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424章

作者:羽卿书

  也就是在等压面机制作的这段时间,罗冲酿造的啤酒也发酵好了,经过了七天的发酵,这些啤酒都已经起了泡沫,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木桶倒在透明的玻璃杯里,看着那橙黄透明的酒液,不断升起又降落的白色泡沫,听着那气泡上升炸裂的声音,闻着那股独特的麦香,竟让罗冲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多少年没见过啤酒了,没想到今天竟然在自己的手下又还原了出来!

第1055章 要什么纸碗,搪瓷缸和泡面才是绝配!

  看着杯中黄橙橙,并且还不断冒着气泡的啤酒,小蝶和詹荧两人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她们作为罗冲的老婆,自然是有见识的,白酒和米酒也都喝过,可这种带气泡的酒两人还是第一次见。

  “夫君,这个真的是酒?怎么还会冒泡泡,真的能喝吗?”小蝶有些惊疑的问道。

  “喝是肯定能喝的,反正材料用的都是好材料,上等的大麦芽,凉开水,以及汤瑶带来的那种能够解暑清热的药花,我也往里面放了一些,东西都是好东西,绝对没有毒,就是这个口味,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你们要是不放心我就先来尝尝。”

  罗冲说着就端起了面前的玻璃杯,仰头咕咚灌了一大口,浓郁的麦香顿时沁润心脾,海量的气泡混合着泡沫在口腔中炸开,一种熟悉的味道顿时涌上心头。

  ‘就是这个味儿!’罗冲心中不禁暗赞一声。

  “嗝!”

  灌下一口啤酒的罗冲打了个酒嗝,顿时心满意足了起来,他砸吧砸吧嘴评价道。

  “因为放了药花,所以喝起来有些轻微的苦味,可也正是这个苦味,才让人觉得喝起来那么清爽,绝对是盛夏解暑的绝佳饮品,你们也尝尝吧。”他眯着眼看向詹荧和小蝶两人,有些期待两人对啤酒的评价。

  看到罗冲都喝了,她俩也不再犹豫,皱着眉头小心的抿了一口,体验着那种气泡在口腔中炸开的感觉,慢慢的回味着啤酒的味道。

  片刻过后,两人又同时灌了一大口,咕咚一声咽下肚子,这时詹荧的脸色已经有些微醺了,而小蝶却和罗冲一样感觉胸中有一股气在往上顶,于是也打了个酒嗝,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这个真的是酒,感觉比米酒还要醉人一些,不过比白酒又低了不少,大口畅饮也不会立刻醉人,的确可以消暑。”詹荧琢磨了一会儿,给出评价道。

  小蝶则是两眼眯成了月牙,又灌了一口啤酒打了个嗝,然后试探的说道,“这个酒确实不错,麦香很浓,和米酒白酒都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里面还有气泡,喝完让人忍不住想要打嗝,夫君,你说的解暑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因为酒里那些气泡把腹中的热量带了出来?!”

  “呃,差不多吧,你可以这么理解。”

  罗冲是真没想到小蝶会想到这个,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些碳酸加气的饮料之所以解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量的二氧化碳喝进肚子,会把体内的热量通过打嗝的方式带出体外,迅速降低人体核心温度,的确能够起到解暑的作用。

  不过想到了这个,罗冲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汽水,话说要不要把汽水也搞出来?那个好像更简单啊,记得初中的化学课上就讲过,汽水的原料就是蒸馏水、柠檬酸以及小苏打,柠檬酸和小苏打反应之后会自动生成二氧化碳来着。

  小苏打汉部落倒是有,那个玩意儿其实就是碱面,柠檬酸好像是发酵制成的,具体的发酵和提取方法罗冲并不知道,不过柠檬酸可是自然界最常见的有机酸类,柑橘,柠檬,青柠,菠萝,这些水果里面都有,而且含量还不低。

  汉部落没有柑橘和柠檬,不过草原上倒是有牧民用来制作奶酪用的那种核桃大小的青柠,还有汤部落那边的菠萝,有这两种水果的话,汽水还真可以做一下,菠萝汽水什么的应该也不错吧?

  有了这个东西,就能再为汉部落增加一些国营工厂,也能相应的增加一份收入不是。

  而且像是啤酒和汽水这个东西,它带动的可不只是食品工业,同时还能带动玻璃包装的生产,啤酒瓶,汽水瓶这个东西可是需要大量玻璃的。

  还有像是罐头一类的产品,也需要不少的玻璃瓶或者金属罐头盒,这又能带动一个工业项目,多一个项目就多一项收入,想到这里,罗冲顿时对未来的国家财政有了些许期待,自己的帝国应该是不会缺钱了……

  正当罗冲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小蝶和詹荧却已经一人喝完了一杯啤酒,然后还对罗冲问道。

  “夫君,你不是还有好几桶不同配方的吗?每样倒出来一些尝尝呗?”

  “是啊是啊,正好让我和小蝶姐姐帮夫君品鉴一下配方。”

  “那好,我给你们倒去,咱们一样一样的尝,看看哪个比较好喝。”罗冲说着就到了家里的藏酒室,里面存放的多是白酒,如今却又增加了十只木桶的啤酒,看着面前的十只木桶,他有些发愁,想着人少也尝不出来什么,三个人的品鉴并不足以代表大众,于是直接到外面又叫了十来个禁卫,让他们帮忙搬酒,并作为‘路人’品尝啤酒。

  杯子茶碗什么的在桌子上摆了一桌,罗冲让人把酒全都倒了出来,然后对众人招呼道。

  “来来来都别客气,今天我请你们尝尝这种新酿的麦酒,解暑的,大家都尝尝看,这里一共是十种配方,一会儿喝完了都说说哪个比较好喝!”

  禁卫们一听是解暑的酒,而且度数低,不影响值班,便又叫了些人来,大家一起品尝。

  罗冲这次做的十桶啤酒,从六度的麦汁浓度到十五度的,一共十种,他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多少度,但想来也应该是在十度左右,所加的啤酒花比例倒是相同,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就连发酵时间也是相同的,所以这十桶啤酒除了麦香的浓郁程度外,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

  “夫君,我觉得这个百分之十二的最好喝,麦香浓郁,而且苦味没那么重,颜色也最好看,泡沫也比较多。”小蝶等喝完之后立刻做出评价道。

  “我喜欢比较淡一点的,毕竟是为了解暑嘛,淡一点的更加解渴,所以我选十或者十一这两款。”詹荧给出了不同的选择说道。

  罗冲点了点头,又看向了另外一边的禁卫,“你们呢,你们喜欢哪种口味?”

  “十以上的吧,十以下的太淡了,虽然解渴却失去了这种麦酒的特点。”一人立刻给出了和詹荧小蝶类似的答案。

  “对,中间的就行,我觉得中间这几种差别不大,都可以!”

  “没错,要是我的话,我也选中间的,其实中间这几种,要不是首领把它们分开,直接喝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分的出来。”

  一群禁卫们也接连给出了自己的选择,这就顿时让罗冲有了底,看来大家都偏爱十度到十二三度中间的这个口味,而且按照他们的说法,喝起来口感都差不多,既然是这样,那肯定就定百分之十一这个数值为固定配方了。

  理由倒是很简单,相同口味下,肯定是原材料用的越少,成本就压的越低,赚的也就越多。

  既然确定了啤酒酿造的可行性,那么接下来的农场推广方案也就有目标了。

  等到浏阳农场第二季度的玉米耕种完毕,罗冲立刻又给他们下了新的命令,让他们在第一季玉米的那块地上种植大麦,准备收获一批啤酒的工业原料,同时还把啤酒花的种子给了他们一些,让他们在农场里进行批量种植,而且这样还可以让农场的土地迅速利用起来,实现轮耕,而不是直接抛荒休耕。

  又过了几天,罗冲那边定做的木制手摇压面机也做了出来,他当即又投入到了方面便的制作当中。

  方便面的制作并没有多复杂,先把全麦面粉揉成面团,然后用压面机压成薄片,然后再用辊刀将面片切成圆柱形的面条,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面片一定要薄,面条一定要够细,这样方便后续的蒸熟和油炸两个环节。

  罗冲根据前世的记忆,最后选出了最合适的面条粗细,差不多在一点五到一点八毫米左右,他没有更精细的尺子和辊刀,所以也只能确定个大概。

  压成细条的面条在从出面口出来的时候,要控制它出面的速度,然后因为速度差自动堆叠成波浪状,接着再把波浪状的面条两层摞在一起,进锅用大火蒸个半熟。

  蒸到半熟的面条基本上就差不多定型了,这个时候再将其切成需要的分量,装到一个圆形的金属油炸筐中,也就是最后油炸定型用的模具,这是罗冲找研究所那边定做的,用细铁丝编织而成,就像一个扁圆形的铁篮子,一共只有十个,再多的话也赶制不出来。

  等分装好之后,再把波浪状的半熟面条放到油炸筐中,连油炸筐带面条一起放进油锅中油炸。

  面条用的全是一批的面条,但却同时分了好几口油锅,毕竟主要还是为了测试各种植物油炸面条的效果。

  在第一次的油炸实验中,罗冲分别选择了玉米油、稻米油、亚麻油、苎麻油、茶籽油这五种植物油,最常见的大豆油和花生油直接被他淘汰掉了,因为花生油和菜籽油差不多,有一种十分特别的味道,并不适合用来制作方便面,而且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这三种油的油烟都很大,很呛人,所以也不适合。

  至于芝麻油,也就是香油,完全是因为产量少,价格太贵而被罗冲直接淘汰,毕竟是工业食品,还是要顾及产品最终成本的。

  五口不同的油锅,十个金属油炸筐,也就是每口锅中同时炸两块面饼,一块炸一分钟,另一块炸一分半钟,然后再进行对比。

  首先从油炸效果上看,两种麻油,也就是苎麻和亚麻油直接被淘汰,味道特别就不讲了,油烟也是不小的,炸出来的面饼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吃。

  茶籽油和菜籽油也差不多,同样有特殊的味道和油烟,相比之下,玉米油和稻米油看起来倒是好一些。

  玉米油和稻米油的油烟比较少,相同温度下,这两种油几乎不怎么冒烟,而且油质金黄清澈,色泽浅,炸出来的面饼一个是金黄色,一个是浅黄发白的颜色,最像罗冲前世见到的方便面。

  最后烘干定型,加一些牛油辣椒和蔬菜的调料用开水冲泡,吃过之后,罗冲最终选择了稻米油炸出来的方便面,也就是浅黄色的那种。

  这倒不是因为玉米油炸出来的金黄色面饼不好吃,而是玉米油太贵,成本太高。

  玉米油并不是用玉米粒榨出来的油,而是从玉米胚芽中榨出来的油,而且含油量也不高,听听这个部位,就知道玉米油有多贵了。

  与之相比,没油烟,色泽好,成本低的稻米油就成了首选。

  相同的地方就是,稻米油也并非用大米压榨出来的油,而是用的大米的壳,也就是俗称的米糠,因此稻米油又称米糠油。

  稻谷的外壳,这些都是平时直接扔的东西,或者用来喂养鸡鸭的东西,可以说原材料几乎不要任何成本,属于稻米种植产生的副产品,如果不用来榨油直接扔的话,那也是浪费了,倒不如榨出油来用作食品工业。

  汉部落的主粮就是水稻,每年都会产出大量的米糠,这些米糠不利用起来饭倒是可惜了,而且用作工业的话,根本就不用担心缺少材料。

  以汉部落种植水稻的规模,就算米糠的含油量很低,那榨出来的油也足够使用了。

  于是乎,方便面这项技术也算是搞了出来,当然,没有防水的纸杯纸碗,想要拿过来直接泡是不行了,这得自备个饭碗才行,至于包装方面,没有塑料袋的情况,倒是可以考虑下用牛皮纸袋包装,就像是纸袋的瓜子或者零食干果那样的包装,以汉部落的技术,完全可以造的出来。

  而且有了方便面,汉部落还可以趁势推出另一种工业产品,那就是搪瓷制品。

  搪瓷就是铁胎挂釉烧成的类似陶瓷的制品,或者说是在铁胎外面镀了一层陶瓷外壳。

  在以前搪瓷制品兴盛的那个年代,用搪瓷缸泡方便面一定是许多人小时候的回忆,圆形的搪瓷缸,上面还带个盖,尺寸和方便面饼的大小差不多,简直是泡面的绝配啊!

  而且这样也能再带动汉部落的一项工业,同时还能消耗生产过剩的钢铁,创造更多的产值,何乐而不为呢?

第1056章 北伐结束,赏金猎人

  方便面,啤酒,水果罐头,鱼肉罐头,玻璃瓶,汽水,搪瓷,香肠,铁盒包装的饼干……

  罗冲将关于食品工业的项目一个一个的写在纸上,然后沉思的片刻,突然又想起了一个东西。

  ‘哦,对了,还有午餐肉!’

  作为食品工业的代表,又怎么能少的了午餐肉呢?作为汉部落现阶段的技术就能制作的产品,罗冲可谓是绞尽了脑汁才想起了这个东西来。

  什么是午餐肉,可能有人不知道,说白了就是一种肉类罐头,以猪肉或者羊肉为主,将其制成块状的火腿肠,唔……大概可以那么理解。

  因为午餐肉的制作方法其实和火腿肠十分相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包装不一样,火腿肠是把材料灌到了肠衣里,而午餐肉是直接装进铁盒。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先把猪肉或者牛肉去骨,然后肉和油分开打成肉馅,再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到一起,加入一些调味料和面粉或者淀粉,还有调色用的红曲粉,就是红曲米磨成的粉,加入后可以把肉馅变成粉红色。

  调制好这些肉馅后,就可以进行装盒了,然后连肉带盒一起装入蒸锅蒸熟,接着盖上铁盖密封,最后直接把铁盒放到沸水锅里高温水浴杀菌消毒,以延长其保质期。

  这样制作的午餐肉其实就是肉罐头,可以取出来直接吃,也可以切成片用油煎着吃,或者当作烹饪其他菜式的食材,用处非常大,而且适合当作军需。

  这对肉类无法长期保存的时代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当然,也得有工业基础配合才行,要不然没有绞肉机,没有罐头盒,你连个午餐肉罐头都造不出来。

  罗冲再次将午餐肉写在了纸上,不过并没有着手实验的打算,因为这个东西的技术太简单了,根本没有实验的必要,无非就是蒸肉馅而已,不用试也知道肯定能成。

  时值五月初,就在罗冲待在家里研究食品工业计划的时候,北方对食人族的战争也逐渐接近了尾声。

  足足四个月的时间,和原来第一第二阶段的战略相比,第三阶段的战役时间延长了很多,而随着神策卫对食人族的不断清剿,原本还被当作拉锯战场的盐池地区已经彻底消失了食人族的踪影。

  不过想想也知道,他们的老窝都要被汉部落打没了,谁还有心思去争抢那几个盐池呢?

  如今位于森林里的食人族部落,在神策卫的疯狂打击下,已经彻底崩溃,一开始发现的一些村庄,他们还敢赖在村庄里不走,依靠当地的地形来和神策卫周旋或者打游击,但去病一直秉承着罗冲下达的作战宗旨,也就是罗冲提出的‘三光政策’。

  作为军人出身的罗冲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什么才是游击战的最大敌人,直接杀光,烧光,毁光,才能彻底压缩敌人的生存空间。

  好的战术宗旨,再加上犀利的武器装备,这仗要是还打不赢,那去病也不用混了。

  就这样,在神策卫连续四个月不停歇的疯狂扫荡下,微遇北部森林中的食人族村落基本上已经被消灭了个干净,他们遇到汉部落的下场无非就只有三个,要么死,要么投降成为奴隶,要么逃跑。

  逃跑,虽然不应该让对方跑掉,可这也是避免不了的,食人族的村庄那么多,总会有一些因为害怕汉部落而提前跑路,带着族人迁徙到别处,打不过我们跑还不行吗?!

  当然可以,对于这样的敌人,汉部落拿他们也没办法,不过有一条,只要这些人别南下给汉部落捣乱就行,而且南下的河口处也被河源郡的民兵把守,那些食人族除非绕路,否则想要过去还真不容易,但绕路就意味着更远的距离,陌生的环境,未知的危险,这些逃出去的食人族有没有可能活着迁徙到新的领地还真的犹未可知。

  “指挥使,森林东侧已经被我们一营搜索干净了,没有发现食人族的踪迹。”

  “我们二营负责的西面也已经搜索完毕,现在连个人类活动的痕迹都没有,就更别说食人族了。”

  “嗯,干得好,现在各营都上报一下猎杀的巨猿数量吧!”去病听着下属的汇报,点了点头赞道,然后又问起了猎杀巨猿的情况。

  要说起来,仗打到这个份上,那些食人族也就算是被汉部落灭绝了,就算还有活口,也早就不知道躲哪去了,唯一剩下的敌人就剩那些吃人的巨猿了。

  不过汉部落毕竟是外来的征服者,而不是本地的原住民,所以并不清楚食人猿的老巢,在对待食人猿方面,也只有打遭遇战,想要彻底灭绝他们还真的挺费劲的。

  听到去病的问话,神策卫三个营的指导员也各自掏出自己的笔记本开始汇报了起来。

  “报告指挥使,我一营在此次清剿作战中,共遭遇巨猿两百五十六只,击杀两百三十二只,逃走二十四只,报告完毕。”

  其他两个营的指导员一听,感觉大家都差不多,那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了。

  想要把遭遇的巨猿全部歼灭,这着实有点不靠谱,要知道他们作战的环境本来就是森林,是对那些巨猿最有利的地形,它们要是闯入神策卫的视野,那没什么好说的,一轮集火就能把它们打成筛子,可要是中远距离的情况下,这些巨猿想要逃跑,汉部落也绝对抓不住它们。

  那些大家伙在树上蹦来蹦去,转眼就没影了,神策卫也不可能派兵去追,追了容易在森林里迷路不说,而且压根也追不上。

  “我们二营遭遇三百一十七只,击毙两百七十六只,逃跑四十一只,汇报完毕!”

  “三营遭遇一百八十九只,击毙一百七十七只,逃跑十二只,汇报完毕!”

  去病听完再次点了点头,心中也有了底,这次因为是己方主动进攻,无疑是遭遇了更多的巨猿,第三阶段战役打到现在,整个神策卫已经消灭了685只巨猿,那么再加上之前两个阶段击杀的巨猿,总数也有七百多只了。

  至于逃跑的那些,因为神策卫没办法给每个遭遇的巨猿做身份标记,所以也无法确认那些曾经跑掉的,是不是又在后来的遭遇中被干掉了,各营记录的只是每次遭遇和击杀逃跑的累计数目,至于目标是否存在重叠,这点不用想就知道肯定存在。

  但那些击杀的肯定错不了,这都是有脑袋数的,做不了假。

  不过去病可以很肯定的说,森林里绝对还有巨猿的存在,但是它们几乎已经不会主动出来了,而神策卫想要找到它们也很难,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再把军队拖在这里,那就太浪费了,根本取得不了多大的战果,而那些食人猿真要躲着不出来,他也不能让神策卫一直在这里干耗着,这根本不现实,而且大家都已经打了四个多月了,一直都没有停下来休整过,士兵们都已经很累了,是时候该做个了断了,不过到底要不要结束这场战争,还得需要罗冲来做决定。

  想了想,去病总结性的说道。

  “七百多只,还有逃跑的几十只,这些数目我们根本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说,森林里绝对还有食人猿。

  “我们要是就这么不管了,直接撤军回去,那留着的这些食人猿就会对河源郡百姓将来的生活造成困扰,以后百姓们肯定是要开发这片森林的,到时候不小心就会被食人猿偷袭,但是我们又不可能一直在这里耗下去,大家也都很累了,这不现实,至于究竟怎么办,我看还是上报首领吧,让首领拿个主意。”

  几个营长还有民兵队长宰全都点了点头,他们都知道去病说的是实情,军队不可能空耗在这里,但河源郡的百姓又不能不管,以后究竟怎么办,还需要拿个章程出来。

  于是乎,去病的战报很快就用飞鹰传书送到了罗冲的面前。

  “哈哈哈哈,北伐的战事终于结束了!”

  罗冲家的书房中,很快传来了一阵罗冲爽朗的大笑声。

  在外面大厅里抱着孩子的小蝶和詹荧闻声立刻跑了过来。

  “夫君,北边的食人族打完了?!”小蝶立刻问道。

  “嗯,去病送战报回来了,第三阶段的战略已经初步完成,所有食人族的村庄和居住地均已清剿干净,现在那里已经一个食人族都没有了。

  “或许可能有一些逃往了别处,不过对咱们已经无法构成影响,也就没必要管他们了。”

  罗冲说着便将战报递给了小蝶,这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事情,就算小蝶不看,明天罗冲也会让人将这个消息昭告天下。

  小蝶和詹荧两人很快就凑到一起看了起来。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