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先生们,你们说得很对,他精心的想要攻击威茅斯。”
等等论坛的言论,也被《环球时报》的记者“抓捕”了回去。副主编石锋也要好好考虑,报道肯定要报道,但他都快在英国翻天了。应该以什么角度,让全国人民看到很重要。
也有关于顾陆这行为的抨击,凯恩也想要引起更多人对顾陆的批判。
可惜顾陆一点也看不到,因为他装完逼就跑了,真刺激!
始作俑者顾陆当前的行为也很刺激,他搁这跟踪李古圆呢。
为什么呢,他发现汤圆在外校谈女朋友了!本来田笑的情报他还将信将疑,而现在完全相信。
肯定要跟上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尾随了大概二十多分钟,顾陆瞧见了汤圆和一个穿着渝高中学校服的女生见面!好哇,小伙子有前途,泡妹纸居然都泡到了外校了。
好的,罪证有了。顾陆盯了一会儿,慢慢退走,毕竟身为单身狗的他,也没看人撒狗粮的习惯。
那么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呢?
“喏,我妈让我带来给你的。”李古圆把手里袋子递给堂妹李娅。
“就是个柚子,值得这样特意跑一趟吗?”李娅从渝高中学过来,也是坐了公交车的。
“能不能好好说话?”李古圆呵斥,“这是我妈特意让我给你带的沙田柚,看你刚转学,怕你吃学校的伙食不习惯。我妈就让我送给过两个人,你这还狗咬吕洞宾。”
“得得得,我错了,伯妈是对我好,是我不识好歹了。”李娅连忙把塑料袋拿过来。
李古圆满意的点头,这个态度还算端正。
“堂哥,伯妈就送了两个人,那还有个人是?”李娅好奇的问。
“别管那么多!”李古圆瞥了李娅一眼,他好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转身就走。
“停停停。”李娅连忙拉住,“堂哥,你和你们学校的顾陆关系是不是特别好?”
“你先说,什么事?”李古圆谨慎的问。
“就是把大作家介绍给你堂妹认识认识。”李娅说,“我以后挣钱了会记得你大恩大德!”
“……不熟。”李古圆回应。
“怎可能不熟,你和顾陆都是一个社团的,他是社长,你是副社长,并且你们还一起上过报纸。怎么可能不熟悉。”李娅不相信。
“只是普通的同学关系。”李古圆说,“你要是想见顾陆,我教你一个方法。”
“恩人请说!”李娅表示自己洗耳恭听。
“写稿子,来投《少年》,你如果连续三期就过稿了,顾陆身为社长自然就记住你了。”李古圆说。
李娅听完,整个人都萎靡下去,那也太难了。就渝高中学,每个月至少有三十多个同学投稿,最多就过一份,有时一份都不过。
趁着堂妹呆住时,李古圆默默离开了。
其实沙田柚吧,是李母的好心意,只是时间有点赶,非要今天下午送。李古圆和李娅一去一来的耗时,食堂的晚餐时间基本是耽搁了。
而跟踪的顾陆反倒是没这个顾虑,因为不上晚自习的他可以回家吃。
“最近的蛙很便宜!”路过美蛙鱼头,雷老板就像NPC一样说一句。
也是为了提醒,顾陆的“大业务”,要定一桌请人吃饭的。
有一件事值得说道说道,老板娘从老家来店里了。于是乎,食客们偶尔又能听到“好累好累”的呻唤。
嘟嘟嘟——
“我近期很高调吗?”顾陆挂断和姚小驹的电话。
从外面回到家,就接了代理人打来的电话,事也比较简单。姚小驹建议组建海外代理团队。
英国《小王子》热销着。
日本《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攻城拔寨中。
国内花束上架销售一个多月,销量虽说开始放缓,可阿尔吉侬小老鼠的挂件,被炒得火热。
再加上,福尔摩斯先生英文版正在翻译中,以及英国小王子舞台剧,日本已有电视台接触,想要便宜拿下版权。
姚小驹能力是非常强,可惜只有一双手和一张嘴巴,分身乏术啊!
他原则上是同意的,等国内和日本的稿费到账再组建。否则,身上没什么钱就组团,感觉有那么一点贻笑大方……
哦对了,差点忘记汇报。
顾陆还接到了《每日快报》的邮件,快报的记者催稿,非常热烈的邀请顾陆继续连载“威茅斯系列”作品。
“什么威茅斯系列作品,编辑们还真会取名!”顾陆感叹。
稿费也增加了,要知道《威茅斯的阴霾》是三百欧的稿费。考虑到字数,其实并不算高。
当下增加到了五百欧,直接是大进步。
也是在快报要稿时,太阳报记者凯恩高喊着,中国作家顾陆伤害了英国人的感情——伤害什么感情,感情有销量直观吗?
既然是诚心诚意的邀请了,那顾陆就大发慈悲的继续从《死灵之书》挑一篇吧。
晚上的时间点,顾家的兄妹都在努力。
哥哥是在房间戳字,妹妹是在老师办公室。
“不太行,住宿费是一学期一学期的,既然缴费了,就要全部住读。”顾佳渝的班主任韩老师说。
“韩老师,没商量吗?”顾佳渝在得知自己可以走读,住在哥哥那里,就嘻嘻。但听到班主任的回应就不嘻嘻。
“这不是商量不商量的问题。即便是要从住读变成走读,也要你家里的大人来,光是你一个学生来也没用。”韩老师说,“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没有家长的同意,出了点什么事,学校是要承担责任的。”
家长……顾佳渝心里嘀咕,家长要是同意,她就不会一个人来了。
“另外,虽然住宿费和生活费你们是统一交给我的。”韩老师说,“但我也就是个收钱的,我收齐了也是交给学校。所以退钱的事,我也管不了。”
“好的吧。”顾佳渝感觉幸福生活飞走了。
“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吗?”韩老师瞧见学生闷闷不乐,安慰道,“虽然这个不好退,但如果家里真有特殊情况的话,应该是没问题的。”
班主任的话总结出来就一个意思,让你家长来。
Game Over
女侠从办公室走出来。
“完蛋完蛋,这不就完蛋了嘛!”顾佳渝抓着头,一下子就让自己的脑袋有了乱鸡窝的雏形。
叫家长的话,妈妈肯定不同意。
最关键的是,顾佳渝知道哥哥和顾母的关系不好,她已经不是只会给哥哥添麻烦的小女孩了!想个办法。
开动脑筋,她太想有自己的小地方了。因为自打搬去肖叔叔那里,那个肖洋就经常进她的房间,也不知道男女有别。关键是顾母还说,在家里别锁门,否则肖叔叔会不高兴的。
这件事值得掰掰,首先肖父并不在意此事,是顾母想太多,所以才会这样说。
正是因为“不能关门”此类一系列的话,让顾佳渝和肖父生活了两年多,也一点不亲热。反正没怎么生出继女和继父的亲情。
女侠和肖父永远存在交流隔阂,因为顾母以为如何如何,说不清楚的。
夜晚就在顾佳渝积极开动脑筋的过程中渡过。
第二天,非同凡响!
重庆教育部门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大检查。为期一个月,对全市的重点高中进行查看,由分管教育的领导领队。从04年,国家要提高西南地区教育问题,就保持开展此活动。
你想想,这种夸张的检查阵容,校长能不激动吗?
常校长为迎接,提前一年做准备,比如顾陆的标语,提前一学期在课间操结束多加上唱校歌。
甭管靠不靠谱,反正对面子工程是有帮助的。
当前八中是重庆升学率最高的高中,退一万步说,顾陆就读于八中。
综上所述,重庆一把手肯定要来转转。
第314章 疯狂赶稿
车辆驶至。
一行领导。
有重庆一把手张大领导,有分管教育、科技(知识产权)、体育、档案文史工作的郑领导,教育部门的陪同,快到小龙坎了。
外地人对小龙坎可能也挺熟悉,小龙坎火锅很出名,从此地发源,虽说不怎么好吃……
“巡查也不要耽误孩子们学习。”郑领导说,后面的人附。
他们没选在本来视察时间九点,要打学校一个措手不及。重庆一系的领导好似都有这习惯,2012年突然视察村镇时,出现问题,关于此事就点到为止,以防和谐。
“面子工程不可取,学校不是一锤子买卖,是需要教师和校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教导出对社会有用的学生。”张大领导也赞同。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摸不准领导什么时候到,那就全天“战备状态”!
包括顾陆在内,都接到了班主任的通知,强制的要求——教室外碰到外班老师都要问好;课堂上不能弯腰驼背,必须端端正正;老师今天也绝对不能责骂学生,必须“健康”教学一些细小的规定今天要遵守。
诸如此类,反正苦一苦老师和学生,又没差。
“八中开的第二个校区建设得怎么样了?”张大领导忽然问,毕竟批地的事是经过他同意的。
“预计2016年可以开始招生。”郑领导说。
那挺好的,张大领导又问,“今年一中和三中的招生情况怎么样?”
138是重庆三大重点高中,大领导也是不想城市瘸腿,一中和三中也不能落后。
详细的数据就不是郑领导涉及的领域了,教育部门负责人发挥职业素养,“一中和三中的招生是非常顺利,不过现在学生和家长的首要理想就是八中,也导致八中分数线持续提高。”
“哦?”张大领导露出好奇的神情。
“以前我们重庆有,重庆七龙珠的说法,但现在都没七龙珠。变成六一儿童节。”教育负责人对具体知道得挺详细的。
前面科普过,重庆七龙珠是指最好的七个重点中学,其中也有高低。138同一个梯队的,其余四所一个梯队。
为什么现在弄得和八中独自飞升了一样?
“八中这两年是完美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升学率和学生的社团是高中学校的教科书,非常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教育负责人先是粗略地讲述。
见大领导脸上的兴趣仍旧浓烈,就进行详细的讲解——
传统强社排球社,重庆初高中排球比赛第一。
传统强社团国旗仪仗队,重庆升旗仪式的学生预备队。
模联社重庆去年获得第一名,西南地区有名气。
篮球社具有国际视野,每年暑假和寒假都会进行海外交流赛。
时光电台社,与《少年先锋报》达成合作,能够和专业记者进行学习。
“八中的刊物社,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少年》太出名了。”教育负责人说。
确实不用介绍,郑领导点头。
《少年》每期两三百本,有五十本都直接被重庆青团子官方拿去。
“阅读《少年》了解新时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了解我们祖国未来的主人想要做什么。”张大领导定下的基调。
而张大领导则因为国家某位长老对顾陆和《少年中国说》的夸奖,才有此安排。
事情没流传出去,重庆青团官方人基本不会认真阅读,可杂志放哪地位就摆上了。
说句不好听的,八中校长可以更换,刊物社不能垮,顾陆可以毕业,校刊《少年》也不能改名。
“社团活动锻炼学生能力,这么说,八中还真是独一档。”张大领导感叹。
以上种种,别说重庆范围了,就全国范围,也是拔尖的存在。包括什么私立贵族学校。
“此外有看不见的软实力,”教育负责人说,“我女儿就在三中读,三中社团还可以,她参加了话剧社。但就特别羡慕八中的树人文学社,可以免费演出很多剧本《小王子》《昨日公园》《花花饭》这些好的原创剧本。”
顾陆授权的,但限制是树人文学社只能在学校演出,不能盈利。
张大领导也在想,因为顾陆在文学方面的激励,让八中同学们蓬勃向上?有种社团黄金时代的感觉。
【八中八中,永远八中!】红底黄字的横幅挂在校门口,一行人说着话已走到门口。
门卫看几人的穿着和姿态,瞬间就明白了。
直到巡检的队伍都到操场,常校长和胡主任才收到消息迎上前。
实际顾陆不是鲇鱼,更准确的是buff,马宣佑和小当家美食社也终将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