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369章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这有什么?雅礼中学还是魏曦、赵煦、张友尚等大佬的母校呢,都是院士,以及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哪个拿出来不比顾陆牛?

  此话倒没错,院士肯定比顾陆更大腕,但……

  尼玛雅礼中学管宣传这块的校方人员都快骂娘了。

  凭什么?就凭教育部门的文件和会议频频说“要学习八中,培养出顾陆这样具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甚至果务院开会时,对教育方面的讨论时,顾陆与八中也经常被提及。

  如“基础知识以及应试教育是目前最合适我们国情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系健全的人格教育,重庆第八中学模式是这种模式的探索者……”

  所以你瞧瞧,在上面看来,国内教育就分为两种:以应试为主的大多数;此外,就是应试和“创新”齐头并进的重庆八中模式。

  不是教育领域的人压根不知道重庆八中是什么含金量,再说明白点,五个高中其余四个都可以取消,但唯独重庆第八中学必须拥有姓名。

  张小妖疑惑的神情也没保留多久,很快某位教育领域的名人,解答了他的疑惑。

  苗三志:[说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吧,我们以前一直对学校的社团活动是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

  当然我们国内的教育大家都知道,分分分命根根,既然不支持,那就是反对。

  2013年前全国的高中有社团的学校太少了,即便存在的也有很多是体育社团为培养体育生。

  转折发生在2013年下半年,重庆八中刊物社和《少年中国说》横空出世,全国出名,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教育部门下了规定,各市重点高中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确定社团活动日。

  所以很多人不明白重庆第八中学的重要性,即便不是学生理想学校调查前列,单就推动了这个改革,雾八也必须拥有姓名。

  明白了吗?]

  这苗三志即便只有二十多万的粉丝,但他确确实实是教育学者,经常出席各类官方性质的会议。

  故此,这消息多半是真的。

  张小妖这下知道自己踢到铁板上了,原来是历史地位不同……那没关系,他马上删掉了前面的那条动态。

  紧接着又发了一条,把矛头对准蓉城七中。明明雅礼的一本录取率更高,你七中凭什么在上面?

  不得不说,雅礼中学有这样的毕业生,真有“福气”。

  当然,被科普到的还有网友们。

  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难怪一四年的时候,学校突然成立了社团,原来如此”“感谢刊物社,一五年我也在学校成立了刊物社,虽然出版物也没捣鼓出来”“这就是传说中在十五六岁就改变了国家?”“雾八的含金量啊!”……

  连咕噜大王本人也被科普到,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他唯一的感慨是,《少年中国说》是真厉害啊。

  顾陆有点庆幸,当时用大炮打蚊子,即把这篇文章作为校刊开刊文。当然在其他平台发出来,一样是震撼的,可就没“推动社团活动”这一层了。

  [顾陆:没想到我们学校也牛逼了起来。

  周琳:对的,想当初我们社团活动还挺认真的。

  周琳:这里还有一个上个月的新闻,允许你骄傲一下【链接】]

  还有高手?

  顾陆点进,原来是《青年报》的头版头条“我为独居老人写一份‘信’,重庆八中写信社,再度引发热议。”

  有青年报对重庆八中写信社社长曾小妮的采访。

  “一开始我的想法是,给人与人难以表达的感情写成信件。直到我来到重庆合川官渡镇的方碑村,也是距离我老家非常近的村子,才知道情况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这就有点隐瞒,曾小妮为乡村老人写的“信”是遗书。包括她自己婆婆在内,不少农村上年纪的老婆婆都是不识字的。

  她第一封写的,就是为自己外婆写下的。曾小妮把婆婆想说的心里话全部写了下来,边写边哭。

  正是因为这契机,身为高中生的曾小妮才知道,老年人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但伴随着子孙辈的年龄愈来愈大,老年人的话也因为各种因素不会再说出口。

  于是乎,曾小妮两学期,走了重庆十七个村庄,写下上百份“信”。

  此事件被报道,引发了关注。

  “十分感谢我们学校,我真为上了八中感到自豪。很感谢八中真让我建立起写信社这么一个社团,更加感谢我们学校可以让高一生担任社长,最最最感谢的是我们学校给的经费。希望可以继续努力!”

  《青年报》记者出声提问,“有没有什么理想?”

  曾小妮脱口而出,“希望学校经费可以给得更多!”

  《青年报》记者接着问:“除此之外呢?”

  曾小妮犹豫了好一会,回应,“我十分想见顾陆。”

  “你是顾陆老师的书迷?”

  “半个书迷,主要顾陆是我们学校的精神图腾!就我们很多社团都会挂一个车轱辘的图案,就是代表顾陆老师。也代表我们想要将学校社团做大做强再创辉煌。要做出点事,在全市乃至于全国出名!”

  ……

  是这样的,其他学校的社团,都是学生自身爱好,目的满足自身。

  哪怕北大,社员也不会想要搞大事。可雾八的学生社团,一方面有刊物社和模联的前车激励,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出顾陆这种大神,学校批经费也大方。

  [周琳:车轱辘旗,哈哈哈,学弟学妹们太有想象力了。

  周琳:没想到咕噜和轱辘还有外号的区别,轱辘听上去不好听,感觉像车轮子。

  周琳:即便是车轮子,可也真的激励了很多高中生。]

  其实顾陆挺想说,许多年前同桌一代目那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激励了穿越不久的他。

  热搜最终发展了,网友们讨论自己学校的社团。

  重庆八中的全明星,以及各个社团干出的大事,毫无疑问在榜首。

  写信社就不说了,被青年社报道全国知名了,还有在小众圈子出名的COS社,还有在重庆范围出名的新兴社团。

  领先太多了。

  热搜持续两三天。

  三天后,顾陆兴匆匆的出门,准备前往展览路。

  “哈哈哈,我知道了护园长,保证完成任务。”小溪说。

  她是北京动物园熊猫馆的优秀饲养员,今年二十八岁的她,收获了一项秘密任务。

  据说完成得好,升职加薪不在话下。

  护园长的姓氏有点稀少,但没关系,他头发也稀少。

  车辆行驶,主要是跟着前面那辆车。

  “园长,前面那个领导是?”小溪有点坐立不安。

  “不该打听的事少打听。”护园长说,但还是介绍了两句,“专家,外交专家。”

  能被誉为“外交专家”的,肯定是带有职位的,是大领导!

  可小溪也猜测着,外交专家找他们,难道是要送大熊猫给国外的?

  接下来,也证实了小溪心中的猜测,她都瞧见了另一辆先到的小货车,里面装着和花。

  “园长,和花要和他爸爸一样,要送去国外吗?”小溪还是没忍住,询问。

  和花的妈妈是“成功”,爸爸美兰,所以“送去”不恰当,因为美兰就是在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出生的。

  “什么送去国外,瞎说什么。”护园长无语,这小溪对动物很是细心,可就是嘴太碎了。

第465章 被带飞

  护园长都被问懵圈了,即便他也不太清楚上面具体要做什么,可也不是小溪说的这事儿。

  小溪还想说什么,领导来了。

  架着一副窄框眼镜,衬衫外面套着白色毛衣,感觉文质彬彬的,特别是较为温和的面容,典型的学术型领导。

  “理事长,成和花送来了。”护园长马上汇报,“这是古溪,和花的饲养员。小溪连续两年获得了园里的优秀员工。”

  “挺好,我们北京动物园真的人才济济,善于给年轻人机会。”闻理事长目光看向对方。

  古溪立刻感觉四肢不协调了,但还是跟着领导行礼问好,“理事长……我是熊猫馆的饲养员古溪。”

  熊猫和花跟着妈妈成功姓,全名成和花,小名花花。

  “不用紧张,和花身体健康吗?”闻理事长问。

  “非常健康,花花每顿都可以喝完一盆盆盆奶。并且喝完了,还要抢妹妹和叶的盆盆奶。”小溪回应,一说起熊猫的状况,说话就顺畅很多。

  她继续说,“并且花花非常活泼,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

  熊猫是独居动物,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但小时候和弟弟妹妹生活在一起,是没问题的。

  “那很好。”闻理事长点头,表示满意。

  不过就在这时,护园长说,“小溪毕竟还年轻,所以这次的任务,还有我们熊猫馆的老谭,随时可以进行辅助。保证和花肯定没问题!”

  闻言小溪有点不乐意了,谭爷爷虽然是老员工,但她一点也不逊色。

  当即她就开口:“那谭叔……”

  “任务很重要,我们要万无一失。”护园长打断。

  “要多多让年轻人挑大梁,毕竟未来是他们的。”闻理事长说。

  “是是是,理事长说得对,所以老谭只是作为辅助。”护园长回应,领导满意地点头。

  看看大领导的气魄,愿意相信人,小溪感觉大领导之所以是大领导,是有道理的。

  紧接着,在闻理事长的领路下,一行人来到小院。

  “院子是按照熊猫馆的场地修建的,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闻理事长一马当先踏进去。

  首当其冲的是小溪,她被震撼到了,这条件比北京动物园的熊猫馆还要好吧!并且这么大!

  护园长和小溪运用专业知识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特别是护园长,拿出来十二分精神,什么“试点培育基地”啊,信了才是天真。这次的事儿,比想象中还大。

  西城区房价可以开放的地界,地价是多贵啊,当下硬生生搞出这么大个院子。

  并且听大领导说,还有三个安保岗位,防止花花跑出去,也防止外来人。

  大概十几分钟之后,正主来了。

  瞧见门口熟悉的车辆,咕噜大王就知晓自己来晚了。

  “抱歉抱歉,来晚了。”顾陆急匆匆的赶回来,“已经提前半小时出门了,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

  “约定的五点,这才刚过去十几分钟。”闻理事长说,“没迟到多久。”

  “我来为顾专家介绍一下,”闻理事长说,“这是北京动物园的护园长,这位就是我们试点培育基地的熊猫研究员助理古溪。一个非常专业的年轻人。”

  一下子就变成研究员助理了?小溪听到自己升官了。她虽然社会经验不足,但知道大领导的话,园长肯定是要听的。

  不过这正主,有点眼熟……

  “顾陆!书上的顾陆活了!是那个老鼠,就那个写给阿尔吉侬的作家顾陆吗?”小溪音量中包含着惊讶。

  咳咳,护园长在旁边干咳了两声,小溪收敛了。

  “对对,就是写那个叫阿尔吉侬老鼠的顾陆。”顾陆说,“熊猫饲养方面就真麻烦你了。”

  说小溪是助理,他是外聘饲养研究员,但顾陆知道,主力是主力。咦?这算不算,做事的都是主力,上面的人是吃白干饭的?

  还真是,顾陆在心里给自己吃白干饭的形象打上了标签。

  “没问题,我平时的工作都是这个,没问题,一定把和花养得白白胖胖的。”小溪马上回应,她从小可是看顾陆作品长大的。大三的时候,还把《少年中国说》抄到本子上。还有摘取小王子的语录发朋友圈什么的,不至于说是偶像,可也是小激动。

  紧接着把成和花运到了院子里,好可爱的一只小团子,顾陆想马上去rua。

  但接触之前,需要了解许多注意事项,比如怎么抱,再比如怎么喂食,顾陆认真学习。

  学习欲望好久没这么强盛了。

  接下来好一段时间,咕噜大王都院子里撸团子,特别是花花现在还小,短腿,跑起来就容易跌倒。

  然后就瞧见,熊猫为什么叫滚滚了……白团子都漏黑馅了。

  沉迷于熊色,一晃眼,时间来到6月27号,《借东西的小人》上市销售!

  哦不,准确说是[新童话]系列的七册书籍上市销售了。

上一篇:五行劫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