洛阳,贬为了淮阴候。

连降三级,放谁谁都不爽。长期的压抑、羞辱、悲愤,久而久之,便一步步化为东山再起的欲望,最后落得一个夷三族的下场。

其实,这都是因为他跟的人是刘邦,刘邦此人太过狡诈阴险,由此刘邦也开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拉完磨杀驴的恶劣先河。

别说他韩信功高盖土,其他几位开国功臣不也个个没有落得好下场么?

所以,韩信最后造反,并不是他人品不行,甚至是不是真的造了反,都犹未可知,毕竟这在历中上本来就是一个悬案,真相无人知晓。

对于李阳来说,韩信是值得敬佩的,更是值得他真心深交、去信任的人。

李阳沉思了一下,然后便对韩信道:“明日我便去向陛下替你讨个官,先让你在丞相府任职护法督尉。”

“谢丞相!”

韩信大喜,连忙道谢。

如今能一步做到护法督尉,这对郁郁不得志的韩信来说,已经很是满足了。

………………

PS:今天好累,估计是这两个月来,白天上班,晚上还码字,现在有些顶不住了。原本计划为推荐票破万加更的,但感觉太困了,先放上这章来吧。如果下月1号上架成绩可以的话,我考虑放弃工作,全力写书,这样一天就能更很多章了。到时再看吧。

第八十六章 乱象

公元前210年,夏,七月。

按照原本的历史,始皇帝嬴政应该在这个时候差不多就挂掉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始皇死在了第五次东巡的途中。

不过,因为李阳这个穿越者的出现,历史进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如今虽是七月,可嬴政却还安稳的住在咸阳宫,依旧生龙活虎,只要不出意外,估计再活他个十几年都不成问题。

原本,这个时候胡亥应该做了秦二世,成为了赵高的傀儡。扶苏、蒙恬等人通通被杀,整个大秦帝国,在这一刻开始走向灭亡……

不过,事情依旧因为李阳而完全的逆转了。

不仅胡亥被贬为了平民,而且赵高这个坑货还被诛灭了九族。

如今这个大秦,没了这两个坑货,对于熟知原本大秦历史走向的穿越者李阳来说,这简直就是大秦的幸事。

李阳可是太了解这两个坑货,有多么的坑,可以这样说,大秦帝国有一大半的原因是被这两个坑货给坑灭亡的。

秦国没有这两个家伙,绝对不会这么早亡。

当然,如今没有了这两个害人精,此时哪怕始皇帝真的按原本的历史,在这个月驾崩,李阳也相信秦国绝不会像原本历史中的秦国那样,一共只存有十五年。

秦二世,一定会是扶苏的,做为一个存有仁心的皇帝,可以说是天下百姓之福。

历史,已经完全被改变,被颠覆。

李阳这个穿越者,他的翅膀扇动,已经严重的改变了这个时空。

不过,在这个七月,始皇帝虽然没有像历史中的那样,在这个月驾崩于东巡途中,但是大秦帝国却也非那般的太平。

自春忙种之时,秦国解散所有徭役返乡耕种以后,百姓皆苦。

这个苦,非耕种之苦,而是饥饿之苦。

原本,两百万青壮劳力,或是修长城,或是修秦陵,或是造阿房,虽然徭役很苦,甚至无数人将命都累死在了工地。

可是,这两百万的役夫,却从来不用挨饥饿之苦,因为徭役时期,是国家管饭食的。

可是,如今,两百万的役夫解散返回了家乡,原本家中老弱妇嬬的余粮就不足,再回去一两个青壮力,家中的余粮自然很快见底、吃光。

所以,自进入夏季以来,秦境各地就纷纷出现了饥荒的现象,有些地方更是开始食草根、树皮,连咸阳城都出现了大批流民的涌入。

当然,最为严重的是,多地上奏,有流民聚山为匪,打劫官粮。甚至有的地方,更是举起了抗暴秦的旗帜,多有流民裹挟参与,开始进攻县衙,抢钱抢粮抢城池。

这可是造反啊!

总之,饥荒现象越来越严重,地区越来越广,由饥荒引发的连锁反应,是越来越恶劣。

大秦境内,出现了如此严重的事件,自然惊动了始皇帝嬴政。

此时,咸阳宫,麒麟殿。

“启奏陛下,渭河流域,亦饥荒严重,多有流民为患。”

“启奏陛下,大江流域,会稽郡、沛郡、泗水郡暴乱最为严重,特别是沛郡、泗水郡,乱贼已攻下了多座县城。”

“陛下,近日咸阳城流民亦是激增,虽已加强巡戒,但治安依旧堪忧。”

“…………”

听着殿中大臣的奏报,始皇帝嬴政十分的恼怒,脸色变得铁青,谁会想到,这好端端的大秦天下,在这个夏天里竟会突然间暴发出如此多的乱象?

嬴政是既恼怒,又心忧。

天下到处闹饥,各地尽是流民,如果不立即镇压的话,暴乱势必会快速蔓延,介时就真的要天下大乱了。

想到沛郡、泗水郡的乱贼已攻下了多座县城,嬴政就怒火中烧,一拍案台,怒道:“这些刁民逆贼,朕以仁善对待他们,轻徭役,放他们回去,以期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好好的过日子。哼!他们却是如此报答朕之仁善,竟然敢造反,都攻打城池了。好啊,真是好啊,真是好有胆子!”

嬴政是真的非常的恼火,原以为轻徭役,放他们自由,他们回去会安心种田,安分守己,甚至对秦国,对他这个皇帝,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