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杨信,隧道的施工方案确定了没有?队伍都已经在这荒山野岭待了两天了,什么时候能开工啊?!”
第1126章 一号隧道的施工方案
杨信,是东薪郡的人,之前一直在煤矿上工作,对于采矿和地质勘察很有经验,而且还有挖煤经验,这才被调到了地质勘探队。
挖煤所用的方法,除了露天煤矿外,还有竖井和巷道相结合的方式,开凿隧道,从理论上来说,和挖煤没什么区别。
此时的杨信,正在和几个技术人员围在一起,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算算,互相讨论,听到游伏的问话,这才介绍情况道。
“游公,施工方案我们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根据这几天的实地测量,我们发现一号隧道的全长是3246米,如果只是用来通行奋进型火车的话,那这隧道搞起来其实挺简单的。
“但是,首领说,启泰线的所有隧道和桥梁,都要有通行重载火车的能力,省的将来火车换代,现有的桥梁和隧道都不能用,那到时候就得再干一遍,所以干脆直接一步到位。
“不过这样一来,隧道可就不好修了……”
游伏闻言立刻皱起了眉,口中不高兴的说道。
“我没问你难不难,好不好干,我就问你,能施工吗?什么时候能干活儿?!”
“呃……”
杨信一阵无语,就好像乙方正在给甲方介绍技术难点,甲方爸爸不耐烦地挥挥手,上来就问一句,能不能按时交货……
他郁闷了一阵,这才继续说道。
“能干是当然能干,这条隧道总长3246米,只需要在中间打上三个节点,就可以将其平均分成四段,正好每段八百米。
“另外,首领定下的指标,隧道必须满足重载火车双线并行的要求。
“根据首领提供的数据,以后的重载火车,车厢宽度是4.3米,车厢高度是5米,那么两条线并排铺设,火车和火车之间,火车和隧道之间,还要留出一些空隙,这样一算,隧道最少也要有十米宽,最好能有12米宽。
“另外就是隧道的高度,火车车厢就有五米高,再加上火车底盘呢?再加上钢轨和枕木呢?而且还要铺地基呢?前面的车头上面还要立一根烟囱呢?这些都是高度。
“最后再加上隧道也需要排烟,通风通气,以及照明需求,我们最后一致认为,隧道的高度最少也要有十米,能达到12米更好。”
游伏闻言不住点头,隧道要同时满足通行两列重载火车,那么隧道的尺寸最少也得是这个数,一条直径12米的隧道。
于是他继续问道。
“这个尺寸没问题,不过具体施工方案呢?这里的地质情况可以实现这样的要求吗?”
杨信闻言立刻指着地上的草图介绍道。
“地质情况没问题,我们已经仔细勘探过了,这座山的主要材质是石英石以及玄武岩,再有就是普通的青石,也就是层积岩那种石头,整座山体全由石头构成,泥土层并没有多厚,我们打隧道是在石头上打,不会引起任何泥石流的现象。
“再有就是具体施工方案,我们准备将整条隧道分成四段,中间设三个节点,在每个节点处,从上向下打一口竖井,这样一共就有三口井,用来排烟、换气和自然光照明,每口竖井的直径也有十米左右。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竖井和隧道口的位置,分别派出两个队伍,大家同时向中间开凿,以此来缩短开凿时间,尽快完成项目。
“具体的开凿方法,我们可以用爆破法,先用气锤沿着隧道轮廓抠缝,再往中间打炮眼爆破,这样可以防止爆破的时候裂纹扩大,把隧道整个炸塌掉,我们先把缝隙抠出来,爆破的时候到了缝隙自然就停了。
“不用爆破的话,我们也可以用火烧水激之法,采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开凿隧道。
“另外首领特意交代过,开凿隧道一定要小心山体渗水,所以排水工作也要做好。
“还有,每掘进十米左右,就得用钢筋混凝土巩固一下隧道的墙壁和穹顶,防止造成塌方事故。”
游伏一边看着地上的草图,一边不住点头,等杨信把具体方法都说完后,他立刻就拍板作主了。
“好,就按你说的这个方法办,我们先修这个一号隧道,等一号隧道建好了,有了经验,后面就可以扩大队伍,同时开凿更多的隧道了。”
杨信也兴冲冲地说道,“那我们这就准备!”
这可是汉部落第一条铁路隧道啊,以前还从来没干过这种事情,可以预见的未来,只要自己带人把这隧道修好了,将来绝对可以上课本的,隧道的开凿方法也肯定会写进建筑学的教科书上。
就这样,隧道的施工方式被定了下来,一行人开始各自分工,紧张的忙碌。
工程第一天的时候,大家先在隧道的出入口处砍伐山上的植被,把周围直接砍秃了,砍完之后又烧了一遍,这才开始用挖掘机清除山体表面的泥土层。
庞大的山体直接被挖掘机啃出一个豁口,挖下来的土石方都就近垫在了周围,在半山腰上弄了一个不小的平台,而山体的隧道入口处,也基本削出了一个垂直的山壁,接下来他们要开凿的隧道,就在眼前这个垂直的山壁上了。
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完善,工程队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搭起了木头房子,砍伐山里的树木扎了个营寨,然后又搭建的谷仓,把运来的二十车粮食,以及一车煤碳,全都存放到营寨里。
这一下,拖拉机和马车都腾了出来,工程已经正式开始,游伏又让他们回去,到启安郡那里运输更多的建材和补给过来,比如煤碳这东西,几台工程机械能否正常工作,全靠这些燃料来维持。
杨信带着工程技术组,拿出了一个简易的投影箱子,这东西也是跟罗冲学的,简简单单一个木箱,上面掏了一个半圆形的洞。
木箱四个角镶嵌有水平仪,先用这东西给木箱找到水平位置,然后趁着天黑的时候,在木箱里放上一盏电石灯,霎时间,一个半圆形的光影就被投射在了隧道入口的石壁上。
有人立刻拿出绳子测量光影的宽窄高低,发现光影不够宽不够高的时候,就把投影仪往后挪一些,直到那个半圆形的光影达到13米宽,高度超过十二米的时候,投影仪的位置才被确定下来。
然后立即有人拿着绑了破布的竹竿,用顶端的破布蘸了白灰,沿着光影的轮廓在石壁上勾勒边缘,画出来的这个半圆之内的面积,就是需要开凿的部分了。
不过按照杨信的施工方案,还得先用气锤把这个外围的圆圈抠出缝来,防止爆破或者水激的时候过分开裂,要是少了这道工序,搞不好到时候导火索一点,整个隧道直接炸塌了,那就麻烦了。
第1127章 火烧水激,开山裂石之法
一切准备就绪,一号隧道的工程很快开始进行,因为目前所需的火药还没运来,所以暂时先采用火烧水激的方法进行碎石掘进。
被改造过的挖掘机率先开了上来,长长的机械臂高高举起,最前面的合金钢气锤经准的抵在石壁上画着的白线,驾驶室里的操作员看见气锤对准目标后,立刻踩下了脚下的一个气闸开关。
空压机的高压空气迅速涌入气锤之中,前面立刻响起了一阵突突突突的爆响。
合金钢做成的气锤,以每秒钟五六次的频率不断的敲击着岩石,石壁前一时间碎石飞溅,不停的有小石块被敲了下来,仅仅是十秒钟的时间,就把面前的石壁凿出一个脸盆大的小坑出来。
在场的众人看到这样的一幕,顿时就来了信心。
以前知道这东西能用来开凿岩石,但是真正的效果却从来没有人看过,现在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一幕,见到了这凿岩机的效率,大家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这开凿隧道,好像也没这么难?!
驾驶员看到有效果了,再次推动把手,控制着机械臂向前伸展,等机械臂怼结实了之后,脚下也再次踩压气闸开关,又是突突突突的一阵噪音响起,刚刚凿出来的那个坑再次向内进深了二十公分,效率之快,简直可怕。
就在这时,驾驶员突然从窗口伸出脑袋,对着外面的杨信喊道。
“杨总工,这个要打多深啊?”
杨信闻言毫不犹豫的说道,“最少也得小半米吧,你那气锤上的镐头不是有八十公分长吗?那你就把气锤整个怼进去就算完活,然后再换下一个点,直到把这一圈都抠下来。”
“好嘞,你们就瞧好吧!”
那驾驶员答应一声,再次操纵这台凿岩机工作了起来,手上不停的推拉液压把手,控制车辆的位置和机械臂的高低,脚下控制着气锤的气闸开关,时不时地踩上一脚,顿时就能将石壁凿的碎石飞溅。
就这样,一个人,一台车,从早晨天亮就开始干,一直干到了中午,才刚刚把这隧道外围那个白线的一半抠出来。
凿岩机的驾驶员去吃饭休息了,而游伏则是命令其他人,趁着驾驶员午休的这个空挡,戴上藤编的工地专用安全帽,跑到石壁下面清扫那些被凿下来的碎石,用小推车装上,然后先找个地方堆起来。
这些碎石也是有用的,不能随意丢弃。
比如后期巩固隧道的时候,需要用钢筋混凝土来浇筑,混凝土里面就需要很多的碎石,如果施工现场不能提供的话,就得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
不过现在就不用了,这些从隧道里凿出来的石头,小块的到时候可以砸的更碎,拿来拌混凝土,大一些的,可以拿来卖石料,卖给老百姓当建材。
比如雕刻成公园里那种石桌石凳,或者雕刻成家门口的小石狮子,甚至做成磨盘石碾等生产工具,都是不错的选择,总比直接扔了要好。
中午吃过饭休息了一个小时,驾驶员再次开始工作,这次一鼓作气,直接把一整圈的白线都抠出了八十公分深的缝隙,甚至包括地平线的那一条直线,也被抠了出来。
不过这还不算完,按照杨信的要求,今天天黑之前,怎么也要在石壁上这个隧道的横截面中间凿出一个大洞来,最好能有个门的大小。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按照凿岩机的效率,最多也就二十分钟。
驾驶员继续坚持,虽然他这个工作不算累,但精神却高度紧张,已经算是疲劳驾驶了,毕竟需要不停的观察和操控机械,怎么可能会不费精力?
又是一阵突突突的响声,在太阳的余晖彻底隐入山梁的那一刻,一个约摸有门口大小,进深约两米的山洞就被凿了出来,累了一天的驾驶员终于可以休息了。
不过驾驶员休息了,其他人却不能休息。
白天的时候,基本就驾驶员一个人干活,其他人,有的被安排去搭建工程队的营地,有的赶着羊去放羊,还有的被派去清理山中的道路,顺便砍些木柴回来,另外一批人,则是去改造水源。
他们在山中发现一条山泉汇成的小溪,然后就在营地这边开凿出一个池塘,再挖沟渠把溪水引了过来,不光是解决日常饮水的问题,连工地上需要的水源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工地上安置一台抽水泵,再把橡胶水管的另一头放到池塘里,这样,工地上就能得到取之不尽的水了。
晚上,吃完饭,就在驾驶员休息的时候,游伏和杨信两人提着电石灯,带着几个会砌墙的工匠又来到了工地上。
他们用小车推来一些黄土和石砖石块,再用水泵把水引过来,就地和起了泥巴,然后就用那些捡来的石块和石砖垒墙,把傍晚凿出来的那个小山洞又堵了起来。
不过并没有完全堵死,他们还在这个门口大小的墙上留出了上下两个口子,一个观察窗口,一个通风口,摇身一变,就把这个小小的山洞变成了一个类似瓷窑的东西。
等砖墙垒好之后,游伏和杨信再次安排道,“趁现在,赶紧把白天收集的柴草挑过来,然后晚上派人在这里值守,轮流烧柴。
“要像烧窑那样,把这个山洞烧的滚烫才行,这样等到明天天亮的时候,咱们就把这个墙扒开,用水泵往里面喷水,岩石经过火烧水激,一下就可以炸开。”
目前工程队里没有火药,也只能先这么做了,看看效果再说。
其实这样的凿山之法确实可行,不是罗冲自己认为可行,而是历史上确实是有先例的。
早在先秦时期,确切的说,是秦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的时候,当时的秦王就让手下的能臣去四川兴修水利,也就是著名的都江堰工程。
那时候的四川还不像现在,成都平原连年大旱,非常缺水,而其他地方却又洪水频发,当时我们的老祖宗就是用这种火烧水激之法,开山裂石,改变河道,筑坝分流,引水进成都平原,硬生生的凿出一个都江堰出来,自此之后,成都平原才成了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有了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前,科技水平更为发达的汉部落又怎么可能会失败?
第1128章 效率低下的开凿之法
队员们很快就分配好了轮班的时间,两个人一组,一共三组,从吃完晚饭就开始烧,一直烧到了第二天黎明。
等到次日天快亮的时候,杨信就已经早早的起来了。
来到石壁跟前,还没走近他就问道,“里面烧的怎么样了?”
两个正在值守的队员立刻汇报道,“杨总工,这里面烧的可热了,红彤彤的,像是窑炉一样,咱们这还要继续往里面添柴吗?”
杨信闻言看了眼天色,发现东方已经露出了一抹鱼肚白,于是立刻说道。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往里面添柴了,你们找个扇子什么的,多从底下那个口子扇风,我现在就让人烧锅炉去,先把蒸汽机点起来,一会儿气压够了,咱们就用水泵抽水开始浇石头。”
“好嘞,杨总工放心吧。”一人立刻答应道。
“哎对了,你们一人看着火,另一个去找几柄锄头钢钎镐头之类的工具,一会儿好拆掉这面土墙。”杨信刚走出两步,突然想起什么,又转身嘱咐了一句。
“好,我这就去拿。”
看到两人各司其职,杨信再不耽搁,很快就到营地中找了一个司炉过来,开始给带动水泵的蒸汽机点火烧锅炉。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天光大亮,营地中的早饭都做好的时候,蒸汽机的锅炉终于烧热起来。
气压升高,蒸汽机开始做工,驱动着水泵从池塘那边抽来大量的水,而在石壁这边,一根接在出水口上的橡胶管子还正躺在地上,不停的向外涌出大量冰凉的清水。
“停停停,先把水泵关了,我们这的墙开没扒开呢,再等几分钟!”两个负责看着火窑的队员立刻喊了起来。
就在这时,水泵还没停下,杨信和游伏倒是走了过来,游伏见状立刻问道。
“里面的火还在烧吗?”
“游公,刚才杨总工就不让添柴了,现在里面只有余炭,不过里面看起来还是红彤彤的,应该没问题吧,里边可热了!”一人立刻回答道。
游伏也走到跟前,朝着上面的观察口看了一眼,果然是红彤彤的一片,于是立刻说道。
“那还拆墙干什么,这上面不是有两个口子吗?趁着现在里面的温度正高,直接用水管子往里呲水。”说完他又担心有什么问题,转身又看向杨信,“杨信,这样没问题吧?”
杨信一阵无语,不过想了想还是点头说道,“这样也行,正好用来保温了。”
于是游伏大手一挥,“好,那就这么干,无关人等全部闪开,我亲自往里面浇水。”
众人闻言连忙捡起旁边的工具撤离,退到几米开外的地方站在那里围观。
游伏这边也不磨叽,立刻捡起地上正在冒水的橡胶管子,用手指把管子口一捏,原本不算多快的水流,顿时变成一条薄薄的扁片水柱,以极快的速度向山洞中喷去。
山洞的洞口被封堵,里面又烧了一整晚的柴,现在温度极热,约摸有一千摄氏度左右,而游伏这边的水,却是冬季十二月的冰水。
虽然这里的地理位置处于浏阳河的中下游,但这里偶尔也会下雪;虽然这里的河水一般不会结冰,但冬季的山泉水,那也是冰凉刺骨的。
小小的山洞内外,已经成了冰火两重天。
就在下一刻,一条如同白链的水流猛地冲入山洞中,冰凉的清水浇在烧的赤红的岩石上,立刻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咔咔声,那是岩石受到热胀冷缩而炸裂的声响。
呲————
咔吧咔吧————
大量的冰水不断的涌入山洞,浇灭了里面的火焰,也激裂了山洞的石壁,蒸腾的白烟不断从土墙上的观察口涌出,而游伏则是趁着石头还没凉的时候,上下左右晃动着,把冰水浇满整个山洞。
原本的土墙上只有两个洞口,上面的是观察口,下面的用来添柴进风,但是随着浇进去的水越来越多,下面的进风口就不断的流出黑水来。
就这样不停的冲刷着石壁,直到十几分钟后,再也没有白烟冒出来,岩石碎裂的声音也彻底消失后,游伏这才让人关了水泵,又喊了几个队员,手拿钢钎镐头等工具,把这面土墙直接拆掉。
又是一通忙活,等到现场全都清理干净后,游伏和杨信两人亲自来到山洞口一看,立刻忍不住一阵失望。
山洞的几面石壁全都裂开了,而且是那种龟裂,也掉了一些碎石,但石块却没多大。
预想中的‘直接崩塌、炸裂’并没有出现,这么麻烦的一套流程下来,竟然只是让岩石裂开了一些缝隙,难免不会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