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枪炮与穿越异界的工业党 第167章

作者:晓木生

  其他的人叫声打断了福格斯的思虑,他抬头一看,原来是坐在他对面的一人在喊他。

  西北人的风格就是这么粗犷,即使是富贵之家也是如此。

  “哈哈,山克老爷,刚才听你们说到去年的战争,想起我这个格莱曼的家臣竟然没有在伯爵的麾下效力,实在是惭愧。”

  “原来是这回事,弗格斯大人用不着这么想。”

  坐在主位的瓦伦老爷举起酒杯宽慰他,“我听说除了还在军队中担任军官的诸位大人,格莱曼伯爵也没有召集其他在家的骑士,现在的阿尔达兵强马壮,即使没有战事也养着好几千人的士兵,而且每日操练,我想就算是国王陛下的军队也不过如此吧?有这些士兵冲锋陷阵,还需要麻烦您这样的高手吗,那不是杀鸡用牛刀吗?”

  听了瓦伦老爷的这番形容,宴会上的众人发出一阵笑声。在这个时代,骑士就是战场上的决胜者,不过众人似乎没有考虑到作为敌人的肯特家族会几乎必定会把自己的骑士派上战场,只能说是沉浸在巨大的胜利和荣耀中忘乎所以了。

  刚才和弗格斯说话的那位叫做山克的人咂咂舌说:“养着好几千的士兵啊,真不知道格莱曼大人是怎么养得起的,就算是有了拜尔丁和埃姆登的税收也很吃力吧!”

  他旁边的一人说道:“有了粮食,想养多少兵就养多少兵,诸位想想,不说拜尔丁和埃姆登,单说我们阿尔达,比格莱曼大人刚坐上领主位子的时候新开了多少农田?”

  这一句话引得宴会上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我估计怎么说也得多了一倍吧?买了湖心镇机械厂的收割机、碎土机、脱粒机等机械,谁不想多种点作物。赞美格莱曼大人,是他发明了这些伟大的机械。”

  “农田变多了,而且还推广了轮作制度,这田里的产出可比两年前翻了不少。”

  “这两年还修了不少水利。”

  “铁制农具也便宜了,像是镰刀、锄头、叉、锨之类的,特别是铁犁,不起来不怕你们笑话,几年前我那里用的农具都是清一色木头制的。说起来总感觉怪怪的,最近一段时间来我们阿尔达的铁变得好便宜,镇子上的商店都摆满了铁器,买下来也用不了几个钱。”

  听到这句弗格斯有些忍不住笑了,现在的庄园几乎都是自成一体、自给自足,这帮地主整天呆在家里里喝自己酿的酒,吃自己地里种出来的粮食,穿自己的仆人织出来的布,极少与外界打交道,只有要用到自己生产不出来的东西时,才会到镇上或者城里采购一番,论见识比他们手下里的农民多不了多少。

  估计这个屋子里大部分尚不知道格莱曼伯爵采用了新的技术建造了好几座炼铁场,阿尔达有,拜尔丁也有,甚至是新近接管的埃姆登,也在紧锣密鼓地勘探矿脉、考察水利,准备建设新的铁厂。

  如今阿尔达-拜尔丁已经垄断了西北海湾近乎一半领地的铁器供应,传统的炼铁方式在新技术的冲击下不堪一击,那些民间的矿主、炼铁场纷纷破产,他们原先的工人大量迁居到阿尔达或者拜尔丁来谋生路,许多自己也开矿的领主依靠提高关税或者直接下一道禁令才勉强把阿尔达的铁器挡在门外,为什么说是勉强?因为还有走私啊,在现在的这个年代,走私根本就是无法禁绝的现象。

  宴会主人瓦伦老爷举起杯子,十分钦佩地说:“往年哪个冬天不都得冻饿死一大堆人,今年冬天虽然也有,死得人却是减少了,这都归功于格莱曼大人治理得好啊。”

  有人提议道:“让我们再敬格莱曼伯爵一杯!”

  “敬格莱曼伯爵!”众人纷纷附和,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宴会上的人都已经喝了不少酒,虽然酒的度数不高,但量多啊。

  一个脸上带着醉意的人摇晃着杯子,身子歪歪扭扭地说:“说起我们现在的这位小领主,这里也好,那里也好,就是有一样不好。”

  弗格斯听了后皱起眉头,对那人说:“埃尔多,你喝醉了。”

  名叫埃尔多的人用力地摇摇头,嘿嘿笑了几声,“弗格斯大人,我没有指责领主的意思,对于格莱曼大人,我是一百个拥护,愿他长命百岁。不过……人总会发几回牢骚,你就当我是酒后胡言乱语吧。”

  见屋子里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他这边,他就自顾自地继续说:“说起格莱曼大人的一点不好,就是对那些掉到钱堆里爬不出来的商人太纵容了。”

  有人问:“埃尔多老爷,这是什么意思?”

  埃尔多摇头晃脑地回答:“说是格莱曼大人纵容也不对,倒也怪不到我们领主身上,而是那帮商人依仗着领主的重视干着不合规矩的事。这是一个月前的事了,我庄园里有几名逃走的农民,跑到了富兰港,我带人去找,发现他们在盐场里做工。”

  “然后呢?”

  埃尔多嗤笑一声,“当然是把他们绑回去了,带头的打死示众,其他的人也狠狠惩罚,给其他人看看乱跑的下场。”

  西北海湾甚至是奥尔多王国的农民,大部分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不能擅自离开自己的村子,被自己所在土地的主人也就是地主或庄园主统治着,虽然在历代颁布的法规中没有一个正式的【农奴】称呼,但是他们的处境也确实与农奴无异。

  这种农奴制度是古代奴隶制度的残留,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教会的干预,农奴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屋子住而不用像畜生一样挤在窝棚里,他们可以自行找中意的配偶结婚并受到教会的祝福,他们甚至可以有自己的微薄积蓄并传给下一代。

  当然,上面的一切都是在不违背当地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地主可以拿自己土地上的农奴与其他地主进行交易。而农奴如果擅自逃离,地主也有权将其捉拿回来并进行惩罚。

  不过现在的农奴有一个【好处】,每个村子或庄园里会有一片【公田】,公田里的收获会平均分给农奴们。

  “不过我要说的是——那个盐场的主人——叫什么——嗝——叫什么葛德文的,竟然拦着我不让拿人,说什么那些泥腿子已经他签了契约,我去他大爷的!”

  “埃尔多,你后来是怎么干的?人是怎么要回来的?”

  埃尔多脸上潮红,显得十分兴奋,“我当时懒得和他争执,让人回到庄园里又叫了一大批人,直接砸了他的盐场,把人抢了出来。没想到这蠢货还是不知好歹,竟然告到镇长西奥多那里。”

  弗格森脸上一凛,问:“西奥多镇长是怎么处理的?”

  埃尔多嘿嘿一笑,“还能怎么处理?怎么说都是我有理,反倒是那个葛德文也不看是是什么人就随随便便地招进工场里。可笑那家伙还在镇长面前大谈什么人身自由,哈哈哈!”

  众人也随着哄堂大笑。

  山克拍着或者大笑说:“我看那个葛德文是被莫里森院长的宣讲队给糊弄傻了!”

  莫里森就是保罗在消灭盘踞在富兰港的海盗鲨鱼帮时遇到的神父,答应帮他隐瞒被迫参加海盗团伙的不光彩经历,留在保罗身边做随军神父,搞一些“思想”方面的工作,在安德森神父接替他的老师担任北岸修道院的院长后,保罗安排莫里森去“帮助”他,终日沉迷于研究的安德森神父将修道院的大小事务一股脑地推到了莫里森身上,渐渐地,反倒是莫里森被人称呼为院长了。

  之前在保罗的授意下,莫里森组织了几支宣讲队,打着教会的名号去乡下抨击农奴制度,不过效果嘛……

  “那个什么宣讲队一来到我的地头上没多久就灰溜溜地走了!好好的圣典不讲,讲什么JB平等啦,泥腿子们还有农活要干呢,哪个有功夫听他们扯淡!再说他们也听不懂!”

  “我那里也是,这帮人真是不知好歹,净搞一些异端邪说。”

  听着宴会上的谈论,主位上的瓦伦哼了一声,“我们用脑子干活,农民们用身体干活,用脑子干活的人统治用身体干活的人,这是自古以来的真理,连喊着平等口号的教会建立千年以来也没变过。”

  旁边立刻有人附和他:“就是,泥腿子们榆木疙瘩般的脑袋,连好好干活都不会,离了管制根本不行。而贵族老爷们尊贵无比,哪能让他们亲自来管田间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自然要由我们代理来管好农民。”

  一群人嚷嚷起来。

  “富兰港里的这帮商人,仗着这两年赚了几个臭钱,竟敢在我们面前摆起架子来了。”

  “我看他们是被角湾那边的同行给带坏了!”

  “一帮吸血鬼!”

  ……

  宴会上谈论的主题渐渐转向痛骂商人来,弗格斯摇摇脑袋,他就是想安安静静地喝酒,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第358章 领主身边有奸人

  一旦开了头后,对商人们的批判声音就越来越大了。

  弗格斯摇摇头清醒了下脑子,打算为商人们说句公道话。

  “诸位,虽然他们中大多是一些投机取巧的人,不过我们也不能离了他们啊,没有了他们,我们从哪里买那些外地货物,我们自己庄园里出产的东西又卖给谁?”

  “弗格斯大人说得虽有道理。”宴会的主人瓦伦老爷摸着自己的八字胡。

  “不过即使如此,这天下的人终究还是靠着我们庄户人家养活。土地和粮食,才是我们乃至全大陆的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啊!在座的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应该都有过饥荒的经历吧?”

  瓦伦老爷的话让人们想起了几十年前奥尔多王国经历的一场大饥荒,年轻一辈的人还好,仅仅是听老人们说过,而那些年纪较大的人眼睛里则露出丝丝后怕的表情。

  那可真是个可怕的年代,遍地都是饿殍,大路上有人走着走着就突然跌倒然后就再也爬不起来了,一些地方还流传出人吃人的可怕传闻。摊上那种程度的饥荒,再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家里有粮的人就是有人拿金银来都不换。

  “对啊,还是瓦伦老爷说得对,粮食才是人安身立命的本钱。”

  众人交口称赞宴会主人的观点。

  突然就有人不忿了起来:“我们辛辛苦苦地在田间劳作种粮食,那帮商人却在挖我们的墙角。去年的事情大家都忘了吗?领主大人竟然突然提出要建什么‘关税同盟’,要降低甚至取消领地对过路货物的关税,其中的大头就是粮食。天啊,这……这……这真是太可怕了。”

  一句话将众人的情绪推到顶点。

  “不用猜啦!一定是那帮商人搞得鬼!”

  “对,是他们蛊惑了格莱曼大人。”

  埃尔多情绪激动地用手使劲拍着眼前的桌子,看起来是受了天大的委屈:“这不是在挖我们的墙角,这是在挖领主大人的墙角,这是在挖整个阿尔达的墙脚。”

  虽然有各种农业机械的普及,但时至少在去年时阿尔达的粮食产粮比起其他产粮多的领地——比如费迪南德家族的领地——尚不具备优势,一旦没了关税后果不堪设想,至少在这帮庄园主眼里不堪设想。

  但时对那帮掉进钱眼里的商人就不同了,这意味他们从外地购买是粮食时耗费的本钱就更少了。

  啊~这帮黑了心的蛆虫,竟然用如此卑劣的手段打击同为阿尔达人的老乡。

  “一定是他们在格莱曼大人耳边进献谗言,而格莱曼大人又少不经事,不小心就上了他们的当了。”

  “什么关税同盟,还不是他们用来捞钱的工具。”

  说到这儿众人又纷纷庆幸起来。

  “幸好我们当时都拧成了一股绳来反对这件事啊!才没有让商人们的奸计得逞。”

  “没错,我记得当时是瓦伦老爷带得头,让我们敬瓦伦老爷一杯!”

  “敬瓦伦老爷!”

  宴会的主人老瓦伦端起杯子当仁不让地受了众人一杯。

  “格莱曼领主身边围绕着奸人啊!”

  老瓦伦喝了满满一杯,面色更加红润,然后痛心疾首地说了这么一句。

  弗格斯听他这么一说,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作为格莱曼家族的家臣,他还是很关心自己的主君啊。

  奸人?怎么可能,阿尔达刚刚打赢了一场响当当的硬仗,对手还是数一数二的肯特家族,名望大涨啊,如果领主身边围绕着奸人,怎么能打赢仗呢?

  “怎么没有?”

  瓦伦老爷继续痛心疾首,“你想想看,那个汉塞尔·阿博特就不是什么好人!这两年来在座的诸位谁都没少受他的盘剥吧?”

  “领主大人要整合耕地,本事一项善政,可生生被这个南方佬给搞变味了!”

  老瓦伦的话让众人回忆起了这两年来被汉塞尔割肉的经历,因为他们基本都有侵占公地,被身为农业部主管的汉塞尔在统计丈量的时候一一揪出,要么把侵占的公地吐出来再挨罚款,要么出数倍金钱把自己家族种了好几代人的田地买下。

  众人大吐苦水。

  “阿博特,他简直就是个扒皮者!被他盯上的都会倒大霉。”

  “这个奸人一定把罚款都自己吞了!”

  “我看那些从南方来的官吏都不是什么好人!”

  有人开始扩大打击面了。

  “那个浓密大眼的首席秘书,那个叫什么伯纳的估计也不是好人!”

  有人义愤填膺地站了起来挥舞着手臂说:“我在富兰港亲眼见过,一大车一大车的粮食呐!还有形形色色的其他物资,就那么运上帆船往南方去了!”

  “一定是这帮南方佬在往王都那边输送,吃里扒外的狗东西,是格莱曼大人在养着他们,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他们应该效忠的是格莱曼大人,世界上哪有越级效忠的?”

  “黑了心的蛆虫,从晶耀下水道里爬出来的耗子!”

  “他们就是一群蛀虫,放着不管的话,早晚会掏空整个阿尔达。”

  “占着茅坑不拉屎,政务院那么多重要的职位,都塞满了这帮南方耗子,还搞出了那么多破事。”

  “那些职位就应该让我们本乡子弟来干,伯爵大人……唉,不说了。”

  有人一声长叹,“里面有奸臣,外面又奸商,我看这阿尔达啊,怕是要……”

  还没说完就捂住了自己嘴巴。

  只不过大厅里的气氛已经变了,刚开始大家都在称颂领主如何如何英明,现在他们口中的阿尔达已经是内忧外患了,顷刻间就要被小人颠覆了。

  连弗格斯也不知不觉地被众人的情绪感染了。

  关税同盟,他也是反对的,那些在政务院担任要职的异乡人,也是他不喜欢的。

  领主大人身边不会真的有奸人吧?

  他可得找个时间回湖心镇看看,顺便向那些老友们好好打听打听。

  宴会主人瓦伦老爷的一句击中了他的心坎。

  “只有我们庄户人家才是领主大人和阿尔达的根本啊!我们一定好保护伯爵不被奸臣小人蒙蔽。”

第359章 还是别惹事端了

  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家才是领主大人和阿尔达的根本!

  瓦伦老爷的这句话引起了宴会上所有人的共鸣。

  “这话没错,虽然说起来有些不太尊敬,但是格莱曼大人离不开我们啊!啊!当然,我们也离不开格莱曼大人。”

  埃尔多一根一根地数着指头列举道:“征税,兵役,徭役,在乡下这片儿,都是我们去传达领主的旨意,税是我们收上来到,士兵是我们召集到的,苦力也是我们找来的,这些事情可是实打实地在干活,可比那些就上缴几个臭钱的商人辛苦多了。”

  有人嚷嚷道:“还有我们家族的年轻子弟们,如果没有这些年轻人担任军官,那帮泥腿子出身的士兵估计连队都站不好。”

  “哈哈哈!”这句话引起了众人的哄笑。

  瓦伦老爷做了总结:“因此,我们这些乡绅和格莱曼大人是一体的,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摸着胡子,一脸凛然地说:“那些居心不良的外乡人,还有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就如同长在躯体上的毒疮,它们日日夜夜地在不断侵蚀阿尔达得健康!”

  “没错,形容得太贴切了!”

  “瓦伦老爷说得对啊!”

  见大厅里的人都赞成他的观点,老瓦伦借着势头一呼:“诸位,各位真正的阿尔达人!各位有识之士们!身为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们决不能就这么坐视不理,可有人愿意和我联名上书领主大人,请求他驱逐那些外乡人并打压那些商人们的嚣张气焰,让阿尔达恢复以前的宁静日子?”

  瓦伦这么一说,整个大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上一篇:各位,又活了一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