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更俗
“今天一早厂党组会议,这事都叫人拿笑话讲了——我这张老脸都臊得很啊!采薇长得漂漂亮亮的,工作也好,有什么事情放不开,非要闹出这样的笑话?刘明松看着你从船机厂灰溜溜出去了,什么都不是了,不想影响自己的前程,回国就干脆利落的跟采薇断了关系。他是势利眼,是小人一个,但你们把这种人看透不就行了,还过去纠缠不清什么?你们不要脸,爸他以后还要不要在厂子里出现了?”
钱少斌额头青筋抽搐了两下。
换作别时,他哥说这番话,钱少斌或许还不会多想,但此时听进耳朵却格外的刺耳,明里暗里都觉得是在对他讽刺,数落他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这是他非要跟郭晋阳这些人闹得不可开交的下场。
不想他爸这把年纪还为这些事烦心,钱文斌忍着不作声。
“你说你,船机厂这几年是出了不少问题,但也是体制僵化造成的,”
钱少明难得见弟弟被他数落不反驳,继续说道,
“现在厂中高层干部归市委组织部管,基层干部又归人事局管,扩大基建投资归计委管,想搞技术改造却又要到市经贸委那里烧香拜佛,日常经管还要事事跟工业局汇报。现在市场千变万化,啥事都轮不到厂子自家做主,你说厂子怎么可能做得好?这一切都是郭晋阳他们的责任?在俞书复市长手里,厂子好不容易在三产投资上争取到一些自主权,却又有太多人不理解,以为厂领导是瞎折腾。你以前也是厂管理层的一员,不说帮着解释,却反过来跟郭晋阳闹得不可开交。我几次帮你说和,你倒把我也给恼上了,一气离开厂子,搞得刘明松这样的小瘪三都敢骑到你脸上耀武扬威。你说说,这一切都怨谁?我看你的性子要好好改一改,一些破事少掺和!”
“我就不明白了,我掺和什么事了?”钱少斌盯着他哥钱少明看了片晌,随即又失望透顶的挥了挥手,说道,“我啥事都没有掺和,你也不用掺和进我家的事情里来!”
“怎么没说几句话,又吵起来了,你们还有完没完了?”
钱裕贵恨恨的拿拐杖砸地,问道,
“大丫头去学校了?你跟大丫头说,三条腿的癞蛤蟆不好找,好男人多的是,咱老钱家的女儿不愁嫁不出去的。刘明松那种势利眼早看穿了,是好事,我其实早就不看好那个东西,油嘴滑舌的,分了也好。你们也不要觉得丢不丢脸的——还有你这个混账家伙,别没事就骂大丫头。”
钱少斌刚想反驳他爸,突然想到昨天情急之下,他是骂过大女儿,闷闷的应了一声:“哦,我知道了。”
钱裕贵探头看堂屋就钱采芸坐在那里,问道:“怎么都不上学去?”
“快毕业了,学校没有课。”钱采芸讨厌她大伯,坐在屋里没有起身。
“工作都说定了吧?哦,我想起来你爸说过,你要去子弟学校教书,这个工作不错……”钱裕贵说道。
“我是进东洲大酒店工作。”钱采芸见她爷爷又把她的工作给搞混了,嘟着脸大声说道。
“你瞧我这记性,真是越老越不中用了。”钱裕贵拍了拍脑袋,又说了一会儿话,就颤巍巍的先离开了。
老父亲离开后,钱少明说话就更没有那么客气,走进昏暗狭窄的堂屋,见侄女钱采芸对他爱理不理的,他拖了一把椅子坐下来,跟走进来钱少斌说道:
“你也四十好几、快五十的人,不要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刘明松就是郭晋阳鼓捣出来给你好看的,我不说清楚,你都未必能想明白。你为什么非要掺和到这些破事里去,以为真将郭晋阳整倒了,船机厂就有救了?我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船机厂这样子,换谁都没有用,这是体制问题!郭晋阳还是努力在维持厂子的生存,没有他,厂子早垮了。还有,采芸进大酒店能算什么好工作,别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了?大学生进去就真是管理干部了,不做伺候人的事情了?真一个,这种单位,哪有那么清清白白的,事情更复杂,真要传出什么事来,咱家脸面更难看。我劝你不要折腾这些事,我过段时间看能不能帮她调到哪个机关里去。只要你不瞎折腾,我相信我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这么说,刘明松昨天过来闹事,你也是知道的喽?”钱少斌盯着他哥的眼睛,问道。
“……”钱少明一怔,随即说道,“我知道什么?我都是今天早上才知道的,你不会怀疑这事是我撺掇的吧?我是想劝你不要做傻事,但你怎么能这么怀疑我头上来?我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钱少斌烦躁的要将他哥往外赶,说道,“我没有掺和什么事,你以后也不用掺和我家什么事了。你既然把事都做绝了,也不用担心在郭晋阳交代不了,也可以放心不用认我们的家!”
“哔哔!”萧长华敲了敲门,提醒屋里的兄弟俩,他就站在门口。
“萧主任!”钱少明看到萧长华也是一愣,旋即站起来,挤出笑容迎道,“什么风把萧主任吹过来了?”
萧良站在房门口没有走进去,倚靠着陈旧低矮的门槛,窥着钱少明惊疑不定的神色。
他爸妈中专毕业后就分配到船机厂工作,最早就给钱裕贵调到技术科工作,从一开始就跟钱家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早年钱少明还是他妈的追求者,很可惜他妈“瞎了眼”,一早就认定他爸,经历那么多的阻挠也最终走到一起——钱少明进厂就是干部子弟,打心底瞧不起他爸妈,但他爸这辈子就像拦虎路一般横在他的眼前。
陈富山执掌船机厂时,他爸很早就得到提拔重用,甚至年纪轻轻就担任分厂厂长。
好不容易熬到陈富山调走,船机厂变成俞书复的天下,钱少明当时给俞书复当文书,他以为可以扬眉吐气给他爸萧长华搞点事,没想到陈富山后脚就将他爸也调到市委,还跟着陈富山水涨船高,很快就解决了副县处级。
陈富山垮台时,钱少明没有少在背后整他爸的材料,大概以为他爸这辈子都要在党史研究室的冷板凳上坐到退休,可他哪里得想,历史的车轮在去年夏季就注定要狠狠的偏离历史轨道?
“……”萧长华也就瞥了钱少明一眼,看向钱少斌说道,“罗书记要见你,你家里又没有装电话,我就直接找过来了。你赶紧换身衣裳,跟我去市委走一趟。”
萧良能看到出他爸眼里对钱少明的鄙夷跟厌恶。
为了所谓的权势,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他爸是有切肤之痛的,当时也是恰恰陈富山面临严锋、俞书复这些人的围追猛打,他爸死活不肯做不利陈富山的供述,他大伯不仅参与对陈富山的举报,甚至站出来举报他爸,以示彻底断绝关系。
而他爸最后受纪律处分所涉及的两件事,又恰恰是他大伯居中百般请托帮人调动工作。
这一直是他爸内心深处排遣不去的隐痛。
现在看到钱少明为了撇清跟钱少斌的关系,竟然也参与怂恿刘明松用这种卑劣的手段,作践自己的亲侄女,他爸心里怎么可能不打心底厌恶?
萧长华的话,却叫钱少明如遭雷击,身子一阵麻痹,有些难以置信的盯着萧长华看了好一会儿,才确信眼前这一切是真的。
钱少斌暗中参与举报这事,郭晋阳那些人早就有怀疑的,但之前也没有觉得这些人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不仅俞书复是船机厂明面上的靠山,这几年船机厂以多元化发展的名义,明里暗里交织出太多的关系网,就算俞书复突然查出重病,不得不居家休养,他们也没有担心过什么。
真正令郭晋阳这些人有所担忧的,还是一直跟钱少斌联系密切的萧长华,摇身成为新市委书记罗智林身边的红人。
罗智林无论是在地方担任县委书记,还是调到省经贸委主持工作,都以作风刚硬著称。
他们担忧罗智林到东洲担任一把手,通过萧长华,联系上钱少斌,确认船机厂很多内幕消息,第一把火就烧到船机厂来。
而真正促使郭晋阳决心出手敲一敲钱少斌的警钟,恰恰是市委组织部将钱少斌的辞职报告交给罗智林批复。
钱少斌在船机厂不仅作为正科级干部编制,还因为他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成就,作为优秀党员,当选这一届市委委员。
这个年代各级党委组织还是吸纳了一些基层优秀党员,跟他们个人实际担任的职务关联不大。
不管怎么说,钱少斌的辞职报告最终还是要在市委书记那边画个圈才正式生效。
市委组织部其他文件,罗智林都第一时间批复了,偏偏钱少斌的辞职报告被扣留下来。
钱少明当然从头到尾都知道这件事,但是谁能想到刘明松昨夜刚闹过夜宵摊,市委书记罗智林今天就要将钱少斌喊到办公室去谈话?
这是怎么回事?
是他们昨夜打草惊蛇了,市委书记罗智林猜到一切是郭晋阳背后指使,震怒之下,决心要对他们出手?
第265章 古法今用推恩令
钱少斌也很意外市委书记罗智林今天就找他过去。
他还以为怎么都得等跟华兴集团正式交谈后,或者说等他能赢得华兴集团的真正信任,合资项目确定有了一定的眉目之后,市委书记罗智林才会找他谈重回岗位的事情呢。
钱少斌意外的问道:
“那事这么快就有眉目了?”
萧长华看了钱少明一眼,跟钱少斌说道:
“熊志远先生对你的情况很了解——再个,这点投资额对华兴集团算不了什么,上午通过电话,很多事情就基本确定下来了。熊志远先生他也比较忙碌,想着等市里先把一些事情敲定下来,他再专程来一趟东洲。”
现在决定将钱少斌当成明棋用,因此有些消息就需要提前散播出去,以免郭晋阳这些人疑神疑鬼,在背后狗急跳墙搞别的什么小动作,影响到船机厂的稳定。
“萧主任什么事情啊,怎么跟华兴扯上关系了?”钱少明讪笑着,硬凑过来问。
“哦,没什么,”
萧长华风轻云淡的说道,
“华兴集团对船机厂的其他项目不感兴趣,但觉得船机厂做启停蓄电池有些技术储备。之前华兴的代表熊志远先生在东洲待了几天,了解到蓄电池厂的一些情况,回到香港后,见市里还非常有诚意促成华兴集团跟船机厂的合作,觉得可以先在蓄电池厂上先进行一些合作尝试。说到蓄电池厂的负责人,熊志远先生在东洲时,曾到少斌的夜宵摊上喝过两次酒,又刚好前两天组织部将少斌的辞职报告送到罗书记那里,所以罗书记想少斌将辞职报告拿回去,重回工作岗位,代表船机厂将蓄电池厂这摊事先负责起来。少斌这边要是没有问题,罗书记下午应该会通知郭晋阳到市委谈这事,到时候可能还会请钟市长以及其他相关负责人一起到场。”
虽然不是罗智林要对船机厂动手,但钱少明此时还是又惊又疑的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心情万分复杂。
招商洽谈大会,钱少明没有出席大会,但熊志远等华兴集团的人到船机厂参观时,他有见过。
他也从郭晋阳、于春光等人那里知道,熊志远没有理睬他们跟市港口集团的人,却跟泛华的许建强、萧家走得极近。
钱少明怀疑整件事都是萧长华在背后促成的,但他又能说什么?
他弟弟钱少斌重回工作岗位接手蓄电池厂的事,总比市委书记罗智林此时出手调查船机厂的问题,要让人容易接受得多。
虽然郭晋阳他们背后也有倚恃,但只要不端他们的老根,谁犯得着去捋市委书记的虎须啊?
“你现在是不是可以放心从我家离开了?”钱少斌对自己的亲哥哥失望透顶,将他狼狈的撵出去。
钱采薇这时候才从里屋走出来,也很是疑惑的问道:“这事这么快就定了?”
她几乎全程参与招商引资大会,虽说这次引资成绩非常亮眼,好些投资商做决断也快,但该有的流程都没有马虎。
就像华兴对泛华商业的投资,后面还审计了泛华商业的财务状况,才最终签署协议。
“要不然呢?”萧良耸耸肩,反问道。
待钱少斌换上衣裳,大家走到巷子口——
萧长华上午先到市委工作,是等萧良有了更确切的消息后,才临时坐车赶回家接上萧良,再一起赶到蒋家园后街来找钱少斌。
虽然只是桑塔纳,但挂着市委牌照,停在巷子口,就惹得好些左邻右舍赶过来围观。
萧长华曾在船机厂工作了近二十年,附近船机厂的家属也都基本认识,都笑着跟他打招呼:“萧主任什么时候下来体恤民情,这是要把钱工拉到哪里去啊?”
“市委有工作要找钱少斌咨询,我过来接钱少斌过去。”有几个熟面孔,萧长华客气的说道。
“怎么,罗书记这次是要查船机厂的问题了?”有人高声问道。
“没有的事,别胡说八道。”萧长华笑着说道。
萧良坐到副驾驶位上,转回头跟坐后排的钱少斌笑着说道:“钱叔,你还匿名举报呢?”
钱少斌除了苦笑,还能说什么?
…………
…………
萧良他们没有直接奔市委而去,而是赶到泛华综批市场,跟按照既定行程过来调研的罗智林会合。
陪同罗智林到综批市场调研的,有市委秘书长许立军、副市长乐建勇,以及副秘书长及机关工委书记阎靖荣、王行扬等人。
阎靖荣以往是兼任市委办主任与机关工委书记,但四月份职务调整后,仅负责机关工委工作,是妥妥坐上冷板凳了。
这次的调研工作有个议题,就是学习、总结泛华综批市场初步实施工贸联动的经验,还特意将唐继华、周康元、阳旭辉、汪兴民以及溪口镇党委书记王江以及宿城镇的主要负责人都召集过来。
虽说云社竭尽全力,加快小商品集中制造区的标准厂房建设,但罗智林认为这样的模式,不能给云社镇专享——至少要先在溪口、宿城两镇以及狮山县开发区进行借鉴推广。
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安排了这次的调研与交流活动,然后就要让唐继华在狮山县率先推动相关工作的部署。
钱少斌也就临时加入调研队伍。
罗智林不管许立军、乐建勇、周康元等人是怎么想的,就直接介绍船机厂的蓄电池厂引资项目,华兴那边属意钱少斌出面负责。
调研交流进行到十二点半钟才结束,罗智林也不让许建强这边安排接待,就直接解散、各回各家。
萧良与钱少斌陪着到市委大院吃食堂,然后到罗智林的办公室里谈事情。
罗智林坐到办公室里,跟钱少斌说道:“省科技进步大奖,你是站到领奖台上的人物,船机厂都没有你的容身之地,可见问题有多严重了。不过,沉疴积弊,不是下猛药就一定能根除的,说不定还要一命呜呼。这次引资项目,实际也是萧良出资,只是借了港资公司的名义,方便推进一些事宜!”
寄望钱少斌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在跟郭晋阳这些人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罗智林考虑再三,以为真正的出资人不应该瞒着钱少斌。
见钱少斌一脸的惊诧,想必还不了解南亭实业的真相,罗智林也不帮着解释——他下午还有别的行程,具体的事情由萧良或萧长华出面解释就好,他将钱少斌叫到办公室来,一是给钱少斌定心丸,一是将钱少斌当成明牌先打出去。
罗智林也有问题要问萧良:“你怎么看中蓄电池厂了?”
“我大学学的就是应用化学,”萧良笑道,“罗书记你让我造船或者造柴油机,我也不会,却是蓄电池这一块我还可以指手画脚几下,可以光明正大的直接在蓄电池厂兼个技术顾问之类的角色!”
“这么说,你对船机厂的问题也有过了解?”罗智林问道,“你觉得船机厂的问题,最终该如何解决?”
“罗书记您的想法就很好,但现在要找到合适的投资商不容易,”萧良笑道,“对了,汉初分封诸侯,致诸侯势大,不从王令,汉武帝是怎么做的?”
“推恩令?”罗智林蹙起眉头,沉吟道,“你是说将船机厂拆分开来?”
萧良说道:
“船机厂是在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原汽轮机厂的基础上,引进苏联的船用柴油机技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陈富山书记手里,将船机厂原六大车间扩大成六大分厂;到俞书复手里,市里都希望东洲能有一家上规模的重工制造企业,又将市造船厂、船舶修理厂等单位合并进来,然后又成立了三产公司,最后形成今天的‘巨无霸’。单就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这种合并不能算恰当,甚至可以说大而无当。看似上下游产业链都整合到一起,但实际上却削弱各自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制造管理水平,船机厂这几年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以致在整个船运市场正逐步复苏的当下,船机厂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
将船机厂进行拆分,实际上是将抱团在一起的郭晋阳等人以及他们背后涉及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给拆分开来,迫使他们在各自的实际利益面前,再无法紧紧抱成一团。
这里面的好处,是不需要萧良多说的。
不过,就算罗智林下决定想将船机厂拆分,还是需要足够充分的理由,去说服各方面点头同意才行,并非罗智林作为市委书记,直接签署一份文件就能擅断独行的。
因此,萧良主要还是从船用设备以及造船业的发展趋势,多谈了谈拆分的必要性。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研究,”罗智林沉吟着点点头,跟萧长华、钱少斌说道,“你们都在船机厂长期工作过,对相关问题应该了解比萧良更深刻,你们好好研究一下,最好拿出成文的报告,我再跟钟市长他们碰头讨论。”
这件事要推进,不是一时半会能促成的,也不可能仓促下结论。
不过,萧良这个思路,真的叫罗智林都叹为观止,跟萧长华感慨说道:
“你怎么就养了这么一个妖孽儿子啊?我来东洲之前,就觉得眼前一抹黑,一筹莫展,没想到在萧良面前,那么错综复杂的事情竟然还有这么巧妙的办法去化解。”
“罗书记你最初的想法,实际也是要对船机厂进行拆分,不过手段比较和缓,是通过一个个合资项目,将郭晋阳这些人的触手一点点截断,”萧良说道,“我也是受罗书记您的启发,希望能做得更直接一些。”
“好了,你不用往我脸上贴金了,也不用在我面前装谦虚了,”罗智林笑道,“蓄电池厂具体的安排,就由你负责给钱工解释吧,一会儿我跟你爸还有个会议没办法脱身。”
第266章 被低估的问题
钱少斌跟着萧良,钻进萧潇开的那辆切诺基,脑子都还是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