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437章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郭帆回应,“定义为成功尚且太早,《流浪地球》只是获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对于观众的支持,我们电影从业者应该如履薄冰,制作更多更好的内容,这是我目前的感受。”

  环球人物记者接着问下个问题,采访内容虽不至于每个问题都会告知被采访者,但大概方向肯定有沟通。记者是有意识地把话题往原著作者的方向引。

  倒不是出现顾陆名字会让这篇报道的关注度更高,毕竟作家天然就无法和靠流量吃饭的娱乐圈比较。只是出现顾陆的名,再吹捧两句,更好过稿啊。

  就像政治题目问到经济,用“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道路”来回应,始终能得不少的分数。顾陆也是报道中的万金油。

  像是:有没有什么要感谢的人、对于原著的改动有什么思考等等。

  结果郭导最感谢的是制作特效的工作人员,那些无法出现在演职人员表的人。

  “《流浪地球》的拍摄,最有难度是什么?”记者补充说明,“虽然流浪地球刚上映八日,但从片尾表来看,后期制作全部都是国内特效公司,这应该不容易吧。”

  整体制作周期一年多,有十几家公司加入了流浪地球项目。

  网上甚至有网友站出来说“他入职的公司,基本依靠这项目活着”。郭帆对品质要求很高,但报价在业内只是中上。也不知网友说得是否真实。

  反正网友们评价为“流浪地球推开中国科幻的大门”,一方面是说的电影质量,另一方面是全国产。

  “难度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完美,而是在既定的时间内,成批量地生产许多震撼的视效镜头。”郭帆说,“电影工业化是必要的准备,这方面我们暂时落后,但依旧有机会迎头赶上,就是目前火热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作为电影创作者,应该全面开始自己的摸索与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完成工业化的弯道超车。”

  怎么说呢,郭帆能拍摄出流浪地球,是对于电影有一定思考的,是言之有物的,不似现在好多流量明星,感觉脑子空空。

  “那么郭导,流浪地球2立项了吗?”记者问,“接下来郭导的安排是什么?”

  “我昨天刚和平面国文化的郭大法郭总交流了,”郭帆分享。

  他接着说:“接下来,我将和郭总在重庆发起[小苔藓工程]。关于这点……大老板也非常支持。”

  郭帆和记者的心理状态刚好相反,他感觉顾陆老师平时参与的都是国家任务,比方说代替大熊猫作为献礼啊,再比如中国青年代表什么的。而他们电影圈子的小事儿,还是别扯虎皮了。故此,他特意回避,且实在要提及的时候,也会称呼为“大老板”。

  “其中有一项是科幻电影培训营,明年二月就会开启首期的培训。此外,《流浪地球》这个短篇集的版权将会以分成的方式对优秀学员开放。”

  “《乡村教师》《带上她的眼》《赡养上帝》《赡养人类》《朝闻道》等等精彩的故事都有望影视化。同时平面国文化、中影进行资金支撑。并且,届时将有七八个优秀的视觉特效公司与我们对接。”

  娱乐圈内的新人很难出头的,哪怕你有才华。除非你的才华足够脱颖而出,颖是什么?颖是指刀把末端的圆镮。那可不是在布袋里冒出刀尖,而是才华要溢出来。

  可如此人物太少。不过郭帆的[小苔藓工程],正是架一座桥。

  《环球人物》专访,虽没直接提及辣个男人,但网友的讨论是无法避免的。

  好比这篇文章发布到互联网上,郭帆,以及众多电影主演用自己的社交账户转发。

  网友们一是称赞郭帆,觉得这才是尊重技术,以及懂电影工业的人。

  从第五代导演,拍电影只在乎奖项,不在乎票房。到第六代导演,在乎一点票房,但更喜欢拍摄边缘人。到如今以宁浩为代表的第七代导演,终于看重票房,愿意拍摄商业电影。当然宁浩后面走偏了,那是另一个故事。

  就是感觉有导演正视,并且发展民众对商业片的需求。

  相信普通的网友发言,大家都看厌了,所以找一个不同的。

  网友“非唐就糖”转发了一个消息,是渡口区二把手,在某次公开演讲中,有关辖区经济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里面有这么一句被节选了出来“渡口区有顾陆,是渡口区的幸运。”

  有一部分网友赞同,更大一部分无感,剩下小部分不认同。当然不认同的网友,绝大多数都不是渡口区的,甚至不是重庆人。

  反对者说,“渡口区为什么叫渡口区,清末长江以南为南da渡口,长江以北为北大渡口,北da渡口为沿江数十里渡口之首,故名渡口。这样的地方,建国以来都是出名的。还出了非常多体育方面的名人。并且我查询到,渡口五现在的常住人口都有三十五万,作为故地,再怎么也不能说,有顾陆是渡口区的幸运吧,谈不上!”

  大概就是这样。

  现在非唐就糖旧事重提,

  [渡口区的二把手说:有顾陆是渡口区的幸运。

  前些日子被不少人反对,但作为一个渡口区的人,我想说,这话太正确了。

  郭帆采访里说的“小苔藓工程”,涉及到了很多方面,整个产业链大概有十几亿(不是估值,是切切实实几个公司要掏出来的钱),为什么坐落在重庆?

  你想想,坐落在蓉城都比重庆更合理。重庆人都知道吧?重庆虽然作为网红城市,但实际上并不和时代接轨。

  我摘取一个重庆企业发布的招聘要求“把企业抖音号,做到10万粉”,每个月三千工资——另外,电脑需要自己带。

  这不是笑话。

  只能说公司是完全不清楚互联网是怎么回事。没错的,重庆是重工业城市,在互联网上的发展,以及公司的支持,几乎可以忽略。

  正是这个原因,重庆是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公司、网络公司以及其他的。

  那么回到开头,小苔藓工程为什么会选择重庆呢?]

第570章 魔戒上映之初

  非唐就糖还用现实的例子,虽说这例子有些地图炮。

  [身为重庆人,只想说重庆配钥匙吗?

  来个显著的栗子,现目前这城市最大的影视公司是某公司的分公司——重庆港渝影视公司,不到五千万的市值。

  套用一句《冰菓》中主角常说的话: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都是顾陆舍去了不少利益,选择回馈家乡。这不是开玩笑,为何影视公司喜欢四九城和上海扎堆?政策以外,人才储备更多,无论艺校还是专业人士。再有整个产业链条完善,什么后期制作公司、发行机构等等。

  如果说“小王子日”“渡口区发展为顾陆周边旅游基地”是合作共赢,那么这个计划就损人利己。

  再说个数据,去年的重庆区县GDP排行榜,居然史无前例地进入了第八名。

  这是什么概念知道吗??

  不是重庆人不知道啊,渡口区处于主城区鄙视的底端是有原因的,2018年前常年排在二十多位,是九大主城区的耻辱。]

  身为重庆崽儿的“非唐就糖”,还发了一个图片作为佐证,图片内容是各区县的拟人图。

  渡口区说:巴南我们是难兄难弟,巴南表示别来沾边;北碚你还小肯定懂我。北碚表示我挣钱比你多两倍,我懂了个卵。

  连倒数第二,都瞧不上。

  [没办法重庆的格局是三大板块:主城区经济区、渝西经济区和三峡库区经济区。

  其中主城经济区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科技等高端产业,文化、金融、政治中心,就是渝中、江北、南岸。总之一句话,三个板块,渡口区都不沾边。没办法,渡口区本来就是为服务重钢(公司),结果搬走了……

  懂了没?顾陆对重庆或许不重要,体量大。但对于渡口区,TM就是独一无二的拯救者,有这样的拯救者自然是幸运!]

  下面不少IP是重庆的网友表示同意——

  “重钢搬走,我个人以为二十年之内渡口区都发展不起来,结果顾陆出现了。”

  “不同意的都是外人,去渡口去找个本地人问问,包括老辈子,说起顾陆谁不竖大拇指?”

  “渡口区的37中初中部,被评选为全国20大重点初中。什么含金量还用我说吗?”

  这一波是很吸好感度的,因为中国人骨子里(外国人不了解),骨子刻着的浪漫情怀,即带领家乡致富,先富带动后富。

  甭管是衣锦还乡为了装逼,还是为了报恩。

  本来顾陆作为作家,“别人家的孩子中的战斗机”,口碑就挺好。本次更是走上巅峰。

  网友的讨论大概一两天就散了,毕竟互联网上话题太多。

  可当日下午重庆官微突然蹦出——

  重庆文旅:[渡口区渡文明,小习惯大作用。在建设全国读书城市的征程上,

  今年我们渡口区推出“童话之乡”活动,以此发动市民积极创作、大胆畅想、没有阻碍地发表作品。

  渡口区的中小学把“创作童话”作为兴趣爱好。爱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爱好可以攻难点、补弱点、出亮点。

  群众热情地进行创作,渡口区的文化范围就会越来越好,“城市成为童话之乡”正在当地变成现实。

  并且我们渡口区官方与平面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将成立“顾陆儿童文学奖”。

  顾陆创作的《小王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谁动了我的奶酪》《平面国》《借东西的小人》是少儿科普,以及童话领域的经典作品。蛤蟆先生被选入英国教材,奶酪被选入法国十大经典、法国初中教材。平面国被选入我们国内教科书。

  作为国内童话领域,无可争议的作家,对于童话的贡献至关重要。

  期颐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童话文学奖项之一。]

  是的,重庆跑出来,就是想反驳,顾陆对于重庆不重要。当真是口胡,就现代文坛,重庆的存在感其实非常低。

  但算上顾陆那就不同了……

  短篇之王、中国对外最大的作家名片、被选入四五个国家教科书的作家、作品被翻译四十多种语言、英国认证的二十一世纪榜首的中国作家、日本最尊敬的外国作家、俄罗斯认证世界上最厉害的传记作家等等,这里坐不下这么多人了。

  重庆就很牛逼了。

  ……

  地点:区政府所在地

  时间:晚上

  人物:保密

  “我们顾陆文学奖是不是有什么缺陷?”

  “什么缺陷?”

  “就……顾陆老师还活着。”

  以上对话发生在渡口区的李名海和二把手王一霞。

  “活着有什么问题?”李名海反问。

  “就是,只有死了才……”

  李名海马上打断王一霞的话,“是顾陆老师现在站得还不够高?”

  呃,王一霞可不敢说。毕竟顾陆是上过新闻联播,上过人民日报,还上过参考消息的文人。并且还是某种意义上的外交御用。

  “主要是,我们自古以来……”王一霞换个方向。

  “不,顾陆目前创造的成绩,以及是作家一生难以匹敌的成绩了。更重要的是,在儿童文化领域,顾陆老师,已经是无可厚非的珠穆朗玛峰。”李名海说,“现在活着,能够再创辉煌。”

  珠穆朗玛峰……王一霞张了张嘴,还真无法反驳,哪怕顾陆没有获得任何国内儿童文学方面的奖项,但事实摆在那里。

  “顾陆老师建议叫[小王子儿童文学奖],但我坚持叫顾陆儿童文学奖,因为顾陆比小王子名气大得多。”李名海说,“顾陆老师今后创造出什么成就,谁也说不清楚。”

  是的,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渡口区都准备搞“故居”了。

  火热氛围延续,互联网上开始讨论,现代作家的回馈。

  顾陆就不说了,是T1等级。剩下的现代作家,讨论来讨论去,居然是名声非常不好的——贾平凹。

  ……

  时间流逝,快到圣诞节了。

  “彼得先生,这部电影……”

  “奇幻电影在此之前,没有非常成功的作品。”

第571章 魔戒成功!

  对话的两人是导演彼得杰克逊,以及福克斯的制片人埃克斯。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二十一世纪福克斯还加大投资呢?”彼得反问。

  魔戒三部曲的制作成本可小不了,即便是小王子文化投资更大,但福克斯也拿出1.2亿美金。

  (国内版权运营公司叫平面国文化,国外版权运营叫小王子文化)

  “决策层有他们的想法,”埃克斯身为副总,也是福克斯的决策层,只是他不同意。主要是电影从选角到拍摄,他一点都干预不了。

  “可以预见,是因为顾陆先生的影响力,作为最成功的亚洲……哦不,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作家,或许没之一,他的作品改编成功几率非常的高。”彼得说,“我也相信我看懂了《魔戒》。”

  “当世最成功的作家?”埃克斯不可置信地笑了笑。毕竟顾陆在美利坚的影响力,满打满算也只有一部半作品。

  一部是《肖申克的救赎》,半部是魔戒,归根结底没在美利坚销售,故此他不承认。

  “以前没有成功的,就像东方故事里不穿鞋的小岛,我们去卖鞋。”彼得还是很有自信。

  “希望你能学到东方人的聪明。”埃克斯不再言语。

  这就得益于,早年的意林和读者,小时候能听到各种故事,讲述鱿太商人聪明,就有说他们思维非常强大“没人穿鞋的小岛”是典型的例子。

  同时,彼得他们小时候也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故事的主角是东方人……

  “宣发的事,需要埃克斯先生上心了。”彼得内心强大,即便一个制片人,以及一两个主演不看好,他本人也不会动摇。

  “当然,”他监制的项目,无论感官如何,那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埃克斯的专业技能算不错的。

上一篇:五行劫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