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罗冲淡笑了一下解释道:“那种树是桐树,也叫油桐,它的果子虽然有毒不能吃,但是能用来榨油,桐油虽然有毒,但却是个非常好的东西。
它可以当作油漆涂在木头表面上,可以让木头更加耐用,比如我们造的那座桥,上面刷上桐油,就可以防水,防潮,减缓腐烂速度,现在的木桥如果能用5年的话,那么刷上桐油最少能用15年。
还有我们造的车,房子,工具,都刷上桐油,就可以用更长的时间。
而且桐树是一种很漂亮的树,浅灰色光滑的树皮,笔直的树身,翠绿的大叶子,还有一串一串长的像铃铛一样的花,结的果子还那么有用,所以我打算把它种在咱们的城里,栽在主干道的两旁当行道树。”
罗冲劈里啪啦的说了一堆用处,长老和鼠巫频频点头,总之这就是一种可以榨出油来的树,这种桐油可以让工具使用更长的时间,既然这么有用,两个老头也不再问了,首领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其实罗冲说的这些还只是桐油的一部分作用,更多的用法他还没说,说了别人也听不懂。
桐油这种纯天然植物油,风干快,刷在木头上可以当清漆使用,会在木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而且它还会渗到木头里,养护木质,即使木头表面受损,一样能坚持使用很长时间。
汉部落正在建房,建了房就要有家具,别的不说,桌子凳子总该弄出来了,现在正是需要桐油这种天然油漆的时候,而且桐油可不仅是油漆,它还能防水。
把桐油刷在纸张上可以制作成油纸,油纸可以防水,古代的雨伞大部分就是用油纸做成的,尤其是多雨的江南地区,那可是油纸伞最出名的地方。
把桐油刷在布料上还能做成防水油布,可以用来遮盖一些怕雨水的东西,甚至可以做成雨衣。
桐油的药用价值也很多,主要用来外敷治疗皮肤病,如果食物中毒,或者饮酒过量还以用来催吐,华佗曾经还用桐油给砒霜中毒的患者洗胃,医书上就有记载,中砒霜者,灌桐油三升……
而且,桐油可是油啊,只要是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可以用来做肥皂,还可以燃烧。
桐油可以做油灯,燃烧的火苗更亮,同理,桐油也能用于战争,当作城池攻防的猛火油来用。
二战期间,由于国内物资匮乏,燃油更是紧缺,渝州的国民·政府甚至还拿桐油提炼过汽车和飞机用的燃油,因此,把其称为天然可再生植物石油都不为过,桐油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而且在抗战早期,国民·政府为了从米国申请军事援助,还曾经以向米国五年之内出售22万吨桐油的代价,换取米国进出口银行向中方贷款25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桐油借款合约》。
当时的我国是世界第一的桐油生产出口大国,使用天然油漆的历史,更是能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桐油的使用和发展直接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即使现在,桐油依然是优于化学勾兑清漆的天然漆料。
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罗冲既然知道了,怎么会放过。
第150章 毛栗的野心
夕阳收敛了最后的余辉,两轮白中泛黄的月亮逐渐升上天空,它们的轨迹又近了些,几天后它们就会相交,然后重叠成一个圆环,春季的第二个月末快到了。
小河东岸的一处林间空地上,毛栗一行人没有赶夜路回去,而是找了地方宿营,晚上赶路太黑了,他们没有可以燃烧很长时间的火把。
一群人在附近找了一些枯树枝点燃篝火,烤着一些他们自己带的肉干,毛栗拿着那把金灿灿的长柄斧头爱不释手,他双手举着斧头,用力的披在一旁的一棵小树上,还没胳膊粗的树干顿时被砍开一半,只要再来一下,这棵树就一定会断。
“他们的斧子真好啊,还有那个,叫啥来着……”毛栗摸着斧刃感慨道。
“铜铲。”
“哦,对,铜铲,你说他们是拿什么做的,这些材料看起都一样,是石头吗,看起来又不像,这个斧头没多大,但是这个铜铲又大又扁,最关键的是,你看这两把斧子,还有这两把铜铲,就像女人肚子里的双生胎一样,一模一样的啊,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毛栗还在对着篝火的光亮研究着这两样青铜器。
“首领,我们真的要给那个汉部落挖那种有毒的树吗?”一旁烤着食物的战士,小心的捏起一点白盐洒在食物上,然后扭头对毛栗问道。
“白盐好吃吗?”毛栗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好吃。”
“那不就得了,既然好吃,而且我们又需要白盐,还不用拿人跟他们换,我们为什么不挖?
再说了,你今天也听到咱们部落以前那个孩子说什么了吧,汉部落去年也就跟咱们部落人数差不多,可是他们有了这些好东西,就能换来那么多人。
我们虽然不会做那些好东西,但是我们可以用那些本来就没什么用的树和果子跟他们换啊,等我们换的多一点了,我们也能拿着换来的好东西再找别的部落换人,这样我们就可以变的和汉部落一样强大。”
金灿灿的斧头反射着火焰的光辉,照在毛栗的眼睛上,让他的瞳孔都好像在燃烧,那是在逐渐膨胀的野心。
周围的战士们没有说话,只是不约而同的点点头,表示首领说的有道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毛栗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
先给汉部落打工赚点物资积累,人口积累,等栗部落实力能和汉部落比肩,甚至超过汉部落的时候,自己就率众把汉部落覆灭掉,到时候汉部落各种好东西的生产技术就都是他的了,他的栗部落也会越来越强大。
这是一个野心极大的目标,但却不是一点实现的希望都没有,因为罗冲答应他们可以不用人口来换物,而且只要有足够的那种毒果子,罗冲就能给他们换各种好东西。
这样的条件在毛栗看来,简直就是送到嘴边的肥肉,不要白不要啊。
第二天一早,大树带的队伍又开始行动起来,他们离着八宝山已经很近了,汉部落需要石灰,所以他们要尽量快一些。
被大树派去留守在河边看守木船的四个人,他们也在行动着,木船只要藏好就不需要一直盯着,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留在这里抓野兔,为汉部落的养殖兔群带去新鲜血液,注入新的基因,这样才能扩大兔群的规模。
另一边,鼠大带领的大部队也在艰难的前进着,一千多人的队伍走走停停的,现在已经越过了如梦水谷的范围。
他们真的很艰难,那些不到五岁的孩子肯定是不可能自己走好几天路的,所以只能被大人背着抱着。
而队伍中那些怀孕的女人,她们之前被火部落压迫的很惨,大部分人连双草鞋都没有,都是直接光着脚在赶路。
虽然她们脚上都有很厚的老茧,甚至都不比鞋底差多少,但是也扛不住走那么远啊,就算脚上长的是钛合金老茧,它也是会磨损的,有的人脚上甚至都已经出现了血迹。
这样的几百个孕妇,长途跋涉好几天,估计都会出现非战斗减员,就是死上几个,也没什么让人惊讶的,她们的身体没来就不怎么好,可是大家都还在坚持。
她们想要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感到疲惫的时候,
可以安心休息一下。
而在距离他们几天路程的汉部落,罗冲正在带着工程队给她们造家。
经过一天的砌砖练习,14个砌墙工已经熟练了一些,今天垒的是二四墙,比五零墙,三七墙简单的多,最起码用的砖就少很多,这样一来速度也就快了起来。
这14个砌墙工里面,罗冲又挑选出来6个技术比较好,有天赋的人,专门训练他们找直角,找垂直,然后让这六个人专门负责垒墙角,还有两面墙的丁字形接口处,其他技术稍微差一点的人全都被安排在墙面中间垒直线。
每个人负责一面墙三四米的距离,这垒墙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从天亮到中午,差不多6个小时,整个三间房子的墙面已经起来了一米高,这个时候就不能接着干了,他们需要脚手架。
罗冲设计的这种三间平房的户型,可是要盖三米高的,而且不算房顶。
中午趁着休息的时间,罗冲找木工组要提前准备的脚手架和桥木,脚手架都懂,就是一种增加高度的工作台,而那个桥木,就是架在窗户和门上面,起支撑作用的那个木头。
就比如你垒屋里的室内墙,总不能不留门口吧,那就要把墙空出来一块当作门口,但是这个门口又不能直接留到房顶上,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块平板支撑架在门上面,然后往上继续垒砖,一直垒到房顶,这就是所谓的桥木,窗户上那个也是一样。
桥木都是用橡木做的,这山上除了杉树和松树,就剩下橡木最多了,而且橡木质地坚硬,不管是做建材,还是船舶,家具,都十分适合,而且还比较防水。
第151章 游伏到来
中午稍微休息了一下,罗冲让人搬来了脚手架,然后继续带人盖房子。
一根根胳膊粗的木棍搭在半人高的墙上,悬空的一端再用一根同样粗的木棍当作立柱绑在上面,再往上面搭上一块木板用来站人,一个简易的脚手架就做好了。
每个砌墙工的身边都放了一个用来装泥巴的矮筐,那是采集队的女人用细藤编制的,编的很密,几乎毫无缝隙,就像罗冲前世曾经见到用来装馒头的簸箩。
剩下的四个不擅长垒墙的小工,不停的打水和着泥巴,然后再用小推车把湿泥送到每个人的矮筐里,还有人则是不停的给他们搬着砖块,罗冲给他们标好了留门和窗户的宽度和高度,就把那两个一直挖井的人找了过来。
两个挖井的薛氏族少年,罗冲分别给他俩取名薛井和薛灶,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代表了他们从事的工作,好记。
14个人砌着房屋的主体,罗冲则是带着薛井、薛灶建造室内设施,也就是灶台和两个卧室的火炕。
三间正房,中间是厨房兼餐厅,需要在后墙的位置,也就北墙那里垒一个灶台出来,剩下空余的地方正对正屋门口,可以在这里摆一张长方形的大餐桌,要能坐下十个人一起吃饭,不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在桌子上干点手工活。
正屋里的灶台横跨整个三米来宽的房间,从北墙开始往南有75厘米宽,有两个烧火口和四个灶眼。
四个灶眼中,预留一个口径60厘米的用来放置大锅,旁边是一个小一号,直径只有50厘米的灶眼,用来放置小一号的锅,另外两个是直径25厘米的小号灶眼,专门用来放置水壶,冬天可以一直用来烧水;剩余一米多宽的位置用来放置锅碗瓢盆,菜刀和砧板。
灶台上的锅现在还没有成品,罗冲打算直接用青铜浇铸一批大铜锅,用青铜铸造炊具完全没有问题,人类从商周之前就开始用青铜铸造鼎器了,什么是鼎,其实那就是个长了三条腿,甚至有些还带着耳朵的锅。
那时的饮食习惯主要是烹炸还有煮羹,全都是用鼎来烹饪的,贵族用铜鼎,平民用瓦罐;大鼎用来烧饭,小鼎当作餐具。
虽然青铜是重金属,但是经过历史的验证,只是做个饭还是没问题的,更何况汉部落现在用的都是锡青铜,里面是没有加铅的。
正屋的灶台和两侧的卧室是相通的,每个卧室的后墙位置,会垒一个两米宽,长度横跨整个屋子的大炕,炕的内部是之字形的烟道。
正屋的灶台后面有一个烟囱,但是还有通向两侧卧室火炕的烟道,这个正屋和卧室的接口处,有一块立起来的地板砖做活动插板,用来打通和封闭灶台和火炕的连通,天热的时候就把插板插死,断开卧室的供热,冬天的时候就把插板拔出来,打开两侧的烟道。
一间屋子的净宽度,不算墙体的厚度是三米,总共被罗冲分了五层60厘米宽的烟道,先把地面整平夯实,然后在卧室的两侧各垒一道12厘米宽,65厘米高的矮墙作为支撑,中间用同样尺寸的4道矮墙把三米宽的屋子分成五等分。
每道矮墙上面要依次留出出烟口,比如第一层和灶台相连的地方,出烟口就留在北面,让灶台的热度和烟气能进入卧室的火炕,然后第二层的出烟口就留在南面,让烟气和热量流到下一层,第三层出烟口再留到北面进入下一层,依次南北交替,让灶台的烟气和热量能流通整个火炕。
然后在卧室的最外面,也就是整个住宅的最外面砌一个烟囱,做最后的出烟口。
室内的火炕垒好烟道之后,用烧制好的大砖,也就是5公分厚,30公分宽,60公分长的铺路砖,直接横着盖在烟道上,只需要排上五列就能把整个烟道覆盖,接缝处再用粘土仔细填实,最后可以再抹上一层石灰浆用来密封,省的后期使用的时候屋子里会漏烟。
整个大炕做好之后就是一个三米长,两米宽,70公分高,内部中空的平板砖台,占了整个屋子一半的面积,在上面躺着睡觉的话,最少可以躺下五个成年人。
如果一家一个男人两个女人的话,生了小孩子可以先跟大人睡,等孩子再大一点就能自己睡另一个卧室,也可以让其中一个女人跟孩子睡另一个卧室,总之这两个大炕加在一起住十个人是没问题的。
如果不算屋外烟囱的话,仅室内的两个炕施工速度还是不慢的,反而是那正屋那个不大的灶台进展缓慢,因为结构比较复杂,最重要的是垒出圆形的锅台,罗冲指导着两人用了半天时间也只弄好了一半,可外面砌墙的速度可不慢,14个砌墙工两天的时间已经垒到了两米半高,再有一天估计就可以上房梁了。
又是一天过去,到了半夜的时候,罗冲正在搂着小蝶在草屋里酣睡,突然就有个巡夜站岗的战士叫他。
“首领,首领,快醒醒,外面来人了。”
“谁啊,大半夜的会有谁来,是敌人?”罗冲轻轻把小蝶放在一边,诧异的问道。
“应该不是,是个200来人的队伍,有男有女,还有很小的孩子,领头的是一个骑着角鹿的男人,我看那角鹿还有上面的鞍具应该是从咱们部落弄走的。”
“哦?这是游部落的人,把他们带到咱们城区那里吧,他们是给咱们送人来的。”
“是。”
那个执夜岗的战士领命走了,他是这次从春会上换来的人,之前并不认识游伏那个家伙。
小蝶听到动静,也揉揉眼睛迷糊的问道:“罗冲,怎么啦?”
“哦,没事,是游部落给咱们送人来了,你继续睡吧,我过去看看。”
“哦,那你小心点儿。”
“嗯,我知道。”
等罗冲出了草屋,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心里暗骂这个游伏不是个东西,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大半夜的来。
不过按照罗冲要求的时间,他也确实该到了,从春季二月初第一次去春会,一个来回12天的时间,后来又等了五天打火部落,然后又派鼠大去火部落进攻,这就已经走了十天了,眼看就是月底了,游伏这个家伙也该来了。
第152章 我的牛车呢
月上中天,等到罗冲孤身走到空旷的城区时,已经有上百支火把在那里亮着了,肉肉和灰山这俩没有被绑着的货也过去凑热闹,围着罗冲打转,它俩这些天在帮忙挖河,罗冲又在盖房子,好久没有一起玩耍了。
城中的广场空地上,石头和游伏站在最前面,旁边是他的角鹿,身后是他两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后面还跟着一大群人,足有200出头,其中有50来个是游部落的族人,剩下那些就是游伏所谓的野人,周围还有五六十个打着火把的汉部落战士,有一部分还是刚叫起来的。
“汉首领,我赶在环月之前把人给你送来了。”游伏看罗冲过来,先是行了一礼,然后面带笑容的指着天上还未完全相交的两个月亮说到。
“嗯,你很准时,可也不用那么赶吧,大晚上的还带着女人孩子赶路,而且我看你带的人好像不少啊,这有一百多了吧。”
罗冲打量了一下那些人,天太黑也看不出什么样,一群跑单帮的野人,连个部落都没有,要多邋遢有多邋遢,不过人数还是能看出来的,明显多了几十号,能看不出来么。
“是多了些,其中也有一些女人和小孩儿,我也觉得她们可怜,要是我能养的活她们,就不往你这里送了,你也知道我们游部落没有居住地,走到哪里是哪里,但是我觉得你能养的了她们,所以就送过来了,你不会不要吧?”游伏解释道。
“呵呵,来就来吧,我怎么会往外推呢,哦,对了,你们怎么会大晚上的过来。”罗冲笑着接纳了这些多出来的人,也让游伏松了口气。
“我们本来傍晚的时候就离这里没多远了,所以干脆走了一段夜路,这些野人听说游部落肯要他们,也都催着过来看看,搞的连晚上的食物都没吃,现在还饿着肚子呢。”游伏笑呵呵的说道。
罗冲听了则是在心里暗骂一声吗卖批,你这就是存心想给自己省一顿饭啊。
“既然还没吃饭,那就别在这里呆着了,去山洞吧,那里现在可以安置这些人,有什么事明天天亮再说。
石头,你去叫人给他们准备点吃的,这些以后就是咱们的族人了,都照看着点。”罗冲笑着领游伏去了山洞那里,转头对大树安排事情的时候,还刻意把那个‘照看’说重了点。
“是,首领,我明白。”石头点头应道,脸上一副我懂了的样子,然后就带着那一群人去了山洞前的围墙院子里。
那群野人也在后面跟着,周围还有战士打着火把照明,不过一些火把根本照不清汉部落的全貌,他们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围墙西面好像还有一大片的草屋,但是并不确定。
等一行人进了围墙,战士们抱来一些柴火点了十几堆篝火,这才把围墙里面照的亮了些,汉部落的各种东西也出现在这群野人的视线里。
汉部落的几十头野牛,两头又回到草堆上打呼噜的恐象,还有几十头羊驼,其中还有几头被小蝶剪秃了毛的在瑟瑟发抖。
剪刀只有一把,小蝶还不怎么会用,这些天逐渐在熟练,可她自己一天撑死了也剪不完一头羊驼的毛,对这些羊驼来说纯粹是折磨。
野人们在窃窃私语,小声的讨论着,但是并没有怎么惊讶,因为游伏当初拉人的时候就已经给他们说了汉部落的种种条件,现在他们也只是亲眼见证了而已。
篝火烧好以后,战士们又搬来一些陶锅陶碗送到每一个火堆旁,还有人挑着两个水桶再给他们挨个锅里加水,食物是冬天存下的腌肉,切成小块煮汤。
有些人早就没有喝水了,甚至直接拿着陶碗要水喝。
“阿婆,我看见那个首领哥哥了,他们的男人都把头发绑在头顶上,那个首领头上还有个亮亮的东西,而且他们部落真的有好多特别大的野兽,但是都被绑在地上,也不乱跑。
还有,他们的石盆也好多,大的小的都有,我和妹妹们每人都有一个,他们的男人还给我们发肉吃呢,而且也和咱们一样煮着吃。
他们那个首领这样,是不是就不会赶咱们走了。”当初在崖山附近被游伏带来的几个女人中,那个年龄大一点的女孩说到,她的几个小妹妹原本还困的迷迷瞪瞪的,现在闻着煮肉的味道也不犯困了。
“他们部落有那么多好东西,还给咱们发吃的,应该是不会赶咱们走的,我们这是到了一个好部落了,告诉妹妹们乖一些,不要乱跑乱闹,惹了那个首领不高兴就不好了。”瞎眼的中年女人嘱咐道。
“嗯,妹妹们都很乖,她们等着吃肉呢。”小女孩看着几个抱着碗盯着陶锅流口水的妹妹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
另一边,罗冲也和游伏坐在火堆旁,吃着撒了辣椒的烤肉作陪。
游伏一边烤着肉,一边左顾右盼的到处瞎看,像是寻找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