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59章

作者:一片苏叶

  “自本帮上任帮主被刺杀,失了中原一地的营生,如今在南阳的根基,远不及海沙帮深厚。”

  似是担心被贵宾小瞧,他又加上一句:

  “不过我们巨鲲帮以贩卖消息为主,不需要多大排场铺面,您若想在南阳打听消息,本帮依然是不二之选。”

  周奕适时给台阶:“那是自然,我对巨鲲帮印象极好。”

  掌柜咧嘴一笑,又听周奕道:“劳烦将南阳分舵的位置告诉我。”

  “好,这就给您写下来。”

  他拿笔蘸墨写下位置,吹干墨迹。

  周奕看了一眼,将字条收好,又嘱咐掌柜的早些寄信,旋即告辞离去。

  出门直朝客栈走,一路上全在思忖。

  倘若真实情况和此人说得大差不差,或许这便是当下最好的去处。

  南阳大龙头杨镇聚拢诸多宗派一致对外,实施‘固本安邦’战略。

  只要他面子够大,能叫一众宗派敬服,放在当今乱世,那便安稳得很。

  雍丘若有南阳这等格局,宇文成都岂敢打上夫子山?

  只不过.

  太平道这三字被李密那帮人强行增色,就算南阳大龙头为了维持形象愿意接纳,恐怕还是会招致各方势力忌讳。

  周奕想了想。

  拳头不够硬之前,绝不可大张旗鼓。

  ‘广积粮,缓称王’

  回到客栈后,周奕没有立即动身,而是在练惊云神游这门轻功。

  小凤凰说的不错。

  十二正经偏向于各种奇门武学,每一个穴道,都有机会练成气窍。

  而每一门武学,则在气窍的种类、数目、练法上存在差异,故而有多少种武学,实在难以计数。

  这门轻功所练正是足少阴肾经。

  此经络是周奕的基本盘,再熟悉不过。

  客栈地字号房间中,他手捧羊皮卷。

  功法明确要求,必须将“涌泉”、“然谷”两穴开作气窍,才能练成第二重法门。

  周奕几番查看,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这轻功古怪得很,没有第一重。

  惊云神游,四步天外。

  只有第二重、第三重与第四重,门槛极高。

  所谓第二重,便是涌泉、然谷两大水火气窍。

  第三重,则是将阴谷穴、大赫穴练成气窍,这两穴同样对应五行中的水、火。

  阴谷穴,意象如泉流入深谷,泉便是涌泉,这是深谷合水之穴,乃是大水。

  而大赫穴,赫为双赤,乃是大火。

  这第三重大水遇大火,练法霸道至极!

  若西突厥的云帅练的真是这门轻功,也就无怪他是漠北轻功第一人了。

  至于第四重,更是关系到窍中神,需要精微至极的先天真气才可触碰。

  周奕没有开气窍。

  但涌泉、然谷作为他一身功夫的基本盘,脉气与真气一道循环催动,便能让他发挥出类似第二重轻功的效果。

  故而羊皮卷上记载与第二重相关的内容,

  如何聚气、发气,

  如何在足少阴肾经各穴中运转,周奕尽可学习。

  此番一道新世界大门推开,当真叫人如痴如醉.

  九天后的晌午。

  地字号房舍内,周奕从打坐中睁开双目,面上带着一丝笑意。

  此时,他已将惊云神游第二重所有法门烂熟于心。

  这些时日,真得感谢一个人。

  没错,正是丁大帝!

  在上蔡的吃喝花销,来自丁大帝。

  练的轻功妙法,来自丁大帝。

  就连那日追在身后的四大寇手下,也是丁大帝出手灭杀的。

  这.

  没话说,真是‘丁大善人’。

  周奕正感慨,忽然听到下方街道一阵嘈杂。

  城门方向,像是有马蹄声。

  “外边发生了什么事?”

  周奕下到一楼大堂,看到客栈伙计正一脸兴奋从城门方向跑回来,出声向他询问。

  那伙计一边用肩膀上的布巾擦汗,一边回话:

  “客官,具体什么事我可不清楚,只知是淮阳郡的赵太守领着郡兵来了,听说还有张将军的人马。”

  “哪个张将军?”

  伙计大声道:“自然是张须陀大将军!”

  周奕哦了一声,光速结账。

  他一路奔行,听到城中动静变大,脚步越来越快。

  从南边城门出来后,彻底摆脱束缚。

  找准西南方向,提起真气发足狂奔。

  只见一道青影飞渡大河,掠草而过,此时老马再来,就算满运轻功,也只配在后面吃灰。

  按照惊云神游法门,真气在涌泉、然谷二穴迸发,水中激真火,如雷龙出大渊!

  劲风扑面,耳边灌满呼呼风声!

  周奕不顾真气消耗,有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感觉!

  他望着南阳方向,露出一丝笑意。

  偃月刀杨大龙头,还请多多关照啊!

第53章 群贤毕至

  上蔡城,县城官署。

  “赵太守,你的消息打哪来的,可是道听途说啊?”

  说话之人身材高大,眉骨处有三道刀疤形如蜈蚣。

  正是前任鹰扬府军骑兵校尉尤宏达。

  那夜蔡河大火,太康叛军冲杀大营,宇文成都下落不明。

  不少兵将被俘,甚至一些虎豹大营的高手都转投到李密手下的蒲山公营。

  尤宏达领着一队骑兵追杀周奕,尽管半途追丢,却幸免于难。

  后来张须陀大军赶到。

  尤宏达有一身极为高明的武艺,又能领军冲杀,他整合鹰扬府军残兵,新成一军,这时改拜张须陀。

  于是从败军之将官复原职,成张须陀手下骑兵校尉。

  因熟悉太康一地情况,被张须陀派往剿杀李密的前线。

  这次收到淮阳太守赵佗的加羽急书,特来相助。

  他日夜兼程,一路直达上蔡,准备寻李密复仇。

  结果连个毛都没有捞到,更别说战功了。

  所以,此刻对赵佗说话,难免夹着几分火气。

  县城官署主座上的那人五十余岁,一手攥着月牙扶手,另一只手“咯吱咯吱”转着两个钢球。

  他面色焦黄,如泼了一层厚蜡。

  两只手宽大无比,满是茧壳,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都如拉动风箱一般。

  在淮阳郡中说起内外兼修的高手,绝避不开这位赵太守。

  他内练蛤蟆功,在外横炼太岳护身罡气,寻常武人,连他的护体罡气都休想打透。

  此人本就暴戾,逢此乱世,更是淮阳一霸。

  尤宏达仗着几分张须陀的势,否则对他说话也不敢这般大火气。

  “尤校尉稍安勿躁,等我的人把消息带到再说。”

  赵佗一对眼珠闪着寒芒:“我想与尤校尉换过一个话题。”

  “哦?”

  尤宏达端起杯子喝茶,把茶水喝下去,茶叶也放在嘴中大嚼,“愿闻其详。”

  “听说你与太平天师打过多次交道,果有此事?”

  一提这茬。

  尤宏达立刻将口中的茶叶吐了出来。

  他的脑海中不由浮现起那手持火焰大旗的人影。

  并且,这个人影还和福石客栈中的那个“周观潮”对上了。

  又想起自己在雍丘吃的大亏。

  他娘的,此人委实是个灾星!

  一碰到这人就满身晦气!

  尤宏达心中警铃大响,多生退意,看向赵佗反问道:“怎么,这太平反贼也在上蔡?”

  赵佗大摇其头:“我正在找他。”

  尤宏达明白过来。

  赵佗痴迷武学,恐怕在找那什么荒诞可笑的道门宝书。

  “这反贼早跑了,天大地大,我哪能知其下落。”

  赵佗稍露可惜之色。

  他从怀中摸出一幅画像,拿给尤宏达看。

  “尤校尉,这是我找人画的,你帮我看看与那太平周天师有几分像?”

  尤宏达扫过一眼,嘲笑道:“哪有这么胖,真人比你这个俊朗得多。”

  赵佗眉头一皱:“比这还俊?”

  尤宏达道:“他虽是大反贼,我却不屑说假话。”

  赵佗咧嘴狞笑:“俊一点好,太普通可就难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