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40章

作者:香瓜很香

赵高也是一脸的失落,因为他今天就站在扶苏的身边,扶苏听了李阳讲述的政策后,这个原本满脑子儒家思想的呆公子,居然就有了一些改变,变得不那么傻仁傻仁了。

这意味着,只要假以时日,经过李阳的调教,那么扶苏身上“儒弱”的这个标签,很有可能就会揭掉。到了那时,皇帝就真的不会再有半点犹豫了,绝对会将太子之位册立给扶苏。

赵高呆了一下,随即眼睛微微一眯,睛中满是不甘和狠厉之色,似是自言自语:“不,还没输,我们还不能认输。”

念叨到这里,他转头对胡亥郑重其事的规劝道:“公子,这盘棋还在下,还没到认输的那一步,你怎能就此失去信心,你可要知道,皇帝二十多位皇子当中,唯有你才最得皇帝之疼爱,公子万不可放弃啊。”

胡亥苦笑:“老师,这棋还怎么下?无论怎么下,到头来还不是一个输吗?”

赵高摇头,一双眼睛变得像毒蛇一样,透着一丝阴狠毒辣,默默地道:“这盘棋之所以今日我等会居于劣势,之关键便是多了李阳这颗棋,没有他这颗棋子,何来如今这番变故,这大秦皇帝的宝座,早已是公子你的了。”

胡亥一听,也是大怒,恨不得将李阳大卸八块,咬牙切齿道:“这个李阳,实在可恶之极!不仅坏本公子谋划已久之大事,如今更是成了扶苏那边的一大助力,此人简直就是本公子的扫把星!”

胡亥不得不恨李阳,因为李阳的出现,直接打乱了他们谋划已久的一个布局。

自年前开始,皇帝患上了风寒感冒,久治不愈,他和赵高便陆续布局了三件大事。

一是陨石事件。

他们在东郡,埋了一块玄石,石头上刻了一句“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话。

二是玉璧事件。

将早年皇帝外出巡游时,掉到江里的那块玉璧,派人送回到嬴政的手里,还附带赠送了这么一句“今年祖龙死”的咒语。

三是让太史令,虚构“荧惑守心”的天文怪象。

如此一来,三个诅咒,势必会将皇帝吓坏,从而求化解之策。

这时,太史令便可以避祸为借口,建议皇帝东巡。

原本,这一切都是按着他们的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皇帝也答应了东巡以避祸。

按照计划,赵高和胡亥只要在路上将身患重病的嬴政直接了断,接着便能以皇帝的名义,下昭将被发配在长城边关的扶苏和蒙恬赐死。再立昭,传位于他胡亥。

如此,大事即成!

可是,如此完美之布局,如此完美之计划,结果却因为李阳的出现,瞬间打乱,最后功亏一篑。

李阳居然献药治好了皇帝的病,皇帝病一好,这东巡自然就暂且搁置了,而且更重要的是,皇帝病好了,如果还杀之的话,不说能不能办到,就算是能办到,那也会引起他人怀疑。

结果,就这样,即将成功的计划,直接因他李阳,化为了泡影。

更可气的是,他不仅破坏了这个计划,而且扶苏也因献药之事,被皇帝昭了回来。

这一切的一切,你说胡亥能不对他恨之入骨么?

现在倒好,他居然还成了扶苏的老师,胡亥简直就被气到想要发狂的地步!

这何止是扫把星啊,这简直就是他胡亥走向皇位的拦路石,胡亥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挫骨扬灰!

想到这里,胡亥虽然心中失去了信心,但却也甚是不甘心,问道:“老师,是否还有办法将这盘棋下下去?”

赵高微眯着眼睛,道:“既然这盘棋的劣势是他这颗子造成的,那我们就把这颗子给拿掉!”

说到这里,他做了一个割脖子的动作。

胡亥一听,也是一股杀意瞬间乍现,一拍手掌:“好,此人不杀之,实难解本公子心头之大恨!”

第三十九章 好个锤子

话说,散朝后的李阳,直接就去了太子宫。

如今身为太傅,掌授长公子扶苏治国之学,自然得给他布置一些学习任务不是。

此时的他,心情美滋滋的,自己也算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太傅了,甚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骄傲的他,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因为被拜为了太傅,如今已是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欲杀之而后快。

秦朝虽然详细设置了太子宫官,但确未正式册立过太子,这倒是历朝历代不多见的。

不过,李阳也知道,只要扶苏不出什么大错,这太子之位应该不会有什么变故。

不多久,李阳就来到了太子宫。

这太子宫,虽大,却极为的素简,还不如李阳的丞相府的后庭富丽豪华。

入门,自有卫率进府传报。

很快,公子扶苏便领着一群太子宫官匆匆赶至门口,前来恭迎老师大驾,一齐躬身见礼:“太傅!”

李阳心中享受着这份尊荣,一边却也装作受宠之状,忙拱手道:“殿下日后与臣之间,无需多礼!”

扶苏连忙道:“太傅虽与扶苏年纪相仿,但如今已是扶苏的师长,这尊师礼数,怎能省去。”

李阳笑了笑,也就由得着他了,反正有这么一个长公子天天喊着自己老师,这种感觉也蛮有成就感的。

“太傅,此人是我府中的王詹事。”

这时,扶苏指着身后的一位四十多岁的臣子,向李阳介绍道。

詹事,太子卿,掌太子家,统领太子宫臣,秩二千石,詹事丞副之,即是扶苏最亲近之人。

王詹事恭恭敬敬的躬身见礼:“下臣见过太傅!”

太子宫官,原不归丞相管制,以太傅为首,所以此时这位王詹事自然是称李阳太傅的身份,表示尊之。

他可是早就听说了,这位李中丞十分的厉害,不仅身怀治世之能,更得皇帝之信任,可谓是得宠信与大权于一身,所以王詹事不敢有半分不敬。

李阳也客气了一句:“王詹事不必多礼。”

扶苏先是将李阳请入厅中,然后道:“学生原本正打算前往中丞府去拜见太傅,请教治国之学,没想到倒是太傅自己来了。”

李阳笑了笑:“臣蒙陛下和殿下之信任,拜为太傅,殿下的治国学业,臣亦是不敢有半点贻误,故特地前来与殿下一叙。”

扶苏大喜,赶紧道:“让太傅费心了,不知太傅今日有何示训?”

李阳道:“示训不敢当,臣想先问一下,殿下平生之志向!”

扶苏回道:“学生之志,便是想让我大秦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使我大秦江山万世永固,如此方能上不愧对父皇,下不愧对天下百姓。只是……”

“只是什么?”李阳问道。

扶苏叹了口气,有些失落的道:“只是……父皇说我这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缺少刚毅果敢之性,所以时时不满。”

李阳一笑:“殿下不必忧愁,此为国为民之心,无比之难得可贵,只不过是殿下以往方法用错,这才会被陛下误解。”

扶苏一听,豁然一喜,急忙道:“太傅没有骗我?你真的觉得我之志愿并无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