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他还很擅长训练狗,驯养的狗不仅能帮忙放牧,还能帮忙捡拾猎物和箭矢。
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用的人,咱们部落的战士都不会骑在马上射箭,要是能让他教咱们的战士就好了,希望首领把他留下。”
这点罗冲当然明白,罗冲箭法好,那也仅限于步射,其实马术和骑射差的一批,毕竟他也压根没有练过这个技能,要是比开车开坦克那肯定都会,但是骑射,还是算了吧。
现在有了这样一个现成的骑射教练,自然没有不留的道理,就算游伏不说,罗冲也会留下,他可不会相信什么不详一说。
“很好,以后你就是我们汉部落的人了,别的族人有的东西你也会有,没有人会再歧视你,希望你也能为部落做出贡献,把你会的东西教给其他的族人。
你叫凌是吧,既然加入了汉部落,就要有汉部落的名字,从今以后,凌就是你的姓氏,我给你赐名一个风字,以后你就叫凌风吧。”罗冲拍了拍的凌风的肩膀,以示肯定。
经过游伏的简单翻译,凌风知道了罗冲的意思,首领已经同意了他加入汉部落,还亲自给他起了名字,享受汉部落族人平等的待遇,别人有的东西他都会有。
这让凌风很高兴,毕竟他以前就是被部落赶出来的,后来一直流浪,接触的一些其他游牧部落也不愿意让他加入,但是罗冲并没有看不起他,也没有歧视他,还给他取了名字,把他当自己族人看。
凌风很激动,马上单膝跪在罗冲面前效忠发誓,并声称一定不辜负首领的希望,以后努力为汉部落做贡献等等。
接见完了凌风和他的家人,那些草原少女也就一带而过了,她们十个人分到了一所房子,专职看管养殖场的牲畜。
安排了大树带他们去看房子,并分发生活用品,兽皮,陶器,还有房屋的使用方法,怎么烧炕,怎么煮饭,这个他们倒是已经学会了,回来的路上游伏就已经教了他们。
凌风带着一家子走在城区的砖路上,看着那些高大的仓库,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感觉自己像是进了仙城一般,这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和那些游牧部落相比,游牧部落就是野蛮人,哪像这里那么气派,规整。
再听了大树介绍,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首领教大家做的,凌风不由的又对罗冲生出狂热的崇拜,虽然首领年纪没有自己大,却十分的有智慧,能把几千人管理的那么好,而且生活富足,要是换成他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
第267章 开始炼铁
凌风一家很快就被带到了一处空的房子,热情的族人们你来我往的过来帮忙,有的帮忙领来了水缸和水桶,陶器和兽皮。
邻居家的女人帮忙拿兽皮铺炕,还有男人用小推车从仓库领来两袋大米,也有拉着板车来送木柴的,必要的工具也送了过来,最起码斧头是要有的,还有挑水用的扁担。
铺好了大炕,凌风的女人和孩子都坐在了炕上,热心的邻居教她们怎么在灶台生活,打火用的燧石也拿来两块,不过压根就没用上,有人直接从自己家抽来冒火的柴火就点上了,火炕也很快热了起来,这让凌风一家子感到很神奇。
男人们拉着凌风去路口的水井打水,告诉他以后吃水都从这里取,家里的水缸每天要挑满水,没事的时候就多劈点木柴,以备不时之需。
罗冲回去之后又让小蝶给他们家送去一些麻布和毛布,说是给他们家孩子准备的,现在布匹不足,只能先供给孩子和高层,大人们还是裹兽皮的多。
新生活带来的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比如凌风的羊群,马匹和牧羊犬全部充公,这就是个问题,羊群充公没什么好说的,但是马匹和凌风已经非常熟悉了,现在不能时常看见,凌风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罗冲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但是住宅中是没办法养马的,罗冲暂时也不可能把马匹下放给私人,只能答应凌风每天没事的时候可以去畜栏看他的马。
另外麻烦的就是牧羊犬,这些狗子都是认主的,撒了欢的往凌风家跑,罗冲也没办法,只能让他好生看管,千万别咬了人,最好还是想办法把这些狗弄到养殖场去呆着。
不过熟悉新的环境需要时间,反正冬天时间长着呢,罗冲也没时间天天盯着这些狗屁倒灶的小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木工组研发的铁锅浇铸模具已经完成了,那是一个整体为木制的框架结构,底部有一个木盒子,里面用耐火土做出了锅的形状,上面是一个木架为骨,藤条为肉,粘土为皮的压模,上面连接了一个木杆,可以手动下压。
其实就是用木头做个骨架,然后上面安装一个用藤条编织的锅,又在藤条外面又糊了一层厚厚的耐火土,最后打磨光滑,作为锅的内壁模具。
浇铸的时候,直接把铁水倒入下面的土锅中,也就是锅的外壁模型,然后在压下杠杆,把内壁模具压下来,上下合并,中间留出一个锅的扁片形状,最后等铁水自然冷却就好了。
除了这种铁锅的压铸模具,还有一些用失蜡法制作的尖角铁砧模具,最后就是大量的铁锭模具。
用来盛铁水的坩埚也十分讲究,那是一个用青铜浇铸的大桶,内壁又糊了一层耐火土,然后再一起放在窑内烧制而成的,里面的容量足可以蹲下一个人。
坩埚配备的有专用的小板车,下面装的实心的橡木轮子,载重能力很强,坩埚的一面有青铜的提环,另一面是浇铸用的延伸缺口,像是茶壶嘴似的,方便浇铸。
提环的那一面有个杠杆铜管,等坩埚接满了铁水,运到模具浇铸的位置,就可以在铜管里插一个很长的木杠子,延长杠杆力臂,后面的人压杠杆就能使坩埚倾斜,把里面的铁水倾倒出来。
万事俱备,人手充足,时间到了冬季的第一天,集市早就没人来了,罗冲也在这一天开始带领族人炼铁。
巨大的星形高炉前,大嘴爬到高炉旁边的架子,往里面扔了一堆点着的木柴,然后又往里面扔了很多干木柴,先把主炉的火点起来,四周的四个副炉也开始同时生火。
等火点着之后,罗冲开始指挥族人用龙门吊往里面加木碳,一个像是热气球吊篮一样的藤编料斗,上面挂着四个滑轮绳索,十几个人一起拉动绳子,把吊篮升到炉顶上方的高度,然后再拉动整个门吊沿着木制轨道推到炉口。
之后吊篮靠近炉口的两根绳子不动,然后继续升高后面的两根,使整个吊篮倾斜,把整篮的木炭全都倒进主炉内,四周的副炉因为水平位置低于地面,直接用小推车从上面加碳就行,最后再把副炉的盖子盖上,把里面的热空气全都导向蓄热室。
副炉的火焰熊熊燃烧,蓄热室的温度也在节节攀升,主炉还在罗冲的指挥下加料,加了几篮子的木炭之后,大概装了有大半炉子,然后开始添加矿砖,一篮子矿砖,半篮子木炭,再倒上一筐石灰石,当作反应加速剂,有助于造渣,最后又用木炭把炉子装满。
主炉装料完毕,这个时候副炉已经燃烧了一阵,蓄热室的温度也有很高了,罗冲开始命令四台鼓风机开动。
鼓风机的位置在蓄热室和主炉之间,那是一节封闭的砖砌管道,里面有一个六叶风扇,风扇是用木轴插铜片制作的,木轴伸到管道两侧,然后连接联动曲轴,最后的动力输出是两个脚踏的木制机械。
看着就像是公园里的健身跑步机,前面有个手扶的杠子,下面是两个踏板,人只要站上去,来回踩踏两个踏板就能带动风扇转动,而且每座鼓风机的风扇由两个人操纵,分别在管道的两侧,面对面的踩踏板就行。
脚踏动力的鼓风机比手拉的风箱更好,更加的省力,站在那里踩踏板就当作是公园健身了,而且累了也能换人,提供的风量不仅充足,而且不会间断,就算是换人的时候,每个鼓风机也会留下一个人,人可以休息,但是鼓风机是不会停的。
四个副炉在玩命的烧炭,蓄热室的外壁都开始烫手了,八个人操纵四台鼓风机,不停的往主炉内鼓吹高温空气,提高主炉内的含氧量,促进温度的提高和反应速度。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罗冲从观察口看了看炉内的情况,然后让人继续往里面加碳。
主炉内的四个鼓风口处,喷射的高温空气使炉膛内的温度节节攀升,很快就达到了铁的熔点。
木炭燃烧,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形成一氧化碳,然后经过上方的铁矿时,又吸走了氧化铁中的氧分子,变成了二氧化碳,继续向上升,直到排出炉口,变成黑烟。
氧化铁的氧分子被一氧化碳夺走,变成了单质铁,又因为高过熔点的温度,单质铁融化成铁水,受自身重力的影响,慢慢沉降到最下面的炉缸。
里面的石灰石和杂质混合烧结,融化,最后变成液态的碱性矿渣,飘在铁水的上面,一起沉入炉缸,等把炉缸蓄满,就是开炉放铁的时候了。
第268章 铁锅问世
开炉几个小时之后,经过不停的加碳,和高温空气的猛吹,炉膛内的铁矿终于完全融化成铁水,矿渣也逐渐变成了液体,漂浮在铁水的上层,整个炉子几乎空了下来,所有的材料都经过炼化沉入炉缸。
大嘴拿着一把铜钩,拉开了炉壁上的一块凸起的耐火砖,炉壁赫然露出一个观察口来,然后仔细往里面看了一下,马上跟罗冲汇报。
“首领,炉子上面都空了,还要继续加料吗?”
罗冲闻言也过去看了一下,感觉下面的炉缸应该装满了,于是就又开始指挥起来。
“不用加了,开始出铁吧,先把管道接好,把上面的矿渣先放出来。”
“是,首领。”
大嘴听了安排,马上带着几个人忙活起来,虽然汉部落这是第一次炼铁,可是大嘴却亲自参与了高炉的建设,对各个方面的用法和原理也是心中有数,只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而已,更何况,那么大型的设备,一次调动那么多人的工作,之前也已经演练了很多次,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任务,忙起来有条不紊。
鼓风机还在吹风,侧面的出渣口还没打开,但是却有人马上用小车推来一堆青砖,然后在出渣口的下面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斜坡支架,另一组人也搬来三节半筒型的粘土管道,架设在临时的斜坡上面。
管道的一头正好对着出渣口,另一头却导入了几米外的一个土坑,那是用来盛放液态矿渣的。
这些矿渣虽然是废物,但是冷却之后拿来当作铺路的基材却十分合适,甚至也可以用来制砖,算是废物利用吧。
管道架设好之后,大嘴和另外一人,每人一把铜钩,把侧边较高的一块砖抽了出来,霎时间,亮红色的粘稠液态矿渣就从缺口处奔涌而出。
那些矿渣赤红色,冒着腾腾的热气,在管道流出一两米之后,浮在最上面的一层就开始降温,慢慢的呈现出黑色,就像岩浆上面漂浮的碎石一般,等最后流到了土坑里,基本上马上就凝固了。
放了一会儿矿渣,感觉也不剩多少了,罗冲又开始命令出铁。
马上有人用板车把青铜坩埚拖了过来,稳稳的停在出铁口的位置,再用碎砖头卡住车轮,以防小车移动,造成铁水飞溅。
大嘴再次钩出另一侧出铁口的耐火砖,一个没多大的方形缺口立刻显露无疑,橘黄色的铁水奔流而出,正好流进下面停放的坩埚里,几个人都站在几米开外,生怕被这高温的铁水烫到。
罗冲也站在大嘴的旁边,有心把全部的流程交给他,就刻意指点了一下。
“大嘴,炼铁最重要的就是温度和时机的把控,但是我们现在还测不出温度,只能通过观察铁水的颜色来判断温度有多高,所以你要仔细观察,记住出铁的每个步骤,铁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下次再炼铁的时候,你就知道每一步该怎么做了。”
“是,首领,我记住了。”大嘴连忙点头,知道首领的技术都肯定是最厉害的,忙上保证起来,但罗冲说的郑重,他也目不转睛的盯着铁水,努力的想要记住铁水的颜色。
“好了,不用一直瞪着看,时间长了会把眼睛看瞎的,记住颜色就行了。”罗冲看着他傻啦吧唧的一直盯着看,连忙提醒道,现在这个时候可没什么护目镜,一直盯着铁水肯定伤眼睛。
过了一会儿,铁水终于放干,炉子已经彻底空了下来,青铜坩埚里也已经盛满了铁水,不多不少,正好一缸,毕竟这个炉子的大小和加料的总量都是经过计算的。
橘黄色的铁水没有新铁水的加入,温度就开始下降了,稍微向橘红色转化了一点,但是并不怎么明显,铁这种金属的特性,吸热快,散热却很慢,融化成液体之后,并不会很快凝固。
罗冲这个时候又让人推来一车准备好的精铁矿粉,马上有人拿着一个木制的小铲子往里面添加,一铲,两铲……
大嘴也拿出来一个加了木柄的铁棒,放到坩埚里开始搅拌,这一步就是炒钢,但是罗冲可不知道变成什么颜色才是钢,他要的只是熟铁而已,所以只好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往里面添加铁矿粉。
搅匀一次就加一铲,一直等明黄色的铁水变成了赤红色,虽然还能继续添加,但是罗冲担心温度降得太低会影响浇铸,所以马上喊了停,开始指挥他们把坩埚拉过去浇铸。
最先浇铸的是两个牛角铁砧,这是打铁必备的工具,什么都没有也要先把铁砧浇铸出来。
等两个铁砧模具被灌满之后,就先拖到一边冷却去了,然后又马上有人搬来了铁锅的压铸模具,大嘴也拿来了两把坩埚做的大勺子,用来舀铁水。
两个身高力大的族人接过勺子,从铁水中舀出一勺,一勺大概就有十几斤重,端铁勺这个工作还是非常耗体力的,一般人干不了。
一瓢赤红色的铁水被倒进模具里,颜色很快就暗淡下来,旁边操控压模的人也把模具的上半截压了下来,铁水被一面凹,一面凸的模具挤压,很快就变成了锅的形状。
而且由于铁水挤压之后,散热面积也增大了数十倍,温度也很快降低下来,开始凝固成暗红色的固体,这个时候锅就已经成型了,旁边等候已久的族人马上把模具翻过来,把凝固的铁锅倒扣在一旁松软的沙土中,让其自然冷却。
之后就是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一排的铁锅压模机不停的工作,两个大汉端着铁勺来回给每个模具倒铁水,大坩埚内的铁水也在快速消耗,很快就不剩多少了。
铁锅一共两个型号,一大一小,都是对应汉部落的灶台特意制作的,半球形,锅沿外翻,形成一个三公分宽的水平锅边,可以直接坐到灶台的预留孔上,整个锅壁厚度大概四五毫米,一口锅重量在十几斤左右,小锅不到十斤重。
这些锅完全冷却之后,会往埚里倒入砂石,然后用铲子来回炒砂,把锅的内壁打磨光滑。
第269章 风车
炉子大了产铁量自然也高,直接参与炼铁的就有几十人,辅助工作的都上百人了,这一炉下来大概就有两吨左右的产量,除了用来浇铸了两个重大上百斤的铁砧,剩下的全部做成了铁锅。
最后一过数,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两百口,还不够汉部落自己用的呢,但是今天一天的工作大家也已经很累了,只能暂时做罢。
罗冲吩咐了族人继续打磨铁锅,然后又交代了大嘴,等高炉彻底冷却之后,检查一下各部位有没有损坏,有坏的地方要及时修补,以免下次出现事故,大嘴也欣然答应。
练了一天的铁,罗冲一直盯着也感觉累了,就一个人出去走了走,慢慢溜达到引水河边,初冬的季节,河水的水位下降了很多,但是引水河岸边的水车磨坊依然在转动着,只是因为水量的减少,没有以前转的那么快了而已。
罗冲进了磨坊,跟里面几个工作的族人询问铁矿粉的产量,得知这几个月的存储应该还够两炉的,也就放下心来。
几个工作的族人也不经常见到罗冲,看到首领亲至,忍不住就多说了几句,跟罗冲夸着这水车有多好,多么神奇之类的话,罗冲也是一笑了之。
水车是非常好用,尤其是水量大,又不会结冰的南方,可以经年不息的运转,但是在汉部落这里就不行,最多再过一个月,河水就会开始结冰,到了那个时候,再想用磨坊就不可能了。
罗冲出了磨坊,寒冷的北风渐起,让他不禁打了个多嗦,赶忙紧了紧身上的兽皮衣服,但是想起了风,罗冲突然又来了灵感,冬天的水是会结冰,但是风却很大,如果建造一个风车出来,冬天不是一样能够工作吗。
而且风这种天然动力,可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比水车还要方便,最起码就不用考虑选址的问题,水车离了河道就不行了,但是风车却可以建的到处都是,只要有风就行运转,尤其是冬季。
想出了对策,罗冲马上跑回了木工小组那边,找了两根长木棍十字交叉在一起,然后用绳子绑结实,再用藤条盘成四个方形的框架,又叫人去仓库领了四个麻袋套在藤条框架上,做成了四个扇叶。
木工组的木桶和木桩看着罗冲的奇怪举动,知道首领这肯定是又在做新东西了,但是他们还是没看出这个奇怪东西的用途,直到罗冲把这个十字形的扇叶架在一个水平的木架子上之后。
扇叶正对北方,受到风力的影响,很快转动了起来,但是没转几圈就掉在了地上,罗冲再次把扇叶架上去,然后找了绳子把扇叶绑在架子上,扇叶再次转动起来,虽然转的歪歪扭扭,但还是在一直转动,这让整个木工小组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首领是想把这东西也装在机器上,带动齿轮转动,做成像水车磨坊那样的东西吗?”木桶最先领悟了罗冲的意图。
其他人本来还没想明白,但是经过木桶这么一提醒,也很快在脑袋里模拟出了这样一个设备,不禁对首领的脑洞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也天天被风吹,怎么就想不到呢。
“是啊,咱们的水车用不了一个月就要停了,冬天河水会结冰,磨坊就没办法工作了,可是冬天的风却很大,如果咱们能利用这些风力,就能继续做很多事情了,所以我才想出这么一个东西。
做这个玩意儿就是专门给你们看的,你们已经参与建造了水车,也知道了齿轮的用法,现在看到这个东西,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罗冲对他们解释道。
“首领的智慧真是无人可比,这样的东西也能想出来,往后我们不仅能用天然的水做动力,现在连看不见的风都能用上了。
被水推动的叫做水车,那这种被风吹动的是不是就应该叫做风车了啊。”木桶佩服的说道。
“没错,就是风车,你们能明白这个的原理就好,我会很快想好详细的制作方法,到时候就由你们来建造,到时候要好好学,我觉得这个风车如果建好,肯定比水车更好用,用途也更广,毕竟这东西只要有风就行,不会只能建在岸边。”罗冲如是说道。
“嗯,确实是这样,不考虑天气影响,风车也要比水车有优势,水车只能依水而建,但是天然河道大多不适合建造水车,如果挖掘人工河的话,又会耗时耗力,显然建造风车更为划算。”木桩也在一旁分析到。
“嗯,正是如此,行了,你们该干嘛干嘛吧,我先回去想想这东西该怎么做,等想好了再告诉你们。”
罗冲说完就自己回家了,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屋子里十分昏暗,窗户和门都是临时添加的,大门用的木板,窗户用的兽皮包藤片,把室外的光线挡的严严实实,现在汉部落连纸都没有,想做个透光的窗户都难。
想到了这里,罗冲不禁深深的叹了口气,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自己任重道远啊,还有一大堆的东西等着自己去做,这些都急不得,还是慢慢来吧。
之后的几天,罗冲又带领冶金组炼了两炉铁,把之前几个月储备的材料也消耗一空,不过也得到了很多的铁锭,还有少量通过灌钢法制作的钢锭。
铁锅的数量也已经足够多,在满足汉部落自需之后,还剩下几十口铁锅作为储备,或者也可以拿来当作货物,更多的铁则是都变成铁锭储存起来。
暂时没有继续研究铁的问题,罗冲很快就一头扎进了木工组,用了几天的时间带着一群木匠做出了一个和人等高的风车模型,这个模型虽小,但是该有的东西都有了,里面的动力轴,传动轴,木制齿轮,都是经过周密的计算,按照比例缩小出来的。
新的项目启动,但是汉部落木工组的人手却不够用,又因为冬天无事可做,大量的族人闲置下来,罗冲在部落里开始招收了第二批木匠,用来生产更多的木制品。
另外,有了铁之后,专业的铁匠也开始选拔了出来,汉部落的技术型人才培养,也逐渐拉开了大幕。
第270章 天子怒
风车被发明出来对汉部落来说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它的用处很多,并不是只能用来磨面粉,其实它只是提供动力的一种方式,具体要用来干什么,还要看具体情况来定,比如打铁。
打铁是一项很累人的工作,拿着大锤小锤不停的敲,一砸起来就是没完没了,非常的耗体力,但是有个自动锻锤就好的多了,比如西汉时期就已经发明出来了水力锻锤,现在罗冲只是想把水力换成风力而已。
不过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建成的设备,目前想要打铁,还只能用锤子敲,而且汉部落现在还没有一个铁匠,所以第一批人还只能罗冲自己教。
木匠倒是不用罗冲操心,汉部落已经有了很多木匠,新加入的族人都要从学徒作起,只负责锯木头。
打铁项目启动,铁匠铺也很快在高炉的旁边建设起来,那是一个用砖块和圆木搭建的棚子,临时的,等风力锻锤建好之后,还要搬迁。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家伙什一样不缺,砖砌的火炉,木制的风箱,圆木墩做的砧台,上面放着重达上百斤的牛角铁砧,外加两把铁锤,一个用来淬火的水槽,还有几个铜质的火钳,基本上也就是这些了。
打铁的学徒也已经就位,是几个之前加入汉部落的野人,其中还有一个叫做弈的家伙,当初还是罗冲给他胳膊正的骨,这家伙后来跟着大嘴学炼铜,现在又开始跟罗冲学打铁了。
由于现在已经有了熟铁和钢,所以罗冲准备率先打造一把自己的武器,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