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更俗
…………
“我现在算是看透了,他妈姓郑的就会那么几招花拳绣腿——除了坑队友,鸟本事都没有!”
今天会场提及添美网、趋势网新一轮的融资与年后赴纳斯达克上市计划,最难堪的是郑仲湘,但最气愤的却绝对是韩家兄弟。
晚宴过后,大家兴致都不是很好,也没有另约地方再喝一摊。
韩振亚、韩振国成家立业后也是在百花湖别墅区并排置业。
回到家里,韩振国看到他哥坐隔壁的院子里,他拿了雪茄走过去,站在湖畔幽暗的草地上,忍不住破口骂起来。
不谈添美网、趋势网明年赴纳斯达克上市了,就拿新一轮融资所给的估值来算,星视今年春节之前倘若不将这两家互联网企业的持股清空,就能获得六七亿美元的投资增值。
结果呢?
郑仲湘赶在互联网行业迎来曙光前的一刻,将前两年的互联网投资几乎都清空了,跟他妈眼瞎似的,该赚的钱没有赚到钱,又不甘心从芯屏产业退出,还不敢承担风险,强迫将新宏亚推出来当冤种血包!
韩振国原本已经接受这个现实了,今天却是越想越气。
想来想去,这些年以为抱住一条大腿,没想到抱住是一个带毒的草包!
韩振亚脸色阴晦的看着夜色下的湖面:
这次除了宏亚科技被当了血包外,更关键还是经过这几年的折腾,他们兄弟俩在宏亚科技上市后,仅勉强保持了35%的控股人地位。
除他们兄弟的持股外,除了原壳公司约有10%的股份不受限制流通外,其他股份可以说绝大部分都在星视的掌控之下。
这里面有30%的新股在郑家关联的投资机构手里,星视电讯直接持有10%的股份,这两者相加,星视电讯又或者说郑仲湘能直接影响或控制的股份,就已经超过他们兄弟二人了。
另外,刘柏个人名下的投资公司持有15%的股份;而他们兄弟二人看似持有30%的股份,实际控制权却在刘柏掌握之下的光耀资本,持有宏亚科技剩下10%的股份。
看透郑仲湘是个带毒的草包又能如何,但人家有吃肉不吐骨头的资本,韩振亚更担心这样的股权结构,他们兄弟二人稍有不慎,宏亚科技的控制权就会旁落。
然而他兄弟二人既然选择趟这浑水,也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要不然,星源系会饶过他们?
…………
…………
晚宴过后离开东郊国宾馆,郑仲湘没有直接回住处休息,而是来到他在科技园的办公室。
坐在能眺望玄武湖夜色的会议室里,郑仲湘看过星视通讯电子刚刚出炉的十月份经营数据后,将厚厚一叠报告放下来,看向袁可飞说道:
“研发投入还是略高了,要削一削,董事会不可能会对这样的数据满意。下半年通讯电子的利润不指望能有多高的跨越式增涨,但也不能八月份就见顶,然后逐月下降吧?这让董事会其他成员怎么看,让投资人怎么看?我知道开发中高端新机型的重要性,但这件事也急迫不得,董事会更希望看到盈利持续增涨的数据。”
袁可飞眼皮子微微抽搐了两下,说道:“诺基亚、摩托罗拉、东芝、三星、现代电子等都相继公布了明年的新机型上市,他们已经重视国内的中低端市场了,在这个区间推出的机型会非常密集,我们在做抵御的同时,也要想着开拓新的战场……”
“我也没有说就不做中高端机型,但我们的基础确实要比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这些巨头差一截,步子要一步一步的迈,不能有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郑仲湘不容置疑的说道。
“好的,我会控制研发上的投入!”袁可飞闷闷的说道。
郑仲湘在陈逸森的陪同下先离开科技园,袁可飞回到通讯电子的办公大楼。
随行的一名副总,这时候忍不住满腹牢骚的嘀咕起来:
“我们现在只是在中低端市场勉强站住脚,全年预计斩获四个亿的利润,不知道董事会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难道指望一台市场销价就一千二三百的机子,能赚到四五百的净利润?我们现在不能尽快做出成熟的中高端机型进入新的市场拼杀,明年中低端市场一旦竞争倍增,我们仅仅依靠制造上的优势与加强市场营销投入,保持一千万部的销量都会很勉强,利润空间也必然更低。我现在都不知道二公子是看不懂这些事,还是过于尊重董事会的意见!”
袁可飞挥了挥手,让手下这个副总少发牢骚。
郑仲湘作为董事长兼CEO,理论上拥有更大的决策权,无需事事都遵从董事会的意志行事,甚至一定程度上还要敢对抗董事会那些过于平庸、短视的意向,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CEO。
奈何去年以来发生这么多事,郑仲湘的自信心受到重创,凡事不敢再独断专行。
自萧良暗中推动芯屏发展计划以来,郑仲湘既不敢壮士断腕撤出,也不敢对抗董事会软弱的意志,坚持由星视电讯主导,在芯片这一领域进行长期的投入,最后搞出暂时由宏亚科技出血这么一个半吊子的权宜方案来。
这事看似郑家占尽了便宜,但实际上还是郑仲湘已进退失据。
袁可飞跟随郑家时间最久,对郑家人的脾气也最是熟悉。
因此,他除了会在董事会上尽可能争取一些事外,私下里在郑仲湘面前反倒不会太据理力争什么。
没有意义的。
“但这样不管不问,只选择走平庸的中间路线,看似短时间内不会出错,但最终还是我们自己要出问题的啊!”副总着急的争辩道。
袁可飞稍作沉吟,说道:“我们手机的生产,接下来多一些放到外部代工,腾出来的产能,尽可能多接一些代工——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多做一些准备。二公子有句话说得还是不错的,一口吃不成胖子。如果明年我们注定要承压,也不可能指望一两年就将短板补足起来!”
正常说来,星视通讯电子建成的产能,应该尽可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不是多接代工订单,反而将朱鹮手机的生产交给外面电子厂负责。
副总见袁可飞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也知道他这是担忧朱鹮手机明年的销量有可能不进反退。
要真是如此,他们就能削弱对外部电子厂商的订单,又能最大限度的保住自身的代工业务,避免出现在太大的缺口。
特别是明年下半年,射阳工业园一期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
“好了,不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袁可飞跟副总说道,都过十一点钟了,让他早些回去休息。
袁可飞他自己却没有急着离开办公室。
他坐在办公桌后面,拿出一份文件,又习惯性的朝窗外的茫茫夜色看去,忍不住想他自己是不是太优柔寡断了,要是也学林杰,会不会有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袁可飞又忍不住拍了拍脑袋,心想他要是不能将星视通讯电子做起来,最后留下一堆烂摊子,怎么指望别人高看他一眼………
第888章 亏损
新的一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论坛过后,眨眼就到了2003年的元旦。
柳轶群到了退二线的年纪,也算圆满完成过渡的任务,元旦过后就调任省人大副主任,唐继华正式接任东洲市委书记;原省委副秘书长闻良渊调到东洲担任市委副书记、市长,跟唐继华搭班子。
2002年度,鸿惠堂草本凉茶正式成为新鸿臣旗下,继茶饮料、包装水之外的第三款年销售突破百亿的子类;新鸿臣元旦过后,也正式成为港股千亿俱乐部的一员。
这也爽了鸿臣的老股东们。
朱璐家、夏侯家作为鸿臣的创始人家族,早年各自持有鸿臣8%左右的股份,九十年代中后期长期在三四亿港元之间震荡。
虽然他们现在对新鸿臣的持股摊薄到3%左右,但他们在这一块的家族资产,实打实的上涨到三十亿港元了;这还没有算他们这几年在盈投控股持有的股权价值。
同期的香港富豪圈,大多数人却受累于亚洲金融风暴以及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楼市又是持续四五年两波大跌,腰包都是大大的瘦了好几圈,倾家荡产者也比比皆是。
比较出来的幸福,真是让人做梦都要笑醒。
朱鸿召、朱玮兴父子这些年对新鸿臣也是坚定持有,股价低迷时更是想尽办法增持,同时朱玮兴作为最核心的管理层成员,也有少量的授股,加上朱祎琳,朱家明面上还是新鸿臣的最大股东(8%+8%)。
元旦前后香港很多媒体都开始将朱家跟熊家一起,列入香港十大豪门传播各种八卦了——朱家还是盈投控股的核心股东。
虽然这迫使萧良与朱祎琳、胡婕在香港幽会不得不更加的小心翼翼,但这也是以盈投、新鸿、华茂为代表的星源系,在香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的体现,也持续带动更大规模的产业资本流入东洲及江省其他地市。
中石化东洲子公司所属的炼化工程一期,元旦前夕在狮山湾正式建成投产。
其产品除了用于交通运输及工业燃料的汽油、柴油以及各种燃料油外,也有石蜡、沥青等建筑、道路建设原材料,也有芳烃、乙烯等工业原材料,进一步带动化工产业园的各种化工、合成材料项目的投资建设。
添美网、趋势网元旦过后,受益全球科技股持续强劲的反弹,都相继登陆纳斯达克,两家互联网企业的总市值自上市之初就稳定在八十亿美元之上,距离萧良预测的一百亿美元总市值,也就差咫尺之遥了。
在2002年年初前后拿出近一亿五千万美元,对添美网、趋势网进行注资的熊志远,自然也就成了两家互联网企业上市的最大赢家;在上市之后,持有两家互联网企业的市值激增逾十四亿美元(18%)。
很多知道一些内幕,却又没有那么深入的人,看到萧良竟然没有在这两家互联网企业持股,都是诧异万分,一度怀疑萧良是不是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他们却是不知,萧良同期除了要支撑蜗巢科技这么大的盘子,还要源源不断支持鸿盈科技的产能建设(前后注资六十亿),还要对苹果、亚马逊等标的进行吸筹,哪有余钱再参与对添美网、趋势网的注资,将所有便宜都占尽?!
2003年是全国实施福利分房制度全面退出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推动商品房市场制度的第一年。
在经历持续五年的温和上涨后,东部沿海省市的房地产市场,于2003年开年就迎来第一波令普通市民记忆深刻的大涨——九十年代初的海南楼市暴涨,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太遥远了一些,那个年代城市里的人都还习惯福利分房。
东洲市城区的新盘楼价,在2003年春节过后基本上就都上涨到三千元每平方米以上,昭示着房地产黄金时代的降临。
泛华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股东注资,净资产已经扩到三十亿,做好了接下来十数年参与波澜壮阔的楼市盛宴的准备,但萧良同样没有精力跟多余的资金,参与其中。
在盈投控股的支持下,瑞成化工与现代化工合资的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元旦前夕在狮山湾化工园区正式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瑞成化工在东洲主导的,从炼化到下游PET的产业链。
常林钢铁与现代钢铁除了四十万吨的硅钢项目进入施工后期外,在盈投控股、华茂投资的支持下,元旦前夕也了开启年产能逾六百万吨的三期工程建设。
由于采用更高技术水平的生产工艺与装备,常林狮山湾钢铁项目三期,总投资远超一二期,高达四十亿美元。
这还是反复谈判、优化后的结果。
现代钢铁原先在韩国本土做出的项目预算,高达六十亿美元。
东洲动力2003年春节过后,在省市政府的沟通协调下,最终以增发新股的形式,将江汽集团旗下业绩欠佳的商用车资产收入旗下,并配套增发新股筹资二十亿,用于一座全新的重卡、中卡及商用车零部件的产业园的建设。
东洲动力也成为从车用柴油发动机到变速箱、车桥以及重卡、中卡整车生产的大型装备制造集团。
东洲、江省乃至全国,要将大的经济框架搭起来,绝不离开重化工业及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城镇建设方面,除了狮山湾临港新城外,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东洲新城区,也在东洲大学新校区以西相续展开中央公园、体育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以及大规模住宅社区的建设。
苹果公司2002年五月份推出第二代iPod产品,除了最初就兼容微软系统外,03年元旦前夕,其播放器管理软件itunes更新到3.0版本时,也作为线上平台,推出音乐商店功能,不仅进一步促成产品的全球热销,也象征苹果生态系统的初步成形。
2003年元旦过后,鸿盈科技工业园三期工程也建成竣工,受益苹果iPod的全球热销,迄止到2003年六月,鸿盈科技每月单给苹果代工生产iPod就高达一百五十万台。
鸿盈科技成立以来,除了继承原和永电子在精密模具,印刷电路板、表面贴装等方面的技术外,还从与恩益电气、现代电子的合作中得到极大的加强,可以说在代工制造领域,工艺水平已经不弱于亚洲任何一家OEM厂商。
除此之外,蜗巢科技还在功能模组、线束等领域,加强独立以及联合研发的力度;而电源电池领域,更不要说就是星源时代的强项了。
这也使得鸿盈科技除了有能力承接中高端电子产品的代工,也有能力从中挖掘更大的利润空间。
迄止六月份,单给苹果代工月盈利就接近两千万美元。
另外,鸿盈科技每月还承接三百万台中高端数字手机、三十万台笔记本电脑以及MP3播放器等其他电子产品逾五十万部的代工业务,又贡献逾两千万美元的利润。
鸿盈科技的市值到六月份时也是稳步上涨到八百亿港元。
要不是控股股东蜗巢新技术投资,六月份公布约5%的公开市场股票减持计划,鸿盈科技随时都有可能踏入千亿俱乐部的行列。
萧良此时减持鸿盈科技少量的股份,主要还是蜗巢科技的研发体系依托星源时代每月逾五个亿的投入还是不足,需要他从外部持续不断的筹集新的增量资金补充进去。
现阶段哪怕亚马逊、苹果等公司的股票相比较前期低点,都已经强劲反弹了两到四倍,但萧良现在怎么舍得减持这些股票?
他个人对鸿盈科技的持股高达57%,也是太高了一些,没有必要都拽在个人手里。
而受益于鸿盈科技的股价持续上涨,奈田家族在奈田银行旗下所主导的基金,持有鸿盈科技的股份,市值已经高达十七亿美元。
奈田信正、奈田英男找了一家国际私募基金,承接了他们所持鸿盈科技7%的股份,打折换取六亿美元的现金,以六亿美元从恩益电气手里收购了新荣科技25%的股份。
这么一来,奈田家族在奈田银行旗下所主导的基金,除了持有鸿盈科技10%的股份,还持有新荣科技35%的股份(最初奈田家族就持有新荣科技10%的股份),也就成了新荣科技第一大控股股东。
新荣科技另外65%的股份,芙蓉财团旗下的奈田商事等成员企业持有24%,熊志远以及智埔投资、星视、光耀资本分别持有16%、10%、10%、5%的股份。
也就是说奈田家族无论是联合熊志远,还是联合芙蓉财团,亦或联合星视系,都能掌握绝对的控股权——到这一步,萧良也算是基本履行了最初对奈田信正、奈田英男叔侄的承诺。
当然,奈田信正、奈田英男叔侄也是遵守承诺,将现代电子的生产、研究全面往东洲、秣陵两地倾斜。
现代电子除了保留最核心的存储芯片业务外,其家电、电子产品在韩国本土的工厂也陆续关闭,所有电子产品相关的生产以及制造相关的工艺、技术,基本上都转移给了鸿盈科技。
这也最终促成现代电子的家电、电子产品部门剩余的,包括多地产品研发部门、韩国本土市场以及各种产品专利技术等有形无形资产在内,最终于九月中旬合并进新荣科技,换取20%的股份。
在芙蓉财团与奈田家族的大力推动下,新荣科技九月底就成功登陆东京证券市场的创业板。
现代电子两千年之前虽然在海外市场犹有三四十亿美元的销售额,但受财团内部的动荡及金融风暴的打击,当时就面临产品过时、市场不断萎缩的困境。
新荣科技成立之后,承接现代电子的海外运营权,首先发展中国大陆市场的同时,又大刀阔斧砍掉其他市场的亏损业务。
虽然经过三年时间的整顿,现代电子重新在亚洲市场站住脚,不过除了营收还没有恢复到早前的巅峰期外,又由于大规模的新品开发投入,盈利还非常有限。
因此新荣科技登陆东京证券市场后,实际估值并没有获得多高的增涨,还在二十亿美元左右,主要还是通过上市完成证券化及近两亿美元的融资,补充发展资金的不足。
新荣科技实施中国市场战略还是坚持以数字手机为核心,即便零三年中国手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但新荣科技通过发布更多、功能覆盖面更广的新品机型,月销量稳稳跻身第二梯队之列。
而随着诺基亚、现代电子、摩托罗拉、东芝等品牌纷纷加大千元机等中低端机型的推出力度,星视通讯电子竞争压力倍增,即便通过更强大的市场营销攻势,但到第三季度月销量也不可避免的同比出现30%的下跌。
虽然星视通讯电子在03年第三季度时,月销量还在保持在六十万部,位居国产手机第一,但由于市场营销宣传成本的上涨,以及手机销价的下调,第三季度自营手机品牌业务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亏损,预计第四季度亏损会进一步放大,吞噬掉今年前两季度原本就大幅削减的盈利。
虽然袁可飞预料到这一状况的出现,年前也有意加强代工业务的发展,但自营品牌的竞争,特别是02年星视通讯电子自营品牌,单纯从销量上,在国内手机市场已经做到第四了,只要有可能,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东芝,谁会轻易将代工订单给星视?
再一个,星视自营手机品牌就是做中低端机型,这几年发展的工艺制造技术也是集中在这一领域——袁可飞也是不知不觉间才发现,江粤等省在中低端电子产品领域的OEM代工厂商,越来越多了。
第三季度依赖代工业务,星视通讯电子勉强做到不亏损,但第四季度,袁可飞就没有这个自信了。
而到第四季度,射阳工业园第一期就将建成,如果没有足够的订单,射阳工业园建成就要陷入亏损……………
第889章 出局
“这都是什么狗屁东西,要我怎么拿到董事会上交代?”
郑仲湘英俊的脸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禁不住露出一丝狰狞,愤怒的将星视通讯电子十一月的经营月报摔了出去。
文件夹的一角重重砸在办公桌面上,里面的A4纸挣脱书夹的束缚,在办公桌前洒落了一地。
袁可飞难堪的站在办公桌前,看着散落一地的雪白A4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