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198章

作者:香瓜很香

所以,在嬴政看来,大秦子民,只是各家田地多与少的区别,而不可能百姓没有田地一说。

嬴政道:“自天下一统后,立有军功的将士达数十万,到了后期朕就是担心继续封赏土地,会使得土地不足,于是还为此发布新令,以俸禄代替土地分封,凡侯爵以下者,皆不再分封土地,以俸禄代之,名为岁俸。怎么百姓还会没有自耕土地?”

李阳苦笑:“陛下虽说是给天下百姓皆留了自耕地,但是……”

“有话便说,朕不会怪罪于你。”嬴政知道李阳肯定想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李阳点点头,这才道:“陛下难道忘了,在这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以至于耕作生产所需的劳动力严重缺乏,因此出现了‘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之情景。”

听到这话,特别是听过了后面两千多年历史的嬴政,不由一阵尴尬,不过倒是没有怪罪李阳,而是不解道:“徭役虽重,但朕又没让他们上交自耕地!”

李阳无奈的叹了口气:“陛下虽然没有让他们上交土地,但是天下百姓,皆在服役,无人耕作,但依旧要上交田税,怎么办?”

嬴政愣住了,看向李阳,等着他的后话。

这时,李阳自说自答的道:“田中无栗,这田税须交,于是只得卖田换粮,一来交税,二来家中老弱妇儒生存之用。而能买得起田的,自然是那些有存粮的新贵们,以及那些土豪士族们了。所以,这十年间,秦国的土地就这样慢慢的全都流到了他们的手中。”

是的,秦国统一后,真正最要担心的,就是分封的新贵做大的问题。只不过,秦国短命,还没来得及发现这个问题,秦国就被秦二世给玩完了,因此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今因为李阳的出现,已经改变了秦国的局面,所以这个问题就免不了要摆到台面上来正式面对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听到这里,嬴政终于是恍然大悟,明白了问题的症结了。

因为在秦国,立了军功爵位者,是可以免服徭役的,所以在平民服徭役时,他们依旧可以忙事耕种,家有余粮。如此一来,当平民家因没有青壮劳力耕种,无以生存之时,只得将土地贱卖给这些新贵们和士族们。

这时,李阳接着道:“如今之秦国,上面国家穷,下面百姓苦,唯独中间那些新贵们和士族们富可敌国,一国之钱粮,尽握他们之手。此次百姓饥荒,国家无力振灾,而只靠百余家商人,便是解决了这天下的百万灾民,可见土豪士绅们之富有。如此这般下去,莫说兴盛强国,只须再来一次灾荒,百姓又将再度造反不可。陛下,这个问题已然十分严重,还须早做准备啊。”

这一下,嬴政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说句难听点的话,这可是有亡秦之危啊。

“此乃秦国历年政策实施下,造就的难疾,一时恐怕难以解决了。”嬴政沉吟了一句,然后道:“你可有办法?”

李阳道:“没有好办法,重症只有用猛药!”

“何猛药?”嬴政问道。

李阳伸出四根手指:“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嬴政一愣。

李阳点点头:“正是,要想兴盛,必先解决温饱,要想解决温饱,必须土地改革!“

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

李阳并没有危言耸听,秦国的土地兼并问题,已经严重防碍到了大秦帝国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大秦帝国的兴亡。

几十万的新贵阶层,在这十余年间,兼并了秦国大部分土地,举国上下,国穷民贫。

虽然田税国家照收,但是百姓食不果腹,一但像今年一样出现灾荒,国家收到的田税,还不够用于振济灾民。

长此下去,秦国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便只能每年将国库的钱粮拿出来改善民生,解决百姓的温饱,结果就是国库空虚,任何事情都无力去做,如此国家积弱久了,估计匈奴都能把大秦给灭了。

另一条就是视天下百姓饥荒于不顾,他们若反,就武力镇压,可是这样秦国就亡的更快了。历史上的秦国,就是因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秦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所以,秦国目前的百姓非常迫切的需要休养生息。

可是,秦国近两千万人,土地却掌握在几十万的新贵手中,就是给天下休养十年时间,天下百姓也依旧会是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的结果。

所以,唯有土地改革,让天下百姓都有自耕地,大秦才有希望。

“土地如何改革?重新分配吗?”嬴政皱眉道。

李阳摇了摇头,道:“不能仅仅只是重新分配,因为重新分配后,过不了几年,穷人的土地依旧会被土豪士族们兼并过去,非长久之计。”

“那你打算如何土改?”嬴政疑惑道。

“就八个字,收归国有,土地承包!”李阳铿锵有力的说道。

“收归国有,土地承包?”嬴政眉头一皱。

李阳点点头:“没错,臣所说的这条土改政策,意思就是把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按每户的人口平均分配,实行土地承包。陛下,土地性质属于国家的,百姓从国家手里承包土地用于耕种,他们就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就不能私下进行买卖了,如此方能彻底杜绝土地兼并,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嬴政一听,双眼一亮,喜道:“还是你聪明,此土改政策,确实可以一劳永逸,做到永久的保证人人皆有自耕地,甚至只要国家一直延续此土地政策,一千年都不会有任何的土地兼并问题出现。不错,非常不错!”

李阳笑了笑:“其实,这也不是臣想出来的,而是后世的新中国,实行的就是这种土地承包制,直接就解决了数千年来土地兼并的问题。”

嬴政一听,恍然道:“噢,既然此土改政策在后世已经得到了验证,那更是在好不过了,朕的大秦就用这种土地制度实行土改!”

土改政策能得到嬴政的认可,李阳心里虽然十分高兴,但是却有不少担忧。

因为要实行土改政策,这就等于是直接拿大秦的士族和新贵们开刀,完全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这一点可是非常致命的。

历史上的商鞅,之所以落了一个不好的下场,其实就是因为他得罪了士族权贵,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当秦孝公死后,商鞅便迎来了灭顶之灾。

所以,对于李阳来说,这次的土地改革就是如同商鞅变法一样,是一项直接损害利益集团的改革,这项改革必将会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上。

以往的立新法,轻徭役,之所以没有一个人反对,是因为这些改革不仅不会影响士族们的利益,反而对他们有利无害。

比如轻徭役,以前百姓徭役过重,劳动力紧缺,那些士族新贵们的土地都找不到佃农来耕作。而士族新贵们的土地虽然没有耕种,但却依旧每年要上交田税,所以徭役过重,直接损害了士族新贵们这些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李阳的轻徭役政策,以其说是让百姓休养生息,倒不如说是替士族新贵们谋福,他们个个都双手赞成。

而如今的土改政策,则完全相反,士族新贵们不仅要将兼并的土地收归国有,就连他们通过立功获得的土地,也要收归国有,再重新分配,改为承包制。这种严重损害他们利益的变革,他们要是不反抗,李阳打死都不相信。

嬴政似乎看出了李阳的担忧,道:“你是担心有人抵抗土地改革?”

李阳点点头:“是啊,土地改革,直接损害了士族新贵等地主阶级的利益,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此得罪他们,臣怕……”

嬴政冷哼一声,道:“有朕给你撑腰,你怕什么,难不成谁敢违抗朕的法令不成!”

李阳翻了个白眼:“臣怕的倒并不是土改新政无法施行。”

嬴政懵了,诧异道:“那你在怕什么?”

李阳摊了摊手,一脸无耻的样子:“万一臣变成第二个商鞅了,那臣多亏啊!”

嬴政一脸黑线……

还以为能说出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话来的人,是多么的大公无畏,是一个有着多么高尚品格的真君子。

然而,如今看来……

是朕想多了!

这家伙,哪里是什么君子呀,分明就是一个真小人。

嬴政也时醉了,冷哼一声:“朕就没见过你这么胆小怕事的人,土地改革必须实行,这事你不做也得做,你不帮朕去得罪人,难道让朕亲自去得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