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224章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顾同学还真是我们八中的优秀学生,真有能力啊。”常校长目光看在《青年报》上。

  这可是全国性的报刊,即便是他想请,也没有办法请到。常校长还是忍不住,再看一遍。

  《青年报》副标题——“重庆八中,教育先锋军,率先开拓新型教育模式!”

  [重庆八中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围绕“社社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教学育人目标,组建刊物、篮球、模联、舞蹈、汉服等多个校园社团,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

  特别是八中校常行军,在普通的校庆活动之外,发明创造的开展了“学生庆”。由学生全权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展开。这个安排不仅展现八中学生的多元才华和热情,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

  并不是全是夸奖,还有一定的批评。也不算批评,更多是提醒。提醒八中一定不能忽视安全。

  此外,青年报还引用了《青年文摘》里顾陆的文章。对这件事的定义“对学生的锻炼,对学生的好处,大于所带来的坏处”。而青年报的编辑在结尾,也给出了类似的评价。

  “学生庆——等等,我是不是可以把这个弄成个固定项目?”常校长心思活络。一年校庆,一年学生庆+运动会,交叉着来。这不就是政绩……是为学生着想吗?

  越想越觉得可行,常校长真要这么去办了。

  为什么常校长这么高兴?因为青年报在全国设有31个记者站,在5个国家和地区派有常驻记者(2020年增长两个)。

  还不单单是全国性那么简单,报纸是毛爷爷提名的,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上一次,还是正面新闻的情况下,真是政绩啊。什么是人脉,顾陆自己提一件事,让青年报进行报答,这就是人脉。

  因此还人情,接下汪社长写文的活儿,也很正常吧?

  《方言才是中国最美的语言》。

  顾陆写下这个题目,继续动笔。

  当然,途中还需要查一些资料,因为这篇文章的主体,来自于顾陆前世看的一个视频。

  [语言之美,莫过方言。

  ……

  豫省方言把小雨称作滴星。两万多首宋词,四万多首唐诗,有滴泪,有滴露,有滴汗,但唯独没有诗人能够写出滴星。

  将下雨和星辰结合至唯美的,只有辛弃疾,“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东风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而川省方言中把雨伞比作撑。现代提及雨伞,人们心中只能想到一个个流水化的工业商品,提及撑脑海中所浮现的是晏几道的“落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顾陆写东西还是快,没一会就码出了三千字。要是前世当码字工能有这速度,肯定能拿到好几份全勤奖!

  当然第一版是初稿,后面顾陆还需要对文章的条理以及用词上进行一些修改。

  整个工作耗时两个多小时。码字快,但修改慢慢的。毕竟是国语委的活动,毕竟是代表冰城青团子,内容什么的,还是要精致一点。

  弄完已是晚上10点多。

  “幸好我现在把看书时间换到了中午,否则洗完澡,再看看邮箱里需要处理的事,今天根本就没时间看书。”

  弄完一切,顾陆浏览了一会哔哩哔哩。

  然后就看到——

  “小贼拿命来!”“我决定两个月不给你投硬币”“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凡是作品里有带入顾陆自身的,结果都很惨。比如最开始,短篇《砸碎小猪》里面的小猪储蓄罐就叫咕噜”……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被刀的读者,已经追到b站了。

  主要是顾陆在微博,只发布动态,基本不会进行回复。但在哔哩哔哩,顾陆还会偶尔回复,因此他们就杀了过来。

  “兄弟们,不至于吧。”顾陆见状,一点也不慌。他另外的反应是,阿尔吉侬的日语版什么时候才能好?

  不能光刀本国人,也要刀一刀日本嘛。

  改编成日剧,还可以刀两次。关键是刀完了,再买个几十上百万册,那真是好多小钱钱。

  买了窝,顾陆的存款也没了,所以继续回笼。

  想到这里,顾陆发邮件给小林泰山。

  之前在sf科幻杂志,翻译科幻短篇的合作译者。因为合作得还不错,再加上性价比也不错,姚小驹就再次选择了他进行合作。

  发邮件询问进度。不过按照两地的时差,当下小林泰山估计是已经睡了,所以顾陆也没等回复。

  “如果这次有电视台要来买《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一定要让姚哥好好宰一刀!”

  睡前都还想着这件事,一觉睡到大天亮,顾陆心情还不错,因为事情都圆满解决了。

  事情都圆满解决了,周琳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她回到家里,家里没有热好的饭。以前外婆还活着的时候,回来就有饭吃。

  “诶!外婆我回来了。”周琳大声喊着。

  房间依旧安静。

  周琳放下书包。安静就对了,真要有人回应,那还不吓死?

  想到这周琳笑了笑——可如果是外婆的话,她应该不会害怕。

  晚上回到家她会饿,所以给自己弄点泡面,吃完进行洗漱,已经十一点半了。

  “有点无聊……”周琳灵机一动,自己给自己打个赌怎么样?

  [周琳:老爸,你有胃病,再忙要注意吃饭啊!

  周琳:今天一模我全年级第二。

  爸:哈哈不错不错,不愧是我女儿。再努力努力,拿第一!我给你挑选个礼物当做奖励。

  周琳:老爸,我生日你有时间回来吗?

  周琳:国庆节回来吗?

  周琳:模联第二名,我率领的社团。

  爸:这么厉害吗?学习厉害,社团活动也没落下,两面都有发展。要什么礼物?哦对了之前太忙了,都忘记了。生日快乐。这次的礼物和生日礼物一起补上给你寄回来。

  翻动着去年的短讯消息,周琳看着就没劲儿。

  “我敢打赌,我发这个消息,他肯定会回复。”周琳点击发送。

  [周琳:老爸,我在学校闯祸了。今年评选的优秀学生还有市三好学生可能轮不上我了。]

  好了,睡觉。周琳和自己打赌,老爸一定会回复她,因为他就在意这些东西。

  睡觉时卧室里的电视没有关。

  以前外婆还活着时,周琳睡觉喜欢安静。但现在家里只有一个人时,睡觉也不想关电视。

  周琳组织的学生庆,影响还是颇大的。

  鲜明例子就是从日本来的两个漫画家。

  “附田桑你没事吧?”藤卷忠俊看着一晚上没睡的好友,迟疑的询问。

  “没事!当然没有事,我能有什么事?!”附田回应,“我现在前所未有的好。”

  “……”藤卷忠俊有些自责,不应该让朋友吃那什么蜜瓜炖肉。

  “藤卷桑,我从未想到,美食有如此鼓舞人心的力量!”附田说,“蜜瓜炖肉太好吃了。蜜瓜的清甜很好的化解了肉食的肥腻,我向马宣佑同学要了配方。”

  那玩意好吃?藤卷忠俊听名字都感觉胃疼,他犹豫着问,“怎么,你是要把这道菜推广吗?”

  “肯定是不可能推广,只是准备回去自己做给自己吃。”附田说,“并且我突然有了新漫画的灵感。”

  “哦?”藤卷忠俊表示洗耳恭听。自从《少年疾驱》之后,附田就一直没动笔,不知道该画什么。

  “我的灵感来源,八中整个校园祭都是学生自己组织。我也要创造这样一个学校,然后进行美食比赛。”附田说,“你不觉得美食战斗非常的有看点吗?”

  藤卷忠俊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中华一番?”藤卷忠俊问。提起美食比赛,身为日本人的他,第一时间就想到这部动画。

  “我目前只有一个大概的构思。”附田说,“我想创建的世界观是可以学习全球菜系的学院,然后这个学院全都是由学生做主。地位权利,都由厨艺的高低进行分配!”

  “听上去很有意思。”藤卷忠俊说,“你这个料理学院不会是叫八中吧?”

  附田沉默许久,随机摇头,“八中这个名字没有无与伦比的霸气。干脆叫远月之八料理学院,简称远月学院。这个八,也符合我们美食对食物八芳的要求。”

  远月之八?听上去很有意思。不错的,漫画就是要有这种感觉。

  “有想好这漫画的名字吗?”藤卷忠俊问。

  “并且我决定取名为食戟之灵!”

  日本料理中,两位大厨的对垒就叫做食戟。

  “主角名字我也顺便想好了,幸平创真。”附田灵感蹭蹭往外冒。

  创真这个名字,和灵,相呼应啊。母语是日语的藤卷忠俊瞬间明白了。

  附田说,“我要把那个马宣佑同学加进去,成为学院最强的几个学生之一,他的料理能力太强大了。”

  “那你可以把顾陆桑也加进去。”藤卷忠俊补充。

  也是,为了好运。附田感觉很有道理的点头。

第306章 好消息接踵而来

  小林泰山一早起来,伸个懒腰,早饭是明治牛奶外加饭团。饭团是711打折时购买的,放保鲜室里,早起就吃一个充饥。

  他和伊藤润二(安田一熊)差不多,都是宅宅,实际上,日本人在他这个年龄阶段,好多都是御宅族。

  只是安田一熊有强烈的梦想,想要成为一名漫画家,而小林泰山没梦想。硬要说一个的话,是今天去王将饺子用餐,不要遇到“那个”服务员。

  就楼下的王将饺子,某个店员非常热情,问题很多,小林泰山观感就是“大恐怖”!

  “顾陆老师的邮件!”

  本来小林泰山是慢条斯理的打开电脑,瞧见邮件,手上动作就跟上了发条差不多。

  噼里啪啦的回复,信件是日本的传统,非常“啰嗦”。敬语用了一大堆,有用的信息可以简单概括为“目前翻译进度非常的顺利,还有五天就可以翻译完。”

  五天是将校准时间也算进去了,小林泰山看着自己电脑中的稿件,“《アルジャーノンに束を》,我感觉顾陆老师能够创造记录,获得直木奖。”

  直木奖是日本通俗的最高奖项。按照规则,只要是在日本发表的文章和单行本,都有资格参加评选,并未限制国籍。可无论地球抑或平行世界,都没日籍之外的作家获得。

  反倒是芥川奖有中国作家获得。

  之所以有这个判断,是基于小林泰山翻译时看文的反馈,那叫一个眼泪汪汪。

  正是因为喜欢作品,所以小林泰山的翻译进度,才比上面安排的进度快很多。他也希望好作品,能够早点在国内问世。

  在翻译上,小林泰山并没遇到什么困难,可在工作之外就有困难了。

  加入陆翻会的他,被催着写或画漫画——按照会长的话来说,“你翻译了顾陆老师这么多作品,难道没学习到一点东西?即便没有,你也要有所收获,因为我们都有收获。”

  被强迫创作的小林泰山,累啊!

  说到强迫,汤圆也是受害者。

  “汤圆你要给力啊,不是说好,要在《少年》上连载长篇练笔吗?呢?”顾陆问。

  按照他对李古圆的了解,这货做事是不可能延迟的,所以只有可能是信心不足。身为损友,该打击时要打击,但该鼓励时也不能含糊。

  “有点小问题,”李古圆说,“我本来是想将高中生活戏剧化一点,写成。”

  “然后呢?”

  李古圆说,“然后我就发现,内容和《冰菓》有异曲同工之处!”

  冰菓?怎么提到这本了,顾陆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轱辘,你创建刊物社,苏折木重新加入要倒闭的古典社。还有校园祭,我们之前刚经历的学生庆,等等好多。”李古圆说,“冰菓就是轱辘你按照校园生活来写的吧,还有一定的预知性。”

  “等等,有点乱。”顾陆说,“你的长篇是以我为主角原型吗?”

  “不是。”李古圆摇头,他当然是以自己为原型写的。

  “那不就行了,我有冰菓,你难道不能有自己的果吗?”顾陆问。

  “我能吗?”李古圆犹豫的问。

  “当然能,你的高中时代比起普通学生丰富太多了。以你自己为原型写个长篇有毛病吗?没毛病!”

  顾陆的话可不是安慰,身为刊物社副社长,以及主要创社人之一。在《少年中国说》席卷国内时,李古圆这个名字登上了光明报、南方都市报,非常牛。

  即便其中绝大多数功劳来自于梁大神,和搬运这篇文的顾陆。可如果不是李古圆扎实的后勤,把社团搞得非常好,顾陆也没这么轻松。

  “好的!”李古圆虽说对自己信心有些不足,但他对好友顾陆的判断十分相信。他表示下了晚自习,回到家,就把前面写好的稿子发过来。

  事情就完了,顾陆准备起身时,李古圆突然又开口了。

  “对了,轱辘我还有一个疑问,你给我解答一下。”李古圆说。

上一篇:五行劫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