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相反的,周顾两人的反应,是让两个人都比较安心的。
周琳没回应,她起身,走到顾陆跟前,后者也下意识地站起身,紧接着没有一点点防备,对方扑到了他怀里。
“我等这个告白五年了。”周琳说。
五年?顾陆脑子思考很慢,手却不慢,紧紧抱住。
……
差点忘记了另一个事儿。
霸权社的《来自新世界》动漫,在Niconico动画播出半个月之后,哔哩哔哩买了版权。
打出的旗号[哔哩哔哩up主咕噜大王,作品改编]
原创动漫容易扑街,所以日本人现在喜欢改编漫画和游戏、轻。
这一点和好莱坞当前情况差不多,主要原因是,这样有原著的名气垫着,容易挣钱。
而改编“顾陆”,则是更安全的选项。因为无论日本本土人气如何,刚开始就回本七七八八了。
因为顾陆高居不下的人气,中国有平台愿意购买。
哔哩哔哩大价钱买“独家”也没亏,超过一百多万的预约【想看】。
小伙伴们可能不知道这个数据的含金量。能够预约超过百万的,在哔哩哔哩只有六部。
《三国演义》《西游记》《甄嬛传》《排球少年》《士兵突击》《迪迦奥特曼》
可想而知!
播出之后,讨论度也是杠杠的。
首周播出了3集。
虽然没能像巨人那样,人气爆棚、完全出圈,但也是成为小爆动漫。
浪摧花:去年原著畅销时,我没有买,我对科幻不感兴趣,现在看了三集。你管这叫科幻?还是改编的地方太多了?
财总:就前三集来看,剧情几乎没改编,另外,我就是原著党书粉,不用怀疑,《来自新世界》不仅是科幻,而且还是硬核科幻。
一切从死亡开始:其实就前面稍微复杂了一点,只要撑过前几集,后面剧情就像爆炸糖一样,噼里啪啦地跳动,剧情一环接一环。
电击皮皮鼠:顾陆的真适合改编动漫啊,我是因为喜欢新书欧维来看的,没想到是完全不同的故事风格。
并且重庆文旅还注册了账号发视频“来自新世界动漫,你不知道的几件事”。
第一:霸权社第一次出国取景,就是在重庆渡口区。
第二,十分震撼的麦秆画,来自于渡口区的市级非遗。还有动漫里主角实战十分具有表现力的咒力,楚熏歌的梅花鹿,李奈的虎,王朝月的大象等等,很多网友对这部分特效很感兴趣,那就是堰兴剪纸,也是我们渡口区的市级非遗。
第三……
视频不长,三四十秒,但要转文字就比较长了,总结归纳,是把渡口区的元素,全部列举了出来。
总之,效果是不错的,很多网友留言想去重庆看看。
话说回来,渡口区本打算单独建立个账号,可惜被重庆宣传部门给否了。
抓住机会,不甘落后,渡口区准备推出新活动,对动漫中出现的市级非遗进行展览,很多表演都不要门票,免费参观。
非常正常的,从去年的“小王子日”得知,先把游客骗过来,人流第一。
除了穷游的那些哥们,中国的游玩,都是比较愿意花钱的,特别是在纪念品、玩、吃三方面。
渡口还遣人去日本学习了一点经验,如何维持“大型活动”。日本人为数不多的优点是,对活动的举办相当有条理,什么烟花祭、夏日祭、樱花祭,再加上不少神社活动,每个都能吸引不少游客,还有一定数量的外国游客。
李名海策划的理想状态是一年两次活动,寒暑假各一次,分别在上半年和下半年。
为盘活渡口区的经济努力着,李名海近期还预备引进打卡模式——“魅力渡口,顾陆打卡”。十七个和顾陆有关的景点,只要全部抵达,就可以免费领取一个特制“小王子勋章”。
每个勋章将会支付顾陆版权费5元,再算上成本,勋章成本大抵6块左右。
经过计算,李名海认为这费用花得很值。
顾陆在尽力帮助自己曾居住的地方没错,可版权授权这些事儿,还是要一笔一笔算清楚。
正是要算得清楚,才能够持久。
总结一下,就是近期,不但顾陆的书籍在全球畅销,改编的动漫《来自新世界》也具有很高的讨论度。
两两互相成为助理,因为也存在平时不看书,可看完动漫觉得故事写得好,所以想购买作者新书来看看这种情况。
当然买是买了,会不会真的看……那就不一定了。
作家中,顾陆是少数能够和明星比曝光量的,三天两头就引发大家的讨论。
但作家是没必要拥有太高曝光度的,所以顾陆近期都没出现在公共场合。
公寓内。
“海外十几个国家首日的销量终于统计出来了吗?”顾陆认真查看起邮件。
现在可比以前方便太多,当下手机基本能读出大部分格式。顾陆下载了附件,正是《一个叫欧维的男人》的统计表。
由阿歇特出版集团统计部进行统计,海外诸国首日销量97.8万册,接近百万册的销量,如今实体行业,不说是凤毛麟角,也是恐怖如斯!
其中日语版首日贡献了21万册的最高额。实际这个数据已是衰落了,无论是两个月前借东西的小人,还是这本,都难以达到嫌疑人的高度了。
从2019年到2020年,短短一年,全球出版行业进一步衰退。
“三天销量破了150万,还是全国发行啊。”
“还是渠道为王,有渠道,销量能够提升非常多。”
顾陆瞬间感觉自己还需要努力,因为在国内,他个人名气是比渠道还惯用的。甚至说渠道(当当网)开辟网站,还要用他的名字当招牌。
什么时候世界范围内,顾陆这两个字无视所有渠道,那差不多就可以退休了。
“别催别催,在写了在写了。”顾陆在电话里回应。
多个国家因为销量不错,都要写感谢信。感谢读者巴拉巴拉,顾陆这边还有七八封排着队。
“终于是提前完成了,明天要出门看电影。”热恋期的两人还是非常歪腻的,不过咕噜大王是不会影响具体工作的,所以提前完成。
两人恋爱的相处模式如何下次再说。
又过两天,开卷有益公布了国内七八月新书销量排名,截止八月末。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新青年出版总社,销量:124万册
《如果故宫会说话》博集天卷/湘省文艺出版社,销量:26万册
《条顿骑士团》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销量:23万册
《恐惧与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改变了我们》中国出版社,销量:19万册
前十的榜单,差距实在太过骇人。
认真来说,这只是两个月的书籍,所以后面的书籍销量是不错的,至少在当前,五万册销量就可以称之为畅销书,绝对是很厉害的。
可相比上市只有一周左右,就在国内破百万的顾陆新书,真就是差距巨大。
湘省文艺出版社的主编评价了一句话,“很高兴我们《如果故宫会说话》能够成为近期最畅销的书籍——顾陆?很抱歉,可能是我没说清楚,我们圈内不会把顾陆老师算进来。因为他好像时间停滞了,书籍销量数据停留在2003年左右。不过我也必须要补充一句,即便是零三年,如此销量也是顶尖。”
这位主编话语说得很明显了,顾陆在畅销书领域不是顶尖和天花板那么简单,而是不在一个时空,早已跳出三界外。
此话也点破出版行业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即,许多出版社会有“做一本今年最畅销书籍”的目标。就好比某些网站编辑朋友圈的签名就是“今年要做爆款”。
最畅销的“最”,是不包括顾陆的。
国内地图是开拓完了,国外是坎坷不断。自打姚小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那段话之后,风波不断。
“民众有知道真相的权利,我们也有隐瞒真相的权利!”
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这样表示,并且由主编亲自操刀,写了一篇文章。
“为什么我们说顾陆先生聪明?”
看标题,还以为是夸奖,实则不然。通篇是讲述顾陆技巧方面不足,如何投机取巧。
稍微截取一段吧:
[纵览顾陆创作的短篇与最新长篇作品,很显然,他的视角非常狭窄。擅长把宏达的主题微观化,欧维是把爱情框定在老人自杀的一小段日子。只能给予一时的感动。
这种创作能力,就像莫登·修斯今年作品《朝圣之路:我的遗愿清单》。顾陆的创作能力,只能是简化版的莫登。
与之比较,唯一的优势,或许是顾陆足够年轻。]
莫登·修斯是美国畅销书作家,今年三十五岁左右。从书籍销量来说,达不到地球上的斯蒂芬金这个等级,但能勉强摸到地球的丹布朗。
不少报纸就引用这个评价,把顾陆叫做“小莫登”。
反正他们得出结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没什么好看的,没必要心心念。
也有媒体看热闹不嫌事大,各种歪曲,表示顾陆根本不在意阿美莉卡读者之类的。
紧随其后的是挑刺,欧维就是普普通通的畅销书,畅销书领域是不错,但要按照文学来挑刺,那肯定能打得跟筛子一样。
贬低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中国天才,对于美国媒体来说,好一场饕餮盛宴……
明天八千字写完了一起发
明天八千字写完了一起发,我写小说是一串一串的,就是剧情一块一块,很容易就接不上。
今天就是。
明天更两张,一张四千字,两章就是八千,就这样子。
加油加油!
第480章 秘密基地
[顾陆代理人表示:作家看不上美国市场。所以作品不会出现在美国市场。]
这是CNN,把姚小驹的话断章取义。都说英美不分家,两者共轭父子吧,传统艺能,都一样。
华盛顿邮报:[傲慢的中国天才,在纽约得到了教训。《白熊》《急转直下》《黑函之舞》《你的人生全部经历》等连载的作品反响平平,洛杉矶时报无奈,只有关闭连载板块。]
雅虎新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坦言:《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像肯德基毫无新意的原味汉堡,只能用来充饥,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哪怕是一盘沙拉,我想都不会有人愿意消费。]
等等,美国媒体找各种角度贬低顾陆,像极了一个个拿起刀叉的食客,红着眼盯着桌上的大餐等待分食。
还有媒体转发几年前《太阳报》对顾陆的造谣,反正“打顾陆”的活动,唯恐落后。
平行世界的2020年,还未开始中美大对账。阿美莉卡网友倒是没有信息茧房,只是大部分消息,还是经由纸媒传播。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比如华盛顿邮报是纸媒,但网站名气也很大,故此,即便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落幕,实际上整体舆论权还是在纸媒和电视台手里。
故此,顾陆就被许多阿美莉卡网友抵触,而新作在其他国家畅销的消息也传不过来。
姚小驹还留在美国,见到这情况,想着:“不知道小顾哥还有没有类似威茅斯系列的作品,也让美国长长见识。”
孤立效果不好,反倒是丢掉了肖申克的救赎以及短篇连载积攒的人气。
所以就另想他法。
“也不行,英国对歧视并不看重,写写也就罢了,看热闹的很多。可如果这类文章在今时今日的美国发表……”
感觉是真会炸锅的,因为人家美国是玩真的。
拿起手机摆弄了片刻,先预定了去英国的机票。目前情况来看,姚小驹再呆在此地也没什么用了。
纠结的姚小驹其实不知道,顾陆从不会认为一本书就能让美国读者站在他这边。
而是一本又一本精彩的作品。
就比方说明年的《魔戒》……
趁着姚小驹还没去机场的功夫,再说点纽约发生的事。
“莫登·修斯先生,中国作家顾陆被芝加哥论坛报誉为小莫登,对此你怎么看呢?”有电视台进行采访。
三十多岁的莫登依靠写作,每年能有上千万美金的收入,绝对是成功人士。
话说回来,再成功也肯定想进步,趁着“分食顾陆”的热度,莫登也特意找来记者对自己进行采访。
他可不会错过好机会。
“很抱歉,顾陆的作品我只看过《福尔摩斯先生》《谁动了我的奶酪》。”莫登说,“从这两部作品来看,顾陆先生的写作功底还是很不错的,但在剧情刻画以及起承转合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在他这么年轻时,也做不了更好。”
“莫登先生,你认为未来他可以成为你这样的作家?”记者是收了钱的,询问的问题,肯定是莫登本人想听到的。
“如果他继续朝着前方走,你知道的,上帝会告诉我们正确的方向。他继续这样再走几年,或许能够写出让美国读者满意的作品。”莫登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