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更俗
沈启民绷得僵硬的神情一时没办法转缓过来,拿来衣服穿上,嗫嚅说道:“小萧总,你能不能帮我跟汪书记说一声。”
“那你跟我出来吧。”萧良说道。
看到沈启民跟在萧良身后走出来,刘辉绷住脸,盯着沈启民,问道:“你怎么说,还要当茅厕里的臭石头,死活不肯点头?”
“工业园员工餐厅的档口,沈启民想参与竞标。”萧良说道。
“……”刘辉气得破口骂道,“就这点破要求,你就憋着不吭声?你他妈知不知道所有签约拆迁户,都可以优先承租给园区配套的服务档口,村里还会额外补贴一部分租金?你妈有什么要求,能不能扯明了谈,几次非要把我们过来约谈的工作人员泼一身水才痛快,谁欠你的?”
第255章 仇将恩报
沈启民是挺精明的一个人,萧良不觉得沈启民不了解拆迁补偿政策,有可能是对他忌惮太深了,反而以为所谓的优先承租档口等优惠政策,还是陷阱。
萧良也没有精力去细究里面的旁枝末节,事情能解决就好,就故意顺着刘辉的口气说道:
“他不吭声,估计是以为我想踩他两脚,才害得他餐馆近一年来生意这么惨,背后不知道戳了我多少纸人了。唉,我他妈都冤死了。既然对动迁的拆迁户有明确优惠政策,那就不用什么竞标不竞标了,你们就直接安排吧。”
汪兴民哑然失语,苦恼的挥挥手,对沈启民说道:“你要不放心,这些都可以注明到协议里!”
“沈老板要还不放心,你承包员工餐厅的档口,我可以出资跟你合伙的。”
周林刚好也是有事经过,停下来跟汪兴民他们打招呼,没想到萧良竟然会亲自出马,劝说沈启民配合拆迁工作。
早年云社做餐饮的人很少,周林、沈启民以及林文华他们是最早的一批,也是相对做得比较大的一批,算是老朋友。
林文华那边是彻底废了。
张斐丽那头小母老虎,动不动就拿去年林文华落井下石的事说事,怨气深着呢——林文华最近也打算将店盘掉,离开云社到外地发展去。
沈启民这边,大家也确实是因为萧良的关系避而远之,毕竟没有谁会没趣到找萧良询问他对沈启民这孙子是什么态度。
至于何红,谁叫何红长得那么诱人、水灵呢?
人家小萧总就乐意仇将恩报了,咬他呀?
不过,既然萧良亲自出面解释他对沈启民没有旧怨,周林这段时间跟萧良接触也多,这时候也乐意帮老朋友一把,让他放下所有的顾忌。
“有周美女出面跟你合作,你总该不用担心有人再踩你一脚了吧?好了,别绷着这张臭脸给大家看了!”
萧良拍了拍沈启民的肩膀,说道,
“档口怎么经营,经营得好不好,全看你自己努力了,我个人还是希望咱云社能多出几个周美女这样的民营企业家的!”
“小萧总你再这么捧我,我要找洞钻进去了。”周林笑道。
“周林你也不用谦虚嘛,”汪兴民笑道,“大家都不要随便跟萧良比,那是自己找不痛快,将萧良撇开去,接待站各方面的工作还是相当出色的。罗书记、唐书记都称赞的……”
在这次引进裕固技术的注资之前,卫雄包装新材料前后三次在云社启动扩股融资、债权转出资。
周林是追加投资最多的个人,前后总计投入三十万,目前是除梅坞街投资公司、张卫、顾雄之外第四大股东,持股百分之六。
卫雄包装新材料目前估值是八千万,相当于周林之前的投资短短半年多时间,获得十六倍的增值。
此外,镇接待站也是做得有声有色,周林最近还在镇接待站以北签约承租六栋连片老宅,计划从信用社贷一百万进行装修改造,为南亭工业园的入驻企业,提供高档商务住宿服务。
在这个年代,周林还是够资格称得上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的;周林三十六七岁的年纪,成熟漂亮,就更加分了。
“肖裕军的儿子现在好像跟张铭他们几个凑到一起去了,”沈启民嗫嚅说道,“前两天我遇到张铭回云社,说是帮肖裕军的儿子找范镇长要债!”
“哦?”萧良不动声色的应了一声,假装什么都不知道,问道,“要什么债?”
“说是范镇长三年前家里建新楼房子的时候,找肖裕军借了五万块钱;好像镇上还有不少干部欠肖家的钱,他们这次打算都去讨回来。”沈启民怕萧良知道他这段时间跟张铭这些人有联系,对他又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忐忑的说道。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嘛。”萧良哈哈一笑。
肖裕军这些年收买不少干部,也花了一些代价,在他没死之前、被关押进监狱这段时间里,应该都跟肖瑞交了底。
至于肖瑞将张铭这些人纠集起来,能从范春江这些人手里讨回多少钱,有多少人会认账,萧良也懒得关心,但肖瑞现在摆出一砣臭狗屎的模样,恶心这些人,也确实是叫人挺开心的。
反而是他们为了很多工作能顺利推进,有些事没有实足的证据,不好去挖根子。
刘辉安排工作人员直接拉沈启民去签约,汪兴民这段时间难得见到萧良,便逮住他谈新镇区的规划情况。
财力有限,新镇区先启动沿宿云公路北侧的区域建设,一期除了信用社、供销社等单位的经营用房外,还有新的工业园生活配套区。
为了节省镇政府及工业园的资金投入,萧良答应由南亭实业出资建设新的工业园生活配套区。
一厂引进更多的自动化设备,将生产员工数量控制在两百人以下,规模没有增加,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新招聘、提前进厂实习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从市县各企业挖来的生产技术骨干。
云社本地一些低学历员工,数量没有增加多少,后续会逐步安排到后勤岗位上去。
生产质控部门也会跟着生产部门实行三班倒运转,一部分非云社本地员工交通不便,就需要提供食宿上的安排。
三厂也很快就要进入试运转,有一部分员工有住宿需求,都安排厂车按点接送到云社来。
现在除了将老镇上一部分改造好的宅院拿出来充当集体宿舍外,还从工业园一期的配套宿舍楼里挤出一部分房间,尽可能满足这些员工的住宿需求。
随着园区引入越来越多的企业,之前规划建设的配套生活区,规模太小了,在满足员工食宿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
新入园的一些企业,员工目前要么租住农民房,要么到镇上租房子住。
二厂也计划元旦月过后建成投入运营,但在此之前又要加大比例招聘大中专生进行培训,员工的生活配套就会变得更紧张。
现在镇上、工业园资金都不算宽裕,又要遏制附近村民盲目违规搭建简易房屋出租的冲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南亭实业出资建造较高规格的生活配套区。
这样,除了满足自身员工食宿生活需求的同时,还留出一部分余量,提供给园区企业的管理人员入住。
至于园区入驻企业的普通员工,以及将来会更大规模招聘外来务工人员,还得依靠工业园及镇上多方筹集资金建造更多的平价宿舍楼。
当然,只要园区企业用工规模上来了,宿舍楼收费再低廉,单间安排四张或八张床铺,哪怕每间年租金以一千元计,也是旱涝保收的一桩投资。
镇上低价划出地皮,有不少私人老板都愿意参与投资。
毕竟这个年代的房屋建造成本低廉,普通宿舍楼的综合建筑成本能很轻松控制在每平方米四五百元以下;这都是有良心的。
萧良沉吟片晌,跟汪兴民说道:“平价宿舍楼的投资,我觉得暂时不急着放给私人老板做,可以先鼓励各村筹措资金,由镇上或工业园统一注册成立房屋建设公司进行投资。另外,工业园后续的工业用地审批是个难点,镇上是不是可以考虑将各村的产业建设用地置换一部分出来,将份额划给工业园。各村拿出来的份额,可以折算成对工业园的出资!”
没有办法,除了市县经济开发区外,省里对单一园区的工业用地审批权限就是六百亩。
南亭工业园想要将规划范围内的两千五百亩建设土地都合法合规的用起来,想要突破省级审批权限的限制,三五年间都不要指望能拿到更高级别的审批,不够格——这跟各区县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不是一个概念。
拿村级产业发展用地进行置换,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诸多地市进行建设用地突破的一个灵活做法。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建造村民集中居住区,节约出来的宅基地也都可以用产业发展。
当然了,各村将富裕的产业发展建设用地份额置换进来,折算成对工业园的出资,共同享受工业园发展的红利,也是理所当然。
“你这个办法好,”汪兴民高兴的说道,“周一党政会,镇上先讨论通过,我再找唐书记请示,看县里能否出一个更明确的文件。云社十九个村,产业发展用地的额度加起来也有五六千亩,哪怕置换一半到园区,后面用地真就宽裕了……”
“对了,周老板在这里,我还想到一件事。”萧良说道。
“什么事?”周林问道,“跟我还有什么关系了?”
“新镇区就要启动建设,文化站也都可以迁到新镇区范围里。南亭实业可以出资将老楼买下来,”萧良想起一件事,跟汪兴民说道,“南亭实业现在办公有些拥挤了——”
文化站大楼建成才四年时间,虽说风格跟老镇区很是不搭,但内部结构比较好,用料也扎实。
萧良就想着出资将文化站大楼收购了,出资进行外立面改造,当成他们在云社的总部大厦使用;镇上拿到收购资金,到新镇区规划范围内,严格按照新的规划、建筑风格,建造新的文化站大楼,是较好妥当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当然了,南亭实业整体收购文化站大楼,镇接待站也要另外选址建设,又或者镇上不再设接待站,周林个人投资建设一座更大规模的中高档酒店,去承揽镇上的中高档食宿接待。
萧良看了一眼手表,说道:“这事过两天再找汪书记、周老板你们讨论,我现在真要回市里了。”
“好的,你先忙;我们回聊。”汪兴民见萧良都看好几回表了,放他离开。
第256章 生日家宴
除了徐亚云与唐继华的爱人周爱民,今天专为万美娟的生日宴,从秣陵赶来东洲外,今天罗智林家的私宴,还有王行扬夫妇等人受邀参加。
王行扬这个月已经正式从党史研究室主任调任政研室主任。
看上去都是市委所属部门的负责人,但党史研究室是副处级市委直属事业单位编制;政研室却是正处级市委直属机关,可谓天壤之别。
这一步调动,意味着王行扬迈过仕途最关键的一道坎。
政研室从机构名称上,主要职责看似政策研究,但实际地位与市委如何使用有着直接关系。
比如说现在,罗智林要求市委出台的主要政策性文件,乃至他个人的一些重要讲话,都交给政研室起草或出具意见。
理论上政研室也确实具有相应的工作职能,不能光研究政策,一点都不实际应用。
这就使得王行扬跟他父亲萧长华一样,都成为罗智林的左膀右臂,成为罗智林在东洲市最嫡系的心腹幕僚。
夜里要喝酒,萧良将车扔到他家楼前的巷子里,然后打车赶到市委家属大院,正好遇到许建强,蹭了许建强的车进小楼区。
时间已经过了六点,但此时暮色正好。
已经提前从市委赶回来的罗智林,与他爸、唐继华、王行扬还有他哥等人坐在院子里聊天。
夕阳铺洒在白芦湖的水面上,金鳞闪烁。
这一幕叫萧良越发坚定在白芦湖对岸的田家营,买一栋临湖大宅进行改造的念想。
“你们两人现在可是比我这个市委书记还要忙啊,真是掐着点过来吃饭!”罗智林笑着招呼萧良、许建强坐下来。
“广省近期要举办一个国际箱包展会,萧良一定要我组织商户参加。三期箱包皮具场馆还在筹备中呢,一些商户都在准备入驻的事,对参展积极性不高,下午将他们组织召开动员大会,不知不觉就拖到现在,”许建强没良心“出卖”萧良道,“萧良为什么忙到现在,我就不清楚了。”
萧良叫苦道:“虽然已经经历过春节档的洗礼,但现在逢到了大节日,公司上下还是忙得人仰马翻——我想着早点出公司,但还是接二连三有事情找上来。”
“你也是够忙的,我让你将招商洽谈大会两次宣讲的稿子整理出来发表,都一个月了,你死活都没有给我;我只能叫王行扬替你代笔。”罗智林说道。
“……罗书记有跟我说这事?”萧良愣怔了一会儿,拍着脑袋叫道,“哎呀,我完全把这事给忘了!等会我自罚三杯。”
“你这是想多蹭几杯罗书记家的酒,罗书记怎么会中你的计?你得老实做检讨。”萧长华笑着说道。
“后天就是端午节,我记得‘脑健灵’的销量应该提前两三天就有启动,现在应该已经能看出端倪了吧?”罗智林问道。
罗智林最初对萧良创办保健品企业是有所顾忌的。
在招商洽谈大会上,萧良为市县直接做出很大的贡献,两场宣讲所形成的稿子,目前也成为市县改进招商工作的核心思路。
萧良还将“脑健灵”所斩获的利润,全力用于更为有利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产能建设与扩张上,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罗智林也关心宿云生物接下来的业绩。
“销量这两天就已经起来了,差不多能看出端倪了,按周算估计能有三百万盒的销量。”萧良说道。
“这么高?”唐继华都非常的惊讶,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九五年在正常的单双休之外,法定节假日还是从建国初延续下来的,总计只有七天。
端午节、中秋节虽然都是国内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目前却不在法定节假日之列,没有假期,对消费品的销售促进就会有限,谁都没想到“脑健灵”端午节周销量有可能突破三百万盒。
这意味着“脑健灵”仅端午节周的营收有可能突破一个亿,又要狂揽四五千万的利润了。
萧良笑了笑,“脑健灵”日常销售,跟金铢、红桃Q等主流保健品,肯定是没有优势了,甚至五月下旬还被嘉乐超了过去。
不过,这种关键性的传统节日还不爆发一下,岂非浪费掉这一领先时代的营销理念?
目前在江省市场,还没有哪家能动摇“脑健灵”在礼品市场的统治地位。
即便这个端午节没有假期,但在走亲访友的传统习俗带动下,这两三天的销量已经快速涨起来了,预计江省能斩获逾一百万盒的超高单周销量。
浙省、鲁省市场经过近四个月的耕耘,现在也到了收获的季节,预计分别有五十五万、四十五万盒的超高销量。
只不过江、浙、鲁三省加起来的总销量,预计也就在两百万盒左右,多出来的一百万盒销售,则是四月份过后才新成立的九省销售公司,此时已经往经销商体系里铺出去的量。
除了央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央级媒体外,九省近一个月的地方广告投放也非常的迅猛,几乎同一时间占据地方上的电视台、报刊杂志……
一方面看到“脑健灵”在江省以及浙鲁两省的保健品市场已经确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一方面是整个保健品市场这两年疯狂增长,对经销商的刺激很大。
这个年代能赚快钱的渠道太少了,稍有实力的经销商,谁不想代理一款有足够市场影响力的保健品,参与到这场疯狂的盛宴中来?
“脑健灵”要求经销商拿现金铺货,相当于是拿钱买车票,工作要比去年“脑健灵”刚打市场时容易太多了。
九省初步形成的经销商网络里,六月之前成功铺下去一百万盒的“脑健灵”,并不能算突破想象的事情。
接下来最关键的还是看后期如何将九省的真实销量做起来,而不是让这些货囤在经销商手里,最关键的看徐立桓如何带队,将九省多级经销、联销体系建立起来,尽可能提高终端覆盖率,为南亭湖冰红茶在中部省市铺开,打好基础。
不过,这次在罗智林、唐继华等人面前,萧良并没有炫耀“脑健灵”这一次的业绩。
广告法即将正式实施,地方上有一些媒体,特别是当前的官办媒体,大部分报道是带有政治任务性质的,已经开始闻风而动,揭露目前广告领域存在一些严重的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现象。
即便没有专门针对保健品行业,但很多人都知道保健品行业在虚假宣传方面问题最严重。
主流保健品厂商心里都清楚这点,但除了已经采取一些规避措施,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
大家预料各地会对整个广告行业进行一下整顿,但也判断这样的整顿会跟以往一样,刮一阵风就过去了,也不可能会专门针对保健品行业做什么。
萧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