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409章

作者:香瓜很香

“实在不行,运河工程就只能延后开工,我们先加紧铸币。”扶苏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

众人也点点头:“只能如此了。”

李阳问道:“铸币,需多少时日?”

纪偕道:“从采矿,到铸币厂铸造,运河工程所需的预付钱款,最少需要半年时间。”

“什么?半年!”

李阳直接瞪大了眼睛。

“是的,最少半年。”纪偕道。

“那还是算了。”李阳直接摇头。

笑话,拖廷个半年时间,那还要不要修运河了?

当然,关于大量铸造钱币,他倒是不担心会造成通货膨胀。

因为,贵重金属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所以如果使用金银,铜作为货币材料,那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中国古代发生过的“通货膨胀“只有两种原因,其一是铸币质量差,铜含量低或者钱币质量轻。其二就是大规模的灾荒,而然事实上中国古代很长时间里粮食,布匹也承担过等价物的作用,在日本,粮食作为等价物的作用一直持续到江户幕府时期。既然货币的作用一度寄托在粮食,布匹本身上,通货还如何膨胀所以严格的说,古代(纸币流行前)是不存在通货膨胀的。

当然也有例外,在大航海时期初期,西班牙人从南美获取了大量的白银,一度导致欧洲市场白银饱和。物价上涨,不过纵观人类历史,这是在纸币之前唯一的一次通货膨胀。

而在我国古代,由于没有成熟的金融体系,理论上货币可以无休止的发行,但现实中是根本行不通的。首先我们要知道铜属于贵重金属,它本身价值不菲。而朝廷铸造铜币过多,就会造成铜货贬值,最终导致“铸币成本”高于货币的“使用价值”,这种情况下,朝廷再铸币就是贴本铸造,造铜币越多自己亏损越大,这就迫使他不得不停止铸币。

而古代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因为没有金融系统,人们贮藏铜币的方式只能是“囤积持有”,甚至直接掩埋到地下,导致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不断减少,这就会使货币升值,一旦市场上的“使用价值”超过“铸币成本”,朝廷就可以继续铸造铜币。

这一做法是让市场来自动调整“货”与“币”的平衡,方法先进而不繁琐,简直牛逼。

虽然贵金属钱币,本身是具有价值的,且不易发生通货膨胀的现象,但是……对于李阳这个21世纪穿越的“人才”来说,这种钱币就有点OUT了!

用铜铸钱,费时费力,而且不易于携带,非常不利于商业社会的发展。

所以……李阳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不如……咱干脆玩次大的,一步大位,直接成立一个大秦帝国中央银行,发行大秦纸币?

第三百五十六章 信用货币

货币发展主要就有三个阶段。

一是贵金属货币阶段,即是金、银、铜。

二是金本位制阶段,此时发行的货币,都可以兑换成一定数量的黄金,实际上是第一阶段的一个变种。

三是信用货币阶段,即货币与黄金脱钩,其价值保障依靠国家信用。虽然后面还有电子货币,但其实亦归类于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的好处,那自不用多说。

首先,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而且效率更快;其次,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同时又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更重要的是,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大大提高了货币间的流通,极其利于商业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对于穿越者李阳来说,如果拿一麻袋硬币去购买大件商品,那简直就是不敢想像的事情。

所以,建立信用货币体系,对大秦接下来想要实现一个繁荣的商业社会的目标,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当然,既然是信用货币,那么其价值的保障就是依靠国家信用,一但国家无法保障这种信用,那么这种货币就会沦为废纸。

因为,这种货币,属性上并无任何价值。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只有有价值的商品才能充当钱币,而纸,如果它不代表确定数量的黄金或白银,他始终就是纸而已。

比如,2006年,津巴布韦以1:1000的比率开展新旧津元兑换;

2008年,津巴布韦以1:10,000,000,000(100亿)的比率再次开展新旧津元兑换;

2009年,津巴布韦以1:1,000,000,000,000(1万亿)的比率再次开展新旧津元兑换;

一个面包都要卖1万亿元,全国有60%的劳动力失业,穷人们只能靠捕捉天上的小鸟和地上的昆虫来充饥,每天都有人饿死。

2009年发行新币之后,津巴布韦央行行长也“客气”的说:“我十分抱歉,昨天的万亿富翁,今天会买不起他们爱喝的饮料。”

津巴布韦币贬值的原因,主要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外汇急缺,国内政策失力等因素。

说白了,就是津巴布韦无力保障自己的国家信用。

就说今天,一个津巴布韦人,拿上一张10万亿元的津巴布韦币,到中国要求来换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东西,你同意么?你肯定是不同意的。

但是如果美元呢?你肯定就会同意。

为什么?

因为美国有能力保障美元的国家信用,有能力保障美元的世界地位。

如果非要说的再简单直白一点,就好比一个普通人,拿一张纸对一群小伙伴,说它价可值黄金,这群人肯定一巴掌给他。

但是这个人带着一群武装人员,拿着枪指着这群小伙伴的脑袋,说它手中的纸,价可值黄金,这群小伙伴他娘的敢不买帐吗?

而目前,大秦就有足够的能力,可以保障发行信用货币。

大秦的“国家信用”,不仅可以让大秦百姓买帐,而且李阳有自信,还能让全世界买帐,不久的将来,必可让大秦纸币作为国际信用货币,流通世界,割全世界人民的羊毛。

到那时,大秦等于就是说,用纸,可以换取全世界的物资和真金白银,简直不要太赚了。

一直以来,对于李阳来说,靠武力去统治,去称霸世界,非大秦百姓之福。因为大秦要打下全世界,必然自身也会是一个十室九空的下场。

那时,大秦就算真的打下了全世界,那又如何?

一个民族,统治全世界能统治多少年?

一年?三年?还是十年?

纵观历史,中国的朝代兴亡,不过三四百年耳,统治中国尚且如此,谈何统治世界百年?

显然,用华夏民族男儿性命去争霸世界,就为了统治一段时间,对华夏百姓来说,是不划算的。试问,谁不想好好的活着?谁的生命不珍贵?谁的生命可以重来?

而利用强大的军力、国力去撬开世界的贸易大门,让世界以秦币作为国际信用货币,来进行国际贸易,这种以货币统治世界的手段才是最划算的买卖,也是真正可以长久称霸世界的手段,于国于民,皆是大利。

届时,全世界的国家,都将用黄金来换取秦国纸币,相当于全世界的黄金流入大秦。

就算未来大秦纸币不再被世界认可,那又如何,那时的大秦早就拥有了全世界的黄金。即,用纸,换取了全世界的财富。

想到信用货币,直接关乎着未来大秦称霸世界的大业,李阳更加的坚定了发行信用货币的这一大胆设想。

于是,李阳当即便道:“铸钱太慢,且不利于流通携带,本君有一个更为精妙的办法,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