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你又干了什么大事?”戚采薇问,“每次有什么大事,老班就会叫你去办公室。”
“好像还真是这样。”顾陆仔细回忆,《福尔摩斯先生》和《昨日公园》距离出书还早呢,能有什么大事?
算了,到时候就知道了。顾陆引导性地问,“cc知不知道,人心一旦有洞,就会怎么样?”
“会死。”戚采薇简洁明了地回应。
“我说的不是生理上的,就是精神上的,”顾陆道。
“哦哦,失恋了?”戚采薇反问顾陆,“没关系,下一个更乖。”
“……没事了。”引导失败,顾陆捂住额头,仔细想想还真是,心空了怎么怎么,要说出口的话,鸡皮疙瘩能掉一地。
“不过——解忧杂货店好像有什么运动员的剧情吧?”顾陆又小声问戚采薇,“我们八中的运动会是什么时候?”
“运动会?不知道。”戚采薇不知道。
得勒,还是要问全班消息最灵通的转笔大王。
等田笑和窦科办完大事返回,上课铃都快响了。田窦两人勾肩搭背,时而激动,时而愤慨……
“我父母早就跟我说了,希望我子承父业什么的。”田笑说,他父亲是外科医生。说起来,他手指那么修长和灵活,会不会是父亲基因遗传?
“子承父业?我一点也不想当修理工。”窦科说。
“修理工感觉也挺好的。”田笑说。
“很累的,关键是又累又没前途。”窦科说。
蝌蚪他觉得修理工没前途的这个认知,就是窦父灌输的,天天在耳边说,“要好好学习,否则就只有和你老汉一样,下苦力,别个(人)都看不起你。”
从初中开始就这么念叨,窦科自然也深信不疑。
“田笑,我们学校运动会是什么时候?”顾陆问。
“运动会,下学期四五月份吧,怎么了?”田笑说,“轱辘哥是想展示一手?”
“差不多吧,我在篮球社训练了几个月,我现在感觉我自己强得可怕。”顾陆开玩笑说。
说笑着,上课铃响彻校园,同学们灵活地回到教室,再次成为植物大战僵尸里的丧尸,晚自习丢掉了脑子很正常……
第152章 如果没有李白
老师离开教室,才是真正的下课。
“你作文写完了吗?”顾陆在放学时堵住了背上书包的吕平。
“呃……明天,我保证明天一定写完。”吕平对天花板发誓。
顾陆是拿“钱”办事的,既然收了两盆花,开出两次金手指,那么就每周给吕平布置两个作文题目。
既然技巧方面,吕平不认真学,就只有多写多练。
不过吕平写完第一篇,第二篇就开始拖稿了,宛若很多鸽子作家,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
“这是昨天的题目。”顾陆说。
“真的保证,轱辘哥你要相信我,明天一早我就给你,不就是六百字吗?我分分钟就搞定。”吕平说着,目光偏移,“曾哈儿等我。”
曾杰置若罔闻,直接离开。
其实吧,顾陆一直觉得曾哈儿这外号并不好听,哈儿在川话里是傻子的意思。
班上除了吕平,也没什么人会这样喊——主要是怕曾杰动手。这货五大三粗,就只有练田径的吕平,和练铅球的马宣佑比得过。
“我有事和曾哈儿说,先走了,我保证明天给你作文。”吕平追出去。
今天晚自习之前两人闹矛盾了,吕平追出去,估计也是奔着主动和好去的。
顾陆也去了老师办公室,如果明天吕平再拿不出作文,他就不追问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
吕平自己不自觉,他也无法强制要求如何如何。
办公室里只剩下高老师一人,里面三分之二的灯都关上了,只留老班顶上的灯。
这种关掉大半的灯,总感觉是全世界只剩我一人在工作……这场景对高老师而言比较常见。
瞧见来人,高老师立刻放下手上的活儿,开门见山的说,“[李杜诗篇万口传],全国对唐诗的宣传活动,算是一个征稿,嗯——其实也不算!”
高老师顿了顿,在组织措辞,“直白的阐述是重庆教育部门给你的一个福利,无论写成什么样,都可以上《红岩》。”
《红岩》是重庆的文学刊物,主要刊登宣扬红岩精神的文章,和主旋律。在高老师阐述下,顾陆明白了。之所以不算征稿,是没有“征”,即便写成狗屎也能刊登,以及拿到千字200的稿费。
这类带有政治任务的宣传,本来就不是谁好给谁,也不是谁需要给谁,而领导说给谁就给谁!毕竟你还真以为伱写的宣传文章,能有唐诗出名?
也不知顾陆写作的优异,能成为哪位重庆领导的政绩,反正馅饼是砸顾陆头上了。
“如果特别好,能上《人民文学》,这個难度就太大了,我们别给自己这么大压力。”高老师说。
国家的活动果然有能量的,起步就《人民文学》,估计全国都开展了。
省一级是分配下来,国家级就看竞争。
“知道了高老师。”顾陆要问清楚,“题目主要是写唐诗,还是主要写李杜?”
任务是全国宣传唐诗,但题目又是李杜诗篇万口传。
“诗圣和诗仙是唐诗代表人物,所以写他们就是写唐诗,”高老师解释,“也可以写其他杰出的诗人,不过老师建议,还是随主流。”
“明白了。”顾陆点头。
“这次应该有不少著名的作家参与,压力不用太大,当然也要花点心思,要是完全比不上也不好。”高老师提醒。
“我知道了老师,我回家想想思路。”顾陆说。
他当前是吃到了一波学生作家的福利,普通学生……不对,即便是普通的作家,这类活动也根本就没地报名。
“不着急,有一周时间慢慢构思。”高老师说,“时间也不早了,你走读就别在学校逗留了,早点回家吧。”
“高老师你也是。”顾陆说。
顾陆离开教室,高老师还在改今天课堂测试的卷子。
如果是英语的萧老师,就会直接让学生们互相改了。不过高老师为什么不把卷子带回家改?
十几分钟之后,顾陆将房门反锁,世界上的一份孤独有人认领了,孤独就不再孤独了。
顾陆默默给桂花和玫瑰浇水,桂花还是比较好养。
有点不懂,国家弄一个宣传任务,但却是“派发形式”,大多数人都参与不了,即便刊登在各省级的杂志上……普罗大众也不看文学刊物,宣传真的有用?
想不透就不想,顾陆听到题目,就立刻想到一个地球上的专栏作家——六神磊磊。
他的名气不大,骂名比较大,毕竟是第一批获得“公知”的大v名,不过他的文章却能成为爆款。
最为出名的是《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如果没有李白》。没错,国家宝藏上朗读的“如果没有李白”是他写的。
就很割裂,一方面六神磊磊崇洋媚外,一方面又对金庸武侠和唐诗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那么是杜甫还是李白?
终了,顾陆选择了诗仙,主要是写诗圣的太长了,超了字数。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可能也并不会受很大的影响。
不过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骚人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无关紧要,对不对。
没了李白,《全唐诗》大概会变薄一点,大约变薄四十至五十分之一……]
不到一千字,顾陆不到半小时就写完了,当前他的码字速度比前世要快太多。
“要是我前世也这么快,也不至于经常被人骂短小快。”顾陆小声嘀咕。
搞完了先看书,然后才睡下,明天就把稿子给高老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另一枝在看科幻世界编辑部。
当时窗外是夕阳红。
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但对加班人来说,是烦躁又落寞。
“人们总是向往未知的生活啊,我当作者时羡慕编辑,每天只需要看,不要绞尽脑汁地写。现在当了编辑,开始羡慕起富二代,每天什么都不用做,也不会饿死。”责编向朱湘叹气,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继续看着比晚霞更亮的屏幕。
向朱湘是作家路线不顺利,才跑来当编辑的,而作为科幻编辑,向朱湘发现最难的一点是……多数投稿不科幻!
确实,大多数科幻都是软科,硬科需要过硬的理论知识,可你这层软科的表皮也稍微裹得好一点啊。
“嗯?这个作者连投四篇啊!”
第153章 带上她的眼睛
《带上她的眼睛》《赡养人类》《赡养上帝》《全频带阻塞干扰》。光看名字,向朱湘有两个感兴趣的。
就按照顺序看,瞅着第一篇,开头挺有气势,主人公“我”找主任请假。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向朱湘也想请假去诗和田野,主人公的代价是旅行要带一双眼睛。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象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这应该就是软科幻的核心设定。”向朱湘心想,相比其他软科幻都触及灵魂科技,设定弱了点。
但再高科技的描写,没对应内容也是白搭,关于小巧的设定,短篇有条不紊的描写,我带着“眼睛”,四处旅游。
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向朱湘想到契诃夫的话,描写里她似乎对一切都十分的“珍惜”。
她会给“我”看到的每一朵花取名字,甚至让“我”觉得厌烦,打断我的睡眠时间,就为了去看月亮。
枪响了!
她是落日六号幸存的地航员,那是向地心探索的地层飞船,当前正处于距离地面几千公里深的地幔中,飞船被包裹。
最为关键的是,她是唯一的幸存者……
同船地航员用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任务把航行日志发回了地面。
向朱湘没想到这一声枪响不是手枪,是机关枪啊!
飞船采用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五十至八十年,她的余生将在不足十平米的操控室度过。
并且中微子通讯设备的能量已经耗尽,也就是说“我”带着传感眼镜旅游的几天,是她最后见到地面的情况。
难怪,她会给每一朵花取名字,难怪她会因为来不及看月亮而哭泣,难怪她会……
她发回来录音的最后是,“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再见。”
“我……”向朱湘没防备了,真的没一点防备啊。
最恐怖的不是死亡,是极致的孤独,一個人被困在周围温度高达五千的地心,别说生物了,连空气都没有,要独自过完余生,完成研究。
“太狠了吧,为什么最后见到地面的机会也是没有日出的早晨?”
没错,那一天下雨了,她自始至终没能再看一次普通人天天能看见的日落。
向朱湘感觉到揪心,“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大草原……以后几十年都只能靠着回忆活着,这作者简直心狠手辣。”
看向投稿作者——顾陆。
“好熟悉的名字,”向朱湘喃喃自语,“说起来,前些日子有点名气的童话作家,也叫做顾陆,不会吧。”
无论是否是一个人,向朱湘看向剩下三篇,不得不承认他紧张了,剩下都是刀吗?
同时内心也开心,身为《科幻世界》编辑,肯定也是希望有好作品的。就这一篇,典型的软科幻,掺杂科幻元素,依旧讲述人文故事。
擦擦眼角,向朱湘继续下一篇《赡养人类》,突然他心神一动,“为什么是地航员,不是宇航员,如果把场景换到太空,也没任何违和感。”
“这种明明身处同一个星球,却有看不到的冲击感,还有被地底物质包裹,好像挤压罐头,代入感完完全全不同。”
或许是中国土葬的集体记忆,明明都是窒息,太空没空气和埋土里两种情景,后者更让人切身的不适。
“就从这一个设定来说,顾陆——是个高手,非常懂如何调动读者情绪。”
向朱湘花费了一点时间,全部看完,只得出一个结论,《科幻世界》应该是来大佬了,真没想到,这个年代居然还有野生大佬!
成名作家肯定大多数都是走内投,但找到野生大佬,向朱湘肯定要找到主编的,杂志三审的规矩只针对普通作家。
风风火火闯进主编办公室,向朱湘也想要看看主编被刀的模样!
刀子不会凭空减少,只会转移,所以《魔法少女小圆》是治愈番,《活着》是一本大圆满结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