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78章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真实生活中很少有甜言蜜语,只有柴米油盐,妻子对生活永远都是“花钱买这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

  无论是妻子亦,或是他自己,在这世界都芸芸众生之一,太普通且普遍了。

  但“正因为你在你的玫瑰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你的玫瑰才变得如此重要。”小王子想到自己为玫瑰除虫,自己为玫瑰立屏风,所以那朵玫瑰和庄园的五千朵玫瑰相比就是不同。

  正因为他和妻子都做出努力,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他们才是必不可缺的。

  “这书是童话?”油漆工心里有些不相信,里面讲述的道理,让他一个成年人都为之动容。

  油漆工回神,对孩子说,“买吧,再给你买一本《小王子》。”

  “?”小昊满头问号,纠正父亲,“不要小王子了,我要马小跳,这个送文具袋!”

  “就买这個,这个更适合你。”油漆工父亲说。

  小昊也不傻,明白了过来,“明明就是老爸你自己想看。老爸,伱都这么大了还看什么童话书。”

  恰好翻到扉页,那句大人忘记了自己是孩子的话,让油漆工张口回应,“忘了一些东西。”

  油漆工脸皮薄,他可说不出自己曾经也是孩子这话。

  “忘记了一些小孩子都懂的道理,所以买本书来看看。”油漆工补充,其实这句话就已经让他老脸一红。

  对成年人来说,当众表达内心情绪,是挺让人羞怯。

  “好吧,真是没办法,谁叫我们家你做主,那就买《小王子》吧。”小昊一副真拿你没办法的神情。

  油漆工爸爸付了钱,小昊挑选书皮,双赢!

  为什么不把马小跳和小王子都买了呢?贵啊,当前已选好《十万个未解之谜》,如果还买马小跳,那么三本书加起来要几十块,回去肯定又要被妻子念叨……

  油漆工是不那么具有代表性的路人,因为陪孩子买书的家长,很少会自己翻看。

  但小昊却是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小孩,瞧见漂亮的书皮,再加上《小王子》钉装和封面也是精品,就想要。

  虽然影响还不大,但销量是肉眼可见的开始攀升……

  转笔大王田笑,那一双比普通人长非常多的手指攀在门沿上。

  “你是哪个班的同学,在这里干什么?”图书馆管理员整理着书籍,他觉得眼前的学生鬼鬼祟祟,一看就不是个好人。

  “我只是看见你在摆东西,看看用不用帮忙。”田笑马上找借口,并主动说,“我是高一10班的。”

  “同学还真热心,不用了,就一百本书,很快就放完了。”见其自报家门,管理员戒心稍减。

  “我们图书馆又上新书了?”田笑说。

  “《小王子》,还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写的,”管理员夸奖道,“你说说,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养的,还在上学就开始出书了。”

  “顾恺之的顾,陆游的陆,顾陆!你看看别人这个名就取得有文化。”管理员说。

  “顾陆?!”田笑突然嚎一声,引得管理员好奇,前者马上解释,“顾陆就是我们10班的,之前在杂志上连载文章,没想到现在就出书了!”

  “那你幸运了,说不定以后可以吹嘘说自己和大作家同一个班。”管理员笑呵呵的说。

  “那我一会可以借这本书吗?”田笑说。

  管理员大手一挥,拿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魄,“借,必须给你借,拿回去给你们班上同学看看。”

  走完借书程序,紧接着,管理员开始往书架上摆起书籍,没再和田笑闲扯了。

  “难怪校庆之后,轱辘哥一点动静都没有,我还以为是期中考试这座大山压迫到了轱辘哥的创作欲望,没曾想在聚气憋大招!”田笑感叹。

  不过,田笑也没忘自己此行目的,他在饭堂听说了一件稀奇事,趁着课间跑来。

  往前走了两步,以前大门紧闭的仓库,现在门上挂着【刊物社】牌牌。

  门上还有竖着的一行警示标语——

  “刊物社活动中心,非请勿入,谢谢配合。我勒个乖乖,这刊物社比时光电台还牛逼啊!”田笑惊叹。

  周五下午,广播室的所有权是归时光电台的,所以算是有半个活动中心的说法。

  “不过再牛逼也比不上轱辘哥,这尼玛简直是要冲上月球!”田笑风风火火地跑回教室。

  2012年八中校园三大未解之谜——卢艺为什么退社、校长戴的是不是假发、学校是不是建在坟场上,现在又多了一个,刊物社到底是谁建立的?!

  说起来,好像每个学校都流传着以前是个乱葬岗之类的校园传说。

  10班,教室里卫礼橦又开始对着墙角鞠躬了,同学对他的异常行为早就见怪不怪。

  田笑的腿上功夫确实不如手上功夫,有点慢——还未到教室门口,就听到曾哈儿的声音:

  “我直接就是一个飞冲肩,然后名门攻击!”

  “向我看齐,向往看齐。”田笑进教室,八个字吸引了全班八成同学的注意力。

  田笑挥舞着《小王子》,看着顾陆,语言仿佛伴随着挥舞的书籍跳动,“当当当当,我破获了一个大秘密,顾陆出书了!”

  “这就是顾陆出的第一本书!”田笑斩钉截铁!

  教室里先是比较安静,然后爆发出喧闹声——

  “我就知道,我们篮球社的文化水平是最高的,远远超过文学社。”

  “小王子写什么的?给我看看。”

  “童话,是写给小孩看的?”

  “装什么,你不是小孩?”

  “我都是高中生了,都不放六一儿童节了,小个屁的孩。”

  “要是我有顾陆一半的写作能力,我期中考试的作文就不会这么差了。”

  ……

  顾陆坐在自己座位上,教室里杂乱的议论,好像根本无法影响他,有种他强任他强,我自巍然不动的感觉。

  那是表面,实际顾陆内心说:夸吧夸吧,我听不腻!

  被全班关注和夸奖,无论来几次都让人暗爽。

第138章 一飞冲天

  人逢喜事精神爽,好消息真的不断!

  当前统计系统并没短视频时代那么发达,所以《小王子》出了首日销量,没有全国第二日和第三日的销量,再看只能等首周。

  统计周期就是这般。

  虽不知道状况,可简社长找的关系,和第一批观看的“圈内人”反馈爆发了!

  先说前者,《人民文学报》余心姚发布在自己的专栏上,标题是“余心姚简评〈小王子〉”,他标题格式很固定。

  内容还是要看副标题吧:心中的童话岛,由衷希望大人们有一天都成为小王子,不重视数字。

  [儿童作为“风景”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是1762年出版《爱弥儿》中吗?卢梭被欧洲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发现儿童的人”,他认为童年是人生密不可分的一个阶段。所以他把自己孩子丢弃在育婴堂,让孩子提前感受到十八世纪法国的艰难。

  我们把“儿童”的观念内化,才关注到了他们。

  《小王子》里身为飞行员的“我”是成人本位的视角,而小王子是儿童本文的视角,作家顾陆进行了非常简单的二元分化,他写出了儿童对世界的看法,这是“儿童”的外化。

  关于此,从阶段的序章开始,顾陆的二元分化就体现出来。

  故事一开始,“我”在六岁时和大人有来首次的失败交流,作为儿童的“我”,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画了两幅需要充分发挥想象才能看懂的画。

  然而成年人以好坏来衡量画作,无法进入想象世界,还教导的告知“我”,别沉迷于想象,要按照能画好的方法来构图。

  是不是一段熟悉,并可以代入任何家庭的对话?

  余心姚从中间部分就开始用莱考夫的概念隐喻来分析了,分析全文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蛇、狐狸、玫瑰都是结构隐喻,蛇是死神,狐狸是朋友等。

  主角见到狐狸的第一句话是“来跟我一起玩吧”,“一起玩”是“朋友”这个概念域中最常见的元素等等。

  这部分有些复杂,应该没有普通读者愿意慢慢的看,反正余心姚有一手,抽丝剥茧的把整篇文要表达的含义都分析清楚了。

  甚至太过清楚,有种肢解作品的错觉。

  跳到余心姚点评的结尾部分——

  [成年人总是关心数字,如果孩子说“今天我和朋友们去摘花了”,大人会问“你摘了多少朵?”

  又如果孩子们分享“我今天考了個好成绩”,大人会关心具体多少分。

  书中小王子有一句话说了很多次“大人们真奇怪”,直观的讽刺了成年人的可笑,也是对大人们的同情。

  因为大人居于社会的生产位置,让大人们不得不关心准确的数字,数字的背后就是效率啊!

  身为成年人,很感谢有这样一部成年人也可以看的童话,让我短暂的来到了童话岛。]

  《人民文学报》销量一直不高,距离少年文艺、岁月推理差得远,更别说和故事会相比,但它的影响力还真无法用发行了多少份来形容。

  普通网友甚至没听过这个报纸,但没关系,它会以另一种方式让你看见。

  甚至说有没有看懂余心姚的全文一点也不重要,媒体会“断章取义”!

  某实体书作家微博:“少见有童话能登上人民文学报,还获得了极高评价,甚至让余老师都感谢有这么一本书,必须要买来看看。”

  新浪门户:“如果你看懂了《小王子》的隐喻,那很抱歉,你已经成为了故事中的‘我’。”

  当当网:“成年人的童话岛《小王子》,点击购买首日享9.5折”

  凤凰报书讯:“新上市的童话故事《小王子》引发热议,‘大人们真奇怪’扎了多少人的心”

  瞬间爆发出来的力量,在两三日里扩散开来,覆盖面积可不单单是互联网,还有电台推书。

  没有听电台习惯的人群,会认为电台不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产物吗?在零几年开始落幕,《张震讲故事》是电台最后的辉煌。

  实际“全民拥电”的时代也确实落幕,但仍然有一小撮人,保留着听电台的习惯,甚至于这个习惯延续到2017年……关键是这部分和买书看书群体有非常大的重叠,所以对于宣传实体书来说,广播电台实际上是必须争取的一个环节。

  电台节目fm95.5文艺之声,这档频道有品书的步骤——

  主持人说,“欢迎继续收听fm95.5《文艺之声》,今天我们要为大家推荐的书籍是《小王子》,来自于国内作家顾陆。又是一个新人作家,越来越多的新人作家出头了,这对我们图书市场来说是很好的。”

  “《小王子》的题材是童话,很多人一谈起童话,就有是小朋友看的的印象,但《小王子》既写给儿童,也写给成年人。身为成年人,看完后,你甚至会感谢有这样一部童话的存在。”

  “顾陆的写作手段非常精简,但又准确描写出孩子视角的氛围,我看完马上又买一套送给我侄女。最后以一句话来进行推荐:什么是驯服?驯服就是制造羁绊,而那是有一定风险的。”

  电台《文艺之声》推书,少数情况是金主爸爸给钱宣传,但大多数情况都需要自己找书推荐。

  可不能敷衍,随便找一本书,那样会损伤频道的信誉度,如果听众不再愿意相信你的推荐了,伱对金主也不存在价值了。

  《文艺之声》的策划以及主持人,他们即便看过很多书,也早就推荐完了,而新看——要上班呢,根本没那么多时间。

  因此著名的书评人和《人民文学报》《凤凰报书讯》都是他们重点关注的信息源头。

  余心姚更不用多说,连如此毒舌的他都推荐的书,闭着眼睛冲就行了,甚至有好多次,来不及看书,直接改改余老师的书评内容,改得通俗易懂一点,也能蒙混过关。

  这种把精华信息,二次过滤,变成”有点意思的普通信息”推给观众,也能挣到信息差的钱,后世短视频把这一招玩到了极限。

  最糟糕的不是把有营养的大餐稀释,因为不少人营养不良,吃不了那么好的。最糟糕的是二次烹饪,不但没营养了,还放毒……

  《小王子》销量迎来一个小高巢!

  “有没有《小王子》,对,给我来一本。”

  “我给我孩子买一本童话故事,就叫小王子。”

  “什么卖完了?!”

  “来一本有小孩,有狐狸,有玫瑰花的书,叫什么名字来着——”

  等等书店的景象大抵相似,不少书店都售罄。

  《小王子》初印5万册,听上去很多,但你想想,全国有多少个新华书店和三联书店?

  再加上大城市和繁华地段的书店还要多屯一些,因此分散到小城市的每个书店也就十几二十本。

  “一飞冲天了!”简社长接到二级批发商和各城市书店的加册电话。

  “本来还以为要等到圣诞节来进行一次大宣传,现在看,根本不需要等这么久。”简社长心情大好啊。

  倒不是书挣钱,当然挣钱的因素肯定也有,但开心的主要因素还是看好的作家,真的发挥不错。

  “那也是简社长帮忙,又是请余心姚,又是舍下脸皮宣传。”社长秘书小奏说。

  简社长皱眉,“我只是推波助澜,余心姚有文学评判家的心气,不会因为和我关系好就夸奖《小王子》,夸奖了也只是因为作品质量过硬。”

  “至于微博动态的推广,实际是双刃剑。文人相轻,如果《小王子》作品撑不住,那么他会迎来一顿狂风暴雨般的批评。”简社长说。

上一篇:五行劫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