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422章

作者:羽卿书

  “肉用牛培育方面,目前我们还正在做,不过首领是清楚的,这个事情急不来,再急也得等牛生下来才行,按照我的预计,估计最少也得五年,甚至十年,经过十代的沉淀之后,才能获得新的肉用牛稳定品种。”

  罗冲听到之后再次点头,这个他也是能够理解的,和羊不一样,牛的妊娠期更长,不管你怎么养,它一年也只能生一胎出来,而且一胎就生一个,所以根本没法着急。

  而且在牛的品种培育方面,从罗冲来到这个世界至今,都已经近十年了,汉部落到现在都还没有弄到稳定的耕牛品种,可想而知这个品种培育到底有多难。

  目前汉部落掌握的一共有三个品种的牛,分别是最早由汉部落自己捕获的森林牛,森林牛浑身黑皮,牛角尖且朝前伸展,冬天会长出厚厚的深棕色短毛。

  这种森林牛优点是体型大,平均肩高都在两米左右,浑身肌肉扎实,爆发力强,而且因为生活在森林里,食性比较杂,野草,浆果,灌木,饿极了连低矮的树叶都可以吃,在缺少牧草的地方比较好饲养。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脾气大,不服管教,而且耐力比较差,其实并不适合当作役用牲畜。

  但当时这是汉部落唯一可以获得的牛,所以只能强行驯化它们干活儿,没有更好的品种也没办法。

  再后来就是和草原通商后,汉部落获得了草原牛,草原牛杂色比较多,黄的,白的,花色的,不过还是以黄色的牛为主。

  这些草原牛体型中等,平均肩高在一米六左右,牛角比较弯,而且没有那么尖锐,一般都朝天上长。

  优点就是耐力足,而且经过草原部落不知道多少代的驯化,这些草原牛非常温顺,对人类比较亲近,而且习惯被人类挤奶,要是汉部落的草原牛,你挤个试试?动不动就尥蹶子,非常不配合。

  不过草原牛也有缺点,那就是吃惯了新鲜的牧草,对于秸秆,灌木,杂草之类的东西不耐受,简单点说就是比较挑食,嘴刁。

  汉部落在获得这两个品种的牛之后,立刻在罗冲的示意下开始进行杂交,以草原牛为父本,以森林牛为母本,经过长达三代的杂交之后,终于获得了一种四分之三草原血统,四分之一森林血统的役用牛。

  这种杂交牛,性情温顺,亲近人类,体型中等偏上,平均肩高一米七五左右,爆发力不是很大,但胜在耐力足,适合长时间的劳作,而且还拥有一个森林牛的胃,不挑食,平时用秸秆混杂野草就能养活,工作强度大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好料,可谓是目前比较合适的一个役用品种。

  然而仅仅三代的杂交并不能使这个品种稳定下来,往往这个杂交品种相互之间繁衍出来的后代,有时候也会突然抽风,要么生出来个酷似森林牛的怪胎,要么就生个体型娇小的草原牛出来。

  像是这样的情况,必须选择优秀的杂交品种,让它们之间横向杂交几代,用来稳定它们的血统。

第1051章 人形B超机

  本来有了这么个杂交出来的役用品种,汉部落就该满足了,接下来只需要把这个品种稳定下来即可,但就是这个时候,汉部落又获得了第三种牛。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当初和汉部落打过一架,后来又和冒顿混到一起的草原狼部落了。

  草原狼部落虽然名字带个草原,但实际上他们却是生活在草原西南部的沿海高山上的游牧部落,他们虽然也在草原上活动,但主要时间还是待在山上,而且他们饲养的牛还和草原上普遍的牛不一样,这种牛被汉部落称为高原牛。

  这种高原牛体型中等,头上的一对角比较大,弯弯的向后上方生长,但并不尖锐,平均肩高一米七左右,比草原牛稍微大那么一点,皮毛的颜色呈青灰色,像是石头一样,因此又被称为大青牛、岩牛。

  而且它的体型上还有个显眼的特点,那就是肩膀特别高,明显比草原牛和森林牛高出一大截,像是驼背了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单峰骆驼呢,当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但看起来确实很明显。

  高原牛的优点也十分突出,或许是因为它们生存环境比较差的原因,这些高原牛特别耐粗饲,不说灌木树叶这些,就连荆棘都能下得去嘴,那真叫一个不挑食,基本就是有什么吃什么,只要能吃饱就行。

  而且这高原牛力气大,等扛等驮,擅于爬坡,耐力也十分惊人,可以说,草原狼部落能在西南的沿海高原地带称霸一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这些高原牛的原因。

  罗冲可以很肯定的说,在役用牛的品种方面,这些高原牛可以吊打世界上其他所有的牛,就连汉部落辛苦培育出来的森林/草原杂交品种,也跟这种高原牛没法比。

  而且恰巧,几年前那次的开源之战,汉部落一鼓作气打崩了冒顿,连带着和冒顿混在一起的草原狼也被汉部落顺带干掉了,于是顺其自然的,草原狼所有的高原牛也统统被汉部落缴获。

  有了那么好的牛,罗冲的第一想法当然是扩大高原牛的品种规模,在汉部落全面推广,但不幸的是,这些高原牛来到了汉部落之后,似乎是有些水土不服,尽管各地的饲养员百般呵护,可还是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病死了不少。

  最后没办法,为了保住这支优秀的血脉,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和本地品种进行杂交。

  以高原牛为父本,以汉部落自行培育的混血牛为母本,再用高原牛和草原牛杂交,杂交出来的后代再和之前的混血牛杂交,又经过了三年的培育。

  最后才弄出来了一种,二分之一高原牛血统,三分之一草原牛血统,六分之一森林牛血统的终极混血。

  体型中等偏大,肩高一米八,驼背,皮毛青黑色,或者深棕色,角比较尖锐,朝着后上方生长的怪胎。

  这个怪胎满足了汉部落对役用牛的所有幻想,爆发力足,耐力更是变态,一个什么都能吃,什么都不挑食的胃,同时性情还十分温顺,喜欢亲近人类。

  最关键的是,满足了全地形,全气候这个条件,不管是游野在北方的河源郡那里,还是琼州的海岛气候,亦或是汉阳郡这边的内陆平原和山地,这种牛都能很好的适应,基本只要照料得当,从来不会生病或者水土不服。

  而且还把‘吃苦耐劳’四个字充分体现了出来,简直就是役用牲畜里面的典范,带头大哥一般的存在,不管是耕地还是拉车,从来都是任劳任怨,吃的差一些也从不抱怨。

  不过这牛好归好,还是那个问题,培育的时间太短,血统还没稳定下来,指不定就突然抽风,给你生个怪胎,或者出现‘返祖’现象,也就是隐性基因变成了显性基因,或者隔代遗传,生出来的后代突然又变回了它‘爷爷’或者‘太爷爷’的模样。

  在生物学上,这种情况叫做品种退化。

  对于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让这个新培育出来的种群,挑选优秀个体,进行长期稳定的内部繁殖,再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将这个品种彻底稳定下来。

  其实品种培育这个事情,它的原理很简单,就像是一块调色板,你需要哪些元素,就把它添加进去调和一下就好了,难的地方就在于这个过程非常消耗时间,可能培育一个品种就要好几年,稳定下来甚至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过程极其的枯燥乏味。

  眼下罗冲又让司农寺培育肉用牛,其过程也是一样的,不过和役用牛不一样,肉用牛追求的是产肉量多,耐粗饲,好养活,还要长得快。

  对于这样的要求,那肯定是选择以森林牛为主体就没错了,森林牛那平均肩高两米的庞大体型,同等时间下,长的个头最大,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牛肉。

  而且在汉部落现有的三种原生品种,和两个杂交品种里面,森林牛是爆发力最强,同时也是肌肉最发达的一种牛,肌肉多就意味着全身都是腱子肉,在肉质品质方面,也是几种牛里最好的。

  因此这次提出培育肉用牛的时候,司农寺就已经根据经验做出了目标,新品种的肉用牛最少要有一半以上的森林牛血统,因为森林牛本身就体型大,肉质优良,而且不挑食,只要稍微再辅以一些高原牛的温顺性格,就能调教出一个好的肉用牛品种。

  而且肉用牛培育计划中,基本上不会直接添加草原牛的基因,借着前几次杂交的成果,司农寺这波是直接用优质的纯血森林牛个体为父本,母本则是选择了一批用高原牛为父本,草原牛为母本繁衍的一批杂交牛。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新的肉用牛温顺听话的同时,又不会因为草原牛的基因而过度矮化,导致培育出来的肉用牛体型缩水,在这方面,父系的基因还是很强大的,不服都不行。

  “目前我们养殖场里已经做了第一次的配种工作,父系选了两头纯种森林牛为种牛,母系是八十头‘高/草杂交牛’,现在能够确认受孕的就有六十七头了,剩下的十三头我们也准备在这个月内让它们完成受孕,而且每头牛包括它们未出生的牛犊子,我们都已经给它们做好了家谱,保证可以追根溯源,连它们祖宗是谁都能查出来。”

  那养殖场的负责人很快就将目前的情况全都介绍了一遍。

  罗冲听后却有些惊讶不已,当即问道,“八十头母牛,就两头种公牛,这公牛够用吗?”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暗中吐槽,一个公的配四十个母的,可别把腰给累断了啊,不行就给它们补补?!

  然而听到罗冲的问话,那负责人却是‘嘿嘿嘿’的笑了起来,旁边有一个饲养员是从开源郡调来的牧民,听到罗冲的疑问后却立刻抢答道。

  “首领有所不知,这种牛和种马,在发情期的时候每天都可交和多次,但是为了保证质量,还是要控制一下次数,一般每天最多两次,就可以保证母牛有效受孕,如果一个月内还没有受孕,那么可以等第二轮再补种一次,现在剩下的十三头没有受孕的母牛,就是之前第一轮里面没有成功受孕的。”

  “哦?!”

  罗冲闻言更是啧啧称奇,心道不愧是种牛,真是‘太能干’了,不过随后他又看了一眼正在中央牧场里放风吃草的母牛,看起来和平常的牛并没有什么不同,顿时好奇的问道。

  “那你们又是如何确定这些母牛哪头怀孕了,哪头没怀孕呢?”

  听到这个问题,那个牧民饲养员顿时有些骄傲的讲述着自己的‘经验’。

  “这个,如何判断母牛是否受孕,可以通过几点来确定,首先是牛的眼睛,怀孕的母牛眼珠上的眼白部分,会有两三条血管凸出来,变成紫红色,看起来就像是人睡眠不足一样,这个特点的准确率算是比较高的。

  “再有就是观察母牛的日常变化,怀孕的母牛食量会变大,长膘也会变快,这是为了储备更多的营养。

  “还有一个,就是怀孕的母牛屁股后面经常挂有粪球,也就是拉不干净。”

  那个牧民小伙顿了一下,最后总结道,“上面这几条都可以判断母牛是否怀孕,但不一定准确,最准确的检验办法,还是用手摸。”

  “用手摸?!”罗冲更加诧异,“这怎么摸?隔着肚皮还能摸出来有没有怀孕?这要是怀孕几个月,肚子变大了还能摸出来,但是刚怀孕的你怎么摸?”

  “这个,这个嘛……”

  那个牧民小伙说到这里顿时踟蹰了起来,看了眼身旁那个养殖场的负责人,不知道该不该说。

  “不用看我,这有什么好犹豫的,首领问那你就只管说就是。”那负责人立刻表态说道。

  “是,回首领,这个,我们一般是用手伸到肠子里面摸,直接摸到肚子里面怀小牛用的那个子宫,在肚子里隔着肠子摸子宫和卵泡。

  “有经验的人伸手一探就能判断母牛是否怀孕,不过没经验的人最好还是别轻易下手,一是容易被牛踢伤,二是容易造成母牛小产,牛犊夭折。”那个牧民小伙立刻回答道。

  “肠子?从屁股上的肛(防和谐)门伸手进去?”罗冲闻言顿时就惊了,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那牧民小伙闻言点了点头,老实巴交的看着罗冲,一副没错,就是你猜的那样的表情,随后又没头没脑的补了一句。

  “没错,母马也是一样的。”

  罗冲心中一阵无语。

  好家伙!

  这还真……是门不可多得的手艺!

  讲真,现在这个时代可没什么兽用B超机,掌握一门牲畜孕检的手艺,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是真心话。

  罗冲不禁高看了这个家伙一眼,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以后在司农寺好好干,最好把你这门手艺发扬光大,你很不错,我看好你!”

  那牧民小伙顿时心中一喜,激动的不能自已,一时间就愣在了当场,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

  罗冲没有继续逗留,转身就朝别的地方走去,而那养殖场的负责人却是拍了拍那人的肩膀,同样鼓励道。

  “听到没,好好干,首领很看重你,以后你就是司农寺的正式一员了,估计以后还会有个一官半职什么的。”说完他也追随罗冲而去。

  接下来几人又去了猪圈,参观了一下那些已经变成了‘太监’的小猪崽子。

  不得不说,阉割之后的猪确实长得快,那养殖场的负责人很听罗冲的话,还专门做了对比实验,眼下几人的面前就是两个相邻的猪圈,一个圈里是没阉割的,一个是阉割过的,出生的时间都一样,吃的饲料也是一样的,但那些阉割之后的猪体型上明显要比没阉割的大上一圈。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把两种放到了一起,就连罗冲这种从来没有亲自养过猪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两边的差别。

  “不错不错,看来这些阉割之后的小猪崽子长的很好嘛!对了,阉割的手法你们学习了没有,这个技术要是能成,以后你们要尽快培训一批人出来,然后送到各地的畜牧局里面去,可以收费给百姓阉割猪仔,一方面是推广,一方面是赚钱。”

  听到罗冲的问话,那负责人立刻说道,“这个,学是学了,但是没多少机会练手啊,拿活猪练习搞不好就弄死了,看来这个也只能指望医学院那边多帮帮忙了。”

  罗冲闻言也是一阵无语,心中则是在思索着要不要在医学院下面再成立一个兽医分院,把那什么孕检的手艺,还有阉割的手艺专门整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

  参观了一圈养殖场,发现各个项目都进行的不错后,罗冲也是终于放下心来,不过随之而来的天气也是越来越阴沉,到了第二天,终于是下起雨来。

  这是今年夏天的第一场雨,不算很大,但下完这场雨的天气却突然变得燥热起来,第三天是个大晴天,太阳火辣辣的挂在天上,虽然很晒人,但玉米田里的水份也得以快速蒸发,田里的土地很快就再次硬了起来,那些早已饥渴难耐的收割机终于能够下场了。

  .

  .

  .

  这几天有事,从今天开始恢复更新,明天有空会补更。

第1052章 收割机在行动

  雨过天晴,晴天后又等了差不多一天,等玉米地里的水汽蒸发的差不多了之后,罗冲这边第三天一早就开始张罗起了收割作业。

  这还是汉部落第一次使用自动机械进行粮食收割,可谓意义重大,一大早,天还没亮,车队就已经在基地整装待发了,二十一辆拖拉机后面挂着车斗,前面六辆收割机打头阵,因为时间太早,小蝶和孩子们并没有到场,不过罗冲却带着自己的禁卫组了个马队,一路骑乘马匹前往作业区观摩,同行的禁卫那里还带了两部照相机,留着到时候拍照留念。

  车队轰隆隆的驶过田间的机耕道,最后抵达了即将进行作业的区域,没过多久,浏阳郡的郡守佘辛,卫山郡的鲁光柱,汝阳郡的云志,南张郡的杨砚,几个周边郡的郡守也都赶了过来,一起来围观这次的机械收割。

  毕竟这是汉部落的第一次,也是这个世界人类的第一次,别人离得远还可以理解,他们几个离得近要是不来,难免会有些遗憾,而且作为郡守这样的封疆大吏,紧跟时事,注意变化也是对的。

  和他们一起抵达的,还有一个从新钢郡过来的十几人的技术保障小组,里面有技工有研究员,大部分都是农机组的,负责这次收割作业的机械保障工作,如果出了问题,他们也方便现场解决,并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再次改进,可以说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等一行人全部到达作业区的时候,时间也已经来到早上七点了,几个郡守第一时间找到了罗冲,跟在罗冲身边看着眼前的一排张牙舞爪的钢铁怪兽,心中不由的感到一阵震撼。

  这就是玉米收割机?

  前面车头的那个‘梳子’好大啊!

  “首领,什么时候开始作业?”就在这时,车队的队长跑了过来对罗冲问道。

  “准备好了现在就开始吧,按照计划的区域分头行动。”罗冲看了看天色,觉得也不早了,立刻就下达了开始作业的命令。

  “诺!”车队的队长应了一声,随即就转身招呼那些驾驶员,简单的安排起了任务。

  所谓的按计划区域分头行动,其实就是给每辆车分片,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收割机的工作方式,在大面积作业的情况下,收割玉米并不是像擦黑板那样,一行一行的割倒就行的,因为收割机体型太大,前面的收割机头又特别宽,转弯或者调头都很不方便,不可能说刚割完一排,就来一次原地调头,然后再来一排。

  一般情况下,不管是玉米还是谷物,机械作业时都是转着圈的收割,这样每次就只需转动九十度,而不用调头,也不用走回头路,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省去很多麻烦。

  所以罗冲安排的方案,就是把这两万亩玉米地平均分成了六块长方形区域,每台收割机负责一个长方形区域的收割,像是贪吃蛇一样,最后转着圈的把自己那一块地全部‘砍平’。

  分配好任务后,各个车长也纷纷奔向了自己的座驾,一推操纵杆,车轮在液压柱塞泵的作用下迅速向前冲了出去。

  一台最靠近罗冲他们的收割机,转眼就开始工作起来。

  只见里面的驾驶员开着半个窗户,吹着清晨凉爽的风,两手一手把着一个操纵杆,一边调整着收割机的前进方向,一边调整着收割机的前进速度,与此同时,驾驶室后面的锅炉主机旁,那台空气压缩机也在飞快的转动着,为车头的收割机头提供着强大的动力,一扳通气阀,车头的各个刀组很快就转了起来。

  驾驶员也迅速调整着,将车头‘铁梳子’的每个梳齿都正好对准一排玉米秸秆,随后立刻一波平推了过去。

  铁梳子卡住玉米秸秆,旋转的平刀很快就‘搂住’了一颗玉米,随后下面的旋刀也是飞快的一刀将其从根部斩断,然后立刻被两个并在一起的铰刀卷了进去。

  随着铰刀不断的旋转吞噬,原本足有一人高的玉米秸秆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矮,当吞到中间带有玉米棒子的位置,上面的两个棒子也是立刻被铁篦子挡住,卡在了那里。

  不过虽然棒子被卡住,但下面的铰刀却没有停止旋转,于是就在这一拉一扯之下,两个玉米棒子成功和秸秆分离,长长的秸秆迅速被卷了进去,但两个玉米棒子却留在了铁篦子上面,最后被振动筛带着输送到了后面的剥皮辊轴上。

  被绿色叶片层层包裹着的棒子们到了辊轴上,立刻就被辊轴上面的牙齿带着旋转了起来,旋转的同时,那些辊轴上面的牙齿也在互相咬合着,秒秒钟就把一根棒子外面的绿皮扒了下来,露出了里面像是牙齿一样的整齐的金黄色玉米粒。

  至此,被收割下来的玉米棒子终于从滚轴上转着圈的滑了下来,最后被从侧面的放料口抛出,准确的落入挂在车体一侧的储粮斗中。

  然而这一切说起来麻烦,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的迅速,只见随着收割机的缓慢行驶,前面的玉米田也一排接着一排的倒下,上面的玉米棒子迅速被车头‘吃掉’,然后扒完皮后又从侧面吐了出来,而那些被铰刀卷入的秸秆,则是从车体下方再次排了出来。

  前面是郁郁葱葱的如同森林一般的秸秆,而在收割机的后面,则是留下了一层厚厚的秸秆‘地毯’。

  这些被收割机切下来的秸秆并没有被直接粉碎,而是全都变成了弯弯曲曲的方便面状,整齐的被平铺在车后。

  本来设计收割机的时候,就考虑过直接把秸秆粉碎的,但最后罗冲还是否决了这个方案,粉碎之后的秸秆就无法再次晾晒,汉部落也不可能立刻将其做成青贮饲料,这样晒又不能晒,贮存又不能存,全部粉碎之后就只能慢慢烂掉,或者扔进粪坑一起沤成肥料了。

  但是现在秸秆完整的留了下来,那么使用方法就多了,他们完全可以等收割完后,再把秸秆收集起来晾干,一部分当作牛羊饲料,一部分投入粪池化作肥料,再不济还能留下当柴禾来烧,反正怎么都不会浪费。

  至于为什么会弯弯曲曲,那是因为秸秆被铰刀卷过……

  收割机行动的很快,罗冲他们也骑着马在后面跟着,身旁的那几个郡守则是不时的聊着天。

  “我记得玉米还是当初游伏从鑫部落的商长老那里抢来的吧,这才过了几年的时间,如今我们都已经可以用机器耕种,机器收割了。”加入汉部落较早的佘辛感慨的说道,这家伙当初可是蛇部落的人,是除了树部落和黑鼠部落外,第三次集体加入汉部落那波被吸收进来的,也算是元老级的人物了。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